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工作全部暂停,这时甚至城外地护城河都还没有灌进水,只是一道旱坑。

同时考虑到从关口处得到地情报反映,翟族人这一次的规模要大于上一次太昊族长所面对的那一次,斟戈原向公孙氏、姜氏和太昊同时派遣了小分队,火急求援。

两天以后,翟族人如期赶到城下,却只能面对坚城,无计可施。

3000四余骑翟族部队还远不足以围城,翟族人也没有轻易放弃,干脆就在离城数百米远的地方驻下营来,每天不停地派遣小队绕城转圈,向城中大声喝骂。

这时,语言不通的弊端变成了优势:战士们根本就不知道敌人在骂些什么。

按斟戈原的盘算,是要以坚城固守待援,等三族部队抵达后,再一举击溃翟族人。

但明显翟族人没有那个耐心。

2月27日晚上,趁守军松懈时,一队翟族战士弃马潜到城墙下,以“人梯”地方式攀上了墙头,将几名不幸的守军杀死,再偷偷打开城门。

但这时城门地门枢还没有做得很好,开门时的巨大声响惊动了城中的守军,以太昊骑兵为首的抵抗力量迅速反应过来,一场突发的“城门攻防战”就这样打响了。甚至由于敌人有备而来,近200骑翟族人已经突入了城中,一度还爆发了巷战!

不过所幸的是,这群翟族人并没有找到俘虏营所在的地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运城东门如同一台绞肉机,不断吞噬着双方投入的生命。

不到两个小时后,从城墙顶上射下的疾箭将护城河外的敌人阻住,已经到了城门边上的翟族人后继无援,成为孤军,再坚持了一个小时以后被全歼。

这一役,城中守军损失113人,伤170人,收集到的翟族人尸体达到214具,逃走的和被抢走尸体的不算。

这仗还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双方都杀红了眼!

从此僵持的局面被打破,太昊骑兵们不满足于在城中当守军,一看到翟族人的小队出动,就会组织两到三倍的力量出城打击,直到所有的翟族分队在眼前消失。

3月11日,木驼率600余骑赶到时,城中的太昊骑兵已经不到300人,而攻防对象已经转了过来,翟族人已经被驱赶到离运城5公里以外的地方才敢扎营。

“下面该交给我了!”木驼红着眼大叫,不知道是因为愤怒还是兴奋。

第二百五十三章 … 木驼庙算

事实证明,木驼只是红了眼,并没有昏了头。

接下来的时间里,木驼取代了木芒,成为太昊骑兵的实际指挥者。近1000骑的骑兵也是木驼的最爱,能够指挥这样一支部队,比让他当城主更能满足木驼的好战特性。

但木驼并没有仗峙这一点力量,就轻易地去向翟族人发起攻击。

抵达后的第三天,木驼带着一个数十骑的小分队,缓缓的靠近翟族人在盐湖边上的营地。

这时已经近暮,木驼的目标并不是带这点人就进行一场试探性的骑兵对抗,而是来侦察敌情。

但结果让木驼很不爽。

显然翟族人已经吸取了上次被我率队踹营的惨痛教训,不仅在营地外不断有游骑巡视,甚至在近2米高的临时木栅上还搭上了荆刺棚,若贸然冲上去,包管会变成一群刺猬。

显然,突袭或踹营的想法被眼前的翟族人营地布置扼死在摇篮中。

木驼接下来的另一个动作,是去打探关口的情况。

此时距离关口处的大河结冰已经有十余日,大河中间的水流不断冲刷下,冰层已经大为变窄,现在关口处的战士们有信心在下一次翟族人经过时,以饱和的利箭攻击将故人阻断在冰面上了。

到这个时候,翟族人的后援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跟进机会。

“这里多安排100名战士!”木驼对骑兵们吩咐。

只有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术驼才能放心地对翟族人作战。

关口处有如泰山之安,现在,翟族这不到3000骑的部队已经是孤军了。

木驼甚至已经在好奇:隗王有没有在这支部队里呢?

几天下来,第二支强大的后援却赶到了。

“木驼呢!这家伙没把翟族人都杀光了吧!”姜由进入运城里,还没有看到翟营,先看到跃跃欲试的太昊骑兵们正在城内憋得难受,正在那里练战术,冲到太昊营内,先过问起木驼的去向。在他眼里。木驼绝不是那种战斗没有结束就会轻易罢手的人,眼下的太昊骑兵们闲得手痒,说明战事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打头了。

“什么?还没有开打?”姜由的大嗓门从太昊营内传出来,站在他对面地一个骑兵连长被溅了一脸的口水沫子,却不敢吱声,此刻的姜由像个捡到馒头的饿死鬼,满脸地喜出望外,口水长流呈痴呆状。

“不对!有仗不打可不是木驼的习惯!”姜由得到这个消息一阵兴奋后,开始转动脑子,知道木驼的谨慎一定是有道理的。

此时木驼正在布置关口处的防务。

次日下午,木驼回到运缄。公孙氐的骑兵这时才赶到,和姜氏一样,他们都落到了木驼地后面。这就是太昊在多年训练和使用骑兵以后所取得的优势之一,木驼的骑兵在得到信息后,可以在当天立即出发。姜氐和公孙氏的骑兵则需要经过数天的准备才能出发,且速度和质量远逊于木驼所率领的“老兵”。

“是这样,敌人的后援肯定是上不来了”木驼对姜由和公孙氏的骑兵首领公孙黑介绍道“关口处的冰已经开始消融,冰面上能够过马的面积很小,都在我们的战士射程内。而且这两天我们的战士们还在冰面上设置一些障碍,所以眼下这队翟族人实际上已经是孤军!”

