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道长的围墙圈住整个军机坊,然后在军机坊之中,又有一个一个围墙圈出来的小院落,就像是一个大方框,里面整齐的排列着一个一个的小方框。

    进去那间院落,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叮叮咣咣的敲打声来,李世民走了进去,就看见一群人正围着一段铁在反复锻打。

    “尔等这是在作甚?”李世民问了一声,不过因为锻打的声音太大,那些匠人没有听见。

    “得用这个,陛下!”夏鸿升指了指旁边,见墙上挂了个圆柱似的空心东西,从里面连着绳子下来。夏鸿升过去抓住绳子一摇,顿时就听见那东西发出当当的清脆金属声音来。

    那些铁匠这下都停下了手来,顿时连忙一下子就都跑了过来,慌张的赶快躬身行礼――李世民并未穿着普通的便装。

    “呵呵,无需多礼,无需多礼。”李世民摆了摆手,对那些躬身行礼的铁匠们说道。

    夏鸿升看看那些铁匠们,心说现在还没有流行跪礼,真是太好了。

    “尔等这是在作甚?”李世民问道:“朕见你们围着这块儿铁在不停的锻打,这铁却也没怎么变形。”

    那些铁匠一个个看上去都跃跃欲试,想要回答,却又不敢在皇帝面前说话。

    夏鸿升笑了笑,指名了一个人,说道:“别害怕,咱们陛下又不会怪你们说错话!赵铁柱,你来回答陛下的话。”

    被夏鸿升点了名的那个铁匠顿时脸就通红了,激动的搓着手,声音颤颤巍巍的,说道:“回,回陛下……小的们正在试着控制和调整铁的含碳量……”

    说完,那个铁匠就停了下来,他实在是太紧张了,说话都直哆嗦。

    李世民不禁笑了起来,摇了摇头,笑道:“莫要紧张,朕听了不是太明白,朕也不懂的锻造,你方才所说调整铁的含碳量,是甚子意思?你放心的只管说来,朕很想听你仔细讲讲。”

    “哎!”那人看皇帝说话很是亲切,于是用力一点头,又说道:“陛下,这含碳量,是说铁里面都含有一种东西,侯爷教小的们那东西叫炭。含碳量,就是铁里面含有的这种东西的多少。这东西越多,锻造出来的铁就越硬,可也会越脆。这东西越低,锻造出来的东西就越不硬,但也越柔韧。所以小的们就得找出来一个度,让锻造出来的东西既能够硬,够结实,又能不会脆,有韧劲儿。陛下,咱们军机坊做出来的兵器就很接近这个度,可是小的们还没有找出来最好最合适的度。目前小的们没办法看具体的含碳量,只能根据颜色、韧劲儿之类的方面去推断含碳量。而且,因为含碳量的不一样,做出来的铁也不一样,不同质地的铁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比方说含碳量最低的钢,可以用小零件儿,做滚珠,结实,不会坏,其他的部分根据作用不同,选用不同材质的铁来,组合到一起,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赵铁柱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了点头,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说的很好,很详细。”

    赵铁柱顿时就激动了起来,哎呀,皇帝拍着咱的肩膀头说话呢!

    李世民在里面转了一圈,又问了许多东西,这帮铁匠争抢着回答,李世民不管听懂没听懂,至少态度上很是亲切和蔼,平易近人。

    离开那院落,留下了一院子激动的身子发抖的铁匠们,李世民又拐到了另外一进院中。

    一进去,低头踩着却不是石板路,而是泥土。

    抬头一看,就见了俩大棚。

    “咦?军机坊里还种地不成?”李世民见过泾阳的大棚,也知道自己冬日里面能吃上新鲜的菜蔬,全靠这大棚的功劳。所以认得此物。

    “陛下,这不是种菜,这是实验如何改良盐碱地,使盐碱地也能够种出庄稼来的。”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

    “盐碱地?”李世民先是一愣,随即又说道:“可是那种不出庄稼来的废地?”

    夏鸿升点了点头。

    李世民脸色一凝:“走,进去看看!”

    “呃……”夏鸿升同阎立德对视了一眼,阎立德说道:“陛下,这里面……这里面有些不大好闻……陛下您还是别进……”

    话都没说完,李世民已经迈开步子了。

    众人也只得跟了过去。

    大棚口已经有人躬身行礼拦住李世民了,脸色煞白不住的劝道:“陛下!小的真不敢教陛下进去!会脏了陛下的!”

    “使废地能种出庄稼来,可是事关天下农桑的大事,朕如何不能进去?!”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尔等都不惧难闻,何况于朕?”

