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谁拥有了技术,谁就拥有了一切。打个比方来说吧,就好比西市里的那两家医馆。一家门庭若市,另一家则鲜有人问津。就是因为一家的医术好,另外一家的医术不行,所以就导致了一个生意好,一个关了门。于人是如此,于国也一样。为何陛下会严谨向突厥售卖兵器?就是因为咱们有百炼钢的技术,能做出来坚硬的兵器。咱们有这种技术,就能做出来好兵器,突厥人没有,所以他们不得不花费大力气从咱们大唐来买,得到一件铁质的兵器就爱护的不得了,陛下禁止卖给他们兵器,他们就没有好武器可以使用,打仗的时候就会因为武器不如大唐的兵卒而战败。这就是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技术尤为重要,有了领先的技术,就保证了这个国家能够拥有领先的地位。”

    夏鸿升对李家三人组说道,希望可以借此让他们提前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种子,潜移默化的让他们重视技术,等以后他们长大起来,就能够对大唐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不错,技艺的确十分重要。正是因为咱们有蒸馏酒的技术。所以只有咱们能够做出白酒来。正是因为茗香居有制作新茶的技术,所以也只有他们能做出新茶来。恩,如今静石又有了烧制琉璃的技术,整个大唐恐怕也只有咱们的窑上能烧出琉璃来。恰若静石方才所言啊!”李承乾若有所思的感叹了一句。

    对。夏鸿升点了点头,回去记得把这话告诉你爹,赶紧提高匠人待遇,提升工匠的地位,重视技术的研发和保密工作啊!夏鸿升心里想到。

    玻璃窑出来的头一批东西。虽然不甚完美,但是却仍旧令夏鸿升感到十分满意。因为总归还是烧出来了,而且头一次就能够烧出东西来,还是十分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毕竟这些东西夏鸿升也就是一知半解,提起来了听说过,可到底具体要怎么做却并不甚知晓。

    夏鸿升觉得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自从回来长安之后,这事情怎么就这么顺呢?烧玻璃,一次就成功了,想要修军校。窑上就误打误撞的弄出了水泥,是不是很顺?

    眼看天色已晚,众人就在夏鸿升的庄子上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来返回了长安。

    到了长安城外,李承乾几人回城去了,夏鸿升则径自去了军校营地。那里的面积非常大,甚至周边还可以通过伐木继续扩张,建立起来一个军校,地方是足够的了。三百军士的课程和训练每天都在继续,这三百人都上过战场。真正经历过战阵厮杀,有作战经验。军校的学生定然不会只从军伍中选择,往后,抱着投笔从戎。或者想要通过军队找出路的人势必会成为报考军校的主要生源,而他们是没有经历过战阵的厮杀的。所以这三百人的战争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夏鸿升将他们的课程安排的十分繁多,因为这三百人夏鸿升并不是将他们作为学生来培养的,因其战争经验的宝贵,在夏鸿升的计划里面,待到军校的建设完成。这三百人会收到一次综合的考核,从中会选择出来少部分的人留在军校之中任教。其余的人,才会按照之前同李世民商量好的,安排到地方的军伍之中,成为一名中下级军官。

    夏鸿升也没有往营地里面进去,而是骑着马绕着营地走了一圈,心中暗自规划着如何去建设一个能够体现出先进化的军校来。

    首先水泥地是必须的,其次营房也应该是水泥砖石的营房。房子就照着后世里的营房盖,钢筋混凝土,有了水泥不算什么难事,大唐原本就先进炼钢技术,只需要做一些修整,另外改良一下脱碳的法子,就能够大大提高钢材的硬度、韧性和产量,大不了不盖的太高就是了。然后是操场、还有各种训练场地和器材,绿化……等等等等,这些只要能找对人去做,加上自己的从旁建议,都不是什么难事。

    唯一的问题在于,逾制!

    在知道庄子上的烧窑里出现了水泥之后,夏鸿升就开始构想着如何建设一个类似于后世里的军校来,图纸夏鸿升都已经画出来的差不多了,可若是那些言官、御史之类的一本奏章上去,李世民又一声逾制下来,就全都成不了现实,自己也会因此受到惩处。

    可夏鸿升想要提升军人的待遇,想要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军队的认同感,把军校建设的好好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更多的人来报考军校,这样一来社会对军队的认识就上去了,也会引起社会对军校的关注,进而将这种关注转嫁到对于军人的关注上面来。军校意义重大,不仅是实用意义,而且还有象征意义。它不仅为大唐的军队之中输入经过系统的军事理论教育,拥有坚定的忠诚之心的新鲜血液,更象征着皇家、朝廷对军人的重视。军校之于军人,恰若国子监之于学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静石兄?……”一个声音从旁传来,夏鸿升惊醒过来,转头一看,却是马周了,见他走了过来,又拱手笑道:“哎呀,周拜见夏侯!”

