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母夜叉似的殷夫人早在两日前逃回了吴中,对自己的姐姐诉苦,对姐夫诉苦。殷通听得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

他殷通颇有野心,在江东俨然是一位有实无名的江东王。这曲阿位于长江沿岸,水陆通便是江东最重要的跳板之一,所以他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暗使手段,让殷实当任此地的县令。

虽然他亦知殷实无能,但毕竟是自己人,可以信任。

时,天下大乱。

殷通有心起义反秦,正筹划着与项梁商议,却不想发生了这等事情。曹操乃是反秦第一义士,若他此刻按照原定计划反秦,定不能对曹操发动攻击。而曲阿又是江东的重要门户,拥有它等同占据长江天险,高枕无忧。失去它,却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他又怎甘让曲阿落入曹操之手。

于是,他暂时搁下反秦的意图,下令准备粮草辎重下令择日出发,收复曲阿。

这日,他与叔父殷成、长子殷寿、次子殷长商议如何收复曲阿。

殷寿颇具勇力,乃是殷通麾下的第一大将,出班高声道:“父亲何必如此在意?对方兵不满一千,且未经过严苛训练,怎勘一击?只须给孩儿五千人马,孩儿必取曹操人头,前来进献。”

殷通向来谨慎,摇头道:“吾儿,勇则勇矣,然用兵之道,唯谨慎尔。想那曹操在栈道一役,能以三千劳工百姓全歼两千秦卒。可见此人军略非同一般,万万不可小觑,谨慎而行,总是好的。”

殷成点头赞同:“敌弱而我强,硬拼起来谁胜谁负一望可见。只要我们不给他们可趁之机,此战必胜。既有取胜之道,我等又何苦冒险?只是……”

殷成面露严肃之色,沉声道:“曹操即便再有能耐,亦不能凭生兵卒,于我决战。到是最近吴中流传的消息不得不防。”

“叔父是说关于项梁密谋起义一事?”殷通显然也听说了这个“谣言”。

殷成点了点头。

殷通眼中透露了“忌惮”二字,长叹道:“不瞒叔父,其实我早已发觉项梁之用意。他本楚国大将项燕之后,在吴中收买人心,暗藏私兵,我焉能不知?只是项氏在江东威望极高,我不能贸然对其动手而已。”

说道这里,他又是一叹,“本来依我原来之意,乃是打算与项梁合谋一同反秦。借助他的威望,成就一番大业,共分天下。只可惜被曹操这一搅和,也只能先灭曹操,除去背后芒刺,在谈其他了。所以,项梁为反秦,筹划多时。他要起义早已在我的意料之内,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殷长见殷通左右为难,提议道:“此次出征,父亲不妨起兵一万五千,这吴中可以留下五千驻守,以防项梁。项梁私兵不过八百,有五千兵在,可保无忧。”

殷通大笑:“我儿此言正对为父心思。”顿了一顿,他又道:“外人不可信,我走后,吴中一切大事就劳烦叔父了!”

殷成微笑领命。

正当殷通准备散会之际,突然亲兵急急忙忙的跑来,止步于门外,高声道:“启禀大人,曲阿功曹张彧求见。”

四人闻言,相继一怔。

殷寿随即怒道:“贼子好胆,竟敢欺上门来。父亲,待孩儿将此贼擒住祭旗。”

“不得鲁莽。”殷通低声叱喝,眼珠转动,沉稳道:“请他至议政厅叙话……我们且先看看他们来此的用意,再做打算。”

赶到议政厅,但见一断臂文士坐在厅内右旁,模样异常俊美,只是另外半边脸被面具遮挡住了,正是奉命而来的张彧。

殷通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人自己似乎在哪里见过,很是眼熟,定了定神,问道:“你就是张彧?”

“不错,在下正是张彧。”张彧一边微笑着回答,一边作揖行礼,一口纯正的秦腔。

“你是秦人?”殷通再度皱起了眉头,看着张彧的微笑那股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张彧并不否认点头道:“秦国咸阳人氏,和大人还是同乡哩。家父赵顺与大人还是同僚,相互见过几次。”

殷通点了点头,脸上淡出了一丝笑意。对于一个二十年没有回故乡的人来言,见到一位故乡人,心中难免会生出一丝喜悦之情:“你父亲是赵顺?那你娘?”

张彧道:“我娘张氏,我本叫赵斯还有一个弟弟叫赵丞,有一妹叫赵琳,府邸就在大人家的对门。”张彧似乎已经看出了对方的意图,如数家珍的将一切都说了出来。

殷通笑道:“原来你是赵家贤侄,当年我与你父亲可是一块长大的,只是后来从军了,隶属不同。他追随蒙武将军,而我追随王翦将军,时间一久相互关系也渐渐生疏了。后来,你父亲犯了军法,被治了罪,家道没落,更是音讯全无了,这几年你们都到哪儿去了?”

