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再进行一场末日之战了。

“我们已经向中国方面共享了刚刚发现的情况。相信他们也已经开始解算了。该死的印度人竟能将这样大的一个基地隐藏的如此之深。”在电话的这一端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一向向总统介绍着自己最新了解到的情况,一边向总统请示着下一步的行动。显然印度的这一次攻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中、美、英、巴四国的情报部门在过去多年的对印工作之中全部错过了这个关键性的目标。

当然作为一个资深的军人和导弹拦截领域的专家,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也同样不能佩服印度人在选址上的独具慧眼。印度虽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但是除了由喜马拉雅山南麓及一系列与之平行的山脉组成的北部高山区之外,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都集中在中部及东、西沿海地区的平原之上。南部由“德干高原”组成的高原区便成为了印度最为天然的军事掩体群。但是南部各邦早已为英国情报部门所渗透。却一直以来忽视了“德干高原”北部的温德亚山脉。

凭心而论温德亚山脉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下发射基地的所在。这里主要是巨大的外露岩架沉积岩,特别是德文的灰褐色沙岩,沿着河谷往前延伸。这为建设和挖掘都会带来巨大的困难。但是这些岩石却被水严重地腐蚀着,在这些岩石中形成了许多的洞穴、石室和石屋顶。这却给印度方面提供天然形成的入口。利用这些洞穴和石室的掩护,印度军方出动了最为精干的工兵部队秘密的在温德亚山脉下掘凿了近8年的时间,才建设成了今天的末日基地。而令印度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一切的努力全都没有白费。

“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已发射的导弹实施拦截。我需要我们在印度洋上空的‘光盾’。”面对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迈克。李总统显然失去了耐心。虽然“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采用三级结构,理论射程在4000千米左右。印度军方一度吹嘘可以覆盖中国最主要的城市:政治中心—北京以及经济引擎—上海。但是这种计算方式却有着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印度必须是在自己与中国的边境线上发射导弹。而从位于印度中部的温迪亚山脉展开的攻击至多只能覆盖中国中西部的广大地域,但仍能攻击中国的乌鲁木齐、西安、武汉、成都、重庆、昆明等西部大城市。这些城市遭遇核攻击的损失或许不如北京和上海那样的致命,但此刻对于美国来说他们仍必须保证中国不遭受过度的刺激。

“我们有3架ABL战机正在印度洋上空待命,随时可以开始拦截。”对于总统的命令,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显得信心十足。“我并不要求100%的拦截率。”但在这次谈话的最后,迈克。李总统却意外的说道。“我们需要的是向世界和中国展示我们具备拦截的能力,也同样努力过了。如果只是1~2枚核弹突破了我们的拦截,在中国本土爆炸,那么我们完全有可能遏止中国的愤怒。”放下电话,面对嘴角泛起一丝微笑的总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霍华德。泰勒将这一步棋的背景缓缓到来。

此刻在印度洋的上空,一架有着美国空军标准灰色涂装的波音747…400F货机正飞翔在1。2万米的高空。虽然有着普通货机相近的机身,但是在其机首部分那与众不同的“性感”的“大鼻子”却毫不掩饰着他的身份—这是一架美国空军携带有机载激光武器(Airborne

lase简称ABL)的激光拦截战机。

第五十八章:百密一疏(二)

“我想我或许是美国空军中第一位驾驶着波音—747进入敌对国领空的空军飞行员了。”坐在这架特制的波音747…400F型货机的驾驶室内,此刻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特迪中尉正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接受着来自五角大楼的最新指令。“不!你错了,特迪!在你之前还有美国总统—哈里森。福特(指的是电影《空军一号》的情节)。”

特迪中尉的自豪不经意间引来了副驾驶座上那位迷人的金发美女—罗兰斯少尉的调侃。

这种在美国空军的装备序列中正式编号为:YAL—1A型的重型激光战机实际生产型的机组成员由4人组成,其中除了在驾驶舱中的飞行员、副飞行员之外还有在机身中部的控制中心的两名武器操作手。一般情况下战机上昂贵而先进的传感器系统(无源红外传感器)、高能激光器(氧碘化学激光器)和瞄准与跟踪系统(光束控制)均在那两名不苟言笑的武器操作手的控制之下,而来自美国空军325飞行联队的特迪中尉和罗兰斯少尉的任务仅仅是保证飞行平台的稳定和正常飞行而已。这一工作对于曾在已经全部停飞的美国空军主力战机—F—15C“鹰”型战斗机上拥有上千小时飞行记录的两人来说可以说是毫无难度甚至枯燥乏味的事情。

“相信我这并不比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飞行试验中心中完成的困难多少。”此刻年部署在太空之中的美国DSP导弹预警卫星已经发现了在印度中部山脉之中升腾而起的红外羽烟,并将印度方面的这最后一击的种种运行数据传输到此刻正在印度洋上空巡弋的3架YAL—1A型重型激光战机的控制中心之上。接下来的工作一切便如在特迪中尉和罗兰斯少尉在接受美国空军飞行试验中心过的为期数年的长期测试一样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

