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咒-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来我们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官,可这些军官的优秀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是会打仗,还是敢打仗,两者都不是。而是会做官,有靠山!”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雷伯雄继续说道:“也许我说这话有些过头,我不否认有绝大多数军官还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有着高学历,有的还到国外留过学精通数门外语,但这种优秀是和平时代的优秀标准,现在战争降临了,这种优秀的标准就变得不那么优秀了。战争的优秀标准是你会打仗,能打胜仗。毫不客气的讲现在某些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变得娇贵了,变得腐败了,不要以为只有地方上存在着腐败,军队中也有,而且不少。这种腐败现象正在侵蚀着解放军的战斗力,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一个娇贵腐败的高级将领累死的何止是千军,就拿我来说吧,这些年来全国各大军区我都去过,每次住的都是高级豪华别墅,有些军队招待所的豪华程度是外人不敢想象的,每次我都拿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可是老百姓拿血汗钱养了我们,真正打起仗来却一败涂地,这说明我们养肥了养懒了,而不是养壮了养强了。中日战争一开始我这个国防部长就连连判断失误,作出了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导致了部队的伤亡惨重,如果按照过去战争年代的做法枪毙十次都不算过分,在这里我首先作自我检讨,同时也请求组织撤销我的国防部长职务以为全军警示。”说完,他脱下军帽,摘下肩章,递到军委主席程光的面前。

程光考虑了一下,然后决断的说:“那我就代表军委撤销你国防部长的职务,明天就通令全军。不过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你目前仍必须代理国防部长的各项职能,协助我做好各项战争协调工作。你先坐下,下面请罗致谈谈具体情况吧。”

总参中将罗致走到遥控台,先将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展现立体屏幕上,然后解说道:“我先简单重现一下日军自10月20日以来对我国的入侵情况,以及我军的反击战略部署,有不清楚的地方在座的各位代表可以直接发问,我再作具体解释。”

“10月20日晚11时左右,日军对我国发动了代号为‘菊花的刺’入侵计划,在实施该计划的前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中美战争爆发期间,日军就开始了总战略集结,当时我们对日军的集结活动还是有所察觉的,也预感到日军有可能对我国进行武装入侵,不过那时我们判断日军的入侵地点可能是在福建沿海一带。据我们在台湾的高级情报人员汇报,中美战争爆发后,日本方面与台湾方面有频繁接触,并且有1万多名日本国防军以民间保安公司的名义登陆台湾作了大量的前期接应准备。最初的我们的判断是,日军会借道台湾,与台湾军队组成联军对我福建沿海地区实施登陆作战。为此我福建地区的攻台部队就地转入防御状态,对该地区所有的可能登陆地点都作了严密的反登陆部署。然而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日军选择了宁波和连云港作为登陆地点,这让我们在战争初期措手不及。”

“日军在上述两地的登陆,主要是依托他们建造的海上浮台和巨大的海洋运输能力。至于日本的海上运输能力我就不多说了,我着重谈一下日本建造的这些海上浮台。这些浮台的具体数目我们目前还不确定,估计有上千个,它们分布于中日两国之间宽阔的海洋上,为日军建起了一条蛙跳通道。这些海上浮台被用于提供作战飞机的临时补给、物资中转和登陆部队的运送,可以潜伏于水下,还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我们派潜艇攻击了其中的一个,据俘虏交代这些浮台在中美战争爆发后就开始秘密部署,通常的做法是由改造后的集装箱运输船将预制的水泥和金属空箱运送到指定海域,然后由水下机器人和蛙人实施拼装组合,通常一个海上平台大约3小时就可以完成主体联接工程。由于所有的工程都是在水下进行的,所以一直没有被我方发现。中日战争打响后,日军又在我国近海地区快速组装了十几个海上浮台,作为它们的空军基地。另外在日军登陆时也大量的使用了这种海上浮台,用作登陆临时码头和步兵投送装置,由于事先没有预计到日军具备这项新工程技术,许多原来没有防备的海岸就成了日军的登陆突破点,这使日军能够在一天之内就攻陷了宁波和杭州,建立了大陆桥头堡。”

“为什么我军对日军这样大规模的军事突袭事先竟毫无察觉呢?”有委员质问道。

罗致中将面有愧色地说:“自中美战争爆发后,我国就失去了信息控制权,先是外太空的卫星全部被美军击落,后是中远程雷达系统频频遭到电磁脉冲导弹的袭击,虽然我们采取各种措施隐藏但还是损失不小,再就是海洋监测体系也遭到美军的干扰和轰炸,美军在我国沿海地区投掷了大量的噪音干扰器,以方便它的潜艇自由出入我国近海,这些干扰器我们一直都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清除。中美和谈是在10月16日开始的,日军的偷袭时间是10月20日,在这短短的四天中我们全力抢修了被破坏的雷达系统,也先后发射过三颗侦察卫星,但这些卫星一进入外太空就莫名其妙的失去了控制,估计是美军搞的鬼,由于时间紧,任务繁重,在我们没有恢复远距离侦察能力之前,日军的登陆战就开始了,这是造成我们猝不及防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部队的麻痹大意思想,当美国提出和谈要求时,部队的警惕心有所松懈,许多高级军官认为战争就要结束了,但没料到日军会在这时候趁机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入侵。”

