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严白虎新传-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信道:“希望接下来的三天,无论我做什么事,将军都不要见怪。”

我笑道:“子诚放手去做便是。”

于是下令调一千人连夜随顾信前去筑城。再命严舆、徐盛加强戒备,谨防祖郎夜间来袭。随后我与虞翻、鲍出、刘基也跟着顾信众人前往城墙处,看他们怎么建筑。只见顾信与那九十九名巧匠,每人领了十个士兵,分向各处,挑泥搬土。并在土中加上了木筋和芦苇筋,有的则加了石灰。

看了一会,觉得无聊,我便回帐去了。第二天一早,出帐巡看,见顾信等人早筑好了一处城墙,那墙却是与众不同,城墙高度有所提高,墙休也被增厚,还倾斜了墙头,这样就算敌人爬上了墙头,如此陡斜,还未进城楼,恐怕就要滑下去了。而我军守城,却可将石头滚木等物架于墙头,滚落下去。墙头各处尚有远近不等的箭台,可辅助射箭。如此城墙,我还是第一次见。

再看那些士兵与巧匠们,正在顾信的带领下,于操场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只听顾信朗声道:“大家尽情的吃尽情的喝,严将军已经说了,只要三天之内建好城,每人赏五十金。”

众士兵闻言皆一阵唤呼,脸上丝毫不见昨晚忙了一夜的疲惫之容。这就是所谓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吧。唤呼声还未停下,顾信便又喊道:“当先完成任务的一百人,再加五十金。”

众士兵闻言更加兴奋,酒也不喝,就争先恐后的跑向各自的工作场地去了。看到这一幕,我心中一笑,看来我要破财了,向顾信那缓步走去。顾信见我走来,忙迎上前施礼,我笑道:“子诚真是辛苦了,可要注意休息。”

顾信道:“多谢将军关心……”指着那道修好的城墙道:“……此处最为关键,故连夜赶修了一堵墙出来。”

我点头道:“果然是重裳之下必有勇夫,这道城墙如由我率人来修,恐怕十天也修不好。”

顾信忙道:“此次陆家出了一万金,就是要来答谢将军救援陆太守之恩的。”

原来顾信是在花陆家的钱,我倒误会他了,向他报以一笑,忽然想起顾信乃顾家之人,怎么会帮着陆家如此不辞辛苦的跑来此处筑城?于是问道:“子诚此次前来筑城,莫非也是受了陆家之托?”

顾信叹一了声,道出了不少心酸。原来早在顾信成年之时,便在许贡麾下效力,许贡因其乃江东大姓之人,也付于兵权,怎料第一次领兵围剿盗贼,便被盗贼打得落慌而逃。517Ζ许贡大怒,欲斩顾信,幸得陆逊之父陆骏死命保下。从此之后,顾信便被遣返回家,并被众多同僚耻笑。于是下决心苦读兵书,怎奈天资有限,始终不得其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又得陆骏指点,改习墨学,并专攻筑城之法,终有所得。今陆骏虽死,然顾信感其大恩,故不辞辛苦,领了九十九名同学,前来助我筑城,好让我出兵救援陆康。

听完顾信的故事,我一阵感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知恩图报,男儿本色。子诚放心,我即刻便出兵救援陆康。”

顾信闻言大喜,连忙就要跪下,我忙扶住他道:“不过我有个条件。”

顾信忙问:“是何条件?将军请说,信无敢不从。”

我笑道:“我若救得陆康,你可得出山相助于我。”

顾信供手笑道:“为报主公之恩,信愿效犬马之劳。”

我大笑道:“好,好。”于是立刻聚众将于大帐,商议出兵之事。

注:历史上的刘基此时只十一,二岁,因剧情需要,故将其年龄加大。 

第二十二章 第一步 

众将齐聚于大帐内。我大声说道:“我已决意出兵救援牛渚。”随即望向徐盛道:“文向,这里守城没人比得过你,我打算将防御祖郎的任务交给你,能胜任吗?”

徐盛闻言急忙起身抱拳道:“盛必不负主公重托。”

“我拨两千人给你,你看够不够?”

“主公尽管放心,两千人足矣。”

“好。”我将令牌交到徐盛手中,又道:“我已命卫旌、凌操连夜赶来吴郡,如有困难,可命人往吴郡求援。”

一切安排妥当,我便与严舆、虞翻、鲍出、刘基四人领了五千精兵从后寨顺太湖而上,取道石子冈朝牛渚而去。留徐盛、顾信固守乌程,抵御祖郎。

史书上记载过一件事:孙权执掌政事时,任命徐盛为别部司马,代理柴桑县长,抵御黄祖。当时柴桑士卒不足两百人,黄祖之子黄射得知,即刻领了数千人前去攻打柴桑。徐盛率众抵抗,固守柴桑,也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一战下来,竟让前来攻城的黄射大军死伤了一千多人。后来还打开城门,率领那两百人都不到的军队追杀黄射,打得黄射从此不敢再率兵侵犯柴桑。

所以,将乌程防线交给徐盛,我完全放心。

……

庐江皖城。

“不想严白虎竟会出兵救援牛渚,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说话之人是一个面色苍白,身形薄弱的青年男子。看他的样子,似乎身有重病,说完这句话,便重重的咳嗽了起来。

