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也不在强留。麻烦项兄待一句话给项梁将军,就说秦国乃百足之虫,仅凭一人之力,难以颠覆。唯有义军齐心,方可诛灭暴秦。我曹操欲与之结盟,共抗暴秦。”

项羽抱拳道:“孟德此言,项某必当带到。”

曹操送项羽、项庄离城,突然想起一事,大叫一声:“糟糕,差点误大事了。”赶忙策马回府,修书一封给张彧,命他出使东阳。

第八十八章 用意

东阳县位于诸暨、乌伤一代,属会稽郡。

县内有位名为陈婴的宽厚长者,此刻陈婴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麻烦,搅的他焦头烂额,寝食难安。

只因,陈家乃东阳县大户,当地的望族,一直好善乐施,深得县民尊敬。而陈婴也继承父业,当任东阳令史,治理东阳一地。

陈婴此人是一个老好人,而且颇有能耐。只要一有纠纷,当地百姓都会请陈婴做主。而他也不负众望,都能化纠纷为祥和,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

有一次,凌晨时分,陈婴睡的正恬,县内一户发生了争执,闹得不可开交。百姓将陈婴在睡梦中叫醒,他也不气恼,只是乐呵呵的穿好了衣服,前去解决争执,然后在回屋去睡。

正因为如此,他名望越来越大,当地人都称他为东阳长者。

时,天下大乱。随着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四处响应,烽火连天,反对秦王朝的起义此起彼伏。

东阳县令不仁,有一群少年英雄聚集起来,杀掉县令,举起了反秦的义旗,因头裹青巾自命为苍头军。

然蛇无头不行,龙无首不飞。这群英雄少年决定要推举一位首领,仿效陈胜称王的样子,在东阳县立王建朝。众人选来选去,最终选定了声望无匹的陈婴为首领。

陈婴之名遍布东阳,一说让陈婴出来当首领,他们没一个反对的,百姓也是欢天喜地,十分拥护。

陈婴尚有自知之明,让他当县令、郡守管制一地,他自信能够得到好评,可让他称王,统领义军打仗,那等于让老鼠管粮仓,哪能胜任?

只因陈婴名望大好,这消息一传出,原本只有数千人的苍头军十日之内登时激增到了两万,声威四播,实力一下子就超越了项梁、曹操,成为了会稽郡内实力最强的义军。比起项梁的六千江东子弟兵,曹操麾下的四千义军人数超过了四、五倍之多。

为此,陈婴不喜反忧,两万百姓冲他而来,在这情况下他连反对的机会也没有了,硬被推着当上了首领。

丝毫不通兵法的陈婴不说训练,即便军事编制也不太弄得明白,吓得躲在自己的屋中不敢外出见人。

这天,陈婴在屋内来回渡步,心事重重。几天下来,年不过四十的他在短短的几日之内,额上便以长出了深深的皱纹,发鬓也开始发白了起来,愁在心头,难以排遣。

门外管家突然前来求见,作揖行礼,然后道:“大人,屋外有一文士求见。”

陈婴饶是脾气再好也不厌其烦,摆手道:“出去,出去,就说我身体不适,今天……不……这几日概不见客。”

原来,县中人强立陈婴为首以后,便寻思着效仿陈胜、吴广给陈婴立个王号。陈婴深知,这王号一定就再也难以回头了。

县里的诸多老者、文士都来求见,意图给陈婴立个王号,在东阳县自立为王。因此,他吓得连外人都不敢见一个,可那些人也不厌其烦,隔断时间就来求见一次,有的甚至许在了门口充当起了门柱。

见有人求见,陈婴本能的下起了逐客令。

管家犹豫片刻道:“这次并非是那一干人,而是丹阳公曹操的属下,此行是为了于大人商议正事的。”

陈婴神色剧变,经过北固山附近的一战,反秦第一义士曹操以千人大破十五倍于己的殷通大军,名望以传遍大江南北,乃是会稽人人乐道最被世人看好的风云人物。

相较起项梁,虽然项氏为楚国将门之后,但他起义的过程充其量不过是项梁领着百骑在长街上单骑突破了殷成的百名护卫,将他的头砍下来而已,简单直接,却一点儿水准也没有。哪里比得上曹操以弱胜强,大破十五倍于己的殷通大军这般轰轰烈烈。

见是曹操的使者,陈婴也不敢摆架子,立刻请他至大堂叙话。

“张彧拜见陈大人!”张彧来到堂前,对着面前丝毫不像义军首领的陈婴行了大礼。

陈婴一听来人竟是张彧,神色大是惶恐。北固山一战除了曹操外,就属张彧名头最为响亮,他孤身诈降殷通,计谋迭出,是为破殷第一功臣。

他挽起衣袖,赶忙上前相扶,和蔼笑道:“先生大名,陈婴如雷贯耳矣。”

张彧神色疑惑,这陈婴乃会稽实力最强的义军,怎是这么一副模样?丹阳公找他结盟究竟有何用意?

心念电转之间,说明了来意,恭敬的说道:“秦国暴政,二世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然秦乃百足之虫,要想推翻,非众义军合力不可。丹阳公命我前来是为商议一同过江伐秦一事。”

“这个……”陈婴面露苦笑,不知如何回答。

张彧心下不悦,沉声道:“莫非大人认为丹阳公实力不济,不堪于盟?”

