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作品相关-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代唐顺之《武编前编》卷五“铁”条说:“熟钢无出处,以生铁合熟铁炼成,或以熟铁片夹广铁,锅涂泥入火而团之,或以生铁与‘熟铁’并铸,待其极熟,生铁欲流,则以生铁于‘熟铁’上,擦而入之。”此“熟钢”即灌钢,这里谈到两种操作,前者与沈括所云相类似,后者即是苏钢工艺。
  陈春华《嘉庆芜湖县志》卷一也有苏钢的记载:“居于廛治钢业者数十家,每日须工作不啻数百人。初锻‘熟铁’于炉,徐以生镤下之,名曰穑'饱则镤不入也。于时渣滓尽去,锤而条之,乃成钢。”《光绪湘潭县志》卷十一、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湖南)》第七篇都说到湘潭苏钢是乾隆年间从芜湖传去的。可知芜湖苏钢应在清代早中期便较发达。
  与前二法相比,苏钢操作的优点是:(1)其“熟铁”仅仅是初锻过的,组织较为疏松,便增大了生、“熟”铁接触反应面,所含氧化夹杂亦较多,可提高碳氧反应的强度,增强去渣能力。并且,部分氧化亚铁可被还原,就提高了金属收得率。(2)生铁不是直接覆盖于“熟铁”之上,亦非夹于“熟铁”间,从“以生铁于‘熟铁’上,擦而入之”、“徐以生镤下之”两句来看,生铁、“熟”铁是保持一定距离的,便可有控制地进行灌淋。据周志宏先生1938年调查,周志宏:《中国早期钢铁冶炼技术上创造性的成就》,《科学通报》1956年2月。重庆北碚苏钢亦采用类似的操作。无需封泥、涂泥,以及覆盖破草履,亦简化了工序。
  此三种操作反映了灌钢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
  (三)灌钢的工艺原理何堂坤:《中国古代炼钢技术初论》,《关于灌钢的几个问题》,分别见《科技史文集》第14辑(1985年)、第15辑(198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因灌钢以生铁和“熟铁”为原料,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利用生铁向熟铁渗碳的工艺,这是一种误解。灌钢冶炼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调剂含碳量,而是排除夹杂。实际上百炼法和灌炼法都是在炒钢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去除夹杂而发明出来的。依据是:
  (1)前面谈到,古代“熟铁”的含碳量是与可锻铁相当的。因灌钢以“熟铁”为原料,灌炼之后,其含碳量便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或者变化不大的。
  (2)1938年周志宏先生对重庆北碚金刚碑苏钢作坊的原料和产品都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列如表2—6。 
  可见其产品含碳量与原料“熟铁”含碳量是一样的。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成品钢中的硅、锰、磷、硫含量稍较原料“熟铁”为低。这显然是排除了夹杂之故。在其他地方的冶炼实例中,其苏钢产品含碳量也可能存在高于或低于原料“熟铁”含碳量的现象,但这不是灌炼的主要目的。
  灌钢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一项杰出创造,它利用生铁含碳量较高、“熟铁”含氧化夹杂较多的特点,用“熟铁”中的氧来氧化生铁中的硅、锰、碳,造成激烈的“沸腾”,而达到去除夹杂的目的。虽操作简单,效果却十分明显,这是人类古代制钢工艺中所获得的最高成就。唐顺之《武编前编》卷五说:“此钢合二铁,两经铸炼之手,复合为一,少沙土粪滓,故凡工炼之为易也。”陈春华说“于时渣滓尽去”,都是毫无夸张的评价。约翰·德(John Day)在《史前钢铁使用》一书中誉灌钢为“后世平炉方法的先声”,也并不过分。转引自李恒德《中国历史上的钢铁冶金技术》,《自然科学》第1卷第7期,1951年12月。
  五、坩埚钢
  钢我国古代坩埚钢的资料目前仅见一例,何堂坤等:《洛阳坩埚附着钢的初步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年第1期。但却是十分确凿的。我国汉代曾冶炼过坩埚钢无疑。
