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料一拿出来,他的眼睛就移不开了,摸了半天才不舍道:“虽然这些年一直在石刻厂工作,但石头和石头是不一样的,我这手也生了,这么好的宝贝,我怕给你动坏了。”
  犹豫了一下又问:“你手上有没有次一点的,让我先练练手,等我感觉咂摸回来了,我再来伺候这一块。”
  次一点的当然有。耿霜泠当初考虑得周到,难得来一趟,回来之前就又去采购站买了一堆中低档货。玉石颜色有各种层次的白、青、黄、黑等等,她想着自己是打算尝试搭配饰品的,就没选个头大的,就光找颜色丰富的,手指头大小的,这些都不值钱,有了王海生的介绍,价格确实公道,加起来也就五十元。
  吴师傅见了这堆玉料,差点傻眼:“你这闺女可真是不挑。”
  耿霜泠直笑:“这不是冲着价格低买的嘛,反正您老也就是练手,其他的随便您弄,记得把掉下来的边角料都帮我留着就行。”
  留着干什么,做胸针啊。
  吴师傅的手艺走的是传统的玉雕路线,听到这个说法顿时来了兴趣,询问详情。
  耿霜泠是第一次做这个,最初的想法也是从书上得到的灵感,心里铮没底,有人指教是求之不得,在吴师傅的参谋下,她重新画了设计图。
  吴师傅亲自上手制作,最后的成品一出来,效果堪称惊艳。
  作者有话要说:  探亲回来了,爸爸也见到了,女主真的要跳着年龄长了……
  下一章,让她正式上学吧,作者我也要忍不住了……
  小孩子什么的,想做点什么还是太受制约了。╮(╯_╰)╭
  再说一次:本文主角是小顾,小顾!

☆、第35章

  玉石是华夏审美的代表之一。胸针以银色的金属作底,配以合适的碎玉片点缀; 立刻显露出一股温润典雅的东方情韵; 同时独特的造型设计又包含了西方的异域风情。
  张志强端详了一阵; 开口:“这个东西好; 我看肯定能受香港那边的贵妇人喜欢; 可惜我们在那边没什么门路; 不然又是一个进项。”
  最近他在外面跑,发现与自家同类的产品多了起来,挤占了自家不少份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在有耿霜泠源源不断出来好的设计; 自家又严格控制了质量,市场版图暂时还在不断拓展中,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才能保住自家的行业领先地位。
  耿霜泠道:“也不一定非要卖给港澳,现在内地发展也好起来了,以后有钱人会越来越多,卖给他们也是一样的,还方便。”
  这么说来也对; 但那个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张志强想了想,问:“玉石作为成本来说,还是贵了,能不能用别的代替,这样普通人也能买得起。”
  “也可以。”耿霜泠回忆了下自己看过的书籍资料,“我看书上说,国外有一种石头叫水钻; 大概就是个比玻璃硬一点的东西,也能作为镶嵌的配件。还有一种叫有机玻璃的,带有颜色和光泽,做出来的效果粗粗一看挺像玉石的。”
  张志强道:“行,你等会把书拿来给我看一下,我去找找哪里能提供这种原料。至于这玉石的,你就先自己留着玩吧。”
  几人的努力下,饰品生意蒸蒸日上。生意做得好,自己的设计受欢迎,事业上的成功让耿霜泠更为容光焕发。
  顾毓铮每天跟着两老人学习,身边陪着越发开朗能干的妈妈,小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一转眼,83年翻页,整个84年在眼皮子底下溜过,85年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清明节过去,家里就开始操心顾勇军转业的事了。
  这时候军人回来不是安排在各工厂和单位的保卫科就是地方武/装部,顾勇军作为多年的老兵,又多次立功,回乡安排个工作是不难的。但是这些年来,不断有军人回来,各单位基本都满员了,想找个好一点的安排进去,最好还是让家里亲朋提前探探消息,知道哪个单位有空缺,跟接收单位提前打个招呼,事情才更顺利。
  耿霜泠托家人帮忙打听,三舅那边最先传来了消息。
  去年,三舅所在的人民银行终于盖好了新的职工楼,上一批分配的时候,因为三舅妈的户口挂在农村,够不上双职工的标准,没分到。这一次,三舅终于在工龄项上加了分,在年底的时候他一家三口离开了四合院,成为耿家第一个住上套房的人。
  对于众人欣羡的目光,顾毓铮是不以为然的。在往后的二十多年,人人都住上了高楼,又该怀念起现在住平房接地气的生活了。
  坐在新房的客厅里,三舅正在对耿霜泠作着说明。
  “去年1月的时候,华夏工商银行正式成立了,紧接着就是全国各地分行的筹备,我们市的工商分行现在有大量岗位空缺,之前是从其他单位调人过来,妹夫要是回来,正好能赶上保卫科,按他的资历,别的地方不行,这里勉强能争取个副科长吧。”
  现在的人思想上还是有依赖性,老单位呆得好好的,谁知道去了新地方会是什么样,所以有点本事和后台的都不愿意来,这反倒给了真正靠本事吃饭的人机会。
