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奈良晃少将不知道的是,正是由于这个命令,一直到宜昌的战事结束,他的部队都没有能够抵达目的地。

湖北水网之乡沔阳,陶家坝。国民革命军第128师指挥所。

指挥所的大厅中央,并排挂着两个人头像:一个是带着上将领章的最高统帅的戎装照,另一个是王劲哉师长的。两个巨幅头像的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联:你蒋委员长若抗战到底;下联:我王劲哉誓死不做汉奸。

这个指挥所的主人,就是第128师的师长王劲哉。

王劲哉是陕西渭南人,人送外号王老虎,出身于西北讲武堂,原系发动西安事变的西安绥靖公署杨主任部下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第四十九旅旅长。西安事变时,王劲哉临危受命,担任西安警备旅的旅长,是抓捕最高统帅的急先锋。王劲哉带兵将城内的国民党中央机构重重包围,并囚禁了大批跟随最高统帅到西安的国民政府军政大员。事变后,西北军的少壮派代表人物王劲哉和东北军少壮派代表的孙铭九等人,极力主张杀掉或长期软禁最高统帅,以免有个别集团借用事变获利。西安事变后,十七路军和张少帅的东北军一样被分化。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陕西地方十七路军极力要求参战。最高统帅下令:大军待命,继续反省。时过几日,最高统帅又不计前嫌,欣然下令,允许由猛将王劲哉带四十九旅开赴战场。

抗战初期,最高统帅觉得王劲哉是国军抗战难得奇才,而且王劲哉要求部下是成为职业军人,不允许像其他十七路军部队,沾染乱七八糟的“政治”,几乎没有党派成员。所以,最高统帅不计西安事变时的前嫌,将王劲哉破格提拔为新编第35师师长兼开封警备司令。此后不久,山东的省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置抗日大义于不顾,擅自撤离防区。最高统帅下决心要杀一儆百。当韩复榘的去郑州开会的专列路过开封时,王劲哉亲率特务连,跳上飞速行进的列车,首先镇住了韩复榘的随从保镖,将韩复榘生擒。韩复榘求王劲哉念在同是西北军的情分上,放过一马。王劲哉大骂:老王是陕西军,不是到处丢人现眼西北军。从上到下,到处是三姓家奴吕布,一到关键时候都成了软蛋。别以为老王是个小师长,志气大着呢。

徐州会战中,陕西的王劲哉和四川的王铭章身先先士卒,有胆有谋,冲上前线,立下赫赫战功,一个战伤,一个战死,老“二王”的英雄事迹感动全中国。最高统帅参加完王铭章的追悼会后,随后传令嘉奖王劲哉,并将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荣誉纪念日颁予王部,新编第35师重新命名为“抗战第一师”陆军第128师,拨归第31集团军汤总司令部下。最高荣誉就意味着最大牺牲,由3000名陕西冷娃为骨干组成的一二八师,先后参加了保卫上海、南京、九江、武汉等会战,驰骋与江、淮、河、汉抗日战场,令日本人闻风丧胆。特别是武汉会战时,日寇攻陷九江,沿长江南北而上,向南京沦陷后的国民政府所在地武汉进攻。南岸一路的日寇十一军,沿瑞昌向湖北大冶攻击前进。参加这一带防守的一二八师给了敌人有力的打击,使敌人的攻势受到严重阻滞,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平均每日仅能推进二三公里。

武汉会战后,“汤司令”不知是听了谁的命令,还是自己斗胆,将日寇听了都吓得尿裤子的一二八师化整为零。128师尚有战斗力的第382旅,由副师长李俊彦兼旅长带领下,挥泪告别王劲哉。382旅忍辱负重,调往河南去充实了其他部队。128师副师长李俊彦后来带领382旅的弟兄们,苦战洛阳,直到洛阳沦陷。为不影响抗战的团结,128师剩下的兵员连同轻、重伤兵共计不足200来人,受令开到湖北咸宁、蒲圻一带(自行)整休补充,对此,王劲哉对汤司令和委员长恨之入骨。但是,他并不恨怨嫡系们对自己没有升迁,而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拆散自己辛辛苦苦拉扯起来的128师。

1938年10月,王劲哉带着他的余部刚来到鄂南,就传来武汉失守的消息,其他部队纷纷后撤。汤司令命令他跟随集团军撤退到湖南去。但是,王劲哉想如果不坚持抗战,我就是撤到陕西渭南老家,日本人照样会打过来。当年自己带着3000冷娃东出潼关,如今只剩了200来号兄弟。再说武汉会战后,中日两国的战略争夺,必定会从大城市中小城市或者乡村,到哪儿去都一样,有的“正面抗战”,有的“统一战线”,都是胡扯蛋。升官发财离了各种“党”都活不成,抗战离了各位党照抗不误。咱老王就给想打日本给全国好汉找一条新道路——“独立抗战”。便决定不买别人的帐,就呆在鄂南算了。

