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了不断的训练,用无数的‘子弹’累积着,现在净军们打的已经相当的准了,孙承宗在旁边也给解说着,并说:“皇上,因为燧发枪的射程大大超过了神弩或者说是弓箭,已经是它们二倍多的射程,所以老臣提议,一般情况之下,并不需要竖盾,除非是敌人突然逼近或者人数数十倍与净军。如果以后有装枪手这个兵种,完全可以由他们来把竖盾当做备用的装备。”(未完待续。。)

第447章精忠报明
    这一点倒是得到了朱由校的认可,也真没见过有那只火枪队伍拿着个盾牌来对付弓箭的。孙承宗所言的装枪手倒是不急,因为这六千净军如果要想达到全都配上装枪手的待遇,那必须就得有三万多支火枪。现在每人一支还不够呢,装枪手得在过了春节之后了。不过提前准备倒是需要的,这不今天的大比武就是一个机会。
    火枪生产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如今已经有了几万支竖盾、神弩了,而且林丹的威胁已经过,以后装备的速度倒是可以减慢了,所以朱由校已经让李德全把一万人一分为二,让五千人接着造神弩类,而另五千人,对毕懋康那里先学习造燧发枪。希望一段时间之后,燧发枪那边的产量可以大暴发一下。
    “孙老师之言,与朕不谋而合,因为燧发枪的出现,净军不仅要从打枪的技术来提高自己,使之杀敌更快、准。更要从战术上,做一下改变,特别是射程,从以前的二三十丈,一下子提高到了六十丈,提高了二倍,但射速上却比以前减少了二倍。所以无论是冲锋还是防御,与以前的战术肯定是不同了。这点倒是请孙老师依据这些特点,以及实战,比如黄泥岗的战例,以及闫爱卿那边传来的战斗纪录,摸索一些战术,集防御及攻击与一体。”与时俱进,这是战术必须要跟得上的武器的改变的。
    “回皇上,从黄泥大捷之后。老臣一直都在思索此类问题,但越来越觉得皇上以前编写的训练手册却更象是为火枪而设的,只是因燧发枪的射击速度不足,而有不足之处。但如果少了竖盾的负担,机动性上却大大加强了,更有配合上装枪手,更极大的弥补了燧发枪发射速度上的不足。故老臣想,攻击、防御阵形方面,还是以皇上训练手册上为主。而进、退、围、守等,以及与神弩、阻击弩、山地弩的配合。则沿用以前的。只不过把射程距离向前伸展了一倍半而已。”
    孙承宗的想法倒是应上了朱由校的拍子,因为朱由校并没有什么专业军事知识,只能是以军训经历、以影视传媒的战争片里,这些看到过的东西来了个比着葫芦画个瓢。而这样东西都是以热武器作为兵器列的队、摆的阵形。当然就是比较适应于燧发枪了。
    “如此更好。但朕所制定的手册是否适应燧发枪战斗,还得不断的用战斗实践来不断的检验,并不能以是朕创设的而止步不前。朕倒不会如太祖弄个祖训一般给定个条条框框,但凡有不适应实际的,该改善的一定要改善。”
    兵无常式水无常形,哪里有一层不变的战术,只能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才能跟上世界战争发展上的脚步,不使大明落后。如果以后固守阵规,那就离完蛋不远了,而太祖的祖训就是明显的例子。
    “圣上言之凿凿,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战术必须要因时因地因所有一切可以影响战场的东西面变化。所以古时才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的说法,也有怕因为君王外在的原因,限制了军队首领临机战术的发挥的意思。而今皇上放权与袁可立、闫应元,也正是应了这话,让他们随机应变。”孙承宗满意的说,并提到了皇上对袁、闫两人的放权,这种放权也给过他,只是,他差一点就被蒙古人给干掉了。
    “孙老师谬赞了,袁闫两们爱卿的军事才能的确是可用之才,用之朕也放心。倒是孙老师所提及的装枪手,朕以前本欲在锦衣卫中挑选,但如今布局,却均在各地,所以朕打算在今日的大同边兵大比武中,看看能不能选出二万四千人出来,吸收进来,成立另一只大同精锐队,而让他们去和在天门城和山海关的锦衣卫以及空闲下来的天应军调防。这时候到辰时已经差不多了,孙老师一同去吗?”