陈婴沮丧着脸,难堪的几乎要哭了出来,赶忙摆手道:“岂敢,岂能啊!只是……只是……”他也不知如何说来,想了想最后粗声道:“我根本就不想当什么义军首领,也没有这个能力,这些日子我都快要烦死了。”

张彧惊讶的看着陈婴,谁料得到会稽实力最强的义军首领竟会是这种人物。

见张彧此表情,陈婴将自己如何被强迫当上义军首领的经过说了一遍,并直言道:“这义军首领的担子我实在承受不起。”

张彧神情肃然,他想不到陈婴竟然会是这样一个人物。再度想起曹操命他出使陈婴的真正用意,神色微变:莫非丹阳公命我前来不是为了与陈婴结盟,而是为了收服陈婴的这两万人马?

第八十九章 归附

张彧如此想来,心神不由大震,若真是如此,丹阳公的心计之深,怕是当时无可匹敌。转  载  自  他哪里料的道曹操熟知历史,知道陈婴的为人,更加晓得陈婴在会在不久将麾下两万兵马全部赠送给项梁一事。

他只道曹操料事如神,一身的智计鬼神难测,对其充满了敬畏,心中也在庆幸自己选对了人。

张彧见陈婴神情忧虑,劝说道:“陈大人,张彧本是外人,不便插嘴。但还是冒昧的说上一句,大人没有称王之野心,可他人却不会如此细想。陈大人若起兵伐秦,天下人必然赞大人是条好汉。可是若大人按兵不动,世人便会说大人自私自利,是个趁乱起义意图割地为王的小人。到那时四方义军会如何去想?周边百姓又如何考虑?大人,你想过没有?”

陈婴的脸庞刹那之间惨白一片,他哪里顾虑的到那么多,只是想着能拖一日是一日,指不定托着托着事情就过去了。如今听得张彧如此说来,方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么愚蠢。自己身死是小,累得家族遭千万人痛骂是大。

“那……那……为之奈何?”他吓得有些语无伦次,对着张彧深深一揖,道:“先生才智奇高,望先生相救。”

张彧以手托腮问道:“大人,你自问才干如何?”

陈婴如实言道:“在下自幼读得诗书,学得政务。可却重来也没有习过兵法韬略,治理一地善可胜任,但若让在下统兵灭秦,实在是为难我了。”

张彧又问:“那么你祖上可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显贵?”

陈婴摆手摇头:“我陈家虽是县里的望族,但从无做高官之人。”

张彧长叹了口气道:“如此便麻烦了,你陈家并无显赫家底。若现在一下子做什么王,名声过大,容易招来祸害。况且,现在时局动乱,形势未明,你若无才,出来称王,祸害只怕比平时更大。轻则丧命,重则祸及家人。”

陈婴也晓得事态严重,再度作揖道:“请先生救我。”

张彧诚恳道:“依照当今之世,众百姓既然愿意更随大人而反,那么即便大人不愿充当苍头军的统帅也无法了。唯一之法,便是投奔能人,若成功大人可以封侯拜相,即便失败大人并非主谋也可以轻易躲过祸事,不至于丢了性命。”

张彧的话说到了陈婴的心里,知道以他那几斤几两的份量根本不可能压得下大秦帝国。自己不行,但别人未必不行。与其等死,不如将这两万余烫手的山芋送人。如此,自己也乐得自在。

想了一想,他犹豫道:“只是不知投奔何人为好。”

“丹阳公、项梁。”张彧露着淡淡的微笑,口中说了两人,随后解释道:“丹阳公乃反秦第一义士,文武双全,智勇无双,他用兵之能被世人比作姜尚,孙武。日前以不到千人之力,大破殷通一万五千大军,其能可见一般,定能成就大事。而项梁乃是将门之后,而项家又是楚国世代的将军,以其名望也可成就大事。”

他说曹操文武双全,智勇无双,又说项梁乃是将门之后其心可见。虽未贬低项梁,但却暗指项梁依靠祖上的力量,远不如曹操真才实学。

这便是张彧的高明之处,若他开口便让陈婴投奔曹操,将曹操说成天下无对。陈婴心中定然不喜,认为他所言不实,不可全信。可这一加上项梁,陈婴自然认为张彧在为他考虑。

说道这里,张彧又道:“我乃丹阳公之属下,自然认为大人投奔我主为好。事实也是如此,项梁有无真材,尚未可知,但他乃名门之后,支持他起义之贵胄多如牛毛,大人投奔他不过是猛虎得翼,而丹阳公并非名门之后,若得大人相助,是为楚怀王当年雪日送炭一般,必得丹阳公器重。”

见陈婴尚在犹豫,张彧叹道:“言尽于此,大人如何决断便看大人的了。”该说的,该做的他都说了,做了,毕竟那两万人是对方的兵马,最后的决定还是要看对方个人的意愿。这种事情强求不得的。

陈婴考虑了近一个时辰,终于吐了一口胸中闷气对张彧道:“请回告丹阳公,我陈婴的身家性命就交给他了。”

张彧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