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入选的人在那边已经在接受净军的安排了,按照净军从头所学的,千户、百户们带着自已的兵,开始一项项的安排课程,安排食宿等,忙忙碌碌的,也真没有人注意这群看热闹的。
    近辰时的时候,所有的边兵们已经聚集着路过了北城门,这个时候张朴等也得到了消息,急忙的带着兵将们赶了过来,堵住了去往代王府的道路。
    “尔等想做什么!造反吗?!”张朴堵在了当街大声的喝斥着。
    一看宣大总督这种比大同总兵还要大的官出现了,众兵士一个个的都停住了脚步,目光茫然的看着张朴。
    而张朴也是吓坏了,手下的兵丁这是要干什么?虽然自己也知道他们没有胆子敢干什么,但他们的方向可是代王府——皇上的行宫,且不说他们冲不冲的过去,那里的大汉将军也不是好惹的,是皇帝的终极力量。而城外的那些净军,杀蒙古人都是一对就是几十万,还能大胜而归。就目前这三四万歪瓜裂枣,真还不够人杀的。可别指望着他们对大明的汉人军队下不去手,他们的成名战那就是宫变,一下子让京营的人马全军覆没。
    所以皇上的安全不要紧,但万一要是惊了圣驾,那可是麻烦了。而且自己的手下兵士聚众闹事,自己这身官衣保住保不住的那就不好说了。
    “你,告诉本官怎么回事!?”一见没有人回答,张朴伸手指了一个兵问。
    “回大人,兄弟们苦怕了,眼看着那些入选的人有了活路,但咱们这些人却还得接着熬这苦日子。所以想去给皇上老爷子跪下了找条活路。”被指的那名边兵惧怕的说,但越到最后越是理直气壮起来。
    “当兵不是活路吗?以前不都是这样的吗,尔等的将官来求本官,本官也给尔等机会,用大比武的方式把皇上请来,皇上也的确给了二万六千个名额,但尔等败了,还要怎样?现在再去哭求,又有何脸面?”张朴从一开始就知道,皇上肯定是只要精锐之师,而不会要废物部队。
    “大人,那以后怎么办啊?我们只能这样下去吗?”张朴说的是实情,这些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但心有不甘啊。所以一个个七嘴八舌的哭闹着。
    “尔等想怎么办?凭着尔等的速度、本事能做什么?以前尔等守边的时候又杀了几个犯边的敌人?立了什么功劳?大明拿钱养活着尔等,为的是保家卫国,尔等可以吗?”就在这时候,朱由校来了,一听没被选中的边兵闹事,立刻带着大汉将军赶了过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一见皇上来了,不敢哭闹了,立刻跪了一地。
    “朕的部队不要废物,兵,不能上阵杀敌,不能保家卫国,那就不配这个兵字。一群兵在这里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朱由校过来之后就是一大通的喝斥,对边兵系统他本身就是有很大偏见的。现在看着一大群人过来耍赖皮,更是讨厌。归化城里上万的奴隶,而其它部落里也有着上千的汉人奴隶。这都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这帮不争气的兵!
    “皇上,这里已经变成了后方,而小人们世代为军户,手中又没有多少屯田,军饷也不够家用,生计实在困难,所以斗胆请皇上仁慈,赐条活路。”这时候有人大胆的开始说话了。
    “军户也是大明的子民,但当兵的职责是什么?尔等又履行过几项?敌人来了掠我大明百姓之时,尔等又在何方?边墙之外有多少汉人的奴隶,尔等又解救过几人?拿着军饷,却不能保家卫国,不能保护自己的同胞,有何脸面提这个兵字,充这个军字?”
