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都懒得管他了……”他站在那里,凝视天空,树影间的光亮将他巨大的身影投射在地上,微微摇晃。康有为说道:“中堂,事到现在我却又突然生出些忐忑来?”“哦?”“您刚才说贵胄掣肘,清流物议都可不管,但皇上的态度您总要管的吧?您想,如今朝廷两件大事,修园子是皇上圣意,随没有下明诏,可这事是肯定圣裁了。恩科取士是您主管,而财政部钱有有限,两个叫花子,一个米粑粑,给谁也不是。满朝文武为这事人人心里犯嘀咕,咱们这当口一出头,岂不是和皇上面对面顶上了么。”李鸿藻毫不犹豫的说:“你说的不对!别忘了,恩科取士是皇上定下的,他怎么会拿修园子来压这件事呢!”康有为道:“不错,皇上不会拿修园子的事来压咱们,可修园子是迫在眉睫的事,而恩科取士在许多人眼里来看,就不是那么紧要了。”康有为的话一语中的,熊希龄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担心的也就是这一点,如果是这样,恩科的事恐怕又要落空了……”正说着呢,只听凉亭那边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说什么呢这么热闹,朕也来凑个趣儿。”

众人一看,皇上和皇后背后一大帮太监宫女们掌着鸾仪,逶迤着向这边过来了。三人赶忙离座,就地叩拜,口称:“臣熊希龄、李鸿藻、康有为恭请皇上、皇后金安!”

关续清来到近前,笑道:“朕有意让你们先来园子里赏景,没成想你们把朕的园子当成内阁了。”熊希龄也笑道:“刚才一路走来,臣都看花了眼了,这里真是秀色动人啊,看也看不够。禁苑不奉旨不能游览,不趁主子召见时看看,哪得个机会呢?”

关续清带着众人进到殿里,在玉案后坐定,众人抬眼看时,只见案上摆着长长一幅卷轴,两头拖在炕上,上面画有点点线线,却没有泼墨着色,又不像画儿。他一手扶着那图,微笑着看看熊希龄三人,说道:“这园子正修呢,朕今儿个便是来看看工程进展如何,顺便和爱卿们议议这事。你们既来了,就是缘分,我们一路出去走走,边走边看边说事情如何?”

熊希龄和康有为见他这么好的兴致,全都点头称是,只有李鸿藻铁青着脸,阴阳怪气的说道:“这园子我看了几次,以为都走熟了,今儿进来,还觉得新颖,多少处都不认得了。东湖边那个假山石怕有十万斤吧,怎么一下子就移到了西边?”

关续清指着条案上的那幅图笑道:“修园子说到底也不是个要紧事儿,原先心思都在打仗上,如今朝廷富了,才敢想这事儿,才敢翻新这些园子,这是前朝皇帝们想了多少年的事,到朕手里才算真的要圆梦了,修好了之后,朕打算向百姓们开放几个景点,让世人也沾沾盛世的光,也给后人们留点儿余荫。”神色间既是得意,又带着些感慨。

李鸿藻心里是不赞同京城里大兴土木修造园林的,抱定了守拙的宗旨,不表明态度,只跟着往外走。熊希龄却是兴高采烈,跟着銮驾出来,说道:“皇上励精图治,打出偌大一座锦绣江山,四夷宾服,万国朝拜,自然要有与之相配的体面,这才能显示我中华帝国的风范!”

关续清站在仪门旁,用手中的扇子指指东边,说道:“那边‘景福阁’想必你们来时已经看过,哪都好就是少了一副楹联,你们替朕想一想,出个楹联让朕听听看。”

这种事康有为自然当仁不让,张嘴就吟道:“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

关续清含笑点头,又指那座石峰,问道:“这座山没有名字,叫个什么好?”

康有为端详了一会儿,说道:“这山像华盖,又像灵芝。依臣拙见,应该起名叫‘华盖’或者叫‘翠芝’,不知皇上觉得哪个好些?”

“华盖不好,皇家味太重了,就叫‘翠芝’吧,听着就有灵气。”说着关续清又指着佛香阁说:“你看那座佛堂,也没有楹联。皇后很喜爱那里,你琢磨一下。”

“是!”康有为答应一声,仔细看佛香阁,可从这个方向望去正好大部分都被茂密老树遮挡住了,低头微微一寻思,就吟道:“绕砌苔痕初染碧,隔帘花气静闻香。”

声音刚落,关续清又指着佛堂边的一座楼问道:“那楼呢?”

康有为吟道:“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

“匾额写什么。”关续清问道。

康有为脱口而出:“云帆月舫。”

“好!”李鸿藻原本总觉得康有为有点媚上的味道,见他对答如此敏捷,也不禁大声喝彩:“说得好,不落俗套,不失庙堂本色,这是要功力的!”

关续清大笑道:“有味道,有味道,广厦不愧是当世大才。”抬眼一看,内务府大臣志锐慌慌张张从树影里过来,来到眼前,关续清随便说了一句:“有事待会儿再奏,先陪朕赏景。”

志锐答应一声,垂手站在一旁。

此时正是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日影西斜照得夏树山湖一片苍翠明媚。山风一起,湖摇树动,起伏不定,极目西望山色水景,万树翠绿欲滴,楼宇星罗棋布,有林木、有小桥流水、有苍藤古藓……令人一看就神清气爽。康有为不禁长叹一声,说道:“臣虽然略有点儿小才,面对这么美的一副画卷,恐怕也要搜肠刮肚呢!”

