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新鲜,顾毓铮也瞪大了眼睛听。
  不论是前世后现在,只听人说广州的货有多抢手,东西利润有多高,下得了决心做生意的都想干这一行,怎么到了小舅妈这里就不是好事了?
  刘亚男解释了下。她父亲是市里公安局的副局长,这方面消息多。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比起于水这个小城市来说,确实是繁华富裕,然而随着无数淘金者的蜂拥而入,危机也逐渐展现。
  八十年代,什么样的人最想南下找机会?没工作、日子过不下去的人。
  这些人里,不乏一些有勇有谋却因为出生或是成分等各种原因走投无路想要拼搏一把的人,但也夹杂了不少在家乡不务正业、想靠着投机倒把挣钱的。
  第一种人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第二种人,心黑手狠,坑人没商量。耿征裕人生地不熟的,没头没脑跑过去,万一就被坑了呢?
  况且,南下这一路,现在的火车条件很差,个人出行很难买到票,就是买到票上了车,也不一定有座位,有些人就直接往车厢里的地上或椅子下一缩,几天几夜的路程下来,糟的不是一般罪,整个人都能脱了形。
  更糟的是就算是肯遭罪,身上又是钱又是货的,一路上也是凶险万分。
  “我爸说,前些年拨/乱反正,社会上残留了不少不安定分子,这两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一小部分人开始富裕起来,那些人就又开始作乱了。我们于水这边地方清净还不算明显,就是多了些小偷小摸的,那些大城市就严重多了,往南边去一趟,身上的钱被偷的有,好容易到了地头拿了货回来被抢的有,还有半路糟绑架的,真是……你说你小哥都是有家有业的人了,又不是没工作挣不到钱,我能让他冒这险?”
  顾毓铮听得咋舌,世人都喜说好不说坏,大多只提跑货赚钱,却不说背后存在的巨大风险。
  当初那帮南下发财的人,可真是福大命大,前世的时候好像是隐约听谁说过去广东批货路上被抢劫来着,还以为就是个案,却原来是猖狂到这地步了啊,那小舅确实不能去,眼看着就是要当爹的人了呢。
  细细一想,对啊,83年,她说怎么这个年份有些熟悉呢,前世上政/治历史课的时候有学过,严/打,可不就是这一年的年末开始的?
  既然这条路不愿意走,那就想想别的。到底做什么合适呢?场面一时陷入了沉默。
  大家都不说话了,顾毓铮忍不住开口发问:“小舅,你说要做生意,那是想长期做下去呢,还是赚上一些就收手?”
  三个大人一起看向差点被遗忘的小家伙,耿霜泠笑骂了道:“怎么哪哪都有你,小孩子家家,有耳无嘴,大人说话你插什么。”
  耿征裕看着小外甥女兴致勃勃的表情觉得有趣,抱着逗弄的心思反问:“长期做和赚上就收有什么区别啊?”
  顾毓铮回答:“长期做,就要有耐心,学一门技术,这一点我建议小舅找感兴趣的学,比别人懂行,做出来的东西才能保持吸引大家呀。短期的就没那么麻烦,直接什么方便做什么。我觉得小舅你做饭挺好吃的,我们都喜欢吃好吃东西的嘛,我觉得你可以试试这个啊。”
  耿霜泠作势轻轻拍打了下女儿的背:“又瞎凑热闹,我看你是自己嘴馋了吧!”
  刘亚男倒觉得这个想法不错,转头征询丈夫的意见。
  还别说,做吃食生意确实风险小,谁家不吃饭啊,多少总能卖出一些,退一步说,卖不出去就让自家人吃了,好歹不亏不是。
  不过话又说回来,两人都是双职工,哪有那个时间做饭去卖?而且材料也是问题啊,现在的粮食可还是凭票供应的。
  “不是做饭啦。”顾毓铮躲开妈妈又拍过来的手,小声说:“小吃,我说的是小吃。我看我们这里那么多湖和水塘,螺蛳随便摸啊,早上摸来养着,你们晚上下班后炒了,别人买回去直接就是一道菜,不是正好?还有晚上出来乘凉的人,也能当零食。”
  听了这话,耿征裕一拍大腿:“行啊,你小东西怎么就这么聪明呢,平时外面卖的炒螺蛳你没少馋吧?这主意好,亚男,咱们就做这个,除了耗点油盐葱姜,简直就是无本的生意啊。”
  刘亚男笑着推他:“瞧你这样,行,你明天一大早就去摸螺蛳,葱姜蒜咱妈在院子里就种了一堆,你让妈给你拔去。”
  耿霜泠也不管女儿了,反正闺女自从跟了表舅学习,主意就越发大了,她也习惯了,只要别在外人面前太惹眼就成,也转过头来对耿征裕说道:“那就先这样,以后学什么技术慢慢再想,这两天你就拿炒螺蛳试试手,赚多赚少都好说,反正不用投本钱。”
  顾毓铮又探过笑脑袋:“小舅,你把螺蛳炒好了,要是不方便去卖,我和涛哥哥可以帮忙的,真的。”
  “行,到时候就找你和耿涛,随你们卖多少,一边卖一边吃都行!”
