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孽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大草原上人迹罕至,当然也避免了堵车的烦恼,车队在经过中途的一次休整,补给之后,又继续行驶了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在下午十五时左右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内蒙古大草原西南部的草原明珠,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浓厚的草原文化基础,再加上美丽不似人间的景色,才打动了成吉思汗这为一代天骄选择将这里当做自己的长眠之所。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区七十公里处,属于华夏联邦一处重要的古文物遗址。由于蒙古族盛行“秘葬”,所以坐落在此处的三座状似巨型蒙古包的宏伟建筑实际上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而已,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其在内蒙,甚至外蒙各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从每年春祭从各盟,各旗带着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前来祭奠的庞大人群,可见一斑。 

这次发现的这处还未被证实的神秘地宫,就处在成吉思汗陵墓的高大院墙的西北墙角,也是唯一的一处公厕的旁边,所以这地宫的发现还要感谢公厕的保洁人员以及伟大的地心引力。公厕如今已经被不可避免的拆除,地表的污秽之物也被清扫一空,至于有多少调皮的垃圾偷偷的沿着密道裂缝溜进地宫,当先瞻仰这处有可能是世界考古界本世纪第一处伟大发现,一代天骄真正的陵墓所在,那就不得而知了。 

覆盖在地宫表层足有两米的掺杂着碎石的土层,已经被事先到来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掘开,形成了一个方圆十几米的方正土坑。土坑的中央是一块大草原上少见的巨大的汉白玉方石,正在迎着大草原上热辣的阳光灼灼生辉。方石的表面是一幅明显有蒙古文化痕迹的雕刻,一个身材雄壮的大汉,手持弯刀,高高仰起头直视着太阳的方向,他的背后是一头着细长的,有着喙状的鼻口,鹿角靠在背上,前脚蜷缩着鹿,看它的样子仿佛随时要御风而去,上天飞翔一般。 

巨大方石的两侧是两块明显小一号的石板雕刻,同样是汉白玉材质,右边的一块表面雕刻的是一直好像正向着猎物猛扑下来的苍鹰,冰冷的目光让人不寒而栗,而左边的一块表面上雕刻的则是一头正在仰天长啸的苍狼,微闭的眼中是令人不由自主臣服的霸气,这一切都显示着地宫之人尊贵的身份,让对考古痴迷的老教授以及心情才有些平静的唐经阁内心不由的有些火热,一些考古队中的年轻人甚至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轻轻的搀扶着老教授因为激动有些颤抖的手臂,唐经阁能够理解老头子此刻激动的心情,能够在迟暮之年主持发掘这座极有可能是一代天骄的墓葬,对于跌跌撞撞一辈子的老头子来说也算是给这一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华夏人讲究功德圆满,便是如此。 

顾不得工作人员的劝阻,老教授连一晚上的时间也不想再等下去,来到土坑中便开始指挥着,动手用事先已经搭建好的木制绞盘,开启石门。随着绞盘发出让人牙酸的咯咯声,石门被众人小心翼翼的掀起,轻轻的挪到了一旁,露出了地宫黑洞洞的入口,即使有此刻虽然已经西斜,却依旧刺眼的阳光照射,围观的人们也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形。 

内陆的气候保证了地宫即使关闭了尽千年也依旧没有潮湿的感觉,反倒是因为暴晒了几天使得宫口有些热气涌出,当然,其中还带着些许腥臭味道,也证实了地宫被之前的公厕污染的猜测。 

招呼工作人员在前面污秽物中清理出一条通道,唐经阁从身边取过一盏灯,紧跟着老教授小心的下到原本被石门掩盖的青石甬道中,慢慢的欣赏着两旁石壁上充满了游牧民族特色壁画,来到又一处石门前。与之前的石门不同的是,这第二道石门与地面上的那道石门不同,第一道石门是严丝合缝的紧闭的,而这第二道石门则四分五裂的散落在原本应该是门框的位置,由于洞内昏暗,只能通过唐经阁手中的灯盏大致看到被人或武器以暴力打成碎片的第二道石门上同样雕刻着一层精美的浮雕,至于是什么图案,就只能等甬道中布置上电线,拉上灯之后,再继续研究了。这样的情形也让老教授和唐经阁的心中咯噔一声,莫非地宫被盗过? 

小心翼翼的避过一地碎石,尽量避免再次破坏这珍贵的雕刻,唐经阁二人继续在昏暗的灯光中顺着甬道往前走,这次的通道比之前的那段要长上不少,而且两边还多了一左一右的多了两座石室,皆是紧闭着,让他们不敢造次。 

如此又向前走了大约十几米,老教授与唐经阁终于一前一后的来到了青石甬道的尽头,一道巨大的石门挡住了二人的前路,这座石门比之前的那两道显得更加的雄伟,大青石精心制作而成的巨大石门上雕刻的石雕也有别于之前第一道石门,以及一路之上甬道石壁上的游牧民族风格,这次石门上雕刻的乃是一尊佛陀,双目圆瞪,盘坐在一尊九品莲台之上,手掐宝瓶印,宝相庄严。 

伸出枯瘦的手掌,轻轻的在佛像上摩挲了一下,老教授喃喃的道:“我心即禅,万化冥合,根本成身会!这石门之上怎么会刻有这尊佛像,这是光明佛印,传说是用来供奉佛宝或镇压鬼祟之用,莫非这石门之后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墓穴,而是供奉着哪位佛门高僧的金身舍利,亦或是镇压着一头邪魔?” 

