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艺术家-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茹抬头直视汪勇:“我想试试。”


第7章 
“我想试试。”
汪勇看戚茹如此坚定,也不是多大事,没多想就同意了。待遇好说,戚茹也没讨价还价,五五分成。她还是没有名气的兼职生,第一次打交道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出意外的话,戚茹寒假还会再来一趟。
把戚茹的名字挂在线上口语课排班课表上后,汪勇又继续回到二楼上课了。具体事项有前台姑娘和戚茹商讨,用不着他这个大老板来决定。
汪勇擦着汗走了,前台姑娘这才开口招呼戚茹:“戚茹,你居然不怵我们老板?”
除了机构负责人的身份,汪勇还是个老师。老师有老师的通病,面对学生时自然而然流露出威严。前台姑娘作为他的手下,平时面对上级的压力就已经够呛,戚茹作为学生居然能和老师相谈甚欢,怕是以后要干大事。
“还好,即便国家领导那也是凡人,有什么好怕的。我不违法乱纪,只是一个想要兼职的学生罢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看看你们的其他课表吗?”
“哦,你看吧,这些就是。我叫汪玲,和老板一个姓,只是没有血缘关系,也不是老乡。”
“好巧。”
戚茹接过汪玲递来的课表,粗略扫了几眼,发现学思一共有三类班。一是根据教育部规定教材而与学校一致的补习班,专为考试设置,二是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专门为口语开设的练习班,第三便是线上口语教学。
目前学思教育的学生正好与它所拥有的八名老师相匹配,再多也忙不过来,但戚茹一加入,学思便要扩招。
汪玲并不为此担忧:“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和临安的几所高校有联系,和那边的老师打个招呼推荐几个想学口语的学生过来并不是难事。就看你需要多少了。”
戚茹恍然大悟。远离学生时代太久,她都忘了此时正是临安市教育被严查的阶段。起因是几名高中生因为周末补课强度太大在课堂晕倒,家长往教育部告了一状之后,教育部便禁止中学补课,严查各个学校的周末在校人数。曾有学校为了高考顶风作案,结果校长的职务都被撤了。
少数学生家长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但大多数家长对补课是持赞同态度的。学得越多,高考越有把握。但学校不让补课,老师也不能私下开班,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转向民间培训机构。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多学一点,和各个培训机构也有联系。
“那就八个吧。一对多是七个人为一班,我教一个大班一个小班,一共四个小时,时间都定在下午好吗?”
“可以,我一会给那些老师打电话,不出意外明天你就可以来上课了。五楼还有一间空教室,我带你去看看。”
汪玲起身将戚茹带往五楼,好巧不巧遇上学生们的课间休息,引起一番窃窃私语。
“有新来的同学诶。不知道她在哪个班上课。”卷毛男扒着门框说道。
“卧槽,终于来了个美女。”眼镜男透过他酒瓶底一般厚的镜片看清了戚茹的面容。
“好白好瘦好羡慕!”胖胖的女生捏了捏手臂上的肥肉,无不忧愁得叹道。
……
“那么我明天下午两点过来。先走了,再见。”
戚茹跨上山地车溜得飞快,不一会就消失在汪玲的视野里。徒留汪玲在原地烦恼——戚家没有电话,只能靠戚茹跑腿才能联系得上。若是万一明天没招到学生,可算白跑一趟。
但戚茹一点不在意这些运动量。久违的轻盈让她想要更多地奔跑,骑车能飞起来的感觉实在太爽。她在美国那些年,除了参加减肥节目,出行全靠小汽车。不是不想骑,她怕把车压坏了。
等她开学,一定要好好在塑胶跑道上跑个痛快。
搞定兼职没花去多长时间,戚茹回到家才五点。刘全友不再睡觉,各家各户串门,老远都能听见他拍着肚皮粗鲁的大笑。
未到饭点,戚茹重新拿起二胡练起来。若是不能让徐弘满意,往后的学艺道路会艰难很多。徐宏的水平放到整个中华民乐的圈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失去这样一个老师是人生遗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小时过去,戚茹堪堪将换把练习顺了一遍。
收好曲谱,戚茹站起来活动手腕,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让戚茹腰背酸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一点不假。仅是一年的空窗,原本的戚茹就已经力不从心,何况现在这个,丢了二十多年。
每餐吃肉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又轮到了接连一礼拜的蔬菜汤和白米饭。戚茹草草扒完饭,和戚奶奶说了句自己找了个给小学生补课的兼职,下午会晚点回家。
不敢说是教英语,戚奶奶会起疑心的。
戚奶奶夹菜的手一顿,放下筷子,老怀欣慰地说道:“我们茹茹是个好孩子,知道体贴家里。补课是件好事,自己也能长知识,只是别太辛苦。家里还有钱,别把身体熬坏了。”
戚茹心里五味杂陈,方才没滋没味的空心菜这会让她品出一丝苦瓜的味道。
“知道了,奶奶。你也是,制衣厂那边不用起太早,你多睡会,晚上也别洗衣服,我来就好。有空多去徐爷爷家喝喝茶,看看电视。你不是很喜欢看京剧频道么?”
