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浓花娇-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坐着先不睡,想着小初对自己说的话。这丫头不能吃亏,吃一点儿都要放心里。张昌吉也罢了,金夫人后面,却是张国舅。楚怀贤想一想,小初的主意也不错。张国舅手下管事的不少,也涉足于不少生意行。

    让他亏一笔钱,好好肉疼去。

    正在想着,身上又被豫哥儿打梦捶踢了两下。楚怀贤这一次很干脆,把豫哥儿放到床最里面,把小初放在自己身边。看一看不错,再踢,就踢你母亲吧。

    楚大公子安安心心地,可以入睡了。

    晨起,张丞相又入宫了。这一次他带的又是一个和尚,和他前天来时,带的一样。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今天这个和尚和前天的和尚不是一个人。

    在张太后宫门外停下,新上来的太监总管王公公扯着公鸭嗓子过来:“是丞相来了,太后早两天就说过,丞相是国丈,直接请进就是。”

    “太后虽然有恩典,这礼也不可废。还有皇亲们,我先坏了规矩如何使得。”张丞相一脸的凛然正气。

    王公公刚奉承着:“丞相说的是。”张丞相已经关心地在问太后:“夜来如何?”再介绍身后的红衣僧人:“这是五台山请来的慧元高僧。”王公公对慧元只是随便一个笑脸儿,陪着张丞相往宫中去,一面道:“太后夜里又说梦到先皇,前天来的福建高僧智能正在宫中念经。”

    张太后的宫中和以前的时候是大变样子,改得酷似佛堂。里面挂着先皇的影像,摆着香还有木鱼。张太后跌坐在铺着黄缎子的椅子上,旁边有前天张丞相举荐的高僧智能正在唱经。

    见到张丞相带着一个和尚来,智能越发的念得高声,张太后眼睛也没有抬,等智能念完这一卷,才看向张丞相:“这一位高僧,又是哪里来的?”

    “这位是快马从五台山请来的高僧,他能入阴阳,能请魂魄。太后思念先皇,一定是心中有要事没有询问,慧元高僧可以如太后所愿。”

    张丞相说过,张太后立即来了精神,站起来面上有了恭敬,双手合十念道:“我佛慈悲,先皇抛下我们母子两个撒手而去,我和皇帝都是日夜悲伤。皇帝还小,又要上朝又要上学,唉,我只盼着他早早长大,早早当个好皇帝,我才能安心,以后地下才能得见先皇。”

    慧元上前一步先念了几句经文,反正声音朗朗极是好听。念过以后,再对张太后道:“太后不必担心,贫僧能入地狱,能请魂魄。请太后命全城百姓洒扫街道,门前焚香,再请太后和皇帝斋戒三日,贫僧请出先皇魂魄来,太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一一上询先皇。”

    “果然能请来。”张太后神情激动落下泪来:“要是能请来,那真是功德无量。”王公公察颜观色在旁边道:“丞相请来的,太后可以放心。别人可以欺太后,丞相是不会欺太后的。”

    张太后对着父亲微笑:“丞相向来对本宫关爱,本宫是知道的。”

    当下命人喊来皇帝告诉他这事,小皇帝是将信将疑,不过母亲要信,张丞相再道:“太后是为着皇上的江山社稷,皇上理当尽这个孝心才是。先皇离去不过半年,百姓们焚香洒扫祭奠,也是应当应份的事情。就是外藩来朝知道这件事情,也会三呼万岁,感皇上一片孝心。”

    这消息传到楚太傅耳朵里时,楚太傅大怒:“简直荒谬!”人死不能复生,哪里还能垂询政事?

 第三百六十八章 信佛的太后

    楚太傅自先皇去后,与张丞相的矛盾日深。他在宫中也有眼线,知道张丞相在太后面前说过自己不少好。眼下又出这件事情来,楚太傅不能置若罔闻,也不能直接去劝谏。他先去了找了梁王。

    梁王刚从宫中出来,面上还有泪痕。听楚太傅说过,梁王道:“我也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不能垂询国事。不过太后对我说了,她全是一片思念先皇的心。太傅大人,就是民间一个妇人思念死去的丈夫,也可以做一场法事超度越度。太后和民间的妇人,在思念上没有什么不同。”

    “话不是这样说,太后不是民间妇人。民间妇人做法事,只是她自己的事情。而太后最近愈发的喜欢僧道,太后是一国之母,这样做,会被别人有可乘之机的。”楚太傅苦口婆心:“太后喜欢僧人这才两个月,各地的高僧都往京里送。上个月运河中打起来,就是福建总兵和山西总兵往京里各送了一船和尚。两船相抵在运河中都要先过,都说是太后传唤,要先见太后。王爷,这样的事情,近两个月来不是三件、五件了。”

    梁王犹豫不决,为难地道:“我明白你是一片忠君之心,可是太后毕竟是个妇人,她的见识也只是妇人见识。现在说让她能不办这事,她能会乐意?再说她也不参于国事,只是在追思先皇的事情上有这小小要求,太傅,我看算了吧,这一次由得她去吧。”

    “殿下!”楚太傅急了:“你要是能看出来这事情后面的玄机才行!”梁王也急了:“我的事情你还能不清楚。你放心,我分一只眼睛盯着他张家呢。只是太后相信皇兄让百姓们焚香这事情,我不去说。”

