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彻底被杀的去族灭种,成了历史上短暂的一缕云烟。

    而萧峰还是萧峰,那个集********与一体,却又重情重义重诺,因而注定悲剧的豪侠。郭靖还是郭靖,那个早前老实巴交,武功高强。而后又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杨过也还是杨过,那个独臂擎着玄铁重剑,冲杀于敌军阵中,教敌人闻风丧胆的神雕侠。

    随着说书人的口中。这些武侠故事也迅速的传开了。故事的情节令人着迷,里面的人物也令人着迷,所以迅速的传遍了大街小巷。

    夏鸿升从街上经过,还能听见几个街边耍闹的孩童口呼降龙十八掌的,又或是伸出一根手指头乱指。大喊自己这是六脉神剑的,即是明证了。

    而自从在报纸上开始连载了天龙八部的,李承乾就由以往的等着夏鸿升派人送去报纸,而变成了每日里专门派了人跑到夏鸿升的家里等着取报纸了。

    可要说最喜欢这武侠故事的人,那可谁都比不过易秋楼。

    为了造势,所以现如今已经印出来的这些武侠秘密存于印刷厂的秘库之中,外面并没有流传。所以易秋楼每天都要跑出去听说书人说这故事,然后回来之后便又要不停的找夏鸿升追问后续的情节。对夏鸿升是各种威逼利诱,甚至于要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技教给夏鸿升,来作为交换。

    易秋楼激动啊。那故事里面的大侠,那才是一个江湖侠客应该有的样子啊!重情重义,信守承诺,匡扶正义,保护手无寸铁的百姓……每每听说书人讲到丐帮帮主乔峰,就不禁要心驰神往一番。

    作为一直住在夏鸿升家中的易秋楼,他可是知道夏鸿升一早就写好了这些东西的,之前没有在意,如今听说书人说了,这才追悔莫及。后来他实在按捺不住。竟然尾随夏鸿升到了印刷厂,欲图从印刷厂中偷出一本来看!结果后来就准备动手的时候,却又忽而想起来了故事里面的乔大侠,若是换做乔大侠。岂会做出这等盗窃之举?!所以易秋楼自感又羞又臊的,自己又回去了,还跑去给夏鸿升坦白,很是羞愧难当的样子。

    夏鸿升也只能哑然失笑,摇了摇头,取出了自己的手稿给他来看。但不能带出书房去。于是接下来的多日里,易秋楼除了吃饭,就钻在书房里面,连早上的晨练和训练那些亲兵和家丁护院都不做了,直到看完了书,这才重又恢复正常。

    不过总会时不时的出神,然后突然冒出来一句:“匈奴狗贼欺人太甚!萧大侠真是条好汉!自戕以保民,以一己之性命,换取两边免于交战,当真教人敬佩!”

    又或是两手比划,嘴里嘟囔道:“降龙十八掌,当真厉害!却不知是何人所创,如今又流落何处。”

    入迷了!

    夏鸿升见他那样,也不好说这些东西都是编造出来的。

    而夏鸿升早已经有了打算,就在说书人那边将故事的进度讲道了中原武林人士北上救人的节骨眼儿上,开卖天龙八部,然后暂停说书,让人去买。

    这一来二去,就又是快要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而夏鸿升,也终于等来了李老二身边的侍卫。

    不过令夏鸿升感到意外的是,李世民传召夏鸿升的地方,却不是皇宫里面,而是在军校。

    所以原本夏鸿升心中以为是李世民终于要问报纸的事情了,可听见是要去军校觐见,于是就又搞不清楚了。

    随着侍卫到了军校,直奔李世民的校长办公室而去,向门内禀报了一声进去,夏鸿升一愣,却见李靖、段志玄、李勣、李道宗、程咬金……军方的一干大佬齐聚于内,另外还有段瓒,以及几个不认识的面孔来,都围着李世民的校长室里面的那一台超大沙盘。

    走过去拜见了李世民,李世民只是摆了摆手,便重又拧着眉头紧紧的盯着沙盘上面。

    “我说,咋回事?”退到人群外围,夏鸿升用胳膊肘轻轻的抗了抗段瓒,悄声问道。

    段瓒往前面看看,见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于是也同样用很小的声音答道:“突厥有动作了,河西多地发现了突厥兵的痕迹,似乎是想要叩关了!”

    “河西多地?”夏鸿升一愣,不对啊,历史上大唐大举进攻突厥的借口虽然就是突厥进犯河西之地了,可是这时间对不上,提前的大半年多啊!

    “什么动作?”夏鸿升向段瓒问道:“军队集结了?”

