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完结)-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成功了,那个叫弗雷德里克的德国人,应当是被我给吓唬住了。”

    “对了,张教授,你是搞什么专业的?我怎么从前没有听说过你的大名啊。”贺诚山凑上前来,对张逸华问道。老爷子说话也够实诚的,直接就说没听说过别人的名字,也不怕人家心里不爽。

    “我嘛,唉,说来惭愧,我是搞飞机发动机的。”张逸华谦虚地说道。

    “嚯搞飞机发动机的,那可是尖端人才啊,失敬,失敬。”安子轩说道。

    张逸华道:“我算什么尖端人才,我现在是待业中年,还等着林经理给我一口饭吃呢。”

    “什么意思?”贺诚山有些吃惊,“怎么,你也打算到我们汉华去?可是,你是搞飞机发动机的,和我们汉华隔着行呢。”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林振华走上前来,说道:“这位张逸华总工,是咱们国家运十飞机项目组的工程师,在航空界是赫赫有名的。众所周知,因为结构调整的原因,咱们国家的运十项目已经下马了,张总工和他的团队现在处于闲置的状态。上次我到上海去办事的时候,海军的刘向海所长介绍我和张总工见了一面,张总工已经同意,和他的团队一起,到我们汉华重工去工作。”

    “哎呀,运十项目的专家啊”贺诚山激动得胡子都抖起来了,“运十飞机,谁不知道啊那可是咱们中国人的骄傲啊。运十飞机第一次飞到北京来的时候,我还专门去参观过呢。怎么搞着搞着就下马了呢?可惜了,实在是可惜了。”

    张逸华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留恋的神色,不过他还是平静地说道:“贺老,运十的下马,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运十项目有很多先天不足,虽然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02号机的成功试飞,但距离定型还差得很远。机上的结构材料、航电系统、发动机等等,都有许多技术难题未能克服,以咱们国家目前的国力,恐怕难以支撑。所以……”

    “理解,理解。”贺诚山点点头说道。搞技术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务实的,不像某些砖家那样喜欢忽悠。起飞重量在100吨以上的大飞机是一国工业水平的象征,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不可能轻易完成的。以当时中国的工业条件来看,直接冲击这样的尖端技术,未免有些力不从心。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搞大飞机的难度。不过,我们只是希望国家能够保留这个项目,留下一些种子。可惜……”张逸华轻轻地摇着头说道。

    “那,你和你的同事,现在是打算怎么办?”贺诚山问道,老爷子是真心地对运十有感情,爱屋及乌,顺带着也就对张逸华和他的同事们关心起来了。

    张逸华指了指林振华,说道:“这不,林经理说他愿意收留我们,在汉华重工给我们建一个实验室。我也知道,你们汉华和航空工业没有任何一点联系,林经理此举,完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不过,唉,实在是这个项目对我们的诱惑太大了,我们只好厚着脸皮占林经理的便宜了。”

    林振华笑道:“张总工,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什么叫汉华重工和航空工业没有一点联系?未来国家如果重启大飞机项目,我还指望从中分包一点项目呢。再说了,我们搞化工设备,同样可以借用你们的航空科技啊,你今天不就帮我们客串了一个汽轮机专家吗?怎么样,张总工,要不我真的建立一个工业汽轮机实验室,你用你搞航空发动机的经验,帮我们搞工业汽轮机吧?”

    张逸华道:“没问题啊,这两者本来也有共同之处。国家的大飞机项目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够重启,我们这个团队,也可以从开发工业汽轮机的工作中寻找一些启发,也许对我们改进航空发动机还有一些帮助呢。”


371 扼杀

    371 扼杀

    赫迪拉等人一路沉默着回到了宾馆,一进宾馆的房间,赫迪拉便着急地对众人问道:“各位,大家对今天看到的东西,有什么看法?”

    “赫迪拉先生,你觉得中国人为什么要让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实验室?”拉尔夫反问道。

    “很明显,他们是想向我们示威,说明他们完全能够离开我们而独立地开发出乙烯设备的技术。”弗雷德里克说道。

    赫迪拉点点头道:“这一点是毫无质疑的,中国的官员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得乙烯技术,但我们坚决不同意。于是他们就搞出了今天的这一场戏,目的就是警告我们。这一点,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到底有没有可能真的独立开发出乙烯设备技术?”

