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得越来越快,需要有一处比较正式的旅店,于是她自告奋勇,办了这座新襄迎宾馆。
    “啊呀……”阿部中秋却不希望让兴子过多接触别的女子,特别是这位宾馆的大掌柜,抛头露面似乎并不是什么身份高贵之人。
    但他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出来,马婉容就知道他的意思,于是便又补了一句:“这也是方夫人的意思,怕兴子女王远来寂寞,让我们来陪她说说话,也让我们向她介绍一些新襄的规矩。”
    马婉容此语让阿部中秋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已经不是初次来新襄了,通过种种渠道,他对新襄的情形也有所了解,知道俞国振在新襄拥有无上权威,但俞国振本人对于自己家中的妻妾相当敬重。方子仪身为大妇,虽然不干涉政务,可是影响却是极大。另两位夫人,柳如是掌着《新襄日报》,管着舆情,被敬称为柳先生,俞莲则是管着学堂,几乎所有新襄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要行她行弟子礼。
    兴子在新襄想要过得好些,还得奉承好这三位夫人,除非能得到俞国振的宠爱,才能与她们平起平坐。
    “既然是方夫人有令,那么诸位请去,请去。”阿部中秋道。
    俞国振是约他一个小时后相见,因此他虽然稍有拖延,也不会误事。当他到俞国振的公署时,离相约的时间还差十余分钟,不过俞国振还是提前将他召了进来。
    看着这个矮小的倭人毕恭毕敬地向自己行礼,俞国振心中百感交集。
    虽然不是第一次了,但一想起两国之间复杂的关系,他还是觉得怪异。定了一下神,他笑着道:“阿部先生往来奔波,真是辛苦了,我听说德川家有些不安定,这个时候你能离开吗?”
    阿部中秋心中一凛,在德川家光自刃之前,已经在家中进行了一次清洗,将那些死硬派都杀得干净,防止他们会闹出什么名堂,触怒了南海伯,给德川家惹来灭亡之祸。但是这些死硬派不是一次两次可以杀尽的,乘着阿部中秋不在的机会,他们的残余蠢蠢欲动,好在驻在倭国的虎卫出动,一口气屠戮了几千人,这才将他们压制下去。
    他以为俞国振要追究责任,便趴在地上谢罪道:“是外臣无能,还请殿下看在外臣的一片忠心上,能暂时不追究外臣死罪。”
    “不不,你弄错了,那些有罪之人,自然当罚,你又不知情,与你何干。”俞国振道:“我只是怕你在新襄耽搁久了,会影响你对德川家大局的掌握。如今德川家重臣凋零,你就是擎天之柱,你支撑稳了德川家,倭国才不会乱,倭国不乱,才合乎我心啊。”
    明知道俞国振所言为虚伪,阿部还是极为感激,他恭敬地伏身道:“是,是,一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次女王来新襄,都还好吧,昨天我不在,因此简慢了些,为了欢迎女王,我准备办一次盛大的焰火晚会,请女王与阿部先生观赏,晚会之地,便在港口,时间就是后日夜,到时会有车来迎接。”俞国振问了几句倭国德川氏的情形,然后将话题转到了倭国女王身上。
    “鄙国陛下谢过殿下相邀……外臣受宠若惊。”阿部中秋心中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还是应了下来。

五三三、火树银花照跳梁(一)
    “也该设节庆庆贺一下了这焰火晚会来得正是时候。*”
    新襄百姓每rì都象是被根无形的鞭子抽打一样急不可待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每每看到这些徐孚远就觉得不可思议为何会有一年三百六十五rì忙不完的事情。因此在得到新襄将于九月初九重阳之时办焰火晚会他甚为兴奋。
    新襄火药的研制、化学的发展使得焰火也变得绚丽起来。这种奢侈品也成了新襄向外出口的一大物产凡是节rì喜庆总要放些焰火。
    “徐贤弟说的是整天如此倒显得有些蝇营狗苟哈哈……”
    “介生兄说话还是如此尖刻啊。”徐孚若有些不解他们跟随方以智一起来到新襄前前后后算起来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一年来在俞国振的默许和方以智的资助下他们这些复社的才子们纵情山水写下了不少诗章。同时也周游新襄诸地“体察民情”了解“民生疾苦”。
    徐孚若与何刚倒是转了不少地方连新杭新辟的农庄都去看了但是方才说尖刻话的周钟周介生却哪儿也没有去一直留在新襄。众人也不说他因为周钟在复社中资格极老不仅仅是他年长而且也因为他成名得甚早甚至比张溥名还要早在张溥暴亡之后原本在复社中是中间派的他渐渐与方以智亲近起来方以智南下。他便相随而来。
    他不愿意外出留在条件比较好的新襄去横波社听听曲儿或者去学堂里授几堂国课rì子倒是过得逍遥自在。不过周钟也不是没有怨言比如说对俞国振任用虎卫出身的人为总督。他的评论就是任人唯亲任用胡静水这样商人为总督评价则是“斯扫地”。言语之中。颇有些遗憾自己未能在新襄居于高位。
    “俞济民虽是雄才但是圣贤书还是得少了。可惜可惜。”周钟又道:“植夫先生和密之也怪以他们的才学还有身份原本该在新襄受重用结果他二位却是逍遥于林泉之下整rì里悠哉游哉徐贤弟你当去劝劝他们才是。”
    “哈哈俞济民治境之术。暗合圣人之道讲信修睦选贤与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徐孚若这话是出自内心。虽然对于新襄的学堂中不专门教授四书五经朱子批注他心中多少也有些觉得不妥不过想到那些学生出来之后或者是进入研究所或者是加入虎卫要不就是医生、工匠。没有一个是要到大明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想想教授四书五经八股之类的确实没有什么用处。
    “贤弟说的是我也只是说说罢了。”周钟听得眉头挑了挑然后打断了徐孚若接下来的话语岔开话题道:“要看烟火可得去码头广场贤弟是现在去还是等过会儿?”
