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诸位放心,最多两年,泾阳县衙就那得出这些钱了。具体是何法子,眼下还不能说,本县且买个关子。总之,钱财方面的事情,本县来处理,诸位只需做好规划,具体施行,确保修路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便是了。”

    听夏鸿升这么一说,众人便都不再开口了。一来是看出来夏鸿升已经做出了决断,不会再改。二来,也是听见夏鸿升说了他自己处理钱财方面的事情,那便说若是日后万一真出了差池,也跟他们没有干系。

    倒是杨县丞,看上去似乎还想要说些什么。

    夏鸿升看了出来,于是说道:“好了,诸位都去忙吧。杨县丞且先留下来,本县令有事情嘱咐。”

    众人相互看看,都告辞离开了那里。

    杨县丞留了下来,看着夏鸿升。

    “坐,杨县丞,坐下来说。”夏鸿升笑着指指椅子,待杨县丞坐下来之后,又说道:“本县见杨县丞似乎还有话要说?还请杨县丞但讲无妨!”

    杨县丞看看夏鸿升,叹了口气,说道:“下官倒也没有别的东西可说的。还是这修路的钱。下官知道县令大人的本事,之前去过长安,也听说过县令大人陶朱公在世的名号。若是县令大人您,说不定真有这个本事,让泾阳县两年内还清六十万贯之巨资。可县衙之中花钱的地方有许多,户部所拨根本不够。你如今开了这先例,日后若是县衙一遇到钱财不足的,就去借钱,日积月累,该当如何?县令大人,许是下官太过小心拘谨,可下官就是有些担心啊。这六十多万贯可不是小数目,万一到时候真个还不上,难不成官府还要一味拖欠不成?这么一来,咱们县衙岂不成了巧取豪夺的腐衙?到时候,不仅落下个骂名,还要被朝廷降罪――这可是大罪啊!”

    夏鸿升点了点头,也收回了笑意,郑重的对杨县丞说道:“听到杨县丞的这番话,可知杨县丞是真个为县衙考量的。冲这个,本县给杨县丞漏个话。这话杨县丞今日听过便罢,万万不可透露出去。否则,可能便会惹陛下之怒,贬为庶民流放边疆都算是轻的。”

    “哦?!”杨县丞一惊,当即大吃一惊道:“莫非这中间另有隐情?!”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不仅是泾阳县有钱财不足的问题,其他各州县都有,户部也有。陛下让本县这回到泾阳为一县之令,也是为了让本县先在泾阳试试,看能不能找出来一个既不损伤百姓,又可增加州县衙门、户部之收入的法子来。这个法子,本县如今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却不大明晰,故而不能贸然推行。至于修路这件事,杨县丞亦不必担心。来泾阳县之前,本县就已然向陛下要了决断之权。贷款这种事情,若是控制得当,会是个能方便许多事情的好法子,若是失控,也是猛虎般的危险。这个,本县心中有数。大唐皇家酒坊,与本县有些关系,就算是到时候县衙真个还不上了,本县用自己的钱还上便是。”

    杨县丞点了点头,不再反对,告辞离开。

    夏鸿升也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虽然初任县衙,事情有些多,不过安排完了几件大事情时候,剩下的日常琐碎之事,也是按部就班,桥归桥路归路,各司其职,各管其事。

    夏鸿升亦没有因为这个,而忘记了自己的主要任务。

    商法和税法的编纂,一直在持续着。夏鸿升得空就想,想来就写。先将想法都录于纸张,防止遗忘,然后再同幽姬、计润泽等人讨论讨论,查漏补缺,弥补漏洞,防止有人能从中钻空子等等,往往许多想法之中,论来论去,能剩下来几个写入其中,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果。

    时节已经入冬,夏鸿升计划最迟在来年入夏之前将新的商法和税制编纂出来。

    这样任务量是非常之大的。

    不过,夏鸿升也算是找了几个得力的帮手来。计润泽在商学方面有所造诣,可以帮助夏鸿升制定和完善。

    而幽姬虽然不大通晓这些,可她似乎天生有挑空子钻空子的天赋。夏鸿升同计润泽一起商量合计出来的举措,幽姬稍微一看一想,便总能找出漏洞和应对之策来。反馈给夏鸿升,就使得夏鸿升将新的商法和税法编纂的更为完善。

    却说夏鸿升安排分派了事务之后,自己便做了这半日的甩手掌柜,离开了县衙,回到了家中。

    刚又在初本之中补充了几条,觉得有些冻手,起身准备去做到炉子旁边,正刚要站起来,就听见了门外面管家的唤声。

    让管家进来,管家对夏鸿升行了一礼,然后问道:“公子,眼瞅入了十二月,照着袁道长给齐勇算的日子,也该快到纳吉的时候了。小的叫自家婆娘充作媒人,准备好了礼来。您看,该是谁代表着府上过去说事呢?”