张彧面上露出了伤感之色,长叹了一声:“说来话长。当年我父亲在对抗匈奴时,在草原上迷失了方向被问罪处死,娘亲就带我回到了洛邑老家,改了名字,并跟娘亲姓了。而后无辜的被抓上了骊山服劳役,一干几年。一年前,在骊山上结识了曹操……”

说道这里,张彧冷哼了一声,嘴角露出了一丝讥讽,嘲笑:“最后,一行人设计逃了出来。”

第七十八章 曹操不如赵括十倍

张彧的神情,自然在被殷通看在眼中,心中疑云骤生,试言问道:“想不到贤侄竟然经历过那场战役,我在会稽远离栈道,但对那战役却是略有耳闻。据传曹操料事如神,勘比姜尚在世,孙武复生……”

“就他……还姜尚、孙武?”张彧“哈哈”大笑了起来:“别说姜尚、孙武了,他若能比得上赵括十中之一,那便是祖上显灵了。”

殷通、殷成、殷寿、殷长四人相互对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差异。

即便是他们当中最无谋的殷寿也知道这赵括是何许人也,一个只会说不会干的傻蛋,一口气葬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

那个传言能于姜尚、孙武媲美的曹操竟然比不上赵括十中之一,这说出去谁信哪?

四人都奇怪的看这张彧。

张彧从袖中拿出书札,递给殷通苦笑道:“一切缘由皆在此信中,大人看后便知一切。”

殷通皆过书札,解开绳结,刚看了一个开头一节,不禁“噗嗤”一笑,书札上郝然写着:“尊敬而睿智的殷大人……”

忍着笑意继续看了下去,目光不住的上下移动,眼睛渐渐眯了起来,嘴巴也随之鼓了起来,脸上的肌肉不住的跳动。

终于将信看完,殷通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死我拉……”他抖了抖手上的书札,看着张彧:“这是曹操亲笔写的?”

张彧点了点头。

殷通笑道:“你看过没有?挺有学识的,呵呵……”想到书札上的内容,他又笑了起来。

张彧摇头叹道:“没有,不过不看也知道写得是什么,无非是向大人解释,道歉而已。”

殷通将书札给了殷成、殷寿、殷长三人,他们看了也是一阵爆笑。

殷寿笑着大叫:“想不到这曹操用兵‘厉害’,这讨好奉承的本事也是天下一绝。”

原来,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这书札中六成是讨好奉承,三成半是奴媚解释,仅留下半成是主要意思。

此文完全颠覆了曹操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由一个豪杰变成了小丑。

“曹操怎会如此,他真的是策划栈道战役的曹操?”殷通似乎有些不大相信。

张彧冷笑道:“曹操是那曹操无疑,但要是说到策划栈道战役那就是虚传了。其实,那一战的所有计划都是在下与桓齮老将军共同策划的,跟曹操没有任何的关系。”

殷通听得一怔,再度露出了奇怪的神态。

张彧解释道:“这曹操没有多大的本事,但因生得一副好皮囊。为人又擅于权术,对于收买人心很有一手。因此,营地里的诸多人都愿意服他,我与桓齮老将军为了脱身才借用了他的名望,将计策告诉他,这才成就了他曹操这一身的英明。”

“原来如此。”殷通、殷成、殷长三人在考虑这这话的真实性,殷寿已经在一旁高声叫囔了起来:“我就是说嘛,类似姜尚、孙武这一类别的神人,几千年才出一个。他曹操才不满二十岁,怎么可能如此厉害。”

殷通神情严肃,沉声道:“贤侄,你我虽属同乡,但毕竟处在敌对一方,不知你为何要将这事情如实相告?”

张彧没落道:“这一切都怪我张彧瞎了眼了,尽然听信了曹操鬼话。认为他就是自己寻找已久的明主,所以投入他的麾下打算成就一番事业。哪里料到曹操有成大事的权术手段,却没有成大事的胆量……”

顿了一顿,他看了看殷通,咬了咬牙道:“在这儿,我也不瞒你了。其实诛王贵,杀殷实都是我的主意。我为了逼迫曹操起义,暗地里策划了一切。结果,曹操他非但没有领情,还训斥了我一顿……原因正是惧怕大人麾下的两万大军。”

“原来是你害死了我叔父?”殷寿双目圆瞪,怒视张彧。

“不得无理。”殷通表情如常,丝毫不为没有怒气。

张彧知道自己赌对了,殷通有野心,而自己也是一个人才,他不会为了一个已死的废物,杀掉自己这个人才。

“张彧此来,表面上是充当信使,实际却是借口离开曹操,寻求明主。可惜天下之大,却鲜有明主。那陈胜、吴广表面势大,实际不堪一击。想来想去,唯有大人文武双全,能征惯战,手中又有可成就大事的两万雄兵。虽然不比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但立足江东,自立为王,却是绰绰有余。”

张彧跪地叩拜:“古有齐桓公不念旧恶,立管仲为相,成就一番霸业,若大人能够饶恕张彧罪过,张彧愿为大人效命,以毕生之才能,协助大人成就一番霸业。”

殷通喜形于色,上前扶起张彧道:“贤侄请起,若贤侄真能助我成就大事,这天下我与贤侄共享。”

“只是……”殷通又露奇怪之色,“既然曹操如此胆小,为何不早早逃离曲阿?若他早早离去,也无需如此害怕了。”

“唉!”张彧摇头失望的叹了口气,“大人还是没有相信在下。这并非是曹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