    楚太傅认真的道:“那我去说。”说过施礼转身就走。梁王在后面跟着,还想劝阻楚太傅:“你不必去,真的,哎呀,你去也没有用。”

    “为人臣子,身受先皇重托,不能不尽些心思。”楚太傅说得铮铮的。梁王拿他没有办法,只能喊人:“备轿,我也一起去。”

    两个人在宫门外下轿,见出入的人中,有不少是和尚。楚太傅对着梁王看看,梁王尴尬:“这不是就这三天,过了这三天就不会再这样。”

    看起来不像皇帝像寺庙。

    太监引他们到太后面前来,楚太傅慨然陈词:“昔日信道祟佛者的皇帝,皆以不扰民者为长久,太后思念先皇一片诚心,忍心置黎民百姓于不顾?街上现在家家要备僧人,家家要去庙里参拜。和尚们上门化缘,不给就可以开口责骂,不给就可以动手责打。太后一言一行关乎于国体,请三思再行事。”

    张太后一心地兴头被拦下来,气得嘴都是哆嗦的:“我难道不如民间一妇人?太傅大人,自从先皇西去后,你管得从来宽!”转过脸来对着皇帝拭泪:“思念你父皇,难道有错?”

    皇帝年纪幼小,也觉得楚太傅说的话有道理。见楚太傅站着怒目是寸步不难让,张太后哭哭啼啼也是不肯答应。

    “慧元,你过来。”皇帝把招魂的高僧慧元喊来:“只此一次,若是请得来,给你封号,为你在京里起寺庙;或是请不来,下一次这等言语不必再对太后说了。”

    慧元忙双手合十道:“贫僧遵命。皇上,既然要请,就得虔诚,而且不受人打搅才行。”他眼睛看一看楚太傅,张太后又哭起来:“先皇,你抛下我们孤儿寡母的,让我们没有主张。”

    皇帝也是满眼的泪,亲自来劝楚太傅:“师傅,就容这一次吧。”

    楚太傅叹气和皇帝离去,和他一同到御书房中,把前朝的几个信佛信道的亡国皇帝一一说过,皇帝也明白过来:“师傅说的是。”但是也道:“这一次,就算了吧。”

    他们离开后,慧元对着太后又道:“太后要招魂,而且招请的还是先皇魂魄。这京里各人,都要诚心才行。”

    张太后哭着道:“这样死心眼子的大臣,我有什么办法。”慧元和王公公都是得过张丞相的叮嘱,一边一个来劝张太后:“人都是有私心的,太后也不必怪太傅大人。太傅身负先皇国事重托,这正是他求名的时候,他此时出来劝谏,来得正是一个好名声。”

    “如果不是先皇重托的大臣,这样沽名钓誉的臣子,不要也罢。”张太后大怒,大骂楚太傅:“忘恩负义的东西,先皇当年在时,对他何等的信任,对他何等的有恩德。”

    王公公再劝道:“请太后噤声才是。要是让别人听到太傅大人与太后不和,别的臣子们会如何想。太傅见弃于太后,臣子们会看不起太傅大人,他以后教导皇上,可就难了。”

    熟知张太后的王公公这一番话说出来,张太后更是怒气冲天,大骂不止:“他这样来劝谏,不仅是好名,而且是有意为难我。皇亲臣子们知道太傅与我不和,岂不怪我不守先帝遗嘱。”张太后被两个人劝着,口口声声大哭先皇,一直哭了一个时辰。

    第二天楚太傅来给张太后请安,张太后让人传话:“我们晚上要请先皇的魂魄,太傅大人不来的好。要是冲撞了,谁人担得起。”

    楚太傅闷闷回来,不是为吃了张太后闭门羹而不悦,而是想到张太后这个年青妇人没见识,以后的事情,烦在后面呢。

    这一天京里全城洒扫,家家焚香。除了和尚们得意洋洋身披袈裟口念佛号在街上走来走去外,再就只有巡城的兵马在街上。

    楚太傅在家里仰望明月,遥想先皇,眼角沁出泪水来。在他身后,是儿子楚怀贤和心腹的十几个门生静静候着。

    “夜深了,父亲去睡吧。”楚怀贤恭敬的上来回话。楚太傅嘘唏着长长叹一口气,取帕子拭过泪,对身后门生们道:“你们散了吧。”

    门生们一一上来相劝:“老师不必忧心忡忡,皇帝天纵聪明,是明白老师心意的。”楚太傅听过,让楚怀贤送他们离去。

    只有太傅大人自己在时,他黯然独自说了一句:“母壮子幼,唉……”以后有得缠了。

    楚怀贤回到房中,小初还撑着困等他:“父亲怎么了?一家子人这几天都不敢大声说话。豫哥儿这么小,也偷偷告诉我,说祖父不喜欢。”

    “没什么,你管好自己就行。”楚怀贤是知道这里面的详细情况,他也为父亲闷闷。

    第二天回来,楚怀贤更是黑着脸。小初不用丫头,自己过来服侍楚怀贤换衣服洗过,到两个人睡下来,小心地问他:“什么事儿你对我说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