    “你去便可。”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礼品多备一些,到里那里也不要自持身份,说话好听着些。咱们是将人家闺女娶走的事情,合该不能失了礼数,得拿出诚意来。也不能叫齐勇脸上不好看。”

    “哎!小的省的!”管家点了点头,又掏出一章红折来,说道:“公子,这是礼单,您请过目。”

    “不用。”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你看着准备便是,不能让人说府上仗势欺人,说齐勇小家子气。不过,也不能太过于张扬。你把着这个度,也就是了。”

    管家点了点头,正待说话,却忽而听见身后一阵脚步声来,回头一看,见是小厮,跑过来说道:“启禀公子,门外有宫中禁卫求见!”
………………………………

第904章 基层官员

    夏鸿升让管家去安排齐勇的事情,自己则出了门,见了那个宫中禁卫,问了几句,便给家中交代了一声,然后随着那禁卫去长安了。

    到了长安,已是下午,夏鸿升径自入宫,经由黄门通报之后进了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里面批阅奏疏,见夏鸿升进去,待其拜见了之后,对夏鸿升说道:“让你过来,是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问问看你在泾阳待的如何,这个头可开起来了。第二件事情嘛,得等到明日。段纶举荐了一个巧匠,说堪比公输班在世,朕倒是新奇的紧。现如今军机坊里就缺这些个能工巧匠,若真有堪比公输班的本事,朕一定要将其冲入军机坊,重用之。故而,特地召你过来,明日一同看看。”

    “小婿明白了。”夏鸿升行了一礼,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笑问道:“去当了一县之令,有何感想啊?”

    “感想却是颇多。”夏鸿升答道:“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就好比当初小婿在海船上待了月余,然后靠岸下来,终于站在了地上的感觉。”

    “哦?”李世民饶有兴味的看着夏鸿升,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往后靠了靠,说道:“好生说说。”

    “就是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身去融入其中,经历一番,才能知晓当中的门道啊。先前,小婿也以为做一个县令嘛,一个县能有多少事情呢?能有多大的事情呢?可如今真做了县令,才算是真正的将百姓们的喜悲疾苦全都看在了眼里。要想真正的知道真实的百姓是如何的,看来还是必须得深入民间才是。”

    “这话倒是不错。”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朝臣们总是口里说着百姓,奏疏里写着百姓,可真正的百姓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的日子是如何过的,到底多少带着些朝臣们自己的想法。县令总管一县,大小琐碎之事务皆须过目,故而百姓究竟如何,这些可以直接接触到百姓,甚至于整日里就忙于百姓之中的人,才最晓得。”

    夏鸿升又继续说道:“还有,这些县令、县丞、主簿、县尉,乃至于衙门差役,这些人太重要了。这一群人,直接决定了朝廷在百姓眼中的样子,决定了政令施行于的成败与否。他们虽然品级很低,位阶不高,甚至于有的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可他们的作用,却丝毫不比紫袍大员小。小婿之前觉得,只要君王圣明如岳父大人,朝臣能干如房公、杜公,那么天下可安,百姓可定,四海皆明。如今,小婿去做了这泾阳县令,才知道,整个朝政,从国君到百姓,却是正如一颗树。国君是那照料树木的人,朝廷是这棵树的根系,大臣是这棵树的躯干,中臣是这棵树的粗枝,百姓是最后树上结出的果实。而那些能够直接接触到百姓,深入在百姓之间做事的小官,便是那连接着果实和树枝的细桠。这些细桠若是不够结实,那果实就容易掉落下来;若是不够通畅,那么树木的根系从泥土中汲取的养料,就不能顺利的被果实所吸收,果实就长势不好,酸涩难吃;若是没有内里的营养,则根本便不会生出果实来,未及果实出来,自己便先干枯烂掉了。若是想要丰收,想要果实甜美,光靠种树人的努力打理不行,光靠躯干也不行,光靠粗枝也不行,只有细桠更也不行。须得种树人努力照料,除草施肥,垦田沃土;须得躯干坚实挺拔,有力支撑,屹立不倒。还须粗枝茁壮,承上启下,风雨不折。更须细桠坚韧顺畅,将从根系传过来的养分,通畅的输送给果实。这样,才能收获到一树甜美可口的果实啊!”

    李世民听了夏鸿升的话,想了一下,欣然说道:“这个比方好!治理国家,本就需要上下一心,同心齐力,百姓才能最终得益。可惜……”

    “是啊,这些基层官员的重要性,其实有时候比朝中大员更加重要。”夏鸿升说道:“这基层官员,必须……”

    “等等,何谓基层官员?”李世民打断了夏鸿升的话,很是好奇的问道。

    “呃……”夏鸿升挠了挠头,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给李世民解释道:“这个,所谓基层官员,是小婿给起的名字。基乃基础也,犹如房屋之地基,根基不坚,不硬,则房屋顷刻坍圮,化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