    夏鸿升翻了翻白眼,从马背上下来:“宾王兄来的正是时候,正好有一件事情要向宾王兄请教。”

    马周笑问道:“哦?静石兄还请讲来,周定然知无不言。”

    “有件事情,相想请宾王兄给出个主意。”夏鸿升对马周说道:“先前你也见了,我在纸上画的那些图样来,我本是想要依照那些图纸上的样子建造军校,可问题是,这些建筑同如今大唐的建筑全然不同,定然会被言官和御史以逾制弹劾。所以想请教宾王兄,该怎么办?”

    马周眼珠转了转:“静石兄的意思是,既想要依照图样进行建造,又不想被人弹劾逾制?”

    “我的意思是我该如何去说服陛下!”夏鸿升摇了摇头:“无非弹劾而已,只当蝇头小虫嘤嘤乱叫,关键是如何让陛下答应,还请宾王兄帮我想想,不然,就只能依制而行,放弃那些建造计划了。”

    “这……”马周微微皱起了眉头来,思索了一会儿,又说道:“周也并无甚子好办法,左右都在陛下能否答应,不若静石兄干脆直面陛下,向陛下阐明依照那些图样建造的好处来。若是好处够多,让陛下欣然心动,定然可松口答应。其他旁的,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夏鸿升叹了口气:“也好,也只能如此了。若是陛下不允,咱们便只能依制而行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进入了营地里面,就见那三百军士正依照不同的班级在各自进行军事训练。半年来的军事化管理让这些人的面貌大为改观,又加上不少理论知识的学习,让他们在原本的彪悍之上又多了一份沉着。

    场地上尘土飞扬,因为三百军士的训练而荡起的飞灰落满了他们的衣襟。夏鸿升缓缓扫视了一圈,然后沉声对身旁的马周说道:“宾王兄,总有一天,我要让军校成为一个天下人皆尽称好的地方,让无数人挤破脑袋都想要进入军校来进行军事学习。我要让这里成为大唐军士心目中的圣地,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大唐忠诚而坚定的脊梁!”

    马周没有说话,只是同夏鸿升一起看着那一个个汗水四溅,却擦也不擦一下的军士们,或许,真的会有那么一天?

    没等马周感慨些什么,夏鸿升忽而又笑起来了,转头对马周眨了眨眼睛,说道:“宾王兄,这三百士卒在军校学习了半年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做出些成果让人看看了?要不然人家都忘记了还有这三百号人了!做出些成果,展现一下实力,才能吸引陛下的注意,才能让陛下看到这样做的好处,我们建设军校,才会得到陛下的支持啊!”

    “哦?那静石兄准备如何做?”马周看看那些军士,又看看夏鸿升,好奇的问道。

    夏鸿升笑了起来:“阅兵!阅兵加演习!彰显我军校生的实力与风采!”
………………………………

第241章 奇书

真正的阅兵,自然是做不到的,但是列成方阵整整齐齐的正步走,还是可以做到的。三百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贵在军容军纪,绝对胜过大唐目前的任何一支军队――至少,其他的军队连齐步走正步走都不会。

    至于演习,应该好好规划规划,安排最有利于展现出军校生的各方面能力的项目和计划,尽可能好的展现出军校生的风采,军校生的出彩,必将归功于军校教育,从而就能够引起李世民的重视。毕竟,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也是李世民答应让夏鸿升择取三百人进行试验的,可李世民终究却还是抱着一个观望的态度来。想要让李世民将这种观望的态度转变为大力支持,就得让李世民看到军校的好处。

    “静石兄,这阅兵,周大约可以知道,当是观兵的意思。”回到办公室里面之后,两人做了下来在,马周向夏鸿升问道:“只是这演习,周却未曾听闻过,静石兄可否解释一二?”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所谓演习,就是指军事演习,是在假定情况诱导下进行的作战指挥和行动的演练,也是军队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训练之后,实施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简单来说,演习就是假定一个作战目标,然后由参加演习的军队分作对抗的双方围绕作战目标进行军事抗争,模拟出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来,以达到营造的实战的氛围和环境,令在和平时的士兵体验实际战争的目的,同时也通过演习展现出一支队伍在实战之中的实际作战能力和水平。”

    “原来如此,想来,静石兄是想要通过演习,来让陛下看看军校教出来的军士所具备的实力了。”马周听了夏鸿升的解释,了然的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夏鸿升点头说道:“既然眼下正在进行体能训练,那便干脆喊其他人过来一同商量商量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