    “求皇上饶恕!”一群兵被皇上骂的是面红耳赤,与蒙古兵野战他们是真不敢,而且手里也真的没什么战功,也只能任凭着皇上骂,无论心里还是嘴里都没法反驳。
    旁边的张朴也心里不好受,骂这些兵的话,骂他正好的合适。当兵的都是听上面的,自己就是他们上面的,这些都是这个宣大总督的责任,所以被骂的只能低着头。
    “对于尔等的安置朕已经在考虑了,该为尔等做的,朕会去做,不该做的,任尔等如何求也是枉然,一柱香之内,全部回到岗位,有不到者,严惩不贷!”朱由校看着这帮人,只有一个感觉,衷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些人的确是苦,本身战斗力不行,肯定是当不上将领们的家丁的,只能是当个苦哈哈的大头兵。
    大明二百多年的军户制度,祖上留下来的地,也已经被军官们兼并的七七八八了。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帮人里,战斗力不行,但一个个畏敌不前、杀良冒功却一个比一个强,想想他们能眼看着百姓在城外被掠、抢、烧、杀,都能泰然处之,朱由校这火就不住的往上冒。说完不理他们回行宫了。
    而留在这里的边兵,一个个吓得不轻,赶紧的陆续回到了岗位,以备查岗。张朴看着皇上的离去,也是叹了一口气,
    代王府里,闻信而来的孙承宗到了皇帝的面前。
    “孙老师,昨日的话题还是没有办法逃避,军户问题的确是需要解决的。”朱由校说,心里也是越想越不是滋味,一边是边兵们不争气,根本不能当做兵来使用,一边还得整天的发粮饷,一旦有所欠,还动不动的瞎闹腾,这样的兵他可真养不起。
    “皇上欲如何解决?”孙承宗看着朱由校的眼色不善,不知道皇上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未完待续。。)

第451章建奴异动
    “孙老师,朕想,保留军户以后募兵的义务,就是兵仍然从他们家里的壮丁出,但再次募兵的时候,却不是大明来抢着要他们,而是让他们积极的报名,择优录取。正如现在一样,大家都争着抢着来要这个名额。”
    募兵和如此‘世袭’的兵可不是一回事,而是要经过层层考核的,和朱由校现在的以跑步来做出一个主要的考核项目一样,而不是单纯的要个人数。
    “皇上,现在皇上征兵如此顺利,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兵,只不过是想从朝廷这边跳槽到皇上那边而已,积极性可然不同。但若是下一步再从军户那里让其参加,倒不一定会如此的积极,相反,会有许多人想法设法的逃避。”孙承宗对于皇上如此的理想境界真是不敢苟同,现在朝廷这边的兵待遇不好,战斗力又差,更不可能有什么战功、赏银可拿,碰到了皇上给机会挑人,因为皇上的亲军待遇好、战斗力强悍、战功轻易能拿到、伤亡率还低等,这样的好事,简直就是边兵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所以才一窝蜂的跑来起哄。若是其它的时间,让人当兵,那就另当别论了。
    “孙老师的意思朕明白,若一直都是朕来招兵,朕的军队一直也是如此的优势呢?”
    “回皇上,老臣想若仍是皇上招亲军或者亲军的预备役,那当然仍会如此。”听了这话孙承宗无话可说了,朝廷的兵和皇上的兵区别太大了。粮饷足、吃的好、有赏银、不打骂士兵、不占役、死伤少等等优点,虽然训练的苦了一些,但训练却是战场之上保住性命、打胜敌人的不二法门。所以,只要皇上保持着这种强势,那肯定会有军户甚至是民户来争着参军的。
    “那就好。如今,军户们太多的人已经生计困难,没有了田地或者是所有的田地产出就不能维持其养家糊口之用。所以朕欲以大同为试点,迁一些这样的军户到归化城,那里有良田无数。把他们如天门城的宗室一样安置,但土地是租种朕的。并不属于他们。这样也就无从兼并。因为他们需要给朕募兵义务,所以朕特许他们免除租金。如此他们的生计首先是没有问题了,而军户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变成了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入选当兵而已。孙老师以为呢?”这是朱由校想出来的办法。但这个办法却并不怎么高明。看着是一石双鸟。其实也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皇上肯拿出自己的土地,来给军户租种,而不收费用。足见皇上仁慈。的确是解决了军户生计和募兵的问题,但却有一点,皇上所说的募兵,是指亲军或者亲军之下的大同精忠队吧?”孙承宗很快就点出了一个问题所在,和刚才所说的一样,这个兵是跟着你皇上的吧?
    “孙老师认为这有什么区别吗?”朱由校一愣,这点小心眼立刻被老狐狸看出来了。九边的部队已经有二边掌握在手里了,一只辽东边兵,已经投了建奴一大部分,剩下的就是天应军,一只是宣大边军,最精锐的二万六千名已经被挖到了大同精忠队。这些都是兵部的兵,但就这样被皇上给挖走了,虽然做的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留什么多大的痕迹,看似非刻意所为。但在精英辈出的大明,有心人还是不少的,这不孙承宗就提了出来。
    “回皇上,区别不大,只要是为大明效力无论是皇上的兵,还是朝廷的兵,都是一样的。所以臣倒是赞同皇上的策略。”孙承宗这吃了又吐的毛病又发作了,算是给皇上提了个醒,如此明目张胆的谋夺朝廷马兵,并不是没人看不出来。但如此口口声声不用朝廷的一兵一卒,到了最后,却不断的把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划到了自己的亲军部队,甚至是亲军的预备役,做的的确是有些不厚道。
    但想想也不对,如今不是朝廷养兵,而是连朝廷都是皇上养着的。朝廷的兵也就是皇上的兵,但皇上的兵却不再是朝廷的兵了。
    “如此,那就请孙老师吩咐下去,立即统计一下大同边军实际的土地,不足以养家的,以自愿原则,迁到归化城去,由宣大总督负责此次移民,所需物资找皇商支取。”。
    “老臣尊旨。”说完了孙承宗去找张朴传旨去了。
    “报,京城锦衣卫光报。”这时正好有人来报。
    “念!”
    “启奏皇上:九月二十二日,傍晚之时,前门,有人混在百姓中间,向阿敏和李永芳,射暗器,并伤及阿敏。暗器之上还有毒药,已经危在旦夕,太医院正极力抢救。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