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姜氏地族长却浑不以为意,而是关注怎么分配战果。

或者他比我更适应这战场。

“你慢慢处置罢,除了马——马群得分成三份,太昊、姜氏、公孙,各得其一,其他的由你处置!我得去支援木驼!”

我回过头大叫一声:“咱们走!”

太昊骑兵迅速汇作一处,跟在我后面,远离翟族人,扑向木驼那边的山口。那里的四百余族人。路过坡地,看到公孙干忙得不可开交,我只是在马背上挥手示意了一下,便匆匆掠过。

等我们疾速抵达山口处时。天已经近暮,所有的马已经喘气很急了,幸好现在已经不用快速驱马了,我在山坡下略迟疑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连夜翻山,但最后还是一咬牙——过!

头一天回来报信的战士还有留在军中的,这时也出列自觉带路。为了看到路线。也为了防御猛兽,有战士从马背上的陶瓮中取出火种,多数战士手中都举上了火把,一条火龙从山坡向上延伸,直指南方地山口。

这一路果然不好走,荆棘丛生,道路狭窄,峡谷中蜿蜒断续。时时如处绝境。却又随即峰回路转,马儿不时发出嘶鸣,看来是有些划伤,甚至骑兵们的腿部也不时会被长得较高的荆刺划到。疼得直呲牙。

若是在白天,估计大半天也就能翻过了,可是在夜间行军,加上战士们都已经疲累不堪,只是在马背上啃了些干粮,这时行军的速度怎么也高不起来。但不出我估计地话,白天的速度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毕竟这样的山路不是靠人、马体力好就能快速通过的。

近凌晨约3、4点的时候,终于进入了一个较平缓的路段,按带路的侦骑说法,已经快到阵地了。

可就在我们心情略一放松之际,却看到阵地方向火光四起,喊杀声传来。

“太昊骑兵们!敌人比我们先到了!——咱们上!”我心急怒吼,所有已经疲态尽显地骑兵,甚至胯下的马,也仿佛都听到了这一声喊,顿时奋起余勇,提速疾奔。

十多分钟后,越过一段坡地,阵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好险!

前方的大河边,对敌双方的火把照亮了大河一侧,从坡地延伸到大河的数条大沟渠将敌人的骑兵牢牢地阻隔在沟渠对面。暴怒的翟族人在一个脸戴面具的族长指挥下,正不断下马,从坡地往上爬,与扼守在坡地上地太昊和公孙联军激战。坡地上已经布满了尸体,利箭还在不断从坡地上射下,阻止敌人地前进,箭支却已经显得稀疏无力。

坡地上方的防御方已经不足百人!

而对面的敌人竟还有上千骑!

“木驼!——”我长吼一声,率队扑向阵地。

铁骑如龙,防御方看到火光映照下骑兵身上的藤甲,精神大振,不再保留箭支,弦响声急,已经接近阵前地敌人又被压制住,只有少数的死角钻上来几名敌人,瞬即消失在黑暗中,只传出几声惨叫。

600余骑已经赶到的太昊骑兵纷纷靠拢阵前,坡地上方防御阵地上,一条火龙将阵前照得通明,身着藤甲的太昊骑兵此时没有半分疲态,有如神兵,斜睨坡下近百米开外的敌人。

从纵横的沟渠到防御方阵地,只有近30米宽的坡地可以向上攀登,其他地方人马都不能上前,此时已经胜券在握的敌人看到对方突然出现强援,都惊呆了,一时不再敢往前一步。

对方的族长——或者应该是隗王,一张脸藏在面具后,却踌躇不前,不知道是喜是怒。

我看到阵地上满布的公孙与太昊族人尸首,不禁悲从中来。

“木驼何在!”我暴喝一声,估计隗王也听得清楚。

“在——这里!——”一名战士扶起木驼,向我示意。

我下马跑过去,木驼不服气地把扶他的战士一手推开,拍拍胸口:“族长——俺没事!”

紧接着“哎哟”一声跪在我面前,看得到脸上有一记乌青撞伤,腿上还有血渗出。

我一脚轻轻将他撂倒:“医生!——吓死老子!我还以为你死硬了!”

一名医生从马背上下来,快速跑过来,其他医生都纷纷去救治伤者。

“吼!——”对面的隗王估计是看我目中无人,一声怒吼,又有少量的翟族人缓缓向前。

“拿我的弓箭来!”

一名骑兵从马背上取下我的长弓长箭,递到我手中,我张弓搭箭,瞄向隗王。

第二百二十三章 … 逼退隗王

翟族人开始在坡地上缓缓前进,火光映照下,隗王的鬼脸狰狞恐怖,却不知道真实的表情如何。

我拉开长弓,瞄准隗王那张鬼脸,让弓弦从拇指的牛皮扳指上滑开,最后决然放开,一声弦响从耳边响起。这一瞬间却像是有什么在我眼睛上擦了一下,像是弓弦带起的风,我眼睛一眨,感觉左手颤动了一下。

心想这下要糟——不会又中大腿吧。

隗王对这么远距离的射击没有任何预防,毕竟从我的位置到他那里有100米左右,加上他在火光照耀下,对坡上的情形也不是看得很清楚,最多以为我瞄准的是正在推进的翟族人。

等他听到风响,长箭已经临身。

“嗖!”