老人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在这寂静的青石甬道中却足够唐经阁听的清清楚楚,听着老教授口中的“胡言乱语”,唐经阁仿佛看到一个须发皆白,手持拂尘的江湖术士即将登台做法一般,轻轻的从老教授的身旁来到石门之前,伸手在上面试探性的推了一下,力气不算大,青石大门也如其所料的纹丝不动。将手中的汽灯放到身旁,唐经阁伸出双手用力一推,这次他可是使出了全力,但青石大门依旧没有动摇的意思,甚至石门缝中的灰尘都没有掉下一丝。 

“不用白费力气了,这道石门很明显是被机关消息所控制,虽然你也跟你哑叔练过几年的外家功夫,想要推开这石门还是差得远!”终于从被石门上的浮雕惊的一阵愣神中回过神来的老教授见到唐经阁的动作,及时阻止了他这注定是徒劳的行为。 

第四章 佛心舍利

“你连这个都懂?”唐经阁惊异的望着身边这个自己曾经以为知根知底,如今才发现依旧神秘且深藏不露的老头儿,有些不服气的问道。 

“少跟我贫嘴,不懂就一边看着。”还在心中挣扎着,不知道应不应该打开这道石门,见证又一尊高僧舍利现世,亦或是放出一尊噬人凶兽的老教授也许被唐经阁言语中的质疑激起了好胜之气,不轻不重的呵斥了一声,再次仔细而专注的在青石大门的佛陀佛雕上摩挲起来。 

老教授首先是从佛陀座下的九品莲台找起,因为一来世人都知道,莲花与菩提树一样,都是佛教徒所尊崇的圣物,二来莲台在佛陀的脚下,青石大门的底部,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只是令唐经阁与老教授失望的是,即便他摸遍了莲台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发现任何疑似机关枢纽的地方,只得转移方位,又将目标放到了佛陀胸前和手腕上的佛珠上。 

唐经阁见老教授煞有介事的样子,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加入了他的行列,只是与老教授所不同的是,他选择了从佛陀的头部来寻找,见过佛祖雕像的人都知道,他的头部除了那个性鲜明,弄成一个个羊毛卷一般的发型之外,最能引起别人注意的就是那双充满慈悲的慧眼,以及额间那粒硕大的吉祥痣。是以唐经阁想也不想便直接将手指向佛陀雕像的双眼中插去,当冰冷的大青石触手之后,坚硬的真实感告诉他,机关并不在佛陀的双眼之上,于是他只得将希望转向了最惹眼,但在老教授的心中却最不可能的地方,那颗吉祥痣。 

这次他没有再失望,或许当初机关的设计者根本就没有象老教授所猜测的那样,为了设计这个机关而大费周章,只是单纯的将他当做是一个开启石门的工具,或许是本着“最危险地地方就是最安全”这个理念,当唐经阁的手指轻轻的碰触到那枚吉祥痣的时候,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它发生了一丝震动,虽然只有一丝微小的震动,但在唐经阁这个半路出家的练家子手中已经足够,伸手将还在那十几个佛珠上细细摩挲的老教授拉到一边,唐经阁手指发力,吉祥痣毫无悬念的深深陷入了佛陀的额头,青石大门也发出沉重的咔咔声,巨大的重量仿佛带动了两旁的石壁,甚至地宫上方的地面都跟着一同震动了起来。 

轻轻的挥舞了一下袖子,将跌落在面前的灰尘赶走,稍微的等待了片刻,等石室的震动彻底的安静下来,老教授这才与唐经阁对视了一眼,示意他拿起之前被放在一旁的汽灯,当先一步走进了这所神秘的,也是整座地宫的心脏之中。 

如果这石室真的如同老教授猜测的那样,是为了供奉一位离世高僧的舍利子所建,那么石室之内必定有几个书架,用来盛放高僧生前所用的佛经以及他所喜爱的藏书,当然,也许还会有石室建造者为了向高僧表达敬意而特意放置的一些珍贵的玉器,瓷器。只是令老教授惊讶的是,映入眼帘的却不是想象中的堆积如山的珍宝,满书架的珍贵藏书。在空旷的石室中有的是不知过了多少年,依旧没有干枯的五角尸油灯;还有唯一显眼的一尊石佛。从口袋中掏出随身携带的火柴,上前将油灯点着,借着五角尸油灯的灯光,可以清楚的看到石佛的右手掐佛印,指向头顶,左手掌心向上平放于盘着的双腿间,与丹田齐平,慧目紧盯着地宫门口,整尊佛像浑然天成,只是给人的感觉却有些突兀,好像是少了些什么似地。 

强自按下心中的疑惑,一老一少继续打量这座宽敞的显得有些空旷的石室,当石室中的灰尘彻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