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

    两人来到了丽正殿前面,由门外的内侍进去通报了一声。得了李世民的同意,这才进去拜见了李世民。

    “你二人今日的学业可完成了?”李世民头也不抬,仍旧看着手中的奏疏,问道。

    “回禀陛下。完成了。”夏鸿升躬身行礼答道,李承乾也行礼回答了一声。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奏疏来,又问道:“怎么,你们二人结伴来见朕。所为何事?”

    “启禀陛下,微臣有一事想要奏请陛下。”夏鸿升躬身行了一礼,说道:“微臣从工部的手里承包了重修东西二市的工程,正要招募民夫。微臣想着,既然招募一次民夫,就多干些事情,所以,微臣想要在长安和泾阳之间修一条路来。自然,修路和重建东西二市是两件事情,绝不混为一谈。”

    李世民看了看夏鸿升。将手中的奏疏放回了案几上面,又问道:“说来听听,怎么个不混为一谈?”

    “微臣只是想着反正修路也要招募民夫,所以一起趁着招募了修路的民夫而已。微臣所言不混为一谈,是说微臣愿意自己出钱来修这条路,不要朝廷的一个铜钱,纯属造福百姓,回馈社会……呃,以方便百姓往来,报答陛下册封泾阳之恩!”

    听了夏鸿升的话。李世民冷笑了一声,转头问道:“承乾,你同夏卿是好友,他方才所言。你相信么?”

    “回禀父皇,儿臣不……呃……”李承乾正准备回答,却见了夏鸿升频频给他使了眼色来,还做出一副威胁的表情来,顿了顿,又转生说道:“儿臣觉得还是先听听静石为何要修路的理由。再做定夺。”

    “你们二人倒是一心。”李世民看看二人作怪的样子,往后靠了靠,说道:“那好,看在承乾面子上,说说,你又要搞什么幺蛾子来?”

    夏鸿升躬身施了一礼,回答道:“陛下给微臣的封地在于泾阳,那里的百姓勤劳耕种,待人热情。微臣既然受封于泾阳,也希望泾阳百姓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可是微臣到底不是泾阳县令,所以有些事情若是微臣直接去做,那就是越权了,到底不美。所以,微臣希望能够自己出资,修一条从长安城到泾阳的道路来。不是一般的道路,而是陛下在军校见过的那种水泥路。泾阳本就距离长安城近,若是中间能够有一条水泥路贯通,那么从长安到泾阳,或者从泾阳到长安,路上所耗费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平素早上出发,普通的骑马速度,等从长安出发抵达了泾阳的时候,往往也到了下午了。而若是修成了水泥路,那么从长安到泾阳,普通的速度也只需要几个时辰也就到了,若是快马加鞭,则一个时辰,甚至不足一个时辰就能够抵达。”

    “哦,原来修这条路,就是为了方便夏卿在长安和泾阳之间来回啊!”李世民看了看夏鸿升,故意淡声说道。

    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必须,在长安和泾阳之间修建一条水泥路来,的确是能够让微臣方便许多。不过,微臣修这条水泥路的目的,却是为了让泾阳和泾阳的百姓变得更加富裕。”

    “哦?那朕倒要听听了。”李世民笑了笑,说道:“夏卿是如何单靠修一条路来,就能让泾阳县和泾阳百姓变得富庶起来。”

    李承乾这是插了句嘴,说道:“父皇,方才结束了学业之后,夏侯说要奏请修路,儿臣问了为何,夏侯说了一句话,说是:要想富,先修路。却是不知道何意。”

    “要想富,先修路?”李世民沉吟了一遍,然后又抬头看着夏鸿升:“夏卿,这句话是何意?”

    “回禀陛下,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这里说的是,交通与财富的关系。”夏鸿升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解释道:“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扬州了。陛下可还记得在大运河修成之前,扬州的样子?而自从大运河建成之后,扬州就成为了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才有了如今富甲江南的繁华。一个地方的交通,决定了当地的资源转化为财富的程度。有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一个地方不论是人还是物就加大的同外界的交流。当地的资源就能够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迅速的输送到外地,转化成为财富。还拿扬州来说,大运河建成之后,江南的货产想要卖到北方,就要先到扬州,再登船北上。扬州就成为了一个江南各地货物的集散之所,人流量众多,这些人都要吃饭,要住宿啊,这就让当地人的生意变好了,扬州自然就繁华了。像长安、洛阳、晋阳、扬州等等这些繁华的地方,有哪一个不是因为周边有着四面八方都能够通达的道路的呢?微臣给陛下打个比方,就好比泾阳和渭南,都是临近长安的京畿之地。两者同长安之间相隔的距离也接近。现在假如说两地都盛产煤矿,而如今冬日要到了,微臣想要买煤来打蜂窝煤了,要从泾阳和渭南中间选择一个来买煤。若是陛下,会选择从何处来买?”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若是朕,自然是从泾阳来买。”

    “却是为何?”夏鸿升问道。

    “泾阳之官道,其中平坦通达,而渭南的官道,中间须得翻过一道山岭,故而选取泾阳。”李世民说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又说道:“那如今若是泾阳的官道不变,而渭南的官道则已经修成了水泥路来。陛下又会作何抉择呢?”

