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死寻人-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些房屋并不是只有我们右侧的一排,在它们之后,似乎还有许许多多的建筑物与其并联。走不几步,右手边就会冒出一条条狭窄的胡同,一直通往更深的地方。
  我们不禁越走越是心惊,闹了半天,我们居然是已经来到了一个古代的小镇之中。
  “别往里看!”
  走着走着,我忽然听到郝教授对绿瑶如此说,同时,他还将他的闺女揽在了左侧的怀中,不叫她乱瞅。
  可是,他越是这样说,别人就越是忍不住朝那些右边的屋子里面看。
  结果,我们就看到了有的屋子里,原来同样有着一些早已变成了石头的人和动物出现!
  当时,昆仑本是在最前方打头,起初他一直对身边出现的这些怪异的现象并不感冒。但是,到了此处,当他看清某间房屋中的情景之后,亦是忍不住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他的手里不知何时掏出了一根黄色的短棒,在划着之后,我们才知道,那原来是一根照明棒。
  随着照明棒的点燃,幽暗的走廊中顿时大亮。随即,昆仑甩手将其扔进了右手边的石屋之内,将里面照得亮如白昼。
  当看清屋内的情形之后,尽管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禁不住浑身一震,目瞪口呆。
  只见这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之中,不管是人还有物品,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变成了深绿色的石头。
  最为扎眼的,是小屋内除了有不少杂物之外,还有三个人和一条狗。
  纵观全景,这里似乎是个古代的小吃铺之类的所在,因为宽大的炉灶是摆在最前头的,炉灶边上还摆着两个大碗,以及各种食材。
  当先的一个男人就站在炉灶旁边。只见他双手抱头,身体扭曲,脑袋则几乎呈现出了一种倒置的角度,正在回头艰难地望着屋子深处的妻子和孩子。
  而屋子深处的一张简陋的大木床上,他的妻子则正在给几个月大的孩子喂奶,前胸撩起的衣服下,铜绿色的乳头甚至都清晰可见。女人见到眼前陡生巨变,脸上亦是露出无比惊惧的表情,绝望似的看着自己的丈夫。伸开的手臂,亦是想要在临死前和丈夫死在一起。
  再看那个婴孩的身上则裹着厚厚的襁褓,只能看到孩子因哭泣而大张的嘴,其他便看不清具体模样了。
  再看里屋门口的那条个头很高的大狗,亦是在仰天狂吠着,似乎也是在死亡前预感到了什么异常的危险。如果不是它已经变成了绿色的石头,恐怕我们都会以为它会突然跳过来咬我们一口似的。
  眼前这不可思议的情景,使我们在目瞪口呆的同时,更加疑惑丛生。看着屋内整齐摆放的杂物,以及这一家人的惊恐表情,似乎是当初的那个灾难来得太过突然,使得他们连死前紧紧抱在一起都来不及。
  “这……这些人,都遇到了什么?”
  绿瑶依旧脸色苍白,虽然心里恐惧,但好奇心却还是叫她忍不住凑了过来。只不过,她的喃喃问话,已经变得有些神经质了。这一回,这个小姑娘显然是吓得不轻,记得早先在大别山天坑的鬼人村里,我都未曾见到她怕成这样过。
  由于有照明棒的缘故,这一次我们完全看清了屋中石人的穿着打扮,以及他们的样貌。
  他们的个头果然矮小,面部较平,下巴略尖,发髻无论男女都是挽在头上的。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也并不是藏区常见的那种长袍,而是一种更像是用兽皮制作而成的紧身衣。此外,他们的身上还佩戴着一些兽骨之类的装饰品,女人的额头上还套着一个看不出是什么材质的头环。
  “这是……”望着这些不可思议的景象,郝教授沉吟了半晌,却惊讶地倒不出任何话语。
  王院长亦是和他对望了一眼,两个人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但是他们却仍旧没有出声。我猜测着,或许是这两个对历史颇有研究的人也说上这个小镇,以及这些人的来历了吧?
  我猜得果然不错,王院长在又将这一家子观察了一番之后,这样说道:“看他们的穿着,可见当初这里的气候还是比较温和适宜的。这和目前藏区内所发现的任何古代文明,都有很大的出入!就连人种都无据可循!”
  郝教授点头同意:“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文特征更像是自成一脉,这或许是陨石坑内特殊的气候条件作用下,所产生的某种特殊的封闭文明现象!”他言罢,又是忍不住摇头补充,“可惜,我们判定不出他们的生活年代,也没法和附近的文明现象作比较!但是,我倒是知道,如果这地方被发掘出去,绝对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发现!”
  王院长一面仔细地观察那条大狗,一面深有感触地点头:“可想而知,当初童老师他们下来之后,会有什么反应?瞧!这条狗,和拉萨犬有许多共同之处,可能就是他们的祖先吧?”
