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就信任。朱由校可真不敢动用太医院的太医,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信任,不信任他们的医术、不信任他们的结论、更不信他们的忠心。突然被宦官请来,李医生开始有点怕,让朱由校安慰了一番后,也就不那么紧张了,开帮着仔细的望闻问切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身体没任何问题。这个结果让朱由校很高兴。十倍的出诊费,并嘱咐不要张扬泄露此事。李久明当然知道皇家无小事的道理,反正进宫来之前已经让宦官给化了装,只要自己不说也不担心什么,虽然给皇上做过体检是倍有面子的事,但还是小命要紧。
    终于一天的事情结束了,用过晚膳后,忽然有些孤单,周围侍候的宦官是不少,但自己能做什么?但皇后那边有心节,没什么共同语言,派去的宦官已经在那里监视了,主要是看看有没有和朱由检一起在背后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一夜去了也就不想再去了,而容妃那边也刚刚死了儿子,自己还真的有点怕面对她那样的伤心,虽然心里真的是很想给她一些安慰,但总觉得太假,是对她的亵渎。找个宫女,又没什么共同语言,虽然是个男人,但说实话朱由校还不是只靠三下路说话的人。唉,没什么书、没电脑、没电视、没KTV,这rì子真的不好过。匈奴未灭何以言家,还是把这份无聊用在工作上吧。
    收拾了一下心情,仔细想着这几天的工作,又想着以后需要开展的工作,把一些需要写的说明和画的图纸都做了功课,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梦难成感谢读者们鼎力支持,让本书公众作者新书榜历史类第六名的位置,谢谢你能赏脸看本人的书,没有你们的支持别说第六名前三十名都成问题。一个好汉三个帮,梦难成在这里乞衷告怜,请衣食母亲再赏些收藏、推荐,让本书再进一步。梦难成感激涕零。

第三十三章割股疗亲
    第二天是6月2rì(五月初九),上朝的rì子,朱由校倒是没有睡什么懒觉,既来之则安之吧,早起一些也不算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还不是享乐的时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太和门大殿,朱由校坐在龙椅之上,受了大臣们的大礼,这感觉不错。后世还真没受过谁的跪拜礼,别人当了二三十年的爸爸最后连儿子婚礼上都得不到儿子的一个头,更别说他了,这也算过足了瘾了。
    今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有关灾难的,有人出头参了田尔耕一体,说他是个jiān臣,为了取悦皇上,把上天的示jǐng硬是说成了是**,这件事让朝中许多的人都不太满意。这是多好的一次机会啊,上次皇上也已经承认了,下一步就等着收获胜利果实,先把糟狱取消了,这东西对大臣来说杀伤力太大了。但还正想的美呢,田尔耕却插了一脚,凭什么就能反案了呢?于是一大群人在那里一副找田尔耕死磕的样子,好在田尔耕不在,因为他才是三品的官,没事是不用上朝的。而魏党一流也不示弱,把爆炸事件就是定xìng为**,并且指出火药可能是受cháo而产生的颗粒火药或者其它,威力比想象中的要大,这是有据可查的。
    一时之间大殿里吵成了菜市场,几次有的大臣想把球踢给了皇上,但朱由校怎么会接球,你们接着踢就是,我才不给你们一齐玩呢,一个乾坤大挪移给顶了回去。结果大臣们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从开始的无序xìng,慢慢的变得有序起来,变得越来越有章法,吵了半天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皇上在上边悠闲自在的样子,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形象,让已经发现的大臣们感到了不爽。
    最后慢慢的大家觉得无趣起来,好象最有关系的皇上根本不想介入此事,只是坐山观虎斗,自己则是皇上不急急太监了,而时间已经不早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只好请求圣裁了。
    “朕认为是天灾还是**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安置灾民,大伴,你说说这段时间灾民安置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安置,,赈灾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灾民们都有地住有衣穿有饭吃。特别是听到皇上发起的义卖活动,让灾民们更是心生希望,积极的投身到重建家园的事上来了。现在京城里也是民心思定,都感谢皇上的天恩呢。”魏忠贤这几天可是累的不轻,万事都是亲自出马的守着,反复的告诫手下别在这时候出妖蛾子,还别说,在这样的心态下,大明朝算是第一回赈灾中没有漂没了赈灾款的事发生。老魏在宫氏死了后,也担心皇上突然的发难把他拿下了抄家,虽然刚刚参加了皇上的御宴,大家都很开心,但伴君如伴虎,他身上的脏事也不少,皇上一句话,也是个抄家杀头的结局,能不小心吗?