看了看委员们没有其他的问题,罗致就继续介绍战况:“日军展开登陆战后,我军迅速组织了强有力的反击,迅速调集了南京地区以及战略快速反应部队向日军登陆地点汇集,但恰恰是这一快速反应的举动让我军遭到了重大的伤亡。”见委员们个个面带疑惑不解的神情,罗致就具体解释了一下:“按照常规作战模式,当我国遭到敌军入侵时,应当组织周边的部队快速汇集,形成优势力量将敌军包围消灭在登陆地区。但由于我们失去了信息控制权,部队运动时具体位置就完全暴露在敌人卫星的侦察下,日军利用了自己的信息优势,组织强大的轰炸机群对我运动部队进行围歼。因为部队在运动过程中队形密集且缺乏有效的空袭防御手段,日军大量使用高爆子母弹、燃烧弹、云爆弹等大面积杀伤性武器对我军进行空中轰炸,致使部队在战略集结过程中伤亡惨重,尚未到达指定位置就被打垮了。”虽然罗致用了“打垮”这个委婉的词汇,但每个委员心里都明白,部队是被彻底“围歼”了,看过那些现场拍摄的战地纪录片,没有人相信在经过那种地狱般轰炸后还有什么人能侥幸生存。

“一开始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日军是在做常规的空中阻击,希望迟滞我军对登陆日军的包围,但在后来的战斗中日军多次使用这一战术,频频派空降部队对我战略要地实施空降,调动我军进行实施包围,然后趁我军在运动的途中,进行空中围歼。每一次我们都是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放弃地面包围日军的计划,改为就地阻击。”

“那我们的飞机导弹呢?为什么不对日军的飞机进行打击,为什么不对日军的集结地进行轰炸,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的飞机轰炸也很凶嘛,我们的志愿军不是照样穿插包围美军吗?为什么今天条件好了反而连几支空降部队都消灭不了!”有委员发牢骚道。

“不错,我们也组织了飞机对日军展开反轰炸,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日军的防空力量很强,加上他们掌握着外太空信息控制权,每次我军的行动都会遭到狙击,往往是这里飞机一起飞或刚刚降落,那便日军的导弹就打过来了,另外日军在部队中配备了大量的防空导弹和激光发射器,对我空军也造成很大威胁,开战不到三天,我空军就损失了七百多架飞机。当然日军的飞机也损失不少但他们补充的速度要比我们要快得多,据现场勘察的情况显示,有许多被击落的日军飞机都原属美军方面的,只是涂改了一下徽标而已。虽然,我们也使用了电磁脉冲导弹对日军空军进行了伏击,但效果不理想,根据对被击落的日军飞机研究发现,它们的表层都喷涂有一层特殊化学物质,可以阻隔电子脉冲波的影响。至于谈到对日军集结地的导弹袭击,不是我们不想这么做,主要是在没有信息控制权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对日军实施有效的精确打击。目前我军导弹数量消耗很大,而且前期与美军作战的过程中大部分尖端军工生产基地又遭到严重破坏,现在我军的武器装备不仅是在质量上远远不如日军,就是在数量上也是严重匮乏,面对日军远距离打击,高空轰炸,移动火炮攻击、直武战斗机、无人侦察机、防空激光发射器、气垫冲锋船等先进的战法和兵器我们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

“现在我军的状况是既不能做大规模的运动,也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每一次我军的运动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都会遭到日军的疯狂轰炸,虽然我们的战士很英勇,但日军的空中打击力量无论是在精确度上还是在炸弹的效能上都远远超过抗美援朝时期,那时的美军还无法仅靠空中力量围歼我地面部队,但现在的日本空军不仅可以组织整团整师的围歼,即使是对军一级的部队也有能力在一天之内彻底摧毁。在前期我们没有及早的意识到这一点,致使地面部队消耗太大,而且损失都是野战部队的精英,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日军能够长驱直入的主要原因。另外多数高级官军官还按照传统的战略战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一旦被敌人包抄后路失去后方的支援就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或是死打硬拼,或是丢下部队自己逃跑。这也是造成部队大范围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听完罗致中将的发言,每个政治局委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