旁边一个身披重甲的大汉连忙上前拍了拍那青年的后背,关心道:“军师可要多保重身体。”这大汉便是袁术帐下大将,新任的庐江太守刘勋,字子台。

皖城在被孙策攻破后,袁术即命刘勋率大军进驻,并任命刘勋为庐江太守,而孙策则马不停蹄的率兵前往追击陆康。

见青年止住咳嗽后,刘勋道:“有一事,勋实在想不明白,还望军师能指教一二。”

青年抬头望了一下站在自己身旁的刘勋,笑道:“将军有何疑问?请讲。”

刘勋道:“孙策世之豪杰,更有英雄之志,岂是甘为人下者。早先主公收留他在帐下,虽无付兵权与他,我尚忧其为隐患。而今军师却劝主公交兵与他,令其攻取庐江,进军江东。此无疑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也。今孙策已破庐江,兵进牛渚,其势汹汹。军师不想方设法压住这股势头也就罢了,还要令祖郎率军牵制严白虎,为孙策拖住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让孙策下江东之势更是增快……”说到这,刘勋叹了一口气,又道:“……一但孙策得到江东,则将远离主公的控制,届时反过来咬我们一口,如之奈何?”

青年听罢大笑不已,也许是笑得太过用力,他又咳嗽了起来。刘勋连忙拿过一碗汤药给他,喝了几口,青年止住了咳嗽,缓缓说道:“将军。陆家乃江东大族,主公欲得江东,却少不得他们相助。让孙策攻陆康,则罪在孙策,而不在主公。刘繇军在秣陵,而曲阿却有吴景、孙贲,此二人亦是孙家之人,将军可知这其中之深意?”

刘勋从话语中已听出了些许端倪,“莫非是要让江东众人认为来犯者皆乃孙家之人,与主公无关。”

青年点头笑道:“将军果然睿智,难怪主公会将镇守庐江的重任交与将军。不错,吴景、孙贲驻兵曲阿,而孙策进军牛渚,此皆危及刘繇。刘繇岂是甘为鱼肉之人,所以他必然有所行动。如此他与孙策一战则势不可免,以我观之,刘繇决非孙策对手。刘繇一亡,孙策则必然出兵往攻严白虎。待其二人打得两败俱伤之时,主公便可说孙策乃私自出兵攻打江东,杀朝廷命官,无视朝廷法度,将图谋判逆这顶帽子扣到孙策头上,那么孙策便是国家叛贼。主公出兵江东,既为国讨逆,又为刘刺史与江东大族报仇,师出有名,士气高涨,江东众族有感主公仁义,亦会争相来投。则主公一鼓可拿下江东,同时亦可顺势剿灭已两败俱伤的孙策与严白虎。”说罢望着刘勋笑道:“不知这个解释,将军能满意否?”

刘勋已听得满脸兴奋,望着青年,衷心佩服道:“军师此计实在是太高明了,一可不费兵力,二可同时除掉孙策、刘繇、严白虎,三可让江东众大族对主公感恩带德,四可既取江东而又留美名于世。勋实在是佩服之至。”

青年笑了笑,刘勋又道:“原来军师让祖郎进军牵制严白虎,就是要让孙策尽快打败陆康、刘繇,好让江东众人心怀仇视。可如今祖郎却是拦不下严白虎。这严白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由一方小寇发展到两郡之主,实力亦不容忽视。如果他与刘繇连手,那与孙策一战,胜负就不好预料了。如此军师为主公设下此进军江东之计,岂不难以实行。”

青年将手摆了摆,道:“不然,严白虎后有山越为患,又有祖郎在旁,虽进援牛渚,我料其兵力必不多也,此正可敌孙策。我本想陆康、刘繇二人虽非孙策对手,亦能耗掉孙策一半兵力,是以我命祖郎出兵阻碍严白虎出兵。岂料我实在是高估了陆康、刘繇二人的实力,也低估了孙策的实力。观孙策一夜之间拿下庐江之能,恐陆康、刘繇二人被灭之后,孙策实力不减弱反增强,那么他攻打严白虎,则更有胜算,届时主公要下江东败孙策,实为不易。如今严白虎率少量兵马进援牛渚,正好补足陆康、刘繇实力不足之处。我料孙策仍可胜,然其打败刘繇后,严白虎必不会让其实力坐大,如此计划还可照常进行。”说到这,青年站起身,道:“将军可命人前往祖郎营寨,让他不必再攻打严白虎了,暂时退回泾县,静观江东之变。我与将军在此,亦须小心盯防一切。”

……

乌程,祖郎营寨。

“三天便赶造出一座土城,真是奇迹。”祖郎站在寨门口,望着不远处的那座土城,满心感慨。随后,向身旁的许荣问道:“以许公子之见,三天造出一座土城得需要多少人力?”

“最少恐怕也得五万人吧。”许荣双眼直视前方,忽然有三个黑影直朝己方营寨奔来,许荣嘴角不禁露出微笑:“他们回来了。”

不一会,那三个身影便已近前,正是许氏三剑客。许荣问道:“怎么样,查清楚了没有?土城中有多少人?知道是谁领头筑得城吗?”

许翼向祖郎和许荣拱了拱手,说道:“此时土城中仅两千人而已,造城之人正是顾信,严白虎那厮早在三天前便领着五千人从后寨走了。”

许荣闻言一怔,随即怒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