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安皇后看戏记-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嬷嬷生气了,岂有此理。不等大公主吩咐,拿着帖子就找曾纪泽去了。听奶嬷嬷气势汹汹说完,曾纪泽登时就急了。
  嫡庶之分,在曾家并不明显。曾国藩唯一的小妾,还是因为曾国藩身患牛皮癣,夜里睡不着,娶来专门给他挠痒痒用的。没有庶出兄弟,曾纪泽本人对此并不十分在意。听奶嬷嬷说完,才知道这件事赞助商们做的不合适。就算你们平日应酬都是姨太太出面,也不能找个没名没分的,跟人家天家公主坐一桌。
  赶紧给奶嬷嬷赔不是,再三保证,此事一定妥善解决。奶嬷嬷这才哼哼着回去复命。
  曾纪泽找来那些个徽商、粤商,一番严辞之下,那些人赶紧回去请正房太太出门。实在是老家离的远,一时请不来的,就请来娘家出嫁的姑奶奶,代为作陪。有个粤商脑筋转的快,家里那位糟糠拿不出手,不是还有嫡亲闺女吗?跟大公主年岁相仿,叫她去,说不定,还能跟公主殿下交个手帕交。
  这一招还真是走对了。大公主虽然处事沉稳,毕竟还是孩子心性。见了大妈、大婶年纪的,不过是说些场面话。见了十六七岁的潘莉枝,则是十分投缘,叫她坐在身边,一面吃,一面说些小女儿闲话。
  一顿饭下来,大公主与潘莉枝已经无话不谈。得知潘莉枝在广州教会学习葡萄牙语、英语,亦有心出海见见世面,大公主更是高兴,“本宫这里正好缺个葡萄牙翻译。老是麻烦曾大人也不好。若你父母同意,不妨与本宫一同出使。一切待遇,按四品大臣家眷,可好?”
  潘莉枝想了想,决定回去问问父亲。第二天,潘友渡亲自送女儿并一个丫鬟连同一大堆行礼,来到公主船下,对着曾纪泽说了一大堆场面话,无非是十分荣幸、祖上积德之类。
  曾纪泽支应一番,送潘友渡回去,安排潘莉枝到公主舱内陪伴大公主。等诸事妥当,摇头苦笑,才说大公主性子沉稳,一会子又闹小孩子脾气。这多了一对主仆,路上,不知要多出多少事来。
  大公主可不管这些。趁着尚未起航,提笔写家书。详细说明一路见闻,并将赞助商请客一事仔细描述一番。将信交给广州布政使夫人,请她代为送京。收拾一番,站在船头,与前来送行的官员命妇百姓告别。
  曾纪泽站在大公主身后,看着船上烟囱冒出黑烟,顺风飘远。平静的海面上拖曳荡漾着一道道波纹。海岸逐渐望不见,海鸥叫着飞远,海风渐渐大了起来。大公主一身红色披风,随之飘荡。走上前来,隔三步站定,拱手劝道:“公主,浪大了,请回舱内吧。”
  大公主扭头,帏帽被风掀起,堪堪露出半张俏脸。曾纪泽不敢直视,赶紧低头。大公主微微一笑,“先生不必惊慌,本宫恕你无罪。”
  曾纪泽低头,“谢公主。外头冷,请回舱吧。”
  大公主望望远处一线海岸,点点头,感慨:“母后常说,趁着年轻,要多去外面走走,见见世面。不然,一辈子都困在四方院子里了。出来以后,本宫才知道,那个四方院子,是多么让人依恋。”
  曾纪泽抿嘴,到底还是个孩子。
  大公主本来也不指望曾纪泽应承什么,自嘲笑笑,“听莉枝说,他们家女人也是成天困在家里。看来,皇额娘建女校是对的。本宫听说,欧洲也有女子执政,有女公爵、女王、女皇,对吗?”
  曾纪泽点头,“正是如此。”
  大公主点头,“回去吧。”转身扶着奶嬷嬷进了舱门,跟莉枝说话去了。
  曾纪泽直起腰,心中嘀咕:什么意思?
  一路上,还算风平浪静。经过印度之时,听闻印度乃是英国殖民地,大公主歇了上岸心思。印度总督夫妇得知东方公主路过,特意坐轿前来拜见。大公主吩咐曾纪泽,“你去招待吧。小心些,印度这地方,曾经是东印度公司向我国走私鸦片的中转站。”
  船队补充给养之后,临起航时,印度总督夫人送来一尊佛像。大公主打眼一瞧,摆摆手,“纯金的本宫多的是,一个镀金的,就想讨好本宫?”随意交给曾纪泽,叫他处置了。
  曾纪泽无语,带着佛像出来,随手交给侍从,“收好了,等到大不列颠,交给他们的主子。”
  船队刚刚到达英国港口,大老远的,就见海岸上,一群人翘首相迎。曾纪泽上前提醒:“公主,英国储君维多利亚公主来迎接您了。”
  大公主点头,拉拉帏帽轻纱。海风太大,吹的手指抽筋,竟然有些拉不住。曾纪泽看不过去,小声劝慰:“公主不必紧张。维多利亚公主长的没您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维多利亚到底啥时候登基滴,偶不确定,这里是为了进行中西公主对比,亲们忽视吧!
  纯属胡诌,考据滴不要!
  放寒假了,路上小心。火车票要买好哦!


