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0翻云覆雨-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虎臣淡然地笑道:“杏城兄说的对,我就是个痴人罢了。”随即又想了来些事情,又道:“我为兄写了个请功的专折,兄台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没有,杏城兄本来就有个道员的身份,加上这次的功劳。放个实缺的道台不难,我让赵叔给你开了张五万两的票子,你带在身上,到西安再打点一下。你是聪明人,就别跟我这痴人胡闹了,指省个好地方,上任去吧。”说罢,打开西洋式样地三斗橱的抽屉,取出一张保举的折片。

杨士琦死死的盯着庄虎臣,好象不认识他一样。过了半天,庄重的正了正衣冠,恭敬的一揖到地。庄虎臣被他的举动弄蒙了,急忙扶起他道:“杏城兄,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士琦长叹一声。把那张保举他的折子撕了个粉碎道:“罢、罢、罢!大人心怀天下万民。不惜自损声名,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苦笑了一下又道:“我这个聪明人就陪你这个痴人傻一回吧!让我们这两个傻子和痴人去北京走一遭吧!”

庄虎臣和杨士琦相对互相看了许久。两个人的眼窝都有些热了,庄虎臣沉默了半天,在屋子里背着手边踱步边缓缓吟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

杨士琦红了眼圈接道:“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当最后俩人齐声道:“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地时候,两个大男人都已经泪流满面了,杨士琦狂生之气又发,大叫道:“拿文房四宝来!”

外面两个亲兵忙不迭的送进来笔、墨、纸、砚,杨士琦笔走龙蛇,在庄虎臣的公案上把这首文天祥的《正气歌》用狂草写了下来,那个羊脂玉为底座,黄金打造的“马上封侯”被他当了镇纸。

他写到得意处,帽子也给扔了,光着脑袋。写完了,看着满意,用嘴叼住大号羊毫,从怀里掏出一方印章,盖了下去。然后哈哈大笑道:“凭此歌,当浮三百杯!拿酒来!”

庄虎臣心头一阵温暖,谁说人是不可以改变的?谁说中国文人无行没有风骨?杨士琦这样典型的中国老派文人,又是习学的帝王之术,现在也肯不求结果的干傻事!只要环境该变,人是会变的,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中国有荣禄、载漪这样地国贼,真正的汉奸,也有林则徐、左宗棠、方友升这样为国不惜一死的汉子!但是更多的是那些皓首穷经只求“学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的儒生和义和团、中国军团这样懵懂不知为何而战地人。你可以骂这些人愚昧,这么人无知,可是这些人却是这个时代地主流,希望能有一天,他们在大骂庄虎臣、李鸿章这些卖国贼的时候,真正能拥有民族意识。

应该是可以改变他们地。连杨士琦这种绝对的利益主义者,彻头彻尾地野心家都能改变。那么这些愚昧的百姓就更容易被影响了!只要我们的同胞能真正的觉醒,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不在他们的怒吼下瑟瑟发抖?

庄虎臣大碗的喝着酒,心里却在感叹,王霸之气真是胡说八道,只有真诚和正气才是影响和改变的他人的最有力武器!

当庄虎臣和杨士琦喝的昏天黑地,说着胡话指点江山地时候,在上海的丁香花园里,李鸿章最宠爱的小妾丁香正端出几样她亲手烧制的江南小菜。

盛宣怀笑道:“夫人您别忙了,你们那里也快点开席吧。菜够多了!”

丁香笑盈盈道:“盛大人怕是担心尊夫人饿着吧?你放心,在我家里不会委屈了她。”

盛宣怀被她打趣,尴尬一笑道:“夫人说笑了,在李中堂府上怎么会饿着我们?”

李鸿章笑着摆了摆手道:“丁香,这里没你的事了,去陪陪那几位女眷,我们这里够了。你们玩你们的,我们爷们说说话。”

丁香和她的侍女罄儿转身告退。

李鸿章指着桌子上地螃蟹道:“现在正是蟹肥之时,都自己动手吧,她们这些女人哪里晓得吃饭的乐趣,怕是一会儿随便填巴两口就又开始打牌了。”

众人都是笑笑,一个抓了一个大闸蟹,用小八件掀开蟹壳剔出雪白的肉。

杨士骧笑道:“好鲜啊!夫人的手艺果然不凡,把那些个名厨都比得没有了。”

李鸿章哈哈大笑道:“他们那些厨子都是做温火菜习惯的了,哪里弄得了这些?不过也怪他们不得,都是宫里出来的。一天十二个时辰,皇上、太后和各位贵妃随时要吃,随时就要有热乎的端上去,也只好弄些温火菜了敷衍,久了手艺就荒废了。”

杨士骧笑着道:“现在洋人和朝廷都已经服了软,这大清的天下还是要靠中堂撑持。”

李鸿章鼻子哼了一声道:“你们别信那个,日本人会有什么好心思?”

这几天,联军和公使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内对他们越来越不满。尤其俄国和日本,都快臭断街了。列强都不愿意搭理他们,现在各国普遍的说法就是西洋文明之国家被日本、俄罗斯两个野蛮国度给带坏了!