    夏鸿升跟那两人频频使眼色,那两人这才战战兢兢的闪开,给李世民拉开了大棚的门。

    顿时,一股闷热裹挟着又腥又丑,说不上来的难闻的气息铺面而来,李世民瞬间就白了脸色。

    身后,一众人也是变了脸色,更有人没忍住干呕了几下。

    李世民抽出手绢来,捂住了口鼻,二话没说的就走了进去。

    身后那两个负责大棚的人都快要哭了,不是怕的,是激动的!――陛下都不嫌弃里面啊!

    众人随李世民走了进去,李世民低头看看,说道:“对,就是这种土。陇右道这种地十分多,上面根本种不出庄稼来,全都是废地!”

    “不止是陇右道,这种土地在其他各道也都有,倘若这些土地能够种植,那我大唐就凭添无数耕地了。”房玄龄看头看着那土地,沉声说道。
………………………………

第679章 循环农业

    “夏卿,你在军机坊中这么做,难不成是有将这些废地……盐碱地,转化为可以供人耕种的耕地的法子?”李世民看着大棚里面的土地,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有,法子其实有许多,不过因为盐碱地所分部的地方不同,所以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有不同的办法。不是说一种办法在所有的地方都适用。不过,大的思路是一样的。”

    “详尽道来!”李世民神色肃然,说道。

    夏鸿升揉了揉鼻子,说道:“回陛下,要解决盐碱地的问题,就得先知道盐碱地是怎么形成的。不知道陛下留意没有,但凡是盐碱地的地方,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个是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第二个是地形,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而从小的局部地形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所以不难发现,造成盐碱地的主要原因是有两个,降水少,整体地势低。这两个目前来说是无解的。”

    “既然无解,那夏卿所做又是为何?”李世民问道。

    “陛下,虽然降水和地形是人为控制不了的,可咱们可以从其他的一些方面着手,去尽可能将盐碱地进行改良。”夏鸿升说道:“这些土地种植不了庄稼,是因为土里面含盐量太多。微臣在这里试的法子,是利用蚯蚓来改良盐碱地。”

    “蚓?”李世民吃惊的看着夏鸿升:“这地龙能改良盐碱地?”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陛下。而且这个法子最简单,最容易实现,效果也十分好。”

    “这倒是新奇了!”李世民对此十分感兴趣,立刻说道:“速速为朕道来!”

    夏鸿升点了点头,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地龙的粪便,对于改良盐碱地具有十分好的效果。而地龙又极其容易养殖,只需污泥便可。地龙可是个宝贝,但凡是污泥被其吞入腹中,化作粪便出来之后,就成了一种效果十分好的肥料。趁着夏天,雨水比较多,土中的盐随着雨水下渗,土壤中的盐分就降低了。趁着这个时候,将大量的地龙放入土中,然后又将秸秆之类铺于其中,任其发酵。地龙以土为食,将盐碱地的土吞入腹中,又化作肥料出来,只要地龙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树木,一年功夫原本的盐碱地上就能种出作物来。陛下,这个法子,不仅能改良盐碱地,还能够一举好几得!”

    “如何个一举好几得?”李世民追问道。

    “陛下,荀子有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虽说这地龙并不能真的下饮黄泉,可它在土里面钻来钻去,就是变相的翻了土地,又破坏了土地纤维,阻断了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随着蒸发向上渗入土中,减少了土壤中的盐分,此其一也。地龙吞下盐分大的盐碱土,排除之后就成了肥料,所以土中养殖蚯蚓之后,土地就会变得十分肥沃,利于庄稼生长,此其二也。田地中养殖地龙,数目少了,不管用,数量多了,又影响庄稼生长,破坏根系。微臣在军机坊中做的实验,就是要找出每半亩地中将地龙的数量控制在多少条最好最恰当。那多出来的地龙呢,就可以抓起来,可以作为药材拿去卖,也可以作为饲料,喂给所养殖的鸡鸭之类。鸡鸭之类最喜吃这东西,吃这东西养出来的鸡鸭体型健壮,肉质肥美,下蛋多,吃着也好吃。可以留着下蛋,又可以拿去卖鸡肉鸭肉。而利用地龙养殖鸡鸭,那鸡鸭的粪便又可以搜集起来,放入地里,肥沃土地。这么一圈下来,哪一个环节都有用,都没有浪费,还都获得了好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这就叫循环农业!”

    “土里养地龙,松土肥地,改良盐碱地,得了粮食;地龙又可以拿去喂养鸡鸭,得了鸡鸭;鸡鸭的粪便又可以去肥沃土地,又得了粮食和地龙――又得的地龙再拐回去松土肥地,喂养鸡鸭……一圈又一圈,既改善了土地,得了庄稼,又得了鸡鸭……”房玄龄嘴里念叨着:“好!好一个循环!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