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静石,你找咱们有甚子事情?”刘仁实问道。

    夏鸿升赶紧回到正题,向李恪和刘仁实说道:“今天请二位来,是想让二位帮个忙的。两位都是人缘极广的让,我想托两人帮忙找一个手艺高超的金匠来。陛下之前不是赏赐了小弟一些黄金来,小弟准备打制一些东西。”

    “兄弟要打制金器首饰?”刘仁实听了夏鸿升的话,顿时眼珠一转,露出了一个猥琐的笑容来,朝夏鸿升挤挤眼睛:“兄弟莫不是要看上了谁家的女子,要献殷勤去了?”

    李恪也一脸八卦的看向了夏鸿升。

    夏鸿升翻了翻白眼,没好气的冲他们说到:“别乱说啊,我是要打制出来一些东西给陛下看看。”

    “哦?”两人均是眼前一亮,好奇的看向了夏鸿升来:“要做什么东西?”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军功章!”

    “军功章?”李恪和刘仁实都是一愣:“什么东西?”

    “顾名思义,自然就是表彰军功的奖章了。”夏鸿升淡笑一下,说道。

    “表彰军功?”李恪有些不明白了:“表彰军功自然有战功等级,凡破城、阵,以少击多为‘上阵‘,数略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转倍以上为‘多少‘。常据贼数以十分率之,杀获四分已上为‘上获‘,二分已上为‘中获‘,一分已上为‘下获‘。凡上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五转,上阵中获、中阵上获第一等酬勋四转,上阵下获、中阵中获、下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三转;其第二、第三等各递降一转。中阵下获、下阵中获第一等酬勋两转,第二、第三等并下阵下获各酬勋一转……”

    “停停停……”夏鸿升听的脑袋大:“本朝的军功酬转我自然知道,这只是普遍性的,大范围的军功计算。我说的是特别突出的军功,抛开了官职金银赏赐不提,而是荣誉上的激励。”

    “荣誉?”二人又是一愣:“得到陛下的赏赐,这难道不是荣誉么?”

    夏鸿升摇了摇头:“那只是物质上的激励,而不是我所说的荣誉。诚然,得到了陛下的奖励,自然是莫大的荣耀。可是却不是我说的荣誉。我说的荣誉,是士兵们来自精神上的骄傲感,是他们拼死获胜之后人们对他的功绩的肯定。我大唐军队,以少胜多的战例无数,即便是敌众我寡,即便是身陷重围,但是我大唐军士依然拼死苦战,毫不畏缩后退,敢于战斗到最后一支弓箭、最后一个士兵!这是什么?这就是一种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是一种视死如归、视荣誉重于生命的行为!那就是:祖国高于一切,荣誉至高无上!”

    “军人以牺牲奉献为己任,身系国家民族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大荣大辱,因此也最应该崇尚荣誉。军人有了对荣誉的向往和珍重,就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会“为国捐躯,虽死犹荣”,就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对荣誉的崇尚和追求,是一名军人建功疆场的精神动力,是一支军队所向披靡的制胜法宝。有了荣誉感,一支军队才会为了维护这个荣誉而不惜牺牲,荣誉是一个军人的名节,他就像是读书人的气节一样不可侵犯,不容践踏。”

    “这个,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可这跟那甚子……军功章?又有什么干系?”李恪追问道。

    夏鸿升解释道:“荣誉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只存在于人的心里。我做的这军功章,就是将荣誉化作了一个直观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军功章就是荣誉的象征,带上了军功章,人们一看见军功章,就知道你有了军功有了荣誉,知道你为国家和百姓的安定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会尊重你,敬佩你,而你,也就背负上了这样一种荣誉,你就要更加努力的去建功,去维护这份荣誉,不给这份荣誉丢脸。军功章可不是容易得到的啊,只有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战场上有了极为突出的功绩,才能得到。人的精神力量远比体力更富于生命力,一枚军功章,对士气的鼓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想看,一场战斗之后,一枚代表着巨大的功绩和突出的表现的军功章挂在胸前,阳光下熠熠生辉,周围的人全都头来憧憬和尊重的目光,同袍的战友都用敬佩和羡慕的眼神看着你,这该是多么骄傲,多么的威风,多么的扬眉吐气?!”