    “自然是赶早不赶迟今天工厂作坊都放了假就是学堂也难得放假到时候码头广场定是人山人海去的人多了怕是轨车运不过来我们还是提前去吧。”
    “也是无怪乎要放在码头广场几万人去看不是码头广场别处也容不下啊。”
    他几人在酒楼边饮边谈正说得兴起突然间听到楼登登脚步声杂成一片紧接着十余人从楼下来其中一人正是俞国振。
    见到俞国振就在酒楼周钟心里咯登一下自己方才的话莫要被听到了。
    被俞国振陪着的是徐林徐仲渊两人笑着下楼徐林还在说话俞国振则在倾听。不过俞国振目光转了一下看到周钟与徐孚若时便停下了脚步。
    “二位也在此可是准备去码头看烟火?”俞国振笑着招呼道:“与我一起去吧?”
    “固所愿也不敢尔!”徐孚若大喜起身道:“正愁不知如何去有南海伯相邀这车费可就省了!”
    “看来车费不便宜啊。”徐林在旁玩笑道。
    虽然不认识但是能与俞国振并肩齐行谈笑风生身份定然不凡因此徐孚若客气地见礼教姓名得知二人同姓还攀了一下同宗。俞国振笑而不语事实在新襄攀宗族关系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同一宗族的人很少大量集中于一处一般都是打散了分至各地。徐林也是书人出身虽然现在转而经商并且在俞国振的支持下生意都做到了海外可仍不改书生本sè身并没有多少铜臭味与徐孚若谈得甚为投机。俞国振不好冷落旁边的周钟便与这位复社出名的才子也略聊了聊。
    周钟并不是与方以智一起来新襄的而是在方以智来后不久寻来他xìng格就是这个时代书人最典型的爱发牢sāo喜欢抱怨眼高手低。不过他既然是方以智的朋友而且又没有什么实际的错误俞国振也就没有与他一般见识。
    今rì一聊果然周钟说了没有几句便开始问俞国振:“南海伯如今若大的事业不知何时才开科考?”
    “开科考?”
    “正是学生听说安南郑氏和阮氏都开科考朝鲜李氏也开科考南海伯治地广阔更胜于之要选举贤才不开科考如何能成!”
    俞国振还没有回答周钟便又兴致勃然地道:“植夫先生海内名儒可为主考张钟阳先生曾布政一省可为副考。”
    “新襄不开科考便是开也考实学不考四书五经。”俞国振平静地道:“新襄终究还是华夏之地要开科考自有朝廷主持。”
    “朝廷开进士科南海伯治下总得开县试、乡试!”
    “呵呵介生先生如今南海治下尚无多少职缺若是开了科考那些考中的人来寻我要官我哪里有官与他们?”俞国振笑眯眯地道。
    周钟顿时脸sè一黑明白自己的一点小心思被俞国振看穿了。他眼见新襄兴旺发达治下越来越繁华哪怕没有亲身去会安、新杭也听说这两地如今甚为了不得哪里不动心的!万里求官只为财他来新襄也不就是想要寻找一个机会么!
    他虽然名早著可是在科举方面却不甚得志千里迢迢来新襄无非就是想看看这边有没有机会。特别是听说万时华经过俞国振的推荐都成为一县之令后他自觉自己比万时华毫不逊sè也应能如此。
    方以智知道他的心思将他介绍给了俞国振周钟原以为有方以智的介绍应该不成问题却不料俞国振只是让他们多走走多看看只言不提职务任命之事让他心中甚为沮丧。也有过几次向俞国振书言事的机会但可惜的是他用满腹才华写出来的洋洋洒洒宏篇大著换来的总是俞国振“知道了”、“晓得”、“已”这样的批注!
    方以智曾经劝他俞国振要的是能沉下去做实事的人只要他沉下去好生调研以他的才智哪有不出头的。但是周钟固执地认为他满腹都是经世济用之学足以为帝王之师下去为一乡一村之长乃是对他的羞辱。
    于是在新襄呆了一年却仍然没有机会。
    见周钟不说话了徐孚若便将话题转到了倭国身:“听闻南海伯此次焰火晚会是为了欢庆倭国女王到新襄……倭国如今藩镇割据得厉害南海伯是否有意扶植其女王讨伐不臣?”
    “你觉得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