  比起那些早已抱成团的老单位,新组建的单位,人员都是新调来的,大家一样要从头开始熟悉,顾勇军这种性格的当然更合适,也更容易出成绩。更何况,新单位组建好了,没过两年就该也组织盖职工楼了,住上套房,就指日可待了啊。
  对于妈妈的想法,顾毓铮暗自摇头叹气。
  虽然人越发能干也越发有气势了,可有些观念在妈妈的心底还是根深蒂固啊,比如铁饭碗、比如分房子,简直成了耿霜泠心里的执念。看来还是要时间去慢慢改变。
  5月的时候,顾副科长走马上任了。
  说起来,明明有着出类拔萃的技术能力,可到了地方上愣是用不出来,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还是“当兵的就该搞保卫工作嘛。”这种浪费人才的事情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了。
  顾爸的回归,对耿霜泠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对顾毓铮来说就有点喜忧参半。
  父女团聚当然好,可这也意味着,她和妈妈必须从秦家搬出来了。
  然后,她接到了一个通知。作为周岁5岁多,虚岁7岁的小孩子,她要去上学前班了。可怜的小毓铮,虽然摆脱了幼童的身份,却还是小豆丁一个,乖乖去上学吧。
  与小孩子相处什么的,有着成年人宽容心态的顾毓铮已经学会慢慢忍耐了,反正看得多了,也就无所谓了。但是,每天跟这些孩子一起念拼音字母和一二三四什么的,她觉得太浪费时间了。
  同样是学拼音,相比起来,她倒宁愿直接上小学,可惜现在教育局在年龄这一块卡得紧,听说上一届有个学生家长想钻空子,让孩子提前一年上了学前班,结果小学一年级报名的时候还是给卡了回来,那家的孩子最后在学前班蹲了两年,那也是个大写的悲剧。
  好在现在才6月,离9月开学还早,她就再享受点最后的自由时光吧。
  顾勇军在新单位熟悉了一段时间,工作渐入佳境。现在国内的风气比起前两年,宽松了不少,迎来送往的事多了起来。
  这方面的事情顾勇军不太适应,他本来是个埋头苦干、讲究实效的人,想要一下子学会人情往来有点强人所难。
  这一天,前两年转业的老战友来约他,说是听说他也回来了,几个人一起吃顿饭。
  吃饭的地点定在一个同样在市里落户的战友家里。顾勇军打算把老婆孩子一起带上。
  耿霜泠打听了下都有谁去,说了三个名字,都是她从前见过的。特别是那个同样把家落户在市里的,她印象最深。
  “当初看就觉得这人有本事,说话做事不简单,果然是个有能力的,我记得他家也挺偏僻的吧?能把户口迁进来,估计花了不少力气。”
  想着都是一起扛过枪的,现在住得又不远,两家多联系亲近,对丈夫将来说不定也有好处,难得老公开窍一次,积极地换衣打扮,给自己多挣点面子。然而衣服穿得再漂亮也没用,这一顿饭吃得并不舒心。
  饭桌上, 4个昔日战友,除了顾勇军,只有一位带了家眷,耿霜泠听着几人聊天才知道,今天的主人家,那位有本事的老战友已经离婚了。另一位的老婆在乡下,没过来。
  这本来也没什么,现在风气比起前两年要开放许多,离婚虽然还会被人说闲话,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可是听听那人说的什么话!
  “我说你啊,还守着乡下那老婆干什么,你又不是没本事,赶紧换一个,我来给你介绍!”
  一顿饭吃得满肚子火,坐在旁边的另一位家属阿姨也听得直皱眉头,耿霜泠虽说不至于直接在脸上表露,但熟悉自家老妈的顾毓铮还是能看出来的,男人多喝了几杯,饭桌上的话题就算是吹牛胡说的,也让人听着难受。她小孩子一个没好出声,只一味地低头夹菜。
  回到家,耿霜泠直接让顾勇军与对方断了往来。
  离婚不是大事,可要看为什么离婚。自己离了不算,还挑唆别人离,这人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喝了几杯酒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
  这两年做生意的人多了,有钱人也多了,整个社会似乎都跟着浮躁起来。人心思变,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放在自己老公身边,就算顾勇军老实,不容易带歪,处在一起影响也不好。
  得了,其他话不用多说,以后下班有活干了,每天去表舅家接闺女,晚饭就在表舅家吃,让表舅再多多教育,就当在职进修了。
  这样的安排,顾毓铮没意见,学习是好事,让爸爸去接受舅公舅婆的熏陶,她是举双手双脚同意!
  顾勇军的生活也从此走上了轨道。
  白天在单位做牛做马争取早日出成绩,下班去秦振国家吃饭顺带接受培训。等到回家,有活干活,没活就陪着老婆孩子享受天伦之乐,至于出外打牌什么的,反正他自己也没兴趣。
  他现在工资比起在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