    “哦,朕是百姓的君父,拿出些许物件救民于水火是应当的,只要能够让灾民们衣食住都无忧,那朕就放心多了,大伴此事办的很好,朕心甚慰。”
    “谢圣上夸奖。”
    “众位爱卿,事情既然出了,追查原因是正常的,既然你们一方认为是天灾的,有没有证据?同样认为是**的,又有何证据在手?完全可拿证据说明,刚才朕听了半天,爱卿们都是很能引经据典,这不错,但还是太空泛了,摆事实讲道理还是要拿出真凭实据更有说服力,你们都太注重道理了,把最重要的事实抛开了。所以朕对此事没办法圣裁。”笑话,朱由校才不自找麻烦呢,你们爱谁谁。
    大家一听这话想想也对,大家都是读的圣贤书,靠的都是一张嘴,还真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了。而皇上说的事实、证据听起来倒也不偏不依,但细想想还是偏向了**说。很简单,**说已经有了火药的事实,火药的变异也有颗粒火药为证据。但天灾说怎么找证据?这不比大海捞针的难度少多少。但既然已经圣裁,而且皇上还是说了这样两不相帮的话,又不好较劲。二人打架,总不能抓住裁判打一顿吧。倒是魏忠贤在这个事上得了个彩头,让人心里很不平衡,在灾区那边已经有大量的御使在等着抓老魏的短了,但还别说,这事老魏真的办的很好,有几个不长眼的,一发现就让老魏自己处理了,根本不给这些御使任何机会。虽然郁闷,但没什么办法,大家慢慢的倒是静了下来。
    “皇上,臣有本,现工部尚书董可威在这次灾难中损失了双臂,请辞官回家。”施来凤一看刚才的问题吵也吵不出来结果了,还是来点实际的吧。直接把这个问题引到了第二件事,工部尚书的位置。
    “准,董卿也算是这次受难的最高官员了,一切按朝庭的旧例就高不就低处理。”朱由校也挺同情这哥们的,能将胳臂炸掉,真是太悲哀了,就是不知道他是怎么被爆这么高难度的伤势,只是双臂,而人却没死。
    “皇上,这样工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下来了,而工部事务繁忙,还请早rì派有德之人任之,”
    “爱卿,你来给我说说工部的职责给朕说一下。”
    “回皇上,工部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施来凤倒是张口既来。
    “哦,”朱由校一听,好厉害啊,这得是几个部长于一身啊,相当于后世的主管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等的国务院副总理啊,这个职务谁来接替?
    “皇上,臣推荐工部左侍郎薛凤翔”,凤来翔接着说,这是题中应有之意,而且别人都已经同意了,特别是老魏为首的齐党、楚党等虽然也想争,但老魏一施压也就算了,老魏的目的很简章,就是投个桃希望能得个李,这时候保住圣眷是真的,其它的都是空。
    薛凤翔字公仪,生于明万历年间,薛蕙之孙(其祖父薛蕙无子,薛凤翔的父亲“过继”给薛蕙,薛凤翔名义上是薛蕙之孙)。薛少时博学,由例贡步入仕途,现任工部左侍郎,玩牡丹是大明一绝,这可是当时文人雅士的一大趣事,人家玩的好、养的品种多而jīng,哪里有不受人吹捧的道理,但他却从不骄傲自满,只要开口求花的,基本都能相送,这牡丹外交搞的还是挺有声有sè的。所以薛凤翔为人不错,挺招人喜欢,这不首辅次辅都同意了。而且资历也在,上位的阻力不大。
    但朱由校却摇了摇头,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和他以后的规划有太紧密的联系了。只能让一个真正有才的人来担任,所以他想到了徐光启。
    “此事暂缓。”朱由校没给任何人面子,直接把工部尚书的位置给空着了,至于他是什么想法,大臣们怎么知道,但皇上不议了,别人也没法说什么了。只好进入下一个议题。
    “启禀圣上,上海孝子张炳介介上海县生员,原任贵州巡抚鹗翼季子,事父孝,翼病介割股和药。及父卒,介痛绝踰夜始苏竟死。远近闻而哀之”一名御史出来说。
    “孝子啊,割股事父,悲痛哭丧到死,人间至孝啊,”大臣们一听,都纷纷扬扬的表示着赞赏。
    “众位爱卿,朕听了这个孩子的故事,的确挺让人感动,此子至孝可谓感天动地,不比前朝整理的二十四孝差上半分。但朕却是感动的同时,又有了一个疑问,谁害死了这个孩子?”朱由校听了半天,终于慢慢的感觉到朝里不对劲,怎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点理智都没有,拿块肉和药一起吃,这孩子明摆着是因为满怀信心的割股救父,最后父亲却仍然命丧黄泉,所以极度的悲伤、失望,还有就是可能伤口发炎了,然后身死,怎么就没人追究是谁开的这个方子呢?
    “启禀圣上,割股疗亲自古有之,何来加害之说?”张瑞图首先对朱由校提出了反问,要知道当时讲究的是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所以官越是大,越是要懂得医术,并把医术的知识、理论运用在治国安邦方面。而割股疗亲的说法是广为流传的药方,如今皇上这个木匠这样说,所以张瑞图不是太能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