    装枪手说白了就是火枪手的预备役,而无论是从忠诚还是战绩,肯定是要选择锦衣卫和天应军,而不是寸功未立的大同精锐队,在没有表现出其忠诚和战绩之前,仅仅的能做亲军的预备队。朱由校倒不知道张朴是奔着这个装枪手而去的,只是感觉他想进入自己的法眼而已。
    这点倒有点出乎孙承宗的预料,没想到皇上会如此的大费周折,看来这个远近亲疏,皇上看的是很重的,平时看不出皇上玩弄权术,一副真肠子的样子。但这论资排辈的心理却是相当强的,无论从装备神弩、阻击弩等都有着很强的亲疏之别,首重净军、次重锦衣卫,再重天仇军或者天应军,而天雄军和白杆军,也只是半数装备,火枪的装备更是如此的雷打不动,连个装枪手,都排的如此严格,分毫不爽。
    对于皇上的邀请,孙承宗当然的说:“回皇上,能陪同皇上观看,是老臣的荣幸。”
    “孙老师也来客气,时间不早了,走吧。”
    摆驾较技场,因为净军训练的地方离大同边军设定的‘比赛场地’不远,都在大同北城外,所以朱由校踩着点告别了净军,辰时刚过就来到了赛场,此时兵将们早已等待多时了,他们期待着皇上的到来,因为谁都知道,这场大比武,就是给皇上看的,目的就是入了皇上的法眼。
    “将士们,今日朕来观看众将士们的比武较计,没什么好说的,为了给将士们加把劲,朕将在汝等中间选出二万四千名将士,成立大同精锐队,以兹鼓励,希望众将士今日能比出个好成绩。”这就是朱由校的发言,很简单。然后就把交给了张朴。
    张朴接着大声的喊道:“多将士,为表忠义,大家请除去上衣,请万岁检阅。”
    “精忠报明,誓死效忠皇上!”接到了张朴的命令,将士们一个个的都除去了上衣,一个个赤膊上阵,转过身去跪在了地上。
    “精忠报明?”朱由校一看,这一大片跪在地上的边兵们,每个人的背上,都写着四个字,精忠报明。五六万人就这样赤着上身跪在秋风之中,显得是如此的刚毅。
    “张爱卿,这都是刺的?”太壮观了,以前朱由校倒是经常看到有人在身上贴点什么海带、皮皮虾、奥特曼、灰太狼之类的,一下雨淋上水就化了,当然也有一针针的刺在身上的,更有花几百块钱弄个好看一些的猫、狗、神仙之类的,然后等想着弃暗投明之时,再花好几千甚至是几万块去洗,这来回的折腾真受不了。
    纹身本来是俗称刺青,古文言文中叫涅,是在人单调的皮肤上刻画出理想中的画面、文字。成为人生的永恒,留住记忆作为人生中最美的图画。、甚至是最为坚定的志向。原本不是坏人专属的标记,文身的图案无论是文字抑或图案,纹身总是为了取悦自己和别人,不管你文在哪里。有人说,文身是美丽、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征,也是独特个性和自我淋漓尽致的体现,也是个人信仰的表现。自己有一种新的希望,新的寄托,新的开始。而这里山寨了岳母刺字,估计也就是立志、表忠心类的纹身了。
    如今这几万人,均用这单调的文字,想表达的意思当然是清楚明白的,和‘左脚反复、右脚清明’的意思也差不了多少。
    “回皇上,是臣提议的,有将士们愿意对皇上表明忠心者,就如岳武穆一般的就在背上刺下这几个字。结果他们全都一个跟着一个,相互之间刺的。”张朴不无骄傲的说,想要表现忠诚,怎么能表现?前一段时间倒是有蒙古兵在大同呢,但谁也不敢下了城墙、出了城去打啊,倒是闫应元带着人打了一场。现在更没机会了,没有行动,那只能用语言或者肢体语言了。别的还真没好办法,所以用了这个法子。
    “哦,朕了解众将士的心意了,为表忠心,不惜身体,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天冷了,让他们把衣服穿上,比武吧,”这时的朱由校和被追求的女孩一样,并没有因为男孩在自己的身上刺下了自己的名字,而答应男孩的求爱,别说是个名字了,连纹个情侣纹身的男女之间,都没有爱情可言,随时来个离婚,这又算得了什么。
    “是,皇上,”一看皇上兴趣缺缺,张朴知道这一招看来凑效不大,心里不由的有些失落。自己这都在身上刻上大明朝的标志了,为了就是表明大同边兵和辽东将士那样的边兵是不一样的,这还不能得到皇上的信任,那自己也真是没办法了。
    看来天应军的命运也同样会落在大同的身上,不同的是,那时候皇上的手里的兵将并不多。形势也并不明朗,谁也没有想到能如此快的就打败了归化,并打败了林丹。天应军是怎么上位的,当然也都知道的清清楚楚,那是用血和命换来的。(未完待续。。)

第448章大同精忠队
    “比武开始!”张朴有点发泄的味道喊了一句。
    射击比赛借的刚刚送到大同的二千神弩,倒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固定靶射击,带着瞄准镜,十靶全中的人竟然有三万人之多。
    而队列比赛就明显不行了,只能到了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齐倒是齐,但是太慢了,虽然是些简单的集合、向左向右转等动作。仔细的看看,原来赛场里也是别有文章,竟然还有小木桩来作弊。弄得朱由校是哭笑不得,也不想多说,有点基础总比一点没有的强,以后训练起来也好训。
    一个上午,终于把比赛前二项进行完了,只能是下午再来长跑了。
    朱由校做了一番安排后,和孙承宗一起在代王府简单的用了午膳,之后,休息了一下,再次来到了校场。做了非常简短的演说后,五六万人的马拉松长跑运动开始了,朱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