  事情一时就这么说定了。
  耿征裕也是个行动派,第二天下午,当顾毓铮兴冲冲地跑来时,他已经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等到热气腾腾的炒螺蛳出炉,一群小家伙们蜂拥过来,耿征裕笑呵呵地给每人分了一小勺。
  小家伙们人手一张纸,将螺蛳卷成个小包,一手拿着,另一手捏起一颗吮吸,香辣鲜甜的肉质在嘴巴里打转,一颗接一颗,小嘴唇吮得都撅了起来。
  螺蛳肉那也是肉啊!荤的!
  在孩子们吃得正欢的时候,耿征裕和五舅耿征丰就将盛着螺蛳的大锅和一张小桌子搬到了街口。
  顾毓铮连忙放下手中的食物,拉着耿涛过去旅行帮忙卖的诺言,被外婆一把拉住了。
  “哪能真让你们这些小孩子上啊。”
  说着,外婆往桌子后头一坐,将一叠裁好的纸张放在铁锅旁边,又往桌上竖了块写好标价的牌子。
  这边刚收拾好,那边耿征裕又提了个小煤炉出来。炉子上是一个大铁锅,还盖着盖子,里面咕噜咕噜冒出声响,一股香味从缝隙里传出来,啊,是茶叶蛋!
  顾毓铮看看摊子前的两样吃食,又看看外婆和旁边笑得一脸和气的五舅妈,事情好像和昨天说的不一样?
  耿涛一边吃着螺蛳,一边拿手肘撞撞顾毓铮:“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干嘛?”
  还能干嘛?顾毓铮偷偷翻个白眼,明摆着的事啊,自己又不是傻子,不就是出来摆摊卖吃的嘛。
  也不知道昨天自己和妈妈离开后,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正好,问问耿涛喽。
  两兄妹随即交头接耳一番,互相交换情报。
  其实耿涛知道的也不多,加上顾毓铮自己的猜测,脑补出了个大概。
  不外乎是耿征裕觉得自己一个人做太显眼,而且家里还有个和他条件差不多的五舅,自家兄弟间没什么,加上个五嫂就不一样了。
  他又不像耿霜泠早就搬出去了,和老五家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挣钱也就算了,真要挣了钱,五嫂的眼睛得要红成什么样?就她那性子,五哥还有好日子过?五哥不好过了,家里人心里能舒坦?
  干脆,拉上耿征丰一起干得了!
  两兄弟要做事,自然不可能瞒着耿外婆。
  当妈的看到兄弟两个能互相拉拔一起做事,心情也好,一口就将守摊子的活计给抢了。反正她现在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做,由她来,既能让儿子们好好吃顿晚饭,又免了别人的闲话。
  至于这锅香喷喷的茶叶蛋,那就是耿外公的主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五舅妈:小六家想吃独食?
  小舅妈:你哥家的要找麻烦了。
  小舅:有钱一起赚喽。
  五舅:唉!
  孩子们:有肉吃喽!

☆、第22章 短命的小吃摊

  别看耿外公成天乐呵呵地捧着个搪瓷缸子除了下棋万事不管,他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放心上的。
  两儿子说要去卖吃食; 老婆子也说要凑一脚; 他要什么表示都没; 心里过不去; 就帮忙给想了个点子。
  摊子上只摆一样多浪费; 反正都要一个人守着; 多卖几样也是卖嘛。
  不知道选什么好?差的不合适,好的又被材料为难,这不是还有鸡蛋嘛。
  现在已经不是原先的大锅饭时代了; 别说乡下每家每户都养了几只鸡,就是他们城里,有条件的人家也有在家里圈了几只的。
  如今的粮油肉不好买,鸡蛋还是不少的。
  家里孩子多,要补充营养,耿外婆时不时就去乡下淘换一篮子鸡蛋回来放着,现在正好先拿出来用了。
  掺上一点自己清明时去山上采的野茶和八角桂皮,香味飘出老远; 闻着的人有几个能忍的住的?
  小吃摊开张了,耿家人散开,该吃饭的回去吃饭,该干活的干活,就剩耿外婆守着摊子递货收钱。
  顾毓铮乖巧地在一边陪着,一会帮外婆打几下扇子,一会又帮忙递个东西; 没事干的时候就在桌子后面站着,看着摊子前来往的行人。
  他们脚步匆匆地走着,时不时有人好奇地过来张望,有些买了东西再走,有些只是询问一番便离开了,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那么鲜活。
  这个时候的华夏,一切都在蓬勃地发展。一扫过去二十年的阴霾,颓废、绝望与偏执在焕然一新的改/革大潮中逐渐翻页。
  天慢慢黑了,走了一拨赶着回家做饭的人潮,紧接着饭后消食和乘凉的人又走了出来,今天是第一天摆摊子,生意却并不差,锅里的食物逐渐减少,外婆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就让顾毓铮回去把舅舅们叫来搬东西回家。
  晚上,顾毓铮躺在床上和耿霜泠聊天的时候,就叽叽喳喳地说起了今天的见闻。
  说到收摊以后,几人围在灯下数着整把整把的零钱,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采,五舅妈点着手里的钞票,眼睛都在放光!
  能够通过自己的影响让家里人的生活变好,顾毓铮很有成就感。
  耿霜泠也很为哥哥们高兴,但愿日子就这么一直顺利下去,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