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悍-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嬷嬷点点头,没有多想:“那对母女感情一向一般。听说是汾阳王妃看不惯汾阳王如此娇纵女儿,就说了几句,这贞慧郡主便将嫡亲的母亲也给气上了。唉,也不知道汾阳王这么英明睿智之人,为什么偏偏到了女儿身上,就这样一味宠溺,不问是非……”
真是这样吗?
冯淑嘉心里存疑,却见严嬷嬷并未深想,便也不再多问,反正以贞慧郡主自视甚高又睚眦必报的性子,未必肯这么轻易地就放过她。往后接触的多了,有的是机会进一步了解这对母女之间别扭关系的原因。
这厢师徒俩在议论汾阳王一家三口,皇宫的御书房里,寿阳公主正在向隆庆帝哭诉。
“……皇兄,您是没有看见,那李婉宁当时是如何拿着驸马的这幅遗作来打击我的……”寿阳公主面容哀戚,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滚落,“往常我想着,能得父王赏识,能有皇兄记挂,这幅《绘<赵中丞折枝石榴>图》留在御书房,也算是成全了驸马的遗愿和荣光,便没有开口向皇兄讨取……
可是,皇兄明知那李婉宁事事和我作对,怎么能将这幅画赐给李婉宁呢?皇兄您不是不知道这幅画对我的意义……”
一身明黄龙袍的隆庆帝,看着寿阳公主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也很是心疼,可是如果重来一次,他仍然会将林樨的这幅《绘<赵中丞折枝石榴>图》的遗作赐给李奉贤的。
“你先别哭……”隆庆帝亲自拿了帕子上前,给寿阳公主擦眼泪,一向凉薄瘦削的脸上,此时也露出了一丝关切,叹息道,“那幅画不是赐给李婉宁的,而是赐给汾阳王的……”
“可是那又有什么区别?”寿阳公主打断隆庆帝的话,哽咽道,“皇兄难道不知道李奉贤要了那幅画意欲何为吗?”
隆庆帝语塞,他当然知道李奉贤是为了替李婉宁扳回一城的,可是尽管如此,他却不能不遂了李奉贤的意。
他再疼爱寿阳公主,可总比不过爱惜他的皇位和江山。
隆庆帝瞪了身边的大太监苏志高一眼。
苏志高会意,立刻领着一众宫女太监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寿阳公主身边伺候的文嬷嬷等人,见状也一并垂首躬身退了出去,又从外面轻轻地合上门。
御书房内,瞬间就只剩下了隆庆帝和寿阳公主两人。
隆庆帝这才长叹一声,低声叹道:“朕就是知道了又能如何?寿阳,你要知道,骄纵跋扈、心有所图的臣子,总比那些无欲无求、大公无私的臣子要好对付,好拿捏。”
寿阳公主惊讶地看着隆庆帝,因为要拿捏李奉贤,所以就将林樨的遗作交给李婉宁来戳她的心窝吗?
隆庆帝干咳一声,不自在地别开脸去,怅然叹息道:“寿阳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皇帝也不知道皇帝的难做……汾阳王,朕现在动不得啊……”
“那皇兄为何还要一再给他权力和宠信?”寿阳公主不解,“彼长我消,养虎为患,等到李奉贤只手遮天的时候,不是更难对付吗?”
“他不敢!”隆庆帝想也没想地就答道。
“他为何不敢?”寿阳公主反问。
隆庆帝自知失言,当即烦躁一起来,先前的温和关切顿消,转身走开,挥手冲口教训道:“朝政上的事情,你不懂,就不要乱问!……你要是心里不好受,就去寻皇后说说话,朕还有许多奏折要批复!”
说罢,便坐回龙椅,打开了奏章,摆明了一副送客的架势。
寿阳公主见状,知道她再无可能劝得隆庆帝回心转意,站在她这一边,气恼地抿抿唇,心有不甘地抱画离开了。
守在外面的苏志高见寿阳公主出来,立刻躬身谄笑:“奴才恭送公主。”
寿阳公主心里正不痛快,哼了一声,也不知是应答还是冷哼,看也没有看苏志高一眼,就快步地朝坤宁宫走去。
随行的文嬷嬷等人立刻垂首快步跟上。
苏志高自觉自己这个大总管当众落了个没脸,让身边的小太监和小宫女看了笑话,心里委屈又愤愤,随意抓了一个低头偷笑的小太监,胡乱安了个罪名,就打发他去外院洒扫了。
能到御书房伺候的,那都是极有前途的,如今被苏志高这么一打发,这辈子几乎算是完了。
小太监顿时又惶恐又着急,忙躬身急急地请罪求情:“苏公公,奴才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还请您老人家高抬贵手……”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苏志高瞪了一眼,低声怒斥道:“啰嗦!”
自有伶俐的人,将小太监堵上嘴架了出去。
苏志高冷哼一声,整了整衣襟,重新换上一副谦卑恭顺的形容,轻轻地推门进去。
隆庆帝正在看一份奏章,眉梢眼角掩饰不住的高兴。
苏志高便伏低身子,谦恭地笑着:“陛下,可是有什么喜事?您说一说,让奴才也跟着乐呵乐呵。”
苏志高是从潜邸跟过来的老人,深知隆庆帝的脾性,又善于阿谀奉承,平时也颇得隆庆帝的宠幸,碰到隆庆帝高兴的时候,也敢大着胆子逗个趣儿。
隆庆帝心情很好,扬了扬手里奏章,开怀大笑:“不日前西凉人寇边来犯,被武安侯利落地打了回去。不仅如此,还将列兵边界,吓得西凉贼人退避三舍,真是大大地弘扬了我大梁的国威啊!”