戚奶奶为了攒钱,每天早早去制衣厂报道,就为了多剪几个线头,等制衣厂关了门就回来洗澡洗衣服,夏天用冷水,冬天也只是烧一些热水兑着冷水一起洗。省水省电,哪里像是家里有钱的状况。
戚奶奶一听乐了:“我小时候听的戏比你读的书都多,哪还有心思听呀,早听腻了。电视有什么好看的,我也看不懂,喝老徐的茶还不如自家的白开水,我不爱那个味。他那日子是资本家过的,咱们不学他。听说当老师是要备课的,你上去吧,下边我来收拾。备完课你别忘了练琴,昨儿还说要向你徐爷爷拜师呢。”
“知道了知道了,就去。”戚茹没有说帮忙一起收拾的话,奶奶不会让她动手。在她心里,读书人应该干读书人的事,其余事情都有她呢。
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戚茹在心里说了句对不起,运起弓拉出一声长长的哀鸣。


第8章 
第二天早晨六点,戚茹就被太阳晒醒了。她的卧室向阳,窗帘又不厚实,太阳光直直射在枕头上,神仙也得睁眼。
轻手轻脚洗漱完,戚茹带着二胡去了老街后方的一片荒地。这个点巷子里还有好些人家没起,她再一拉,刘全友又要来拍门了。荒地清静,周围还有些树木可以吸走声音,是个练习的好地方。
等戚奶奶喊她吃早饭的时候,她已经能自如换把并且运快弓了。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心境平和,努力也给予了回报。
吃过早饭戚茹去敲徐宏家的大门:“徐爷爷,你在家吗?”
名角儿在里头‘汪汪’两声,以示回应。
徐宏是个讲究人,早饭和戚家天壤地别。炸的酥脆的春卷配上丝滑的豆浆,桌上还有一碟桂花糕。
戚茹咽了咽口水,默念着‘我吃饱了我吃饱了’,然后恭恭敬敬低头问好:“徐爷爷早上好。”
徐宏夹起一根春卷,点点对面的位置让她坐:“我就不招呼你了,春卷是我的,桂花糕你自己拿着吃。朋友送来的,黏牙,老人家吃不动。”
“谢谢爷爷。”那碟桂花糕摆明是专门为她准备的,戚茹若是推辞,指不定他就喂了狗。
饭毕,徐宏沏了一壶普洱,慢悠悠晃动紫砂壶,嘴里问着:“练得怎么样了?”
“不太好,忘了一年,手生得厉害。给您看看吧。”
戚茹打开琴盒,从拿出二胡那一刻开始展示。调弦,试音,擦香和运弓,一步一步按照戚爷爷教给她的来做,又将今早才练熟的换把、快弓长弓及顿弓演示了一遍。《战马奔腾》她已经拉不出在琴行的效果了,还不如选首简单的《茉莉花》。
一曲毕,徐宏放下茶杯,神色未变,叫人猜不出想法。
半晌,他答道:“确实是生得厉害。”
戚茹神色一变,感觉要糟。
徐宏看着她苍白的小脸一红,就知道小姑娘懊恼了。桌上另一个空着的紫砂杯被他倒了个半满推到戚茹面前,徐宏一笑,三层鱼尾纹显露无疑。
“今天上午还练换把,然后把基本的顿弓练练。目前先按你那本谱子来练,过两天我去给你找本更好的。”戚茹手上的是最老版本的考级曲目教材,还是她初学二胡时徐宏送的,如今改版好多回,早就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了。
戚茹活了三十多年,自然听出了徐宏的画外音。她恭恭敬敬举起茶杯,两腿一弯跪在了石板上:“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一拜。师父,您喝茶。”
徐宏和戚爷爷都是从戏班子里出来的人,同根同源,拜师学艺循古礼,至今戚家还摆着祖师爷的牌子。但戚茹最早学二胡时并没有正式拜她亲爷爷为师,两人都只把二胡看作祖孙之间一项增进感情的爱好,而非收徒授艺。
如今戚茹拜在徐宏门下,名正言顺,并无不妥。反正归根到底,师祖还是同一个人。
名角儿在两人身边转来转去,时不时咬咬戚茹的裤腿,又不敢用力,只好进屋叼了根木棒磨牙。
徐宏没有刻意教授戚茹技巧,反倒在一旁慢悠悠打着蒲扇,摇椅一晃一晃,好不惬意。现阶段戚茹的练习没有什么大问题,戚爷爷以往教的也够用,他最多只在节奏和音准方面帮戚茹听着,培养她的音感。
一个上午很快过去,刘全友也不敢来徐家拍门,抱着他的新手机找牌桌打扑克去了。
戚茹练琴不知疲倦,午饭的点了还没放下弓。名角儿冲她汪汪叫才回神,徐宏早已经不在石桌边,一股糯米味从徐家厨房传来。
“茹茹,你在家吗?”传来的不止饭香,还有戚奶奶的呼唤。
“哎,奶奶我在徐爷爷这呢。”隔着一堵矮墙,戚茹冲自家房子喊道。
徐宏系着围裙直接走了出来,方才世外高人的模样瞬间消失。他径直走向戚家,阻止了戚奶奶开火的动作。
“嫂子你上我那吃吧,今天糯米饭做多了,我跟茹茹两个人也吃不完,这大热天,吃不完我可就倒了。”
戚奶奶一听要把饭倒了,二话不说跟着徐宏走。徐宏在前面摸着小胡子笑了,两只手在干净的围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