    段瓒摇了摇头,然后又低声说道:“大军倒是并未集结,不过小股的流窜骑兵已经见了不少回,正在逐步靠进关卡,似乎是突厥做出的试探。其中有一支骑兵,同巡边的戍军交了手,杀死了一几个巡边的戍卒。”
………………………………

第442章 战前舆论

突厥的动作很明显,且有迹可循。每一次的突厥犯边,都是先以小股的骑兵进行盗匪似的小规模劫掠,滋扰边城,然后再根据得到的反馈决定是否大兵压境。

    这么做有几个好处。

    一来,小股的劫掠可以窥测到戍军力量和态度。二来,小股的骑兵多次的劫掠会让戍边的将领不堪其扰,若是大规模的阻击,会暴露兵力等许多信息,若是不管,又会引起百姓不满。三来,小股骑兵频繁的劫掠,可以造成“狼来了”一般的效果,遮掩突厥大军的举动,让戍边的兵卒以为又是突厥人的骚扰,可实际上却是真正的大军压境了,让人措手不及。第四,自然就是容易开脱了。若真是遇到了无法对抗的将领,又或是不是动兵的时机,那就可以说是极少数突厥人的私自的行为——他们当然不会在劫掠的时候说自己是可汗授意的。

    “自从年后以来,突厥人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了。突厥这几年过的很不好,只怕,已经按捺不住了。”李世民静静的看着跟前的沙盘,上面有几个代表着敌人的小红旗,插在突厥频繁滋扰的地区。

    “突厥人的劫掠大都集中在甘州、肃州一带,此二处守将为张宝相与张士贵,皆为将才,而张士贵尤为勇武善战,此二处有此二人,当无忧矣。”李勣捋着一撮小胡须,说道:“臣以为,如今应做好应对突厥犯边的准备,明面上,却按兵不动。”

    张士贵?夏鸿升听见这个名字,立刻就想起来后世的故事里面那个邪恶旧势力的代表,迫害薛仁贵,嫉贤妒能,陷害忠良的大奸臣——当然,这并不是真的,而是宋代以后民间故事中对其的丑化。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不仅不是奸臣。还是与秦琼、尉迟敬德等人齐名的忠臣良将,官至左领军大将军,封虢国公,子孙袭爵。卒后唐高宗为他举办隆重葬礼。赠辅国大将军,谥号曰襄。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对他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又诏赠东园秘器,并给仪仗之荣、陪葬太宗于昭陵。

    夏鸿升正想着张士贵的事情,又听见李世民问道:“对于突厥的动作。诸卿都说说,该当如何处置?”

    “启禀陛下,臣以为,突厥屡次劫掠边民,而其一直对中原贼心不死,今我朝兵强马壮,粮草丰沃,时机已到,当可击之。”一个中年的将领率先张口说道:“臣以为,进击突厥。理由有六: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离突厥掌控,不仅削弱突厥实力,且成为突厥之敌,此其二;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而颉利气量甚小,多番为难,使其无可自容。更不能齐心,此其三;塞北之地连年来经历霜冻干旱,粮食匿乏,草枯马瘦。为不利也,此其四;颉利疏离族人,委重任于外族,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军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此其五;前隋天下战乱,北地汉人早年到北方避乱,至于如今人数已然不小,臣闻这些汉人召聚武装,占据险要之地以为自保,若我朝大军出塞,其自然多番响应,里应而外合,此其六。”

    这个夏鸿升没有见过的将领这么一番话,让李世民,还有同屋之中,包括夏鸿升在内都是眼中一亮。夏鸿升也心里赞同,他说的这个六个理由极为精准合理,入木三分。

    不过,还未及有人附和,却先听见有人说道:“张都督此言差矣,老夫以为,突厥人虽然是有劫掠,然其终究是极个别突厥人所为,而非是颉利所为,更不是突厥兵犯疆界。若是陛下出兵攻打了突厥,有渭水之盟在前,陛下岂不就成了背信弃义的那一个?”

    “突厥狼子野心,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如今我朝强盛,而突厥式微,正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皆为占尽,此时不击,更待何时?”方才列举了六个理由主张进攻突厥的那个将领说道。

    反对的这个夏鸿升倒是认得,之前李孝常谋反的时候受到了牵连,免去了一切职位的诸多人中的一位,去年又被启用了的长孙顺德。

    这货之前贪财受贿,被李老二反而赏赐了些钱财来羞臊他。后来受到李孝常谋反的牵连,跟刘弘基一块儿都免官去爵了。去年李世民又感念他曾经立过功,就又启用了。

    至于提出建议的那人,夏鸿升倒是没有见过。不过但从他提出来的六条攻打突厥的理由,让夏鸿升觉得他肯定不是一般人——话又说回来了,能被叫进这个屋子的,除了自己是一个占了后世而来的便宜的,其他的又有哪一个是等闲之辈了。

    “公瑾所言,甚为有理。如今突厥之状况,确如公瑾所言。正当是极好的时机。”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不过,顺德所言也不错。朕既为天子,当为天下表率,渭水之盟虽非本意,却终是信约,朕若背信弃义,叫天下百姓如何看朕?”

    听李世民这么说,众人都没有说话。李世民的担心也是对的,在现如今的这个时代,背信弃义是很严重的。

    沉默了一会儿,却见李靖突然捋着胡须说道:“陛下,臣突然想起来,天下百姓的看法,其实是可变的。军校中有门课程,专门教授诸多花样百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