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平均飞行700小时后,印度技术人员发现这些战机的发动机叶片出现裂痕,迫使印度空军不得不在当年将其全部停飞。这是印度空军首次停飞苏…30战斗机,也是这个型号的飞机在全球装备国的首次停飞。印度空军官员要求俄罗斯免费更换这些有缺陷的发动机部件,但俄罗斯乌法发动机生产厂却要求印度付费更换,因为保修期已过。

而苏…30MK型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探测精度和识别目标能力也一直以来广为印度空军飞行员所诟病不已。苏…30MK型战斗机的机载雷达虽然看得远,但却看不清,在演习中曾多次“击毁”己方飞机。导致印度空军不得不下令苏…30MK型战斗机的飞行员在依靠肉眼识别目标之前不允许开火,这直接导致了在同年11月的边界冲突中参战的苏…30MK型战斗机听任巴基斯坦空军的歼…7P型战斗机大摇大摆地从眼皮底下溜走。

忍无可忍的印度空军拒绝再接收“半成品”飞机,并威胁将取消整个苏…30MKI项目。俄罗斯方面则反驳说项目进度缓慢的直接原因是印方的拨款速度停滞不前,苏霍伊设计局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来进行苏…30MKI的研制和试飞工作。从供货方来说,俄方是没有任何理由遭到指责的。俄方表示,如果合同最终无法全部完成,俄方不会退还研制经费,如果印度拒绝购买俄飞机,俄将立即废除生产许可授权。当然苏霍伊设计局还不忘旧事重提,威胁要把利用印度提供的发展经费研制出来的新技术装置在苏…30KN上出售给印度的“北方邻国”,当然还要提一下该国也是巴基斯坦的长期盟友。

面对强横的北极熊,印度人不愿也不敢和俄罗斯人较真。印度空军一边忍气吞声,一边开始与法国接触商讨购买126架幻影2000…5型战斗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货不对板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实被苏霍伊设计局挂在嘴边的“北方邻国”在与俄罗斯的军贸领域实际上也并未少吃亏。但是与印度相比,中国将这种吃亏视为对本国军工产业的一种激励。

第五十三章:达卡攻防(二)下

“这与演习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嘛!”此刻游弋于激烈战场附近空域的刘庆征中校和中国海军航空兵“东海之箭”第47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们注视着雷达屏幕之上一架又一架的印度空军的苏…30MK型战斗机被友军的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击落,表情却并没有过多的欣喜,有的只是理所当然的少许称赞而已。要知道与俄制苏…27系列及其衍生型号重型战机的对抗,一直以来都是歼—10型战斗机服役以来的主要演习科目。

和所有重型战机和中型战机之间的对抗一样,俄制苏…27系列及其衍生型战斗机的优势在于大功率的雷达和远程打击的能力,而当距离拉近到中距离甚至近近距离的格斗之时,灵巧的中/轻型战斗机才能发挥自己的机动性能优势。但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能永远停留剑短于人的不利状态之下。为了克制重型战机的距离优势,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断从战术战法和硬件设备上下足了苦工。

在歼—10型战斗机正式加入现役之后,中国空军便不断在中国西北和西南组织整建制、全要素、全过程对抗和未知条件、电子干扰条件下的高难度对抗训练,通过在近乎实战的环境之下,攻克了一系列训练难题,创新克敌制胜的战法。最终在与引进的俄制的苏…27/苏…30MKK型战斗机的的较量中,年轻的歼…10型战斗机不但可以以少胜多,还能保证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先攻优势,从成都军区演习的10:1的优良战绩到西北天空的“四战四捷”,中国自行研制的歼…10型战斗机已经具备了全面克制俄制苏…27系列及其衍生型号重型战机的能力。

对于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这一系列演习结果,印度空军早有关注,但是他们仍然固执的认定中国空军派出的不过是早期引进的苏—27型战斗机的原始型号,雷达和航电设备不如刚刚服役的歼—10型战斗机,完全在情理之中,而自己拥有的可是俄罗斯空军一再加强和改进之后的苏…30MK型战斗机,对抗歼…10型战斗机应该没有问题。不过他们显然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中国空军比印度更早的装备苏—27型战斗机,对这种曾经唯一可以与西方空中力量对抗的重型战机的改进和调试工作从未间断过。

被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10H型战斗机所携带的主/被动电子对抗吊舱完全克制的印度空军苏…30MK型战斗机群,此刻已经被打乱了原先的战术编队。笨重的苏…30MK型战斗机一边以不超过40度的转弯角,围绕着双方战机迎头的轴线进行蛇形机动。躲避着迎面而来的中国空军的PL…10型中距离空对空导弹,一边寻找着几乎将自己所携带的俄制R…77型中距离对空导弹打出去。