首先YAL—1A型重型激光战机将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标区域接近,同时机载的被动红外传感器将开始全力的工作,搜索来袭导弹的尾焰。在发现目标之后将迅速转入攻击程序。通过安装在机身上方的驼峰处的泪状激光发射器,将对准目标射出光束。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的毁灭之光,而是有美国诺斯洛普。格鲁门空间技术公司开发的激光指示系统(BILL),这种千瓦级的轻型激光发射器的作用仅能将跟踪和锁定目标,通过计算机的详细分析得到它的轨道和相关飞行数据,并用来指示目标。同时这道激光也将测试当时当地的大气对激光的扭曲状况,并将扭曲的数据传给筑控制计算机,修正杀伤激光系统的发射时机和能量,最终得出保证高功率激光束在空中穿过几百千米后仍能在目标上打孔所需的精确补偿值。

要知道被即便认为是被认定为最强大毁灭武器的激光也有的它的致命弱点,美国军方在研究空基激光(ABL)反弹道导弹系统,就碰到了所谓的“萤火虫”骚扰难题。当施行攻击的激光束遇到尘埃时,尘埃将会燃烧,看起来宛如闪烁的“萤火虫”。虽然绚烂夺目,但这些“萤火虫”将会使激光束发散和折射,从而降低激光的威力。

当激光指示系统锁定了目标之后,超高灵敏度跟踪激光器(被动测距系统,ARS)的新型吊舱将进入工作状态,这种由二氧化碳激光器、主动和被动传感器、光学系统、万向节和各种灵敏的电子装置组成的精密仪器,其功能是为任务处理器提供数据,而后者利用这些信息对敌方的弹道导弹进行跟踪,并对它们进行排序,以便由ABL系统中兆瓦级的化学氧碘激光器(COIL)实施最终的攻击。

经过前段的准备和锁定及解算工作之后,真正的攻击才得以正式的展开。通过加装在庞大机身之上的6个均有一辆SUV跑车大小,重量大约在6500磅(2948公斤),由3600个分离的部件组成的互联模块,战机将在瞬间聚拢起强大的能量,随后通过一个直径3米;重约5000公斤的飞行转塔以杀伤用高能激光束的模式发射出去。该转塔装在飞机的头部;由球形转塔和滚转外壳组成;转塔内有1。5米孔径的望远镜光束引导仪和高透过滤窗口。

虽然每个杀伤脉冲的持续时间为5秒,但是一个脉冲的总能量却已相当于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在超过1小时内所消耗的电能。波长1.3微米的高功率激光束经过反射镜聚焦后,将准确射向目标导弹的后段燃料箱,激光束将在目标上形成约有篮球大小的光斑,使得导弹温度急剧升高,仅仅在持续数秒之后,这些“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坚固的外部装甲将被击穿,高温将在瞬间之内引爆导弹推进火箭内的所蕴藏的足以跋涉数千公里的高能燃料,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导弹的结构体将在熊熊的爆炸火光之中被彻底破坏。足以毁灭一座城市的核弹头也同时被摧毁,成为1万多米高空的大气层内绚丽的烟火表演。

这样的实战攻击虽然还是首次,但是对于长期以来渴望根除导弹威胁的美国人来说却已经在实验室和本土的空军基地内重复了无数遍,唯一不同的是在试验中特迪中尉和罗兰斯少尉所驾驶的战机照射的是一架NC…135E试验机,以确认该机跟踪单个空中目标和测量大气湍流的能力。而作为模拟靶标的NC…135E将在机身上喷涂一幅弹道导弹形状的图像,并在机上设置着各种测量仪器。

虽然整个过程在叙述中显得无比复杂,但在实际的战斗中YAL—1A型重型激光战机一次攻击从发起到完成却仅仅需要了不到20秒钟的时间。在短短的这几刹那之间,印度军方最后的报复之中有2/3成为了无谓的泡影—4枚“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在助推段飞行过程中被美国空军的YAL—1A型重型激光战机击毁。而印度军方对于这种拦截却根本没有办法。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中国内地一两个主要城市遭遇核打击的消息了吧!”曾经在YAL—1A型重型激光战机正式服役时骄傲的宣布“阿基米德在2200年前就能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烧毁罗马舰队的船只,现在让我们在空中完成同样壮举。”的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此刻正在五角大楼的办公室内得意的欣赏着自己的成绩。应该说他的部下出色的完成了白宫给予的任务。同时也给了国会那些对导弹防御计划死抠着每一个铜板的议员们以一个响亮的耳光。

要知道尽管ABL计划几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由于计划费用不断攀升、进度一再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