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士-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杨廷和也没大杨一清几岁,可为什么就老成这样了?

他的良苦用心,杨一清如何不明白:“可是……就这么放过那群蠹虫,公理何在,大明律何在?”

杨廷和连连摇头,他如何不知道吏治不清国家危矣。当初,嘉靖皇帝刚继位的时候,杨廷和也曾经想过要淘汰一批不作为的官员,简化机构,提高效率,减少中央财政的负担。可是,真实行起来,却发现那几乎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到大礼议的时候,杨廷和依靠整个文官体系的力量战胜了皇帝。到这个时候,再提裁撤官员,无疑是自己动手毁掉这个经营的多年的文官集团。政局的动荡不可避免,国家的动荡不可避免。如此,他也只能放弃了。一利必有弊,凡事不可能尽善尽美,支撑一天算一天吧。

杨廷和也觉得自己情绪有些激动,深吸了一口气,放弃了说服杨一清的企图:“应宁,我准备过两日就想陛下上辞呈,你肯定是要出任首辅的,也必将成为百官之首。到时候,内阁肯定会补充新人,按照程序,需要百官公推。翟銮资历和能力都够了,入阁没任何悬念。如此一来,内阁以你为首,翟銮辅之,架子算是搭起来了。不过,蒋冕也到年纪了,估计会一并退下来。如此一来,内阁还需要补充一到两人,你觉得谁合适?若有适当人选,不妨向陛下推荐,向百官推荐。”

见杨廷和说起这种大事,杨一清收拾好心情,不再纠缠河工案,想了想,回答说:“就目前看来,有三人符合入阁条件:杨慎、孙淡、王元正。如果百官不反对,我准备请众臣公推,让这三人一并入阁。”

“杨慎不成。”

“首辅,内举不避亲啊。”

“不是这个意思。”杨廷和道:“我儿性极刚烈,做不了裱糊匠。”

“首辅可是担心大礼仪一事,陛下会记恨。”

杨廷和不点头也不摆头,只说:“他不合适。”

“那么,孙淡呢?他虽然资历不足,可能力却极其出众,声望也高。国家正是用人之时,可破格使用。”

“陛下不会答应的。”

“为什么,孙静远不是陛下龙潜时的旧人吗?”杨一清大为惊讶。

杨廷和还是不回答这个问题,只喃喃地说:“风云突变,大雨欲来。这个关口,孙静远未必能平安过去。”

“何出此言?”杨一清更是奇怪,不住口地问。

杨廷和指了指东方,也不说话。

杨一清神色大变:“东宫?”

杨廷和这才道:“不管是河工案还是未来内阁人选,都不是重点。东宫才是牵涉整个朝局的大事,应宁,河工案就这样吧,别追究了。那么多官员,若都倒了,哪里去找那么多人来补缺?还有,那么多银子都落到黄锦和张妃手里,若追究下去……应宁,你会被人当成陈后一党的。”

他眼泪突然落了下来,站起身来,深深一揖:“应宁,储君之争一起,不知多少人要倒下,不只有变成什么形势。你若倒在这件事情上面,这朝局,谁能支撑,靠翟銮一个人吗?为了国家,我这张老脸今日也不要了。应宁啊,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私人求你,不要再管了。国家乱不得,朝廷乱不得。”他的眼泪不住落下去。

“首辅你这是折杀我了。”杨一清连连顿足:“这个孙淡,我本以为他是个正直君子。可仔细一想,从武宗皇帝龙驭宾天,到新君继位,大礼议,哪一桩哪一件没有他的影子?这人,就是一个祸害,这种人万万不能入阁。”

……

此刻,孙淡府中,房山知县陈榕,冯镇、韩月,漕帮帮主汪古和孙佳都来了,让孙淡大觉奇怪。这几个人可是他心腹中的心腹,是孙淡手头官场、商场、江湖三方面势力的代表。

见韩月深情严肃,孙淡转身朝书房走去:“让他们都进来吧。”

众人纷纷进了书屋,孙佳本是孙淡的堂妹,大家见了面也没什么好客套的,径直做到了孙淡身边。她如今已经是孙淡名下产业的大掌柜,两京首屈一指的财神爷,几年历练下来,自有一番气派。而且,她为了方便在外行走,总是一身男装打扮,此刻在孙淡身边一坐,竟如英俊书生一般。

至于陈榕这个书呆子,他除了与孙淡是同年,又兼是陈皇后的表弟,见了孙淡也没任何拘束,说了一声:“你们议吧。”就走到孙淡的书架前开始找孙淡真珍藏的宋版书看,一边看,一边口中还大叫:“黄山谷,黄山谷,连他的真迹你都有。静远,花了不少银子吧,转让给我好不好?”原来,他找到的的那本《金刚经》,正是黄庭坚亲笔手书,十分珍贵。

孙淡对他的一惊一乍很是头疼,实际上,就算有什么要事,这个呆子也不会有任何主意。就道:“你若喜欢,就拿去吧,也不值几个钱。”

“太好了,多谢多谢。我也不白要你的东西,听说你喜欢收藏名人字画,我前日从娘娘那里得了一副范宽的山水,跟你交换。对了,娘娘还给了我几副她画的花鸟,也一并给你。”