  两位专家旁若无人地议论着,似乎已经到了某种忘我的境界。
  在观察完人物之后,他们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屋内的其他物品之上。
  屋中的确还有一些简单的家具摆设,以及杂物等,但它们大多趋于原始,就连那张木床也只是简单的一个床板,而后架在了石头之上而已。因此,二人并没有在这些东西上有着更多的发现。
  屋中更为显眼的东西,就要数离我们最近的那个灶台了。灶台上赫然一个圆形的大坑,显然是曾经放锅的地方。
  这时候,许久没有作声的韩编辑不禁纳闷地自语道:“奇怪!锅呢?”
  起初我并没有觉得什么,可是细想之下,却很快明白了韩编辑为何纳闷。
  是啊!有灶台就必然会有锅!
  那个男人在临死之前,显然是在灶台前做着饭。而且,就在灶台旁边还摆放着的两个盛满东西的大碗,碗里盛着的,显然应该是从锅里盛出来的面汤之类的食物。没有锅的话,他总不会直接在火上烧烤面汤吧?
  可是,此时的炉灶上却的的确确只有一个大洞而已。
  于是,韩编辑又接着照明棒的光亮,将屋内屋外瞅了个遍,如果真的有一口大锅存在的话,他没有理由看不见的。
  再者,他们死得那么突然,男主人若是有抬锅的空,也就不可能没有和自己的妻子孩子抱在一起了!
  韩编辑正自纳闷,可另两位专家却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灶台边的那两个大碗之上。
  虽然这里的东西全都变成了石头,但碗内的食物如今还是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那似乎的确是热气腾腾的面汤,里面还鼓着类似面条的东西!
  这里居然是个古代——面馆?
  “看!连水都变成了石头!?”王院长实在忍不住好奇,下手到碗里摸了一摸。
  郝教授则看着那个盛面的大碗出神,他一面抚摸一面自言自语地揣测:“难道,这是陶器?”
  说着,他忍不住伸双手用力捧了一下那个陶碗,可惜陶碗已经和炉灶连为了一体,无法撼动半分。
  然而,他这一捧之下,他手上却不自觉地带下了不少的绿色粉末来。
  “咦?”
  韩编辑见状忍不住惊呼了一声。他立即将郝教授的手拉到了自己的面前,而后用手指抹了一下,最后放在自己眼前,仔细查看。
  “这是……这是……”
  看着韩编辑惊奇的模样,我们自然也是感到十分好奇。
  “老韩,什么嘛?”王院长忍不住问。
  “这好像是……碱式碳酸铜!”韩编辑不太确定地说。
  见我们不太明白,他随即解释道:“碱式碳酸铜,就是我们常见的铜锈,也叫铜绿!”
  “啊?怎么会呢?”郝教授问,“这里的东西都变成了铜绿?”
  “不是!”韩编辑抹掉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而后来到那个大碗边,用自己的指甲使劲儿地从碗口边刮了起来。
  随着一撮撮绿色的粉末刮下,我们的眼睛也是越睁越大,叫我们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但见,在那些绿色被刮下之后,碗口边居然渐渐露出了惹人兴奋的——金黄色!
  随着这金黄色的出现,竹简上的那几个字再次闪现在了我们的脑中——“其国盛金”!


第69章、空中之城
  见到碗口边露出的金色,我们每个人都不觉为之一振。
  这个东西——会是金子吗?
  不过,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可以猜到,韩编辑说那绿色的粉末是铜锈,既然是铜锈,那么自然不会在金子上面生长?
  那么,是铜?
  韩编辑仔细地摸了摸那金色的部分,发现它的质地十分坚硬。
  “这……”
  韩编辑紧皱着眉头言道。
  我们自然很是期待着他的回答,全都变得异常安静。可韩编辑却在一番若有所思之后,还是谨慎地将目光瞅向了另两位专家,似乎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可是,这显然不在郝教授和王院长的专业范畴,因此两个人均是摇头,没有表示出看法。
  “我觉得……”韩编辑紧皱着眉头,不太确定地说,“这东西的成分非常复杂!”
  他的话不禁叫我们大跌眼镜,这句话,似乎更没说一样吧?
  “不过……”谁知,韩编辑居然来了一个大喘气,“这东西应该不完全是铜,如果它整个都是铜的话,一个是质量不符,一个是历经了这么久的时间,它会因为氧化腐蚀而什么都剩不下的!”
  “所以,我认为,这里面只不过是参杂着一些铜元素罢了。由于铜元素长时间地暴露在空气之中,和氧气与二氧化碳等发生了反应,这才产生了这样的铜绿!但它的主体构成,却绝对不会是铜!”
  “韩伯伯,会是金子吗?”绿瑶终于忍不住问到了关键。如果这是金子,那显然黄金国的传说,并非传言!
  “这个嘛……”韩编辑依然谨小慎微,“一切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检验才能得知的!”
  众人闻言,顿时有些失望。
  “不过嘛!要想简单辨别一下,也不是没有办法的!”韩编辑认真地补充道。
  我却心里骂开了街,这家伙这么大岁数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