☆、96别盗文了

  满汉一家
  曾纪泽说完;恭敬退后;让女官们上前;好生护着。
  大公主咬牙;“好你个曾老头儿!”
  梅梅摸着肚子,靠在炕上,康熙抱着二公主;一起听大阿哥载淳读大公主家书。听到这里;梅梅笑了,问:“那个维多利亚公主长的真不好看?”
  载淳迟疑一声,笑着回话:“谁能比得上咱们天家公主国色天香呢!”说着,瞥一眼梅梅肚子;要生女儿;一定要生女儿!
  不得不说,老天有时候真是眷顾杏贞母子二人。载淳祷告两次,要皇后生女儿。到了年底,梅梅还真在永寿宫生下一对双胞胎。括弧:全是公主!
  永寿宫院子里,康熙与二公主一大一小互相对着,苦了一张脸,连连叹气:“不是说生男生女概率各占一半吗?好歹有一个带把的吧?”
  重华宫、阿哥所齐齐松了口气。万里之外,大公主正在德国做客,收到家信,不由皱眉:怎么又是妹妹?
  葆初从军事学院赶来大使馆,等着拜见大公主。得知此信,找个没人地方捂着肚子,哈哈大笑:皇阿玛,您老儿也有今天呐?等着吧,第四个保准也是公主。哇哈哈!
  可惜,没过半天,葆初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在欧洲世界里,这位神秘东方的公主——和硕荣安公主一行,获得了空前的轰动。每一个国家王室与平民都拥挤上码头、街头,等候在剧院、博物馆及沿途,希望能一睹东方公主仪容。据路不透社与泰六士报报道,和硕荣安公主笑容可掬,亲切大方。一见维多利亚公主,就送给她一个镀金佛像,说是为了两国和平。
  浪漫的法国人还特意为这位东方公主送上一万朵玫瑰,寓意这位美丽的公主如同玫瑰一般迷人,雾一般的面纱也遮不住她可掬的笑容。就连她身边的那位东方侍女,也是那么聪慧可爱。
  潘莉枝看了这些报导,一一读给大公主听。大公主噗嗤一声笑出来,“这要是在咱们国家,咱俩就成了街上疯跑的浪□了。”
  潘莉枝微微一笑,“可不是。我们家那么多女的,也就三姨太太敢出风头。我娘和二娘都老实的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着,自己先嘲笑自己一番。
  大公主点头,“我母后倒不反对我出门。只是我自己平日里也忙,没时间。再说,我也怕人说。”
  二人正说着,马车慢慢停下,就听丁汝昌在外回报:“公主,大使馆到了,请公主下车休息休息。”
  大公主点头,戴好帏帽,扶着潘莉枝下车,眼睛轻轻一瞥,瞅见丁汝昌身后,一个少年直身而立。一身学院军装,煞是齐整。微微点头,“是大阿哥伴读——阿鲁特葆初吗?”
  葆初见大公主向自己看来,急忙躬身行礼。嘴里不忘恭喜:“大公主喜得一双妹妹,奴才葆初这里恭贺了。”
  大公主听了,干笑一声,“多谢了。”
  说话间,驻德大事谭若麟夫妇及参赞率大使馆工作人员前来迎接。一行人将要行跪拜大礼,早有女官上前拦住,“公主有命,出门在外,入乡随俗,各位请行屈膝礼。”
  谭若麟夫妇这才按礼参拜,扶公主入馆内休息。
  安定下来之后,自然就是大公主在德国各项行程安排。跟德国进行商务谈判等事,自有谭若麟与曾纪泽率各商家负责。大公主只需带着谭夫人、潘莉枝四处吃吃饭、参加参加舞会,露个脸儿,表示一下东方皇室对德国皇室的友谊即可。
  见识过法国人浪漫与热情,面对德国众男子追捧,大公主与潘莉枝应付起来,已能游刃有余。潘莉枝拜托谭夫人好生照顾大公主,自己随着一位德国公爵,一同滑入舞池,翩翩起舞。一袭百褶裙,犹如一朵茉莉花,给香郁芬芳的国度,平添一丝清新亮丽。
  谭夫人扶着大公主感慨,“潘姑娘那条珍珠腰带,点缀的可是恰到好处。”
  大公主微微一笑,小声问道:“以前舞会上,夫人也接受外国大人们邀舞吗?”
  谭夫人含笑点头,“入乡随俗,为了两国邦交,有些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大公主点头,“合该如此。”
  正说着,又一位绅士前来邀请谭夫人。夫人刚要以陪伴公主为由推脱,就听大公主笑劝:“夫人尽管应邀,可别为了本宫,拒绝这位大人的美意。”
  谭夫人听了,只得告罪,搭手走了。
  大公主看身边只剩下几位贴身女官,暗暗放心,小心搜寻,看见葆初正与几个德官说话,叫来女官,让她们设法拐走那几个军官。等到葆初落单,这才整理衣裳,微笑上前。
  曾纪泽一面与德国官员接洽,一面留神公主这边动静。见她身边只剩下一个女官,有心上前照顾。冷不丁瞧见公主朝葆初走去,暗暗放心。
  哪知,没过一会儿,正说到两国通商互惠之事,就瞧见大公主捂着帕子,甩开女官,顺着人少之处,开门往后花园去了。女官在后面紧紧跟着,担心引人注意,不敢大声叫喊,只得抱着披风出门跟上。
  曾纪泽放心不下,对德国官员打个招呼,快步走近。只见葆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隐隐约约还有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