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双时空之大唐任务-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中众将不等李世民下令,纷纷请令会自己的营帐清点各营的军械损失了。
转眼,大帐就剩李世民和李力两个人了。
李世民看着帐外久违的阳光,高兴的对我说:“李力兄!天气放晴,我们终于可以攻打霍邑了!
幸亏霍邑守将是暴躁易怒的宋老生,换成一个其他沉稳的守将,估计就算我们能拿下霍邑,也会因为损失太大无力西征了!”
李力听着李世民高兴的话,点点头心想,霍邑的守将是宋老生的确是一种幸运,因为连日大雨,天气潮湿,不但各种兵器盔甲生锈不少,最严重的是各种木质的攻城器械和木质箭身,这些东西大部分都不能再使用,只有从新制作才行,现在仓惶间哪有时间做这些东西,所以如果霍邑守将能紧守不出,就算强如李世民也只能对霍邑亡而声叹,束手无策了。
不久,各营的损耗情况经过候君集的整理汇报给了李世民听,各营武器盔甲损耗不大,经过烈日暴晒,再去锈打磨就可以使用了,弓箭虽然损耗很大,但是随军军匠极多,附近山林茂密,只要三天时间就能全部修复。就是那些攻城器械,修复太耗费时间,没有半个月时间根本不能使用。
估计左三军和中军情况也差不多这样。
接下来五天,在李世民的建议下,李渊命全军靠山立寨,修复各种军械物品。
霍邑高厚城墙外面不到十里的地方,李渊率中军驻扎东门,李世民受命右三军驻扎南门,李建成带左三军驻扎北门,摆出一副灼灼逼人的进攻姿态。
这天清晨,李世民带着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右三军列阵于霍邑南门不足三里平缓之处。
李世民骑着从突厥买来的高大健壮的上等好马,身着由头盔、覆膊、明光铠、锦袍、战裙、系带和马鞭等一系列东西组成的唐初盔甲,这种盔甲不但实用,而且轻便美观,更显得李世民高大威武不凡。
此时的李世民正手举马鞭豪情壮志的给左右众将介绍着霍邑城的由来,颇有些指点江山的盖世豪情!
李世民的左右,是右三军的将军谋士层层围绕。
再后,两万大军排列成五个整齐的方阵正静静的等候着进攻的命令。
五个方阵刀枪林立,盔甲明亮,旗帜飘扬,除了正中最大方阵的四爪龙旗显示着李世民显赫的身世外,其他四个方阵前方,绣着花、王、段、长孙等方阵统领名字的军旗正在迎风起舞。统领大旗的后面,是略小的军中都尉的旗帜,在李阀军队中,只有带兵上千以上的都尉级将军才有军旗。
李世民看着不远处高高的城墙,和城墙上面一脸肃杀气氛的隋军,他笑着对身边将领说:“估计大将军那里开始行动了吧!凭宋老生的脾气,只要派出几个大嗓门的士卒对他辱骂一番,恐怕他马上就会带兵出来找我们决战的!看天色这个时候宋老生大概已经在点兵出城了吧!众位将军!我们现在要打起精神,准备阻击宋老生的军队!”
这时一个传令骑兵跑了过来,到李世民马前,下马抱拳说到:“报大都督!宋老生现已带兵出东门和大将军激战起来,大将军希望大都督能马上救援,袭击隋军侧面!”
李世民听到求援消息,奇怪的想到:救援!难道爹那里竟然顶不住隋军的攻击,需要救援了。不对啊!宋老生虽然暴躁易怒,但不是无谋之人,他应该知道用全军袭击我爹的中军,肯定会被大哥和我的左右两军侧袭,根本于他不利,他根本不可能出全军袭击中军啊!但是为什么拥有三万大军,还有一万起兵的中军会被隋军打的需要救援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想不明白的李世民叫近传令兵问到:“袭击中军的隋军有多少?”
传令兵想想说:“大概有四万人左右!”
李世民想想又问到:“左三军那里有隋军杀出吗?”
传令兵回答说:“我来时暂且没有隋军出来!”
李世民接着问:“你在东门那里看到宋老生亲自出城了吗?”
“其中有员隋朝大将看起来象是宋老生,但是因为全身着甲的关系,看不清楚,所以并不能肯定!”传令兵回答说。
李世民听到这里,双手一拍说到:“我明白了!原来宋老生想玩声东击西啊!派四万人详攻,真是大手笔啊!”
李世民吩咐传令兵回去后,对身后众将传令说到:“花木兰、王天锋!你们马上带一万人救援东门中军!记住!如果左都督的援兵已到,就在战场外面南结阵,准备阻击宋老生的援军!”
看到花木兰和王天锋领命而去,李世民对其他人说到:“其他人跟我绕道南山,等宋老生带兵通过就伏击他们!”
李力看着意气风发,运筹帷幄的李世民,心中一阵感慨,不愧是千古流传的一代明君,有名的兵法大家,宋老生的安排自己都没有看明白,直到李世民说出来自己才恍然大悟,也许出谋划策,搞点阴谋诡计自己很拿手,但在临阵指挥的急智方面,李世民却是不愧他天才统帅的名声啊!
