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堂金闺-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你说姜清远有意于瑶瑶,让我问俞家的意思,难道他这有意竟是只要温柔贤良的都行?那岂不是满京城一多半的小娘子都能让他中意了?”李恬简直有些气急败坏,五皇子下意识的往后挪了挪,他对发怒的李恬一向有些打怵。

    “你是个明白人,怎么在这上头犯糊涂了?”五皇子往后挪挪,又往前挪回去:“姜家和姜贵妃一向谨守中庸,自然不愿和姚相公这样的人家结亲,可姜家又不想过于中庸,清远和俞大娘子结亲就是最好的选择,清江侯府尊贵却无势力,结了这样的亲,不至于惊动各方,可俞大娘子和你交好,若是大哥这头好,两家大可多多往来,若是四哥那头好,和俞大娘子还有你交好的,还有林家,林家是东阳郡王府的姻亲,这交好,来往多就是至交,说不往来就是陌路人,这样的亲事当然最合适,如今不得,只好求娶范家娘子,你说这有意还能怎么个有意法?”

    李恬听的心里寒冷,瞪着五皇子,半晌才说出话来:“难道这亲事就全是利益和算计么?”

    “不能这么说,”五皇子觉得李恬今天简直有些无理取闹:“你得站在清远的立场上想想,清远最想结俞家这门亲,一是因为处处合适,二来,他说他看俞大娘子也最顺眼,又合适又看的最顺眼,这简直是可遇不可求。”五皇子边说边打量着李恬,见她冷着张脸没什么反应,无奈的叹了口气接着道:“清远是临川侯世子,担着姜家一族,他自然得处处替临川侯府、替姜家着想,婚姻这样的大事,更不能随意所欲,别说他,但凡有些抱负的,哪个不是这样?就说四哥好了,他不也娶了祝家姑娘?那个,我就随便说说,随便说说。”

    五皇子话一出口就觉出不妥,忙顾左右赶紧想法岔话:“差点忘了,姚姨娘的身世打听出信儿了。”李恬眼皮微垂,压下满肚子的烦闷之气,端起杯子抿着茶,等着听五皇子说姚姨娘的身世。五皇子瞄着她道:“这事倒有几分意思,姚姨娘的父亲姚伟商家出身,科举入仕,中举前娶妻庞氏,生了姚姨娘后没两年就病故了,姚伟续娶了上官的女儿陈氏,姚姨娘九岁那年被送入宫采选,落选后却没回府,也不知道怎么就转了奴籍,进了阿爹当时住的云秋殿侍侯。”

    李恬听的诧异,五皇子接着道:“姚伟科举后先做了一任县丞,后转迁知县,在知县任上续娶陈氏,娶陈氏后升迁信阳知府,后从知府任上调任回京,在户部任职,姚姨娘是在姚伟回京后次年进的宫,姚伟任满前一年,至平远仓巡查时聚众饮酒,酒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点着了平远仓,一座粮仓,两座草料库烧的干干净净,姚伟问了斩,妻子发卖为奴,我查了当年的发卖底子,陈氏等人都卖到了岭南以南,卖到那里的人十不存一,只怕早就不在了,一家人除了姚姨娘,就这么家破人亡了。”

    “信阳府?”李恬低低的叫了一声:“太婆进京前,就在信阳府,那时候外曾祖在信阳府任典史,外婆一直在信阳府长到十六岁,才随外曾祖调任进京,嫁进了勇国公府。”五皇子算了算道:“一任五年,也就一两年同在信阳府,一个八九岁,一个十二三岁,能有什么交情?”李恬也想不明白,想了好一会儿才道:“这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寻到当年的知情人,我明天让人去宁氏祖籍和信阳府打听打听。”

    “嗯,太婆既然不知道东西是谁送的,那就是说太婆嫁入勇国公府,或是说进了京城后,和姚姨娘再无来往,若有交情,必是入京前的事,就怕不是咱们想的这个交情,这件事,”五皇子停了片刻才接着道:“我探过大哥的话,大哥很惊讶,说他一直在太后宫里,不知道这些事。”

    李恬出神的看着微微摇动的烛光,这事查到这儿,象是进了死胡同,年代过于久远,许多事也许就这么湮灭了。

    五皇子出神的看着出神的李恬,清远说羡慕自己的福气,就算没有那些嫁妆,单为了人,也值得花心思争一争,五皇子心里泛起股说不清的味儿,清远这么说话,那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要是他听到她说的那些话,知道她做的这些事,就算不吓坏,也指定不会再说这样的话!她装的真好,好象就自己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五皇子心里竟然涌起股说不出的得意,就他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相比于无可挑剔的贤惠,她这才是真性情,就是那只鸽子……五皇子满心得意一下子转成了不是滋味,他到现在还没圆房呢!






第200章 温柔乡

    隔天俞瑶芳过来,李恬仔细打量着她,见她眉宇间郁气虽在,神情却安静,俞瑶芳迎着李恬的目光道:“我没事。”李恬松了口气,将俞瑶芳让到炕上问道:“你阿娘怎么样?”