俄国现在吃不住压力,主动提出西洋各国都撤出北京,并且保证清国皇太后地安全。日本更是夸张,派了兵保护紫禁城。当官的告诉这些日本兵。谁敢进入皇宫的,杀头没商量。现在成了慈禧的看门狗。其他各国也纷纷要求部队不得再骚扰中国百姓,市面上渐渐有了人气,有些胆大的商人竟又开门做开了生意。琉璃场的古董商人前些日子被联军抢劫,受了些损失,这几天马上就捞回了本,这些傻鬼子除了金子、银子认的清楚,哪晓得什么字画、古玩的价值?这些古董商人仨核桃俩枣的价钱就收购了大批的珍贵文物,以前受地损失不但补回来了,还有大大的赚头。

盛宣怀一边吃着螃蟹一边问道:“中堂现在是个什么意思?太后前几天的电谕可是说了,议和之事授予中堂全权,朝廷不为遥制!朝廷现在把大清的命运已经托付给中堂了。”

李鸿章用筷子夹起一块最喜欢吃的鲈鱼,仔细品了品道:“嗯,要说鲈鱼,自然还是松江地最好!又鲜又甜,没有半点腥味,清蒸最是合宜!”

杨士骧也接着问道:“依中堂地意思,这个和您老人家到底是去议还是不去?”

李鸿章放下筷子,冷笑道:“我不去,谁去?朝廷里那些个东西,哪个能上得了谈判桌?当年那个洪钧还是出过洋的人,号称知西北地理,结果在俄国地时候偷偷买了张地图如获至宝!不承想那是俄国人诓他入彀的!结果被英国人找上门来,问他为何私自将土地割让给俄国人?害的英国不得不在尼泊尔边境增兵防止俄军入侵!”

盛宣怀一听他说了洪钧。当时就笑地直咳嗽,半天平复过来道:“这位咱大清的驻西洋四国公使。同治七年地状元,现在乐子大了,他人虽然死了,可故事还没完,他那个小妾居然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张艳帜,打的旗号就是状元夫人!据说恩客如云,生意好得不得了!这位状元公怕是做梦也没想到,死了以后居然还被人戴了绿头巾!”

一群人都是笑的喷饭。

李鸿章笑了半天,突然长叹了一声。让满屋人立刻安静了下来,只听他幽幽的道:“这大清国人才凋零,文武均是蠢材!国家无人,如何能御敌?偏偏这些废物还好为大言,这次和西洋万国开战就是例子。”

杨士骧安慰道:“中堂不要过于伤怀,人才吗,只要认真简拔。还是有的,比如那个庄虎臣就是个文武兼备的,又是咱们两淮子弟,我看就不错。”

李鸿章点头道:“这个庄虎臣倒是个好样的,又是我两淮军中子弟,这一点殊是难得!你那个弟弟杨杏城都把他夸的如同神仙一般,就差说他能掐会算了!”满屋人都笑,李鸿章看着杨士骧道:“这个庄虎臣,我还真的有点想见见他了。”

杨士骧笑道:“怕是过不几天,他就会来拜望中堂了。”

李鸿章疑惑道:“哦?他要来上海?”

杨士骧把嘴里地螃蟹咽了下去。看着李鸿章道:“朝廷委了他做议和的副钦差,估计这几日就到上海了,中堂不是一直说有病不能去北京吗?朝廷就让他来上海促驾。”

李鸿章拍着桌子大叫:“糊涂,糊涂!他没来由的趟这趟混水做什么?”

盛宣怀劝慰道:“中堂不要动气,别伤了身子。”

李鸿章用手指点着杨士骧道:“庄虎臣年轻,不懂得朝堂的事情,你弟弟杨士琦应该是个晓事的,为什么也如此的糊涂?这议和的事情就是烂泥塘,沾上就没个好!”

杨士骧苦着脸道:“中堂,这里地轻重舍弟又何尝会不知道?但是如果庄虎臣借故推脱。朝廷必起疑忌之心,今后怕是要有不测之祸!”

盛宣怀大有同感,摇头道:“中堂不必动怒,莲府兄说的不差,汉人本事越大。朝廷就越是猜忌!当年中堂去日本议和的事情。以中堂的地位和声望,还由不得自己。更何况庄虎臣区区一个四品的道员!”

杨士骧阴沉着脸道:“荣禄也算够绝的,先毁其声誉,然后再用其人!用心何其歹毒!”

李鸿章怒气渐消,只是无奈的摇头道:“罢了,罢了,朝廷对汉人永远是既用又防,概莫能外。”

盛宣怀鼻子一哼道:“没有汉臣,怕是几十年前长毛作乱的时候,这大清就成了前朝旧事了!曾文正公和中堂几十年殚精竭虑,才保住大清朝廷,可是朝廷却对汉人如此猜疑,真是让人寒心!”

李鸿章一摆手道:“这些话不要乱说,在我这里说说也倒罢了,要是在外面也说,那是取祸之道!”

盛宣怀端起杯酒道:“中堂,莫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李鸿章清癯的脸上勉强挤出点笑容,也端起酒杯道:“都端起来吧,喝死比气死强!”

几个人都是端起杯子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都拿着小八件掏螃蟹吃,没人愿意说话,屋子里静悄悄地,只有“戚戚查查”的咀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