就在李世民带着手下三营,一万四千人马埋伏在南山的时候,东门战场却发生着震撼人心的激烈搏杀。
不堪忍受李阀士卒辱骂的宋老生,派遣手下两员猛将刘德威和姜大霖,带着四万步卒兵出东门,列成一股股的小型方阵后直扑李渊本阵。
李渊见宋老生出城迎战,急忙派唯一一营一万骑兵在大将殷开山的带领下,从侧面直接攻击隋兵,妄图拦腰切断隋兵的阵行,扰乱隋兵的布置。
谁料出城的这四万士卒,虽然都是步兵,但均是参加过杨广数次讨伐外域战争的百战精兵,带兵的两员猛将,更是熟悉战阵,了解敌我优劣的将才。
刘德威指挥着一股股千人方阵利用长矛弓箭把殷开山的一万骑兵层层阻挡在战场外围。
姜大霖却带着其他隋军继续奔袭李渊本阵。
李渊看到侧袭的骑兵被阻挡后,又派出唐俭、刘弘基和长孙顺德的每营三千,共九千步卒正面攻击隋兵,企图阻挡他们的进攻脚步,同时命令犹如狗咬刺猬,无从下手的骑兵统领殷开山,令他放弃侧袭隋军的意图,自由找寻隋军的薄弱环节切入。
负责阻挡骑兵的刘德威看到李阀骑兵离开战场,知道他们在找寻机会突袭于己的刘德威,丝毫没有支援前面姜大霖的意思,距离李阀骑兵不远,转着小圈,不停改变手下士卒方阵的角度和位置,把殷开山的骑兵防的毫无可乘之机。
殷开山看到没有找到隋军阵势的薄弱之处,知道隋军指挥者是个战阵高手,连忙把自己骑兵一分为二,围着战场外围来回奔驰,希望能在奔驰中拉开隋军阵形中的缝隙,好一举突破隋军的阻挡方阵。
殷开山尚未找到隋军阵法破绽,战场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唐俭、刘弘基和长孙顺德的九千人,因为刚刚成军不久,缺少训练,未经战阵,虽然士气高昂,但比起身经百战的隋军老兵却逊色很多。所以刚刚接触时双方尚能拼的平分秋色,但时间一长,经验不足的李军却在隋军的步步进逼下不能维持阵形的完整,纷纷败退下来。
李渊看到这种情况,大吃一惊,连忙派王长阶和裴寂率八千人前去助战,而自己的身边就剩亲兵队长李南天和他手下的三千亲兵卫队了。
李渊看到周围兵力不足,急忙派出传令兵到李世民和李建成处搬救兵去了。
得知李渊中军危险,李建成在手下谋士王的提醒下,也看出宋老生的声东击西之计,为防止宋老生出北门偷袭,李建成只是派手下大将薛万彻带着一万军队前去支援李渊,自己也埋伏在北门,准备偷袭宋老生。
不提城外喊杀震天,血流成河,霍邑城中的宋老生看到南门的李世民和北门的李建成都纷纷撤军支援李渊去了,以为自己计策见效的宋老生带着养精蓄锐,被城外喊杀声激起血气的两万五千骑兵,从南门而出,绕道直奔东门,准备侧袭夹击李渊大军。
在南山焦急等待的李世民终于等到宋老生带骑兵出城,直奔东门。
李世民看到宋老生两万五千大军气势汹汹,杀气震天,知道如果袭其中军,固然能把宋老生的骑兵留下,但自己能够取胜与否,也是五五之数,所以李世民命令伏军不动,准备等宋老生骑兵完全过去再从后掩杀。
李力听到李世民的命令,心中赞叹,谁说李世民是沉稳无双之人,没有胜算从做最后决战,看现在李世民的指挥意图,分明是在赌博,而且还是胜面少的赌博,因为李世民一旦从后掩杀宋老生的骑兵,凭宋老生久经沙场的经验,知道高速奔袭的骑兵很难列阵对付后面的伏兵,那时他唯一的胜算就是全力冲击李渊的大阵,如果能破开李渊身前的防线,攻击到李渊大阵,那时不论是击毙李渊或者击溃李渊军队,胜利就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如果不能破开李渊身前防线,那宋老生等到李世民伏兵杀到,就回天无力、束手待毙了。
果然,等宋老生全军奔袭东门,李世民带着伏兵从后掩杀过来时,宋老生看到李世民的伏兵,没有丝毫停顿,直接驱马前冲,带着两万五千骑兵,犹如破闸洪流,冲向东门的战场。
从南门到东门的战场,将近十里的距离,宋老生的骑兵转眼既至,但是刚到战场,宋老生的骑兵就遇到花木兰和王天锋的严阵以待。
不论花木兰的南阳军,还是王天锋的护油军,在两年的训练里,一直是当作防守部队而训练的,因为李力从来对这些军队的要求就是守住油区,所以没有想过让他们进行主动进攻的训练。这些士兵经过两年的防守训练,再加上花木兰这个战阵宗师的指点,以及李力的奇思妙想,现在阻击宋老生的一万步卒,却是对防守无比熟悉的老油条了,不管骑兵步兵,只要他们坚守,相同的人数下基本没有可能击破他们的防线。
直到李力从后面紧靠李世民看到花木兰、王天锋两人的拦截圆阵,才明白李世民原来进行的并不是胜面太小的赌博,深知花木兰和王天锋防守能力的李世民,派他们前来阻击宋老生,看来是早有预谋,精心准备过的啊!
李力看到花木兰和王天锋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来阻击宋老生了,我知道宋老生这个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