“武安侯神武,陛下福泽深厚!”苏志高谄笑,逢迎拍马,“多亏了当初汾阳王提拔了武安侯这员悍将,替陛下您镇守边关,才能震慑得西凉贼人如此乖觉。”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像
隆庆帝闻言笑容微敛,目光从刚刚看过的另一份奏折上掠过,冷哼一声:“哼,多亏了如今镇守边关的人是冯异!”
而不是汾阳王李奉贤。
苏志高揣摩圣意,窥得隆庆帝未曾说出的另外半句话,心里一惊,面上却愈发地恭顺了,谄媚道:“那也是陛下您慧眼识珠,知人善任!”
隆庆帝嘴角又扬了起来,眉梢微挑,甚是得意。
可不是嘛,要不是他洞察先机,先下强手,指挥调度,如何能有如今的至尊之位,万里江山!
所以,既然冯异要回京当面向他禀报西凉的情况,那就准了吧。正好,他也想看看如今的西凉是否依旧在他的掌控之内。
寿阳公主的话,隆庆帝还是相信的。
寿阳公主说武安侯冯异实在是个难得的忠君爱国的猛将,又和汾阳王关系紧密,若是能好好地拉拢倚重,定然能防止汾阳王一家独大再难制衡。
隆庆帝又看了一眼汾阳王递上来的折子,愈发觉得自己提拔倚重冯异,实在是个制衡李奉贤的好法子!
而那厢寿阳公主去坤宁宫找杨皇后哭诉一番之后,觉得心情好了些,便告辞出宫,带着她和林樨的定情之作,回公主府缅怀亡夫去了。
待寿阳公主一走,杨皇后脸上温柔的笑意顿消,眉头紧皱,吩咐宫人:“去御书房探一探,看看圣上是否得闲。”
宫人屈膝应诺,躬身退了出去。
杨皇后顿了顿,到底觉得心里翻腾难安,转身独自去了殿后私设的小庵堂,紧闭门户,不许任何人靠近。
宫里的这番动静,远在武安侯府的冯淑嘉自然是不曾知晓,她正忙盯着新铺子最后的整改,准备在夏季的最后一月新店开张,依旧是提前大半个月推出秋衫新款,以新巧博人眼球呢。
至于这些款式的来源,自打上次和潘玉儿“交底儿”之后,她为防万一,就从江南请来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老师傅荣养着,不时地点拨店里的绣娘一二,一来掩人耳目,二来使得绣娘们的技法再精进几分,以期将来能个裁云坊的大师傅过招儿。
在等待新店开张的这段时间,京城里又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事情。
冯淑嘉原本没有放在心里,但是听说这桩事情和汾阳王府与萧稷都有些关系之后,她便坐不住了,直接吩咐石进去打听相关细节。
汾阳王不比李景好对付,打听汾阳王府的事情当然是机灵的石进更合适一些。而且石进和萧稷是故友,打听起来肯定会更加方便的。
石进收到吩咐之后,直接去清风茶楼寻了留守的柳元说话。
“冯姑娘本来已经不盯着少主了,这次惨了,因为这件事情,又被盯上了……”石进背手踱着,摇头叹息。
这些天来往多了,他和柳元也熟悉了起来,相互之间说起话来便没有了先前的客气疏离。
柳元瞟了他一眼,浑不在意:“盯上就盯上,是冯姑娘,又不是潘玉儿,怕什么?”
说到潘玉儿,柳元就忍不住一阵气闷。
没想到萧稷千躲万躲,上回还是差点被潘玉儿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潘玉儿最近不知为何,甚少出门,否则萧稷哪里有精力专心致志地对付汾阳王的那个侄儿。
“或许,冯姑娘盯的不是少主,而是汾阳王府也说不定。”福至心灵,柳元蓦地低呼道。
石进瞪眼:“怎么可能!武安侯可是汾阳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半个师徒情分呢,冯姑娘没事儿盯着汾阳王府做什么?”
半个师徒情分,也未必没有矛盾。
别的不说,就单说在晋阳城外,冯异明明察觉到了异常,却还是在其他人追过来之前,违背汾阳王的命令,放了他们一条生路,就可以看出冯异和李奉贤根本就是不是一路人。
可是,这件事情是绝对的机密,除了当事人,也就少数几个心腹核心知道,柳元当然不可能对石进明说了,只能另外找了借口掩饰。
“不过,你说得也未必没有可能。”没等柳元解释,石进就自己摸着下巴揣测道,“在这之前,冯姑娘就派人盯过贞慧郡主……”
柳元点点头,这件事情他知道,柳二当时为了救下暴露行迹的大春,还一肘子把人给撞到吐血昏迷了呢!
“难不成,还是因为李景那点儿破事儿?”石进揣测,旋即又自己摇头否决了,“不不不,绝不可能!冯姑娘怎么会是那等心胸狭隘、见识短浅的普通女子呢?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秘密是我不知道的!让我来仔细地想一想……”
柳元被石进踱来踱去、神神叨叨的搞得很是心烦,直接赶人:“你要想就回去想吧,我这里还有少主交代的事情没有完成呢!你也赶紧去将事情挑着捡着和冯姑娘回话去吧!”
石进也晓得他多待下去不好,便爽快地告辞了,直接去了武安侯府给冯淑嘉回话。
“说是君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