    李世民眼中一亮,说道:“夏卿的意思是……”

    “修路就会有发达的交通网,而水泥路的条件更是比现今的官道好了不知道多少。修好了道路,就能够极大的缩短货物运输的时间,道路能够有更多的负担能力,支持大规模的交易量,也能够加大当地同外界的交流,让外界知道当地有什么好东西,吸引外界更多的注意力过去,如此一来,当地自然就变得富裕了。”夏鸿升点了点头,对李世民解释道:“所以微臣想要修建一条从长安到泾阳的水泥路来,使长安到泾阳更加方便。泾阳风光壮丽,特产丰富,有了水泥路,泾阳的东西可以更加方便的送到长安来贩卖,长安的人也可以更加快速便捷的去泾阳游玩,如此一来,泾阳的百姓获得财富的机会就更多,百姓就富裕了。百姓富裕了,泾阳自然也就富裕了。实际上,不只是泾阳,微臣更加希望微臣自己出资的这条水泥路只是一个开始,微臣希望,有朝一日咱们大唐所有的道路,都变成水泥路,四通八达!”

    李世民愣了愣,似乎在想象着大唐所有的道路全都变成了水泥路的样子。

    思索了一下,李世民抬头对夏鸿升说道:“那好,朕就答应夏卿的请求。让夏卿出资,修建这条从长安到泾阳的水泥路来。朕,也会留心看一看,方才夏鸿升所言,到底对不对。”
………………………………

第351章 犒劳匠人

秋天到了,冬天还会远么?冬天来了,大棚里面的那么多果蔬才能够引起轰动啊。引起了轰动,这反季节蔬菜不就能成为一大笔收入了么!所以得修路啊!修一条从长安到泾阳的水泥路来,夏鸿升的目的可不单单是为了卖这些大棚里面的蔬菜。若只是为了卖这些反季节蔬菜,完全可以在长安城里面侬一处门面来卖嘛,哪里还至于如此麻烦?夏鸿升想要做到,是把长安的人流导过去啊!

    不仅仅要贩卖这些反季节蔬菜,还要引人来参观,最重要的是将长安城中的商人引来,让庄子上的人摆摊。摆什么摊味呢?就照着后世里过年的时候街上的样子来,多向趣味性的活动靠拢,卖些奇巧的小玩意儿,做一些游戏的摊位来。后世里面过年的时候街上多少玩耍的东西啊,套圈儿啦,用沙包扔东西啦,没有气枪大气球,咱们可以投壶嘛,还有动漫里面看来的那些,舀金鱼啦,炒面啦之类的……太多了,将这些东西都集中起来,也在庄子上办起来,让去的人觉得好玩儿,吸引人流过去。冬天不是农忙,可以引导庄子上的人做做生意,这样庄户们手里就能宽绰起来,最终通过多方运作和努力,将泾阳变成一个长安城外的商贸活跃带,这才是夏鸿升的目的啊。

    日后在泾阳开山建学了,总得有个大学城吧!

    有钱任性,夏鸿升总算也能尝一次任性的滋味了。如今茗香居的茶,绿茶红茶都做出来了,还有花茶,另外还有王掌柜儿子借着茗香居操持着的糖和冰块,这是一笔大的进项。煤场的蜂窝煤,如今随着煤炉子的传开,冬天里面的销量十分大,也是一笔大的进项。白酒,现如今去酒肆客栈里面看看。和三勒浆的人已经几乎没有了,都改喝白酒了,不同的度数有不同的名字,正合不同酒量的人饮用。这笔进项目前是最大的。玻璃坊,玻璃坊现在的进项比不上白酒,一来人们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这东西不是谁都能有的,二来。潜意识里对它的价格都认为比较高。夏鸿升准备到了文武大会的时候顺便做一场玻璃制品展览,打开市场,打开销路。玻璃制品的利润,还是得再等等,从胡商,从域外他国的手里面赚。至于那个夏鸿升名字都给早早起好了的印刷厂和书屋,因为东西二市被烧的意外,眼下就暂时指望不上了。只是可惜了造势那么久的《三国演义》,也只能提前在印刷厂里印刷出来,暂时先不贩卖了。

    要不然。现在本公子的名声早就不知道又升多少级了!

    一想到这里,夏鸿升就对那群李建成余党恨的牙痒痒。

    这么一项项的进项算下来,夏鸿升一年红利也能有个七万贯差不多了。

    不行啊,掌握了那么多先进的技术,居然还没有成为首富,太丢众多穿越者的脸啦!

    等文武大会结束,这几样东西,特别是酒坊的白酒和玻璃坊的玻璃制品,估计又会往上窜上好大一截的,到时候。进项就会更多。早日攒够钱,早日在泾阳创建大学,这是夏鸿升这一阶段的最大目标了。虽说可以学着军校那边一样一边修建一边先用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