    几位下属互相对了个眼神,然后一齐点了点头。

    “我感觉,他们对专用工业汽轮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非常精深的程度,我一直在思考他们所提出的那个叶片形状,我觉得即使这个形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至少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弗雷德里克说道。

    他当然不知道,张逸华随手摊给他们看的那个汽轮机叶片,是中国海军和航空两个系统的顶级专家联合提出来的。张逸华是搞航空发动机的,有关叶片冲角和湍流方面的研究,做得非常多。还有一位设计者自然就是刘向海,那是搞螺旋桨的专家,随手画一个五叶风扇都能够风靡全球的人物。这个叶型是否能够在这款汽轮机中使用,尚需验证,但从唬人的角度来说,那是绰绰有余的。

    拉尔夫也说道:“在低温材料方面,我感觉他们目前还有一些实验没有做,不过,关键的一些技术难点他们都已经突破了。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去做实验,他们应当能够完全解决低温材料的问题。”

    其余的几位德国专家也都分别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看法,总的结论是一样的,即中国人的确在自己搞乙烯设备的研发,而且整个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稍假时日,中国人完全有可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装置。

    当然,作为技术专家,他们也清楚,技术上的突破与最终的工业化生产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涉及到工艺、装备、材料等方面,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这些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了,中国毕竟是一个有工业基础的国家,要解决这些边边角角的技术问题,应当是有足够能力的。

    “我很难理解,既然他们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为什么还坚持要从我们手上获得技术?”弗雷德里克说道,“我敢打赌,如果他们的官员愿意给那位张先生更多的预算,他完全能够开发出一套比我们ALK更好的工业汽轮机。”

    “中国人的研究能力非常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几位专家,丝毫也不比我们ALK的专家差。”拉尔夫也评论道。他与安子轩在实验室中聊了很多,发现安子轩的理论功底非常扎实,而且同时掌握了英语、德语和日语等几种外语,这样的优秀的专家在ALK也是不多见的。

    “今天,林对我说,引进技术的事情,是他们的官员提出来的。在实验室里,我注意到安对于我们是非常不欢迎的,似乎是我们的出现,导致了他的损失。所以,我猜想,是不是中国官员的想法,与技术人员的想法存在着差异。”赫迪拉分析道。林振华最早向他说这些话时,他还有些半信半疑,但参观完实验室之后,他开始有些相信林振华说的话了,因为技术上的事情,的确是很难作伪的。

    “一定是这样的。”拉尔夫道,“他们的官员喜欢我们德国的技术,而他们的技术人员则希望能够自己研发出技术来,因为这样他们就会有奖金可拿。不过,最终决定拨款的,是官员,而不是技术人员。”

    “那么,那位林是官员,还是技术人员呢?”弗雷德里克问道。

    “他只是一个听命于官员的小企业经理而已。”赫迪拉不屑地说道,“我认为他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讨好他的上司,同时又不得罪那些科学家。”

    “对,他就是一个可怜虫而已”众人一齐贬道。这些天在谈判中,他们被林振华逼得很厉害,现在总算是看透了林振华的真面目了,原来这个人说话那么强硬,只是为了做给官员们看而已。在科学家面前的时候,他完全是另一副嘴脸。这不分明就是一个两面派吗?

    啊齐林振华在遥远的北京西北郊狂打喷嚏,他可真是躺着也中枪的典范了。

    “好吧,各位先生们,现在我们需要商量一下,鉴于目前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应当答应中国人的条件,向他们转让30万吨乙烯的技术。”赫迪拉说道。

    “为什么?”拉尔夫不解地问道,“赫迪拉先生,我们分明可以看出来,他们今天请我们去参观实验室的目的,就是想逼着我们妥协,想让我们转让技术。我们如果妥协了,岂不是正中了他们的计策了吗?”

    赫迪拉道:“各位先生们,正如大家刚才所说,即使我们不向中国人提供这些技术,他们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自主研发出这些技术。所以,我们继续保留这些技术,已经没有必要了。”

    “我认为,耽误他们一些时间也是好的。”弗雷德里克道,“照他们目前的进度,他们至少还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完成这些技术,而利用这些时间,我们又可以多把他们拉开一些距离了。”

    “不不不,各位,你们都错了。”赫迪拉说道,“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现在向中国人提供了技术,他们的官员会如何做?反过来,如果我们不向中国人提供技术,他们的官员又会如何做?”

    拉尔夫想了想,说道:“从今天那位安先生说的情况来看,由于他们的官员目前正在试图从我们手上获得技术,所以对他们实验室的拨款已经减少了。如果我们果真把技术提供给他们了,估计那几个实验室就会完全关闭了,因为他们的官员已经不需要这些科学家了。”

    “嗯,说得有理。”弗雷德里克也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