旷日持久的武汉大战后,丢失在广大战场的枪枝、弹药和各种武器不计其数,当地青壮年随手可捡几杆枪。于是,这些有了枪的人们便纠合起来,纷纷拉队伍、建组织。一时间,中原大地群雄并起,各种武装团体如雨后春笋般从长江两岸日中两军大牙交错的中间地带冒了出来。大的纠合成几千人到几万人,中的几百人到千把人,小的也有几十人。这些武装都扯起抗日救国的旗号,开展敌后游击战,王劲哉见有这样一个大好时机,心里激动不已,“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斗争的信心增加了百倍。

是年冬,他满怀鸿鹄之志,带着他那几百号人、几百杆枪,从鄂南乘虚插入敌后的沔阳地区,以铁的手腕,迅速吃掉了周兴、管子芳、周干臣、潘尚武等几股武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将队伍扩大到十五个团,不久又扩为九个独立旅,占有鄂中六个县的地盘,成为鄂中的抗战领袖,128师也成为全国敌后抗战的旗帜之一。

为了加强自己对抗日本人,中央军包括新四军等不同势力部队的能力,王劲哉命令他控制下的六个县的民众,大修工事,从沔阳老城到陶家坝、施家港一带,每隔三华里修碉堡一座,十米远筑土堆一个,横墙阻隔;遍地挖掘壕沟,沟深二米,在鄂中大地上纵横交错,南通北达,直抵师部核心堡垒。这些工事筑成了他坚持鄂中抗战的铜墙铁壁。

在刘建业的记忆里,发现日本人利用仁丹胡子广告给日本军队指路这个秘密的就是这个王劲哉将军。而经营这个仁丹胡子广告间谍网的就是日本军部里的头号间谍,号称东方的劳伦斯的土肥原贤二。

“报告师座,根据军情处收到的情报,日军一个旅团的部队正向我部方向开过来,意图增援宜昌方向的守军。第六战区的部队现在正在攻打宜昌。”副官走进来报告。

“传我的命令,全师各部队全体进入戒备状态,只要鬼子敢走进我部的防区,就狠狠地揍他。”王劲哉头也不抬地直接下达命令。

“攻打宜昌的可是政治部陈部长的嫡系部队。他可是一向对我们态度很不好的。我们是不是不要管这闲事了?”副官问道。

“混蛋,不管怎么说,他的部队现在正在打小鬼子,老子就绝对不能扯后腿,不然老子就成什么人了?以后,要是再给老子讲这种话,老子就直接崩了你。”王劲哉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声地骂道。

第一部

第一百八十三章 … 局部的反攻(十一)

刘建业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一边喝着香醇的哥伦比亚高山咖啡,一边抽着家人从澳门邮寄给他的吕宋雪茄,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部下用土工作业的方式,一点点地借着交通壕的掩护,向宜昌城墙推进。

“范副官,特务团岭团长手底下的那只狙击手小队,派出去练手了没有?这可是上好的机会,城头上的鬼子,都是最好的目标。”刘建业转过头问。

“早就派出去了,岭团长他们说,狙击手用起来效果是好,就是人数太少了,宜昌城那么大,没有办法完全压制城上的鬼子。”

“回去还要继续选拔,培训,只要好用,花多少钱都没事,怕就怕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刘建业现在手里面的资金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他和杜老板携手做的生意,规模越来越大,每个月分给他的纯利润,就不下2万大洋。除此以外,刘建业还不断得倒卖从战场上缴获的日军武器,以及自己部队换装下来的一些旧式武器。当然,对那些和日本人有联系的势力,一般的生意他是肯做的,武器买卖绝对不做。连他的舅子王靖国也给他写过信,介绍过药品和电讯器材的生意。刘建业对王靖国介绍来的生意,自然是来者不拒,甚至还有意无意的暗示过,只要他们从自己这里进货量大,自己可以在价钱上给予适当的优惠。所以,刘建业现在根本不为部队的粮饷和抚恤发愁,相反,他现在最犯愁的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自己想要的武器。自从日本人占据了法属印度支那,西南大后方的国际交通线就只剩下滇缅公路还有一条聊胜于无的苏俄路线。滇缅公路的物资运输配额,是行政院交通部专控的,以刘建业的本事还没有多少办法渗透进去,只有依靠杜老板和罗家湾19号的关系,才能用罗家湾19号的自备车队拉运少量物资。而且,现在除了美国人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给中国武器以外,其他的武器来源基本断绝,刘建业又不喜欢使用苏俄提供的武器,才会如此的犯愁。当然,刘建业绝对不是看不起苏俄的武器,要是那个北方邻居愿意提供中国他们最新式的T…34还有波波莎以及用莫辛纳甘步枪改装的狙击步枪,刘建业绝对会抱着苏俄的人狂啃的。可是,这些东西,苏俄会愿意提供吗?

“军座,距离总攻发起的事件差不多了。”刘建业正在联想着的时候,范副官小声地提醒道。

“是差不多了,让我先看一下。”刘建业抬起手腕,看了一下那块最高统帅赠送的雷达金表,看到时间的确差不多快要到了,就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走到架设在前面的炮队镜,从观察窗里向外面看。

“不错,就是要这个效果。”刘建业从炮队镜里看到的景象让他感到很满意。密如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