    “……好!”刘仁实想想这种情景,就觉得自己热血沸腾了,搓着手盯着夏鸿升来:“兄弟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恪也会帮忙找人的,放心,一定找来手艺最好的金匠来!”李恪也被夏鸿升的一番话蛊惑的不轻,这会儿也很是激动。

    “恩,等头一批军功章做出来之后,陛下过目之前,作为收藏之用,小弟也会给两位捎上一块儿的!”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那小弟这便去设计图样去了!”
………………………………

第149章 人像素描

夏鸿升也没有再去军中,有段瓒在那里照应着,夏鸿升完全放心,训练上的事情,夏鸿升从来都没有避开过他,而且有意暗中培训段瓒,如今他对于训练这些东西已然是轻车熟路了。

    昨天李世民的一番话,让夏鸿升心里敲响了警钟,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确是有些太出风头了,朝堂上面的大功劳几乎都跟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已经足以让人注意到,并且戒备自己,甚至打起了自己的主意了。

    名声上的注意,夏鸿升非但不怕,反而觉得多多益善,了解了大唐的时代习惯以后,夏鸿升对于名声这件事情就不再抗拒了,在大唐这个时代,名声就像是一个作弊器,有个好而广的名声能够带来数不清的好处,夏鸿升已经体会到了。

    可是夏鸿升担心的是,官场上的名声。官场可不像是民间那样,在官场上太出方头,会树大招风的。

    所以也是夏鸿升有意将训练之事交给段瓒一手去做,自己只是从旁督导,指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整天在长安城中乱跑,这样一来,也能让段瓒分担一些官场上对自己的压力。

    李世民赏赐给了夏鸿升几百两的黄金,算做是没有因为夏鸿升接连的大功劳而给夏鸿升加官进爵的补偿。夏鸿升反而乐得如此,不是旁的东西,而是黄金啊!夏鸿升发誓自己两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黄金,金光闪闪的,看的夏鸿升直想扑上去啃一口,等冷静下来,也终于只能摇头苦笑,看来自己的的确确也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说实话,夏鸿升后世里见过的最大块儿的黄金,也就一个暴发户手脖子上的金表了。

    看看那三十号特战队员,虽然李老二的封赏也真不算小了,直接全都擢升了校尉。而且钱财赏赐都很多,可是夏鸿升觉得到底还是缺少了些什么。军人的荣誉,来自于他人的尊敬,这些都没有。仅仅好像是在做一场买卖,你帮我完成了任务,我给你封个一官半职,再给些钱财了事。军人在古代不受尊敬,即便是在以军功为大的朝代里面。那些下层的军人也远远不会受到应得的尊敬,和应有的荣誉。可是在面临异族的铁蹄时,却往往正是这些让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华夏千百年的屹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诗句,这些中下层的军人写不出来,也未必能够听得懂,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将这一句诗的意思演绎的淋漓尽致。

    只有这个社会对尊重军人,给予军人应有的荣誉。军人才会觉得自己守卫国家守卫的值,才会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更加的忠诚。

    所以夏鸿升准备将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那一百两黄金中熔一部分,做出军功章来,然后带着军功章向李世民提议,以后凡事军中立下大功劳者,按其功劳高低发放军功章,以表彰军功,荣誉军人。

    夏鸿升在家里闷头不出了一整天,也没有想好把军功章设计成什么样子。后世里的军功章也不是没有见过。可关键是不能照搬啊,至少,上面的图像得改改,整体的五边形布局看上去特别高大上。十分帅气,夏鸿升不准备换掉,主要是中间的图案,大唐说来一没有国徽二没有国旗,拿什么东西往中间放呢?思来想去,觉得若是只放一个唐字。难免显得孤寡,可若是换成李世民的头像,却又没有。到最后,夏鸿升还是决定要把李老二的头像放到军功章上面去,因为一来,他是大唐的皇帝,在大唐之中拥有着绝对的威望,将他的头像放到军功章上,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出军功章的宝贵,这二来嘛,也是为了拍李老二个马屁,让李老二更易于接受并通过这件事情。

    可是问题又来了,夏鸿升这里又没有李老二的头像,没法让金匠往上雕绘。

    得,只能先去求李世民了。可惜,眼下没有相机,只能靠画,可是古代的话又不是没有见过,山水风景美则美矣,可是这人像画,不能说画的不好,只是风格和思维不同,所以人像画并不注重于真实反应人物的面貌神态。可是像这种需要往军功章上面雕绘的人像,还偏偏就必须要清晰清楚,真实可辨。想要达到这种程度,就只能是用西方人物画的技法了。可夏鸿升就只会素描,而且还是后世里到了学校之后,为了追教美术的美女教师而去跟着人家学的,刚刚入门级而已,后来美女美术教师被高富帅君追到手了,夏鸿升也就不好意思再去了。后来都没有怎么画过了,现在手更加生分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叹了一口气,夏鸿升摇头苦笑了一下,拿了一叠纸张出来,找了羽毛笔来,想了想,又去削了几根炭条来,拿着从书房里出去了。

    去画谁练手好呢?

    一抬眼,就见一个小厮远远的从前面走过了,于是立刻高声喊道:“小赵,过来!”

    那个小厮听到了夏鸿升的呼喊,赶紧跑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