汗!

不要说腿,连毛都没擦到一根,只是长箭从他耳边擦过,我都看得到他举手摸耳,看有没有受伤。

我正在自愧,却听到太昊骑兵们欢呼响起。

原来隗王毛发无损,在他身后不远处的一名骑兵却遭受池鱼之殃,长箭穿入颈窝,大河水响,听不到他发出任何声音,直接从马背上倒撞下来,手中的火把失控地坠落旁边的一匹马身上,那匹马被火把燎到,一声长嘶连大河流水声都没有盖住,太昊的战士们都清晰地听到了。

隗王回头一看,亡魂大冒,跃马后退一段才稳定下来。

正在坡下缓缓前进的翟族人看到动静,骇得不敢再进,纷纷回头上马,退得比隗王更远。

隗王迟疑不决,如此远距离的攻击,对翟族人来讲。不啻是后世的战士端着步枪面对火炮。

先前的少量箭支还能让不少翟族人顶着牛皮扑上阵前,与公孙氏步兵交战,但面对如此远距离的攻击,再让族人扑上坡地来,无疑是飞虫赴火,有去无回。

太昊骑兵们纷纷从马背上下来,将火把插在地上,张弓搭箭。

近30米的高度差。足以保证绝大多数箭支能射出80米以上地有效射程,虽然不如我那样能射出100米以上,但对坡下的敌人也足以形成一定的威慑力,让翟族人不敢靠近。

隗王踌躇了一阵。挥手后指,翟族人大队缓缓退却。

等火光后移,我才吓了一跳——在火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有近2000骑兵密密地挤满了大河岸边!

看着疲惫不堪的战士和囊中屈指可数的长箭,我无奈地下令就地休息。

战士们系好马后,都累得坐在地上不想动,连我也扛不住了。要是隗王看到我们现在的情况。说不定就不用再犹豫了,直接就往上冲。

这时才有时间清楚战场。

阵地上,太昊的第一梯队剩下了一半,最惨地是公孙氏战士,还有40多人活着。

但坡地上,翟族人扔下了不下200具尸体,坡顶上还有300多具。

这一次翟族人竟出动了3000人的队伍!

难怪隗牙说隗王的队伍比草原上的牛羊还多!

如此庞大地队伍后面,是一个近万人的基础族群!那还有没参加这次战斗的翟族部落呢?

我对翟族人的实力需要重新认识了。

指挥骑兵们将尸体扔进咆哮的大河。包括太昊和公孙氏的战士也不例外——族人们或者有些不解。我也不想花更多时间给他们解释微生物学知识,这时效率是最重要的。以后等我“退休”了,到太昊学校去当老师,那时再给他们解释吧。

但在搬运尸体地过程中。我才真正发现,这些翟族人正如隗牙所说,普遍比我们的族人高度要高出一截,平均大约有1米55到1米6左右,当然还远比不上我,但在其他太昊族人眼里,也就算“高人”了。

那隗王有多高?是不是和我一样?

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方的防守战士在地形占优的情况下,居然在阵地上产生巨大伤亡!

在人数相同,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我们的战士在单兵对抗中还不是翟族人的对手。

但总体上说,还是敌人的伤亡大得多,主要是我方地弓箭给敌人带来了巨大伤亡,几乎所有冲上来地翟族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了箭伤。

但到了后半夜,估计箭支也不多了。

“木驼!——死了没有?”我吼了一声,但听上却连平时说话的音量都达不到。

“在呢!还死不了——”木驼的声音还听得见,却主要是累的,不像伤得很重地样子,要说到跟翟族人对抗,他算是难得的一个还能单兵对抗不发悚的。

“这一仗是怎么打的?你跟我说一下。”我那边打了一场大胜仗,这边却是一场艰苦的防御战,虽然结果还是胜了,却颇有些侥幸,我对这仗很有些耿耿于怀——难道隗王知道我们今天开战?

火光照耀下,木驼把这一天的战况向我作了一个详细的汇报。

这天早上,我们后援的公孙氏步兵还没上阵地来,不到百人的太昊骑兵们正在阵地上休息,几天的挖掘工作让大家都疲惫不堪。尽管还没有“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觉悟,但木驼作为一名“老兵”,对工事的重要性非常清楚,还是逼着大家不要命地挖了近十道深1米左右的坑道。

太昊骑兵与其他部族战士不同的一个重要装备,就是一把青铜锹,这成了开挖坑道的利器,甚至在后来的近身作战中,这把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餐还在锅里的时候,对方的先头部队已经出现了。

“看!鬼族人!——骑兵!”站岗的战士吹响了木哨,木驼带着几个人上了最高点。

远处的大河岸边,上百骑鬼族人正快速接近,无鞍的骑兵是鬼族人的显著标志,过去一个多月的战斗已经让太昊骑兵们非常熟这些敌人,数里外都能辨别出敌骑和我们的骑兵来。

木驼大叫:“戒备!”

正在做饭的战士和休息的骑兵都立即带上短矛和弓箭上了阵地。

可是这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