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枭雄-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一事可做,不禁大笑起来。幽王大喜,夸奖道:“爱妃一笑,倾倒众生。这都是虢石父的功劳。”即时赏给虢石父千两黄金。又令撤去残席,重新布置,继续饮酒取乐。当夜直闹到二更天气,方才起驾回宫。

却说西戎首领听闻幽王无道,贤豪解体,内有奸臣,外无大将,他又久贪镐京那花花世界,于是遣大将满也速为左先锋,孛丁为右先锋,他自主中军,发兵三万五千,浩浩荡荡往京师杀来。

西戎兵素来强悍,长途奔袭,倏忽即至。幽王出其不意,还未来得及防御,京师就被团团围住。幽王想起烽火台,急令人点起,诸侯却一个兵都没有到。幽王见贼兵攻城甚急,便使虢石父率领五千兵丁仓促应战。那虢石父本是个草包东西,要论奉迎拍马,朝中诸代夫无人能及,但一听起打仗,就不由得粟粟而危,可是迫于王命,也只得勉强迎战。谁知只一照面,就被西戎右先锋勃丁一刀斩于马下。周兵没了主将,顿时大乱,西戎兵趁机入城,一路烧杀抢掠,直奔王宫而来。司徒郑伯友见事不妙,忙扶幽王、褒后和伯服上车,提起长枪亲自断后,一路往俪山奔来。中途尹球赶来,说西戎兵已经抢烧了王宫,祭公也死于乱军之中。幽王听得胆颤心惊,催促车驾往俪山赶来。

幽王刚到俪山,西戎兵也寻踪而至,将那俪山围的滴水不进。郑伯友又叫燃起狼烟,并亲自擂起大鼓。如此良久,诸侯仍无动静。幽王居高而下,听见那西戎兵乱喊“不要走了昏君”等语,更是吓的屎尿俱下,哭着与褒拟相互抱住,缩成一团。郑伯友进言道:“如今大势已去,微臣拼了这条老命,若天幸保得大王杀出重围,投往臣国,再做打算。”

幽王双眼流泪道:“如今方悔不听叔父之言。今日我夫妻父子的性命,都交与叔父了。”

郑伯友叫人到俪宫之前放火以迷惑西戎兵,让尹球断后,自己手提长枪,引着幽王轻车从宫后当先杀出。行不数里,正碰上西戎名将古里赤。郑伯友更不答话,举枪便剌。战不数合,一枪剌死古里赤。西戎兵死了主将,又见郑伯友异常骁勇,发一声喊,都四散奔逃。郑伯友杀散西戎兵,保着幽王车驾前行。行不半里,背后喊声又起,郑伯友回头观之,却见是右先锋孛丁引着西戎大军从后面杀来。郑伯友叫尹球护着幽王先行,自己断后,且战且走。又走不到半里,西戎主也引兵从斜剌里杀来。两班人马把郑伯友围在核心,转灯儿般厮杀。郑伯友已然血染战袍,回顾身后,早无一兵一卒,却全无惧色,一条枪使的神出鬼没,逢人便剌,遇剌便倒,端的锐不可挡。西戎主教兵马将其四面围定,用箭射之。可怜那郑伯友一代贤臣,英雄一世,却给西戎兵万箭簇身,射的剌猬也似。

这边尚在争斗,前面满也速也寻着了幽王车驾。他见车中一老一少,穿着尊贵,不由分说,就车中一刀一个。尹球藏在车下,因露着一只脚,也被西戎兵牵出来杀了。褒拟貌美,所以免死,却给西戎主拿回军营取乐。

周幽王在位一十一年,褒拟年方十八,伯服刚满三岁。三个奸臣,则无一好下场者。唯有申皇后因囚于冷宫,亏得地处偏僻,西戎兵将一时找寻不到,方才保得清白之身。

至于褒拟的身世,向来成谜,一说是确实出于农家的,一说是幽王母亲与大臣私通生下的,也有说是一个老宫娥不幸而孕的,众口纷纭,一时也说不清楚;但都没有说是洪德的亲妹妹的。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但是当时没有人说,又没证据,所以不能乱讲。但古代女子卖身救父确有不少。这种事在今天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但在当时那种世道,这种事却常常发生,所以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事了。还能一种可能就是,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褒拟这个人,她可能是历史或者是野史家杜撰的一个虚构人物,用以反映当时政治的腐败和黑暗。以我看来,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一些。虽说这种推测同样没有证据,但如果这个推测是真的,那么肯定是有人想告诉我们:亡周的并不是褒拟,而是其它什么原因!

第一卷  太叔之乱

第一回:承大统宜舀继位  迁洛邑东周灭亡

周幽王十一年,西戎做乱,攻入镐京,俘虏皇后褒拟,杀死幽王和年仅三岁的太子伯服,司徒郑伯友役于王事。消息传出,四野震惊。废太子宜舀当时正在外公申伯家避祸,听到这个消息,立时就晕厥过去。

申伯虽然年老,胸中却极有成见,怎奈国小兵微,哪有实力与西戎的虎狼之师对抗?于是传檄三路诸侯,约齐至镐京勤王平乱。这三咱诸侯乃是东路卫候姬和,北路晋候姬仇,西路秦君赢开。一面又派人到郑国世子处报丧,让他起兵为父亲报仇。