    “不好,昨天请了大夫诊了脉,怕惊动人,没敢请太医,我阿娘那脾气你也知道,”一提到徐夫人,俞瑶芳眉宇的郁气更浓:“那些事她不是不明白,只是拘着礼数,一味的三纲五常的贤惠,听说阿爹许下了姚家的亲事,我再怎么说,她只说我跟她一样跳火坑的命。”

    这话确实,徐夫人看事明白,只是一来心地纯良,极少主动去想那些魑魅魍魉的事,二来,读贤女书读傻了而已,李恬叹了口气道:“你得好好劝劝她,若是让人看出来你阿娘对这门亲事极其勉强,于咱们后面的事不利。”

    “嗯,我跟阿娘说了,我肯定不会象她那样过日子,说你肯定会帮我,阿娘这才好多了,要不是这样,一听到信儿就病倒了。”俞瑶芳解释了一句,转了话题道:“我问过阿爹了,上元节那天,他和人喝酒赏灯,说是虽是酒多了也没敢多话,只和莱国公府二爷丁金经说过姜家托人探话的事。”

    李恬眉头蹙起,慢慢念了一遍‘丁金经’的名字,丁金经的妻子陈二奶奶她倒是记的清楚,丁府哪攀得上姚家?因为武成林和丁七闹的那件事,从东阳郡王府一系都不待见丁家,李恬垂着眼帘想了想道:“这事得让人查查,聘礼不是姚十四亲自下的?”

    “嗯,就来了几个全福太太。”俞瑶芳勉强道,李恬舒了口气:“这样最好,我想来想去,既要坏了这桩亲事,又不能太有损于你的名声,这事就只能从姚十四身上下手,我是这么想的,你听听合适不,”李恬俯身过去,和俞瑶芳嘀嘀咕咕了好一会儿,俞瑶芳连连点头道:“好!好,就这样,就依你这法子!”

    “只是,事情就算成了,你也得清苦一阵子。”李恬笑道,俞瑶芳笑着摆手道:“我不怕清苦,前两年陪阿娘在城外住着,清静的我真不想进城了,你只管说,我该怎么做?”俞瑶芳眉宇的郁气散了不少,李恬摇头笑道:“这事前半段你帮不上忙,后半段全看你的。”两人又细细商量了一会儿,俞瑶芳告辞而回,脚步比来时轻松了许多。

    悦娘神出鬼没的转出来,抱臂胸前,看着俞瑶芳的背影道:“这妮子总算被你教坏了,这样的主意都没吓着她。”李恬斜了悦娘一眼,转身进了屋,悦娘紧跟进来,侧身坐到炕上,看着李恬道:“还真让孙六扒出个当年在姚家当过差的老人儿,”李恬接过青枝递上的茶,一边喝一边示意悦娘接着说,悦娘却停住话,接过八宝擂茶一口气喝了半碗,放下碗舒口气道:“这两天跑了上百里路,累死我了,连碗好茶都没顾上喝。老太太姓花,老的一把骨头,人也老糊涂了,话多嘴碎,颠三倒四,十句里能有一句中用的就不错了,听她说话累死人,老太太说她年青时做的一手好鱼羹,话里也不知道几分真几分假,她说姚家刚进京她就进府帮佣了,姚家官虽小却富得很,府上大大小小的厨房有四个,她是帮佣,不是家奴,所以只能在外头厨房侍侯,进不了里头老爷太太的小厨房,不过太太喜欢吃鱼虾,常常把她叫进去侍侯鱼羹。”

    青枝又添了碗擂茶送到悦娘面前,悦娘说书般接着道:“她说姚家老爷太太,还有一位大娘子一位小衙内她都常见,大娘子是姐姐,年纪都小的很,她说她进府那年,大娘子也就三四岁,小衙内还是怀里抱着吃奶呢,我挖空心思问了好大一会儿,她才想起来说好象还有个什么芸娘子,说一头黄毛,又瘦又小,两只眼睛大的吓人,从来不敢正眼看人,跟只小耗子一样,一点也不讨人喜欢,也不知道是主是仆,后来她总算说了句有用的,说有个姓尹的丫头,早先在内院当差,姚家出事前嫁到了城外十里铺,我就赶到了十里铺,没想到还真寻到了这个姓尹的丫头,也不是丫头了,今年都六十多了。”

    悦娘端起茶连喝几口,品了品,又喝了几口,这才接着道:“尹婆子倒是耳不聋眼不花,她是姚家进京后才进的姚府,说是因为针线好,被姚家太太挑中典进姚府的,在姚府统共做了三年,她说明面上的说法,芸娘子是姚老爷先头小妾生的女儿,不过私底下的说法,说芸娘子才是嫡出的大娘子,这个芸娘子在府里连个丫头都不如,姚太太隔三岔五的说她得净饿败火,尹婆子说她记的清楚,芸娘子那神情,活脱脱象只受惊的耗子,不敢往小厨房去,整天钻进大厨房寻吃的,府里的人可怜她,睁眼闭眼的,要不然早饿死了,尹婆子说她进府隔年,姚家就送芸娘子进宫采选,当时她因为和小丫头议论这事,说芸娘子那样的,进宫就是找死,为了这个还挨了手板子,所以记的明白,别的,她就说不上来什么了。”

    这么说来,这个芸娘子必定就是姚明月了,如果芸娘子就是姚明月,那姚伟巡查时的那把火?李恬轻轻抽了口气,那把火倒是正宗的官家作派,心狠手辣,不记后果。

    “这事就到这里吧。”李恬叹息般道,悦娘点了点头恨恨道:“这种猪狗不如的爹娘最让人恨,换了我,咸鱼翻了身,指定一刀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