关续清淡淡一笑,徐徐下了汉白玉的石阶,到仪门外才问:“志锐,你似乎有要紧事?”

“原来是有的。”志锐面对美景,脸上毫无表情,“主子不叫奴才扰兴,奴才现在不敢说了。”

关续清用扇子指着他,笑着对熊希龄三人说:“你们看看这人,当年为了乌鲁木齐筹措军饷的事和朕庭前奏对,句句都敢顶着朕说话,如今反而乖巧起来了。你,还有李鸿藻、罗振玉递上来的本子朕都看了。这园子是康熙那时就建造了的,这么久的时间,许多地方都破败了,不趁着现在有钱,什么时候才办?”

志锐看了一眼李鸿藻舔舔嘴唇说道:“奴才以为这修园子既然不着急,眼下就先把精力放在恩科取士和赈济灾民上较好,修园子的事可以慢慢来,五年也行,十年也行……”

风雷激荡三千里 第六百五十四章 修园风波(下)

这时,一直憋着一口气的李鸿藻在旁边说话了:“当年康熙爷要修避暑山庄,大臣索尼等人劝谏,说‘避暑山庄真清凉,百姓仍在热河中’,说的是民间口语儿,可说的也是实情。康熙爷也就停拨了银两。照着奴才的见解,这修园子的事还是不急之务。有了钱还是用到增强军备和各地建设上,用到赈济灾民,使天下陷入水火中的人得到拯救,才算得是尧舜之君。”

李鸿藻没过脑子似的直愣愣把这番话说出来,关续清脸上登时没了笑容,“你是说朕不算尧舜之君,不肯为百姓着想?”

李鸿藻躬下身子,语气却毫不退让,说道:“皇上是明君,唐宗、宋祖与我朝圣祖皆是英才明君,亦不曾以尧舜自居,何况皇上!”

至此话赶话的已成僵局,一君一臣,关绪清横着眉居高临下,死盯着李鸿藻不言语,李鸿藻躬着身子,也不抬头看皇上的脸色。关续清早就知道李鸿藻是个折不断、打不烂的主儿,连权威赫赫第一王爷们都让他三分,平日见他随和谦恭,今日一见之下才知道这话说的一点不假。康有为一看闹成了僵局,想说几句调侃话和缓一下气氛,却又咽了下去,他还要听听皇上怎么应答。

关续清呼呼喘了一阵粗气,似乎平息了一点怒火,这才不温不火的说道:“你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可谓三朝元老,朕不打算怎么样你。只是你说的‘避暑山庄真清凉,百姓却在热河中’,那是康熙年间的事,你今天说出来,就有诽谤君王的意思。这承德城现有十几万百姓,你指出来,哪一家百姓在‘热河’中了?”

“没有。”李鸿藻道,“但奴才也没有说假话。”

关续清脸色越发难看了。

“重修园子,旨意一下,京城就即开始清理,所有无业游民、无户籍身份的流民、乞丐、化缘道人、挂单和尚半年前都被赶了出去。”李鸿藻说道:“城里留下的不是商人就是财主,当然‘清凉’!”

他一句接一句顶得关续清无话可答,竟像是和皇上拌嘴一样。关续清涵养再好,也不禁恼羞成怒,眉棱骨急跳两下,脸黑沉下来,把脸更拉得老长,大声呵斥道:“别以为你资历深,你比上李鸿章如何?他在朕面前还得恭恭敬敬的,你是什么进士?哪一本书教你和君王这样讲话?你也承认如今天下昌平,又说朕不是尧舜之君,这是什么意思?”

李鸿藻像个烧焦了的老树桩子似地弯腰站着,无论皇上脸色多么难看,他根本不看,假装不知道,说道:“尧舜以天下为公。皇上春秋鼎盛、年富力强,正是继承励精图治的大好时候。大修园林,恐不符合皇上孜孜求治的意思!圆明园已用去一千万元,工程到现在还没完成三分之一,颐和园也用去七百万,听说还要再拨。年复一年的这样下去,朝廷有多少家底都要折腾光了?”这话显然是把内阁也说进去了,熊希龄不禁脸一红,却只装什么都没听见。

康有为一心想着要钱的事,到了这个时候不能再沉默下去,在旁说道:“兰荪,你说话太不思量,你的学术我们满朝文武都钦佩,可说这话就太不妥当了。皇上修这几处园子,并不为自己享乐。一是要开放一些景点,二来造福子孙,三来也是接见大臣,办理政务的地方,也是四夷万国朝见天子的地方,内设各国房舍建筑,也为的柔远抚夷的大政。如今远洋外夷来贡来朝的愈来愈多,难道园子就不要宫室行馆相配?国家财力充盈的时候,民间多有无业之民,与其在地方滋事生非,出些工钱养活他们,朝廷又有了接见外夷的地方,难道不是两全其美么?”

没成想李鸿藻立即将他顶了回去:“广厦,论文学你是当朝第一,可你阿谀奉承之才也是第一!我和你一道去各省看看,哪一省饥民少过五万,就治我妄言之罪!告诉你,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