  1979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黄河北岸的吉利工区发掘了一批汉墓,其中一座出土了11个坩埚。坩埚皆直筒形,口沿稍稍外卷,底圆,外径一般为14…15厘米,外高35…36厘米,壁厚2厘米。内外壁均有烧流,外表粘有煤块、熔渣等物,内表面较为平滑,有的地方粘有一层薄薄的铁渣。其中一个坩埚内壁的中段粘附一钢块,钢块整体作戟形,表面黄褐色,长10厘米、宽15厘米、厚0。4厘米。伴出物有五铢钱五枚,分别与《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的Ⅱ、Ⅲ型(西汉中期)相当。经坩埚热释光断代试验,距今为1832±;147年。故墓葬年代大体定为西汉中晚期至东汉中期。
  经化学分析,钢块含碳量为1。21%,属过共析高碳钢。扫描电镜(能谱)成分分析结果为:铁98。637%、磷0。277%、硫0。584%、硅0。117%、铝0。383%。可见其含磷、硫较高。从金相分析看,金属基体为珠光体,晶粒间界上分布着许多网状渗碳体,磷共晶和氧化物。碳分布较为均匀,基本上是等轴晶,未见明显的柱状晶,磷共晶以不规则的星形分布于晶粒间界上。经扫描电镜分析,共晶区含磷9%…12%。不管金属晶粒还是非金属夹杂,均无拉伸和破碎现象,说明钢块冷凝后并未进行过任何压力加工。
  经分析,坩埚成分为:SiO2 43。57%、Al2 O3 37。28%、Fe2 O3 3。46%、K2 O0。63%、Na2 O0。26%、C13。66%,可见其三氧化铝量和碳量都较高,这显然是有意选择配制的。优点是耐火度较高、热稳定性较好。经测定,坩埚耐火度为1580…1610℃。依Fe…C平衡图,并考虑到其他夹杂元素的影响,坩埚附着钢完全熔化的温度约低于1470℃,故坩埚耐火度是能够满足冶炼要求的。这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耐火材料技术的高超。
  关于坩埚附着钢的冶炼工艺,目前尚无更多的资料可寻,我们推测很可能是一种直接冶炼,即以铁矿石为原料,以木炭、煤炭作还原剂和渗碳剂,在坩埚中直接还原渗碳。一般而言,这样冶炼得到的产品应当是生铁,但控制得当,也可以得到钢。据说古印度的坩埚钢便是这样直接冶炼得到的。但古印度坩埚钢多未达到液态,而是一种胶融状的半液态,其出炉产品往往是一种组织和成分极不均匀的固体块。洛阳坩埚钢却是充分熔化了的。在西方,液态坩埚钢在1740年才出现,我国在汉代就炼出了液态坩埚钢,实在难能可贵。


京京回来了(顺便给大家拜个年)
  开始写《宝石王》的时候还是很有激情的,随着出版社的意见到来,这本书就充满了磨难,几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下去,左改右改了四次。
  四次重写之后,对这本书也没有想法了。
  目前发出来的就是和出版社应付来去的稿件,一共三十万字,全书大结局。
  出版社的编辑气的要死,我也累的要吐血。
  《宝石王》结束之后,我开了一本《凶神恶煞》,但是用马甲开的,只是想缓口气,练练笔。
  《凶神恶煞》一百六十万字,五个月写完。2007年十月份开始写新书。
  其实也不算是写新书,闷在家里不停的写,但也没有发出来。
  在这过去的半年时间,我写了七个题材,每个题材写了四五遍,每一遍都只写个六万字。
  一本没有发出来,我想闷在家里自己写,感觉不好就结束,应该不会有读者痛苦吧。
  编辑很痛苦,我的责编长天几乎是痛不欲生,每每我拿出一个六万字,他点评几句,然后问我签约不,我就没有了下文,下个星期又会提交一个新书。
  光是替我审新书,我的主编T哥,责编长天,起点市场编辑枫林,信昌的主编流水,几个铁杆的书友……差不多在半年里读了上百万字。都是没有结局。
  最强大的一本写过五十万字,本来已经决定2008年1月18号发出,结果我在最后一个星期撤回,因为我觉得还是写错了。
  每天都会写个上万字,有时候一天写个两万字,就这么写啊写啊,想啊想啊,一晃就半年过去,竟然写了两百万字的废稿。
  每一本残书都会收集到各种反馈意见,有时候还要和编辑、书友们深入分析一番,仅我和责编之间的各段分析和讨论加起来就有一万多字。
  本着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的原则,第八个题材也前后写了五遍,第五版终于要出来了。
  我不知道这个版本会不会发出来。
  如果发出来就会写完,如果不发出来,那说明我认为这本书也没有写好。
  2月20号如果发书的话,那说明我暂时还没有找到大的失误和缺陷。
  其实这两天我一直对着第八个题材的第五个版本发呆,左看右看,发现了两个错误,或者说是技巧控制出错了,有一个问题还满大,不知道读者会不会感觉到。
  肯定会感觉到的,只要是浏览一遍就能找到这个问题。其实我也知道怎么处理,就是写第六版。
  我想,如果我重新写第六遍,会不会就没有问题呢?
  继续思考一天,换个更简单的处理方法,但愿可以将失误都弥补掉。
  恩,要补充一下,不是简单的情节问题,而是小说技巧上的问题,譬如说这个人物该不该出现,是否影响读者的代入感?
  精益求精吧,如果问题可以稍微弥补一下,第五版本就会正式发出来。


亚洲地理简介
  亚 洲 简 况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