军营内发出一阵欢呼。

姜由则对这个一直嗜战如命的木驼多看了几眼。

“我们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带上足够多的牛群。不怕损失,直接冲击他们的大营,这样子打起来会很痛快,但不知道他们的营扎得如何,能不能冲得动,可能白白损失了牛群,却打不进去。二是把他们引出来,再用全部力量围起来打,争取不放一个故人返回到营中。”木驼出了自己的建议。

要在以前,这种商量狠本用不着,直接冲上去就行了,但这一次翟族人也准备了足够多的弓箭,不再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而是真正的对手之间的较量,木驼已经尽可能地做到准备充分了,没有孤军与翟族人放对,而是等三族联军齐至,才与三族首领一起来商量打法。

此前姜由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么多,只是想带着他的牛骑兵和马骑兵混合编队一冲了事。

这一次三族联军加起来也不过2500骑左右,姜由的牛骑兵未算在内,太昊的骑兵什么时候能到还是未知数。

“要不要等一下,太昊城那边的骑兵到了以后我们再进攻?”公孙黑极为小心,这一次以他带的骑兵最少,不过700来椅,公孙氏需要用到骑的地方太多了,他们的散落部族正在不断地向宗族靠拢或取得联系,加上有狐氐正在建城,需要大量部队护卫,公孙氏已经有300余骑参加了有狐城的工地防御,这点力量已经是公别氏的极限。

“不!太昊族长事务繁多,我们能把这一佚打下来,就当给他分忧吧!”木驼决然道。

“嘿嘿嘿!俺也是这个意思!”姜由在一边敲边鼓。

没有太昊族长参与的第一场大仗,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最后是第二个方案被采纳。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所有的翟族人从营中引出来。

翟族人也不是瞎子,这些天不断在远处游走的侦骑已经把运城不断增兵的消息带回了营中,现在翟族人正在不断加强营防,根本没有出击的意思,很明显,他们还在苦等本该早就到了的援兵!

眼看数日大晴,想来大河边上的冰面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翟族人的援兵还没有露面,翟族人知道,希望已经很小了!

此时翟族人已经没有了长驻盐湖边上的奢望,开始不顾一切地从盐湖边上抢运盐回营中屯积,估计是打算捞一点算一点,随后就是如何开溜的问题。

可是姜由和木驼他们哪肯让翟族人就这么离去!

用姜由的话讲:“不是俺不想放他们走,而是俺们的牛神不会答应!”

一边说,他一边拍拍身边的一头“战牛”。

第二百五十四章 … 技术优势

公孙氏到后,再过去两天,天气越发晴朗,而翟族人对援兵的期盼已经落入盐湖底。

木驼不再客气,连续几天,将翟族人逼得不敢再到盐湖边上收集盐块。

2月24日,木驼和姜由都同意:已经不能再等了。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太昊城的骑兵应该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他们俩都不愿意看到太昊族长出面再打这一仗,何况这又是几乎必胜的一仗。

所以一个近百人的小分队很快就出现在翟族人营地外。

木驼和姜由骑马在营地周围转了一圈,很快就引来翟族人高度紧张,在营地的木栅后向这个小分队盲目地发箭,却不能伤到木驼他们一根毛。

姜由纵马靠近营门处,那里的翟族战士最多,小心地举着牛皮和长矛守在门口,盯着姜由的举动。

“咻!”

一支长箭在接近姜由时落到他的马前。

这一箭应该是营中弓箭的射程极限,因为这时姜由距离营地大约50米左右,但很明显箭势已衰,让姜由看出了翟族人的弓箭实力。

“看我的!”姜由在马背上拉满一弓。

他的弓是双弦弓,比普通的太昊骑兵射程远得多,奔驰中骑射也能轻易达到50米左右,此时静止拉满,威势更是惊人。

“嗖!”

一箭穿入营门,翟族人早已经将牛皮举起,抵挡这可怕的一箭。

可惜离姜由最近的一名翟族人还是不幸地成了靶子。这支箭穿过了他手里举着地生牛皮,插在了他的肚子上。

营门口一阵混乱,姜由哈哈大笑着率军远去,木驼在一边咂了一下嘴,却自知臂力不如姜由,不能也来这么一下子,只得也率队离开。

翟族人却没有出营追击。

“明天!”木驼也看到了翟族人的弓箭实力,对打胜仗的把握又大了几分“我们明天就打!”

“可那些崽子们要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