郑国世子掘突,当时刚满二十三岁,生的高大英俊,勇猛刚毅,听说父亲战死,悲愤异常,于是披麻带孝,率领三百辆兵车星夜向镐京进发。

却说西戎主杀死幽王,人马盘踞京城,只管日夜做那些奸淫宫女,沉溺歌舞,抢掠金银珠宝,烧杀百姓这类伤德违和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乐,竟尔留连忘返。正闹的乌烟瘴气,忽听探马来报:一队人马打着”郑”字旗,已到距城一百二十里外。西戎主于是分派人手,定下计谋,只等郑世子掘突一到,迎头大杀一场。

也是那郑世子悲愤太过,有失计较,先不听随军大夫公子吕苦劝他先扎下宫寨,等待援兵到来再一起攻城。他不等四国兵到,就引着三百兵车,挟着怒气,一径杀到城下。看那城上,却偃旗息鼓,一点动静都没有。掘突不禁起疑,正没有做理会处,突然听到左边一声锣响,乃是西戎右先锋孛丁,率领一枝军马从背后杀来。掘突急忙掉头应战,战不数合,眼见孛丁抵挡不住,突然又听右边一声锣响,却是左先锋满也速从右边杀来。掘突面不改色,一人独战两将,堪堪打成平手。正自死战,忽听得城上三声炮响,西戎主领二万生力军,大开城门从城中突出。一时杀声沸天,鼓声震地。掘突兵马长途跋涉,又兼征战多时,人困马乏,不能支撑,都四散奔逃。公子吕禁止不住,只好护住掘突大败而逃。西戎兵哪里肯放?在后面紧追不舍。

正自危急,突见前面闪出一彪军马,战旗大书“卫”字。当中一将,锦袍玉带,鹤发童颜,正是卫武公姬和。卫武公见郑世子危急,忙叫卫军截击蛮兵。申候随后赶到,也帮着卫武公两面夹击。掘突又率领郑军回头再战。西戎兵抵挡不住,这才退回城中。

当下安营据守,单等秦国和晋国的兵马一起会合。不久探马来报:秦晋之兵都已经到了。当下秦军驻扎在西门,晋军在北门下寨,掘突在东门,卫武公和申候在南门。五国兵马,把镐京围的铁桶也似。西戎主并不出战,只是固守。

卫武公分派五国军马完毕,遂遣人请秦晋二君到卫军营中商议议。当时卫武公已经八十多岁了,精神却十分钁烁。秦晋卫申四君互道劳苦,见武公英雄不减当年,都十分欢喜。说话间申侯见一个青年公子身穿重孝,而带戚容,坐在角落里不言语,于是问道:“这位是谁?”卫武公道:“此乃郑世子掘突是也。”随后又将司徒郑伯友役于王事及幽王被杀之事说了一遍。众人听了,都叹息不已。卫武公道:“我年纪老迈,又没有见识,只因西戎乱我大周,我也只能勉尽臣道;申国呢,兵力又少。至于奔袭杀伐,驱逐这帮子犬羊之贼,就全仰仗三位了。现在我军已经围住乱贼,但这仗应该怎么打,还请各位说个方略。”秦襄公献计道:“西戎主并无大志,攻占镐京,也只是抢掠美女金帛而已。现在我军初到,他们必不提防。今夜三更,我与晋公卫公每人攻打一门,止留一门给乱贼逃走。郑世子与申伯可在半路埋伏,候其出逃,四面进击,诸位以为此计若何?”众人称妙,都没有异议。

是夜,三军大举攻城。西戎主眼看不能防守,叫人去探四门虚实。探子来报说:东南北三门攻城甚急,只有西门没有兵马。西戎主听了,就叫人马从西门而出。才走一箭之地,忽听得前面鼓声震耳,郑世子掘突与申侯都引本国军兵呐喊杀来。西戎主方欲迎战,却又听得东南北三方鼓声大震,五国军队,漫山遍野而来。西戎主大惊,趁合围之势未成,慌忙从空隙中窜逃而出,奔回老窝去了。褒拟原在西戎主营中承欢,闻西戎兵败逃,自缢而死。

五国兵马,追赶五十里方回。众人进得城来,但见垣壁残败,市场萧条,百姓死亡殆尽,不禁都潸然泪下。众诸侯寻得幽王尸身,草草安葬完毕;又从冷宫放出被幽王软禁的申皇后。申公是老国舅,主持众国军兵简单收拾一下,然后大排宴席款待众诸侯。席间气氛十分沉闷,众人无心欢娱,都各怀心思。酒过三旬,卫武公首先发话:“今日国破君死,不是臣子们饮酒取乐的时候。各位,老夫有话要说。”众人都离席而立,拱手说道:“老侯爷但说无妨,我们一定遵训。”卫武公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原太子宜舀在申国,应该奉以为王。诸位以为如何?”秦晋二君深以为然,郑世子掘突亦说:“小侄前来勤王报仇,未立寸功,愿举本国之兵,迎回先太子,以效微劳。”各国均愿意出兵相助。掘突却说:“又不是打仗,用那么多人干吗?小侄仅用本国兵马就够了。各位叔父只管安坐京师,只候出迎。”申候感激无地,向席上团团一揖,道:“诸君忠于国事,老夫实是感激,即如此,下国也有兵车二百乘,愿为世子做前导,前往迎接太子”。于是众臣就在席上起草联名表章,以备迎立时宣读。

却说原废太子宜舀,因申侯走后杳无音信,十分焦急,天天使人住镐京打探消息。两天前探马来报说西戎兵大败,已经逃往西方去了。宜舀这才稍稍宽心。这日正在城楼远眺,忽见刀枪遍地,旌旗遮天,两队军马分成前后浩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