孙淡暗笑:“范宽的山水我自然是喜欢的,陈皇后的画还是算了吧。”

韩月和冯镇本就是孙淡的保镖、随从,相处得久了,此刻也不会拘谨,倒是那汪古什么时候见过孙淡这种高官和大名士,紧张地站在那里,只觉得口干舌燥,手心里全是汗水。

再看他身边的小刀,竟颤得像是在打摆子。

“见过孙大人。”汪古向前一步,带着徒弟就朝孙淡跪了下去,就要磕头。

孙淡一把将他扶起来:“汪帮主不必多礼,你也是一个统率十万人的大帮帮助,不要见人就磕头,起来坐着说话。”

汪古还是很紧张:“大人面前,哪里有小人作的地方。”的确,他虽然是个大帮的帮主,可身份却低,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说将他拿了就将他拿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 风雨欲来

孙淡哈哈一笑,将汪古按在椅子上:“坐坐,你汪帮主好歹也是一个有这十万帮众的大帮帮主,在地方上威望也高。如果在西北边境地区,一个县也没你管的人多,你汪帮主怎么说也算是一个七品县令。且,漕帮上下那么多口子人的生计都要你来操持。地方上的繁荣和稳定,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如此看来,你对朝廷也是有功的。”

听到孙淡的赞扬,汪古又是激动,又是局促,连连拱手,却说不出话来。

孙淡心中对这个汪古还是非常满意的,实际上,房山织造的绝大多数生意都要靠水路运输。就房山现在的生意来说,孙淡已经有意对外贸易。房山防治出的丝绸,很多一部分要沿着大运河南下杭州,再改陆路去泉州外销海外。漕帮和荷兰商人也有接触。有漕帮帮衬,这条贸易通道算是打通了。

而且,就孙淡所知道的,汪古此人品行不错,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上次在淮南,他孙淡也救过汪古一命。江湖汉子,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以说,汪古如今这条命已经是他孙大人的了。

所以,汪古虽然认识孙淡迟,却也算是孙淡系的干将之一。

他这次来京城,是得了孙淡的指示,让他来京城坐镇,顺便打通整个大运河的 航运。在此之前,漕帮的势力南到杭州,北只到山东济宁。也就是说,他们所掌握的航运资源仅限于大运河的南合和中河。有孙淡在,漕帮算是将整个大运河的航运业务拿到手中了。

为了方便在场面上行走,孙淡甚至出面给汪帮主弄了个官身。如今,汪古在京营挂了个把总的头衔,算是七品的武官。

七品的武虽然屁都不是,可放在江湖上,却很能震住一些人。

孙淡如此扶植漕帮,怎么不让汪古感恩戴德。如今的漕帮,已经深深的烙上了孙淡的字样。

汪古就势坐下,却不敢坐实,半边屁股还悬在空中。可怜他也算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大帮帮主,同站在他身后的小刀一样,紧张得浑身都是汗水,身上的衣服都被泡透了。

等几个家人进来,上了茶之后,摈退左右,孙淡奇怪地看了众人一眼:“怎么了,今儿个怎么都到齐了,可是出了大事?”他心中也觉得奇怪,可这些年的历练让他越发沉稳,表面上看起来却是一脸的平静:“韩月,你成天在京城里转,人面广,耳朵尖,你来说吧。”

“是。”韩月整理了一下思绪,沉着脸道:“老爷,大事不好了。”

“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再大的事情也乱不了我们的阵脚。”

韩月点点头:“老爷,韩月这段日子是在京城里乱蹿,为老爷的耳目。这段时间说来也奇怪,皇宫里的宫禁很严,太监和宫女们无要事不许外出。”

孙淡:“这事我也知道,河工王恕一案牵涉到一两百号官员,这些官员大多在两京六部任职,有的人甚至身居要职。可若要彻查他们,牵连甚广,加上门生故吏,起码上千人。稍有不慎,就是一场大动荡。因此,在案件没有审结之前,为防止走漏消息,宫禁严格些也可以理解。”

韩月:“老爷说得是,韩月因为以前在北衙做过官,同以前的同僚也有往来,见宫禁如此之严,也留了神。可无论如何打听,就是打探不到任何消息。就在今儿个上午,韩月去北衙同几个老同事攀谈了半天之后,从里面出来。觉得腹中饥饿,准备去酒楼随便吃点。却不想,还没走进酒楼,就被一人拉住。你猜我碰到了谁?”

“是谁?”孙淡问。

韩月:“小人转头一看,原来是在宫中侍奉陛下的王漓王神仙。王神仙一见小人,就说要请我喝酒,就上楼找了个雅清净的小阁楼。这才说有要事要禀报老爷你,还说,事关重大。他也知小人每日都会去北衙逛逛,就在这里等着。这不,正好等着了。”

孙淡皱了下眉头,不觉问:“这个王漓搞什么鬼,我这里他又不是找不着,怎么反在北衙那边等你?”他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声,心中却是一阵激灵。或许,真要出大事了。

韩月听孙淡问,沉声回答道:“老爷,正因为事关重大,老爷你这府外面也不知道有多少探子候着。王神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