虽然在这样的大范围机动的状态之下,即便是先进的俄制R…77型中距离对空导弹也难以命中目标,但是至少聊胜于无。随着一发发R…77型导弹挣脱了导弹挂架的束缚,孟加拉湾的夜空之中再度布撒开死神的巨网。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自主截获目标的距离约为20千米,在发射之后到自动截获目标之前这段时间,是超视距空战的关键阶段。已经占近先机的歼…10H型战斗机在预计敌方导弹接近到一定距离后,可以轻松的采取规避动作,例如转弯或者爬升。因此空空导弹的可攻击范围是有限的,在偏离其发射方向一定距离之后,导弹由于能量的消耗将无法追上目标。所以印度空军苏…30MK型战斗机看似来势汹汹的反击,实际上却是一无所获。

而随着双方超视距空战的结束,两军战机之间的距离已经进入了20公里的中距离空战范围之内。此刻在第一轮打击中被驱散对型的印度空军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钳型攻击之中。钳型攻击的战术实际并没有太多的玄妙可言,说白了不过是几个机组协同攻击同一个目标,以达成对其中一个机组或战斗机有利的战斗态势。

对于实行钳型攻击的每一个机组来说,他们所要作的占位激动和武器运用与进行迎头攻击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真正的难度在于战区之外担任指挥任务的E…7H型舰载预警机以及各机组平时训练时形成的配合程度。战区之内的歼…10H型战斗机在接到了目标指示信息之后,迅速熟练的分成两个战术小组,一个战术小组机动到目标航行轨迹的对面,在利用机载火控雷达锁定目标之后,力争首先发动攻击,而另一个战术小组则机动到目标的侧翼。如果敌机向准备实施攻击的战术小组实行机动规避,则往往正好进入已经占领了有利攻击战位的另一个战术小组的火力打击之内。而两个战术小组的攻击阵位之间还保持着不少于1500米的高度差,在三维空间的空战之中对手几乎没有可以躲避的空间。

在整个钳型攻击的过程之中,中国海军航空兵的E…7H型舰载预警机除了不断向己方的战斗机群提供目标最新的指示信息和实施攻击引导之外,还时刻跟踪观察着空中的战况,监视和保护着实施攻击行动的己方战斗机的后半球,以在出现威胁之前能够及时的通报给相应的战斗机。陷入中国海军钳型攻击之中的印度空军的苏…30MK型战斗机显得的更为被动,无论在哪个方面似乎都难以摆脱中国海军航空兵的猎杀,被击落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早已注定的宿命。

“我们的增援在哪里!”看着自己的部下不断的被击落,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贾姆瓦尔中校一边驾驶着自己的战机努力艰难的摆脱着难缠的锁定,一边祈祷着时间能够过的再快一些。从印度东部机场飞来的增援机群能赶快出现在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侧后,将自己和可怜的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救出这夜空之中的死亡牢笼。

但贾姆瓦尔中校所不知道的是印度空军强大的增援兵力也同样陷入了空前的苦战之中。应该说乔京德尔在这次空中决战的机会选择上独具慧眼,随着中国海军的“直辖市”级核动力航母“上海”号进行离位维修,唯一还在第一线坚持作战的中国海军“江苏”号中型核动力航母的确难以独自抵抗印度空军如此庞大的攻击机群。标准排水量只有4万吨的“江苏”号核动力航母和法国海军的“戴高乐”号航母一样属于中型航母,只能携带40架左右的固定翼战斗机,包括2架E…7H型舰载预警机、24架歼—10H型战斗机、3架歼轰…7E型电子战机和9架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即便加上从“上海”号核动力航母上赶来的增援兵力,也难以与从东部各机场上起飞的印度空军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兵力相抗衡。

不过乔京德尔显然忽视了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参战兵力的数量,更取决于双方参战部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江苏’号上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百战之余,而印度空军经过了马六甲海峡战区的连场重创已经锐气尽失,不过是惊弓之鸟而已。”面对印度空军的倾巢而动,此刻仍在“上海”号航母之上关注着战区发展的徐杰大校淡然一笑。在他的眼中,今夜的激战不过将成就一场“孟加拉湾上空的猎火鸡”而已。

随着“江苏”号航母之上的剩余的歼—10H型战斗机、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和歼轰…7E型电子战机悉数弹射起飞。孟加拉湾西部的天空之中,战况愈加激烈起来。虽然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在实际的空战之中印度空军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轻松。面对着中国海军航空兵所采用的包围战术,印度空军的大机群几乎处处被动。

所谓的包围战术指的是分别携带中、近程空对空导弹的战斗机协同作战时所采用的战术。各战斗编组的战斗机在接到目标指示之后,首先由携带着近程空对空导弹的歼—10H型战斗机机群按照钳型攻击的战斗模式分开,其中一组作为诱饵爬升,采用佯攻行动诱敌追击,而其他战斗机组则按照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