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学生啊,这个——”,袁琪儿一说到这些,她自己也犹豫了,又怕刘师弟误会,只好实话实说,“我学的是古代宫廷内医术,与现在的医学有很大的差异,若是让我教学生的话,恐怕意义不大”。

    “这个”,刘郧也有些傻眼了,现在流行的是西医,与华夏的中医确实有差别,在21世纪两者都是泾渭分明,更别说民国年间了,不过能拔脓疮的膏药,就是好膏药,大不了,再成立一个中医学院。

    袁师姐见这厮非要她当老师,她也无法推脱,只好承诺到时看看再说,刘郧随即立马转化话题,“师姐,你是学医的,对于修炼的认识,更在一般人之上,对小弟的修炼难题,还请师姐指点指点”。

    “你的问题——”,琪儿师姐也有些沉吟,思考了半响才苦笑的说到,“其实在修炼上遇到难题,每一个人所遇见的,都不一样,否则就不需要师门与秘法了,也罢,既然你想听听,师姐就给你说说”。

    “因家父战死沙场,我很小就在满清的皇宫内长大,说是享受着皇子公主的待遇,其实怎么可能,几岁就随药膳房的师傅打杂,那些年满清正处于破灭的前夕,连皇帝太后都时时生病,药房特别忙”。

    这个倒是能理解,袁琪儿的父亲死于八国联军侵华前后,被带入宫中应该是1901年前后,那些年也确实不太平,不说同盟会的革命先烈,时不时发动起义或刺杀之类,也不说恭亲王奕欣、李鸿章和张之洞之流风烛残年,就是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也都濒临驾鹤西归。

    袁琪儿倒也没沉迷过去,而是在思索她的陈述思路,“幸好得到了药膳师父的欣赏,随手传了些散手,后来光绪爷与老佛爷西去,宫中一片大乱,药膳房也有散伙的架势,我恰好遇见了王玉琴公公”。

    “王玉琴,原来真有其人”,刘郧失声叫道,在武汉见中城宫清子时,船越大师确实说到王公公,并说川岛玉琴就是王玉琴,还要他一起参与猎杀行动,后来才知是一场误会,还以为是船越乱说的。

    “是有此人不假,但是早就病死了”,袁琪儿也没怎么避讳,决定将有些事情说清楚,倘若大家暗中猜忌,也不是什么好事,“我见到王玉琴时,他已经受了重伤,也没活几年,还是辛亥那年死的”。

    刘三爷倒是信了,这些高手一般不容易受伤,但是受了重伤,多半好不了,就算是些轻伤,也要很久才能痊愈,外加这些宫中的太监们,都是为了皇帝或太后活着,皇帝太后一死,就已经去了半条命,倘若满清帝国再被推翻,这些人还能活得很好,那就真奇了怪了。

    “袁师姐,原来你就是王玉琴的嫡传弟子”,刘郧立马醒悟了,难怪袁琪儿以前叫川岛玉琴,原来是继承了老师的衣钵,嗯,星灵门不也一样么,每代的内外掌门人,不都叫金轮法王或隐叶大师么。

    琪儿师姐却有些不好意思,缓缓的将原委说了一下,“我所学的很杂,既有医药方面的东西,也有佛家佛法,但是打基础的功法,确实是王公公所传授的《大荒医经》,相传是上古时期的修炼秘法”。

    “大荒医经”,刘郧也比较孤陋寡闻,自然一头雾水,真是闻所未闻,于是望向明月师姐,不料仙子也是一脸茫然,袁琪儿只好略作解释,“是太监们所修炼的特殊功法,是为了更好服侍宫中贵人”。

    “啊,《葵花宝典》”,刘郧瞬间就听明白了,这是太监修炼的东西,其他人一修炼就死定了,连忙拉住袁琪儿,仔细的打量了一番,也没看出什么毛病,只好低声问道,“你有没有走火入魔的征兆”。

    “也没什么,我很好啊”,袁琪儿也是陡然一愣,倒被刘三爷的一惊一乍给吓住了,只好露出甜甜的笑容,让他不要为她担心。

    这样啊,刘郧也傻了,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又说不出来,于是釜底抽薪,“那个《大荒医经》,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你还记得么,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是不是写着‘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没有”,袁琪儿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十分肯定的解释道,“虽然是一部残篇,开篇名义我还记得,‘医者,诸荒之首’”。

    还真是够荒够医,刘郧自己也囧了,恐怕真是他搞错了,于是悻悻的说,“太监还学什么医,好好伺候人,多拍拍马屁不就行了”。

    袁琪儿一声嗤笑,看了看刘郧和明月仙子,发现他们都一脸茫然,只好半真半假的说,“你们还真以为太监很好混啊,没有一点特殊本事,早就被拉出去喂狗了,还想伺候贵人,自己都是残废了,别人一看见你,就觉得心中发慌发堵,还怎么肯让你靠近他们的身边”。

    这倒也是,太监都是一些残废,身心都极为扭曲,根本就是一些人形的定时炸弹,贵人们又不是傻子,一般情况下,也确实不敢让他们伺候,而且这些人有残疾在身,基本上天天都离不开药罐子,这些人若自己不懂点医学,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确实不用伺候人了。

    看大家都基本上搞明白了,袁琪儿也就不再展开说了,而是回到了之前的话题,“《大荒医经》包罗万象,确实是以医药为主,因此修炼出的真气模样,就是一根金针,炼气到了最后确实一柱通天”。

    “金针模样”,刘三爷真的被雷到了,你妹,还说不是《葵花宝典》,绣花针,不正是东方不败的成名武器么,正想提醒琪儿师姐,却突然想到一事,“不用自宫,也能成功,即便自宫,未必成功”。

    看来世事难料啊,刘郧很崇拜的看了袁琪儿一眼,一个女人居然练成了太监功夫,你叫岳不群之流情何以堪,不过玩笑归玩笑,他自己的修炼问题,又该怎么办呢,看来确实需要大智慧、大机缘了。

    随着刘三爷的冥思苦想,大家结束了空中会议,俩位师姐都开始静坐养神,其他随机人员早已纷纷假寐,除了极个别能真正睡着外,其他人都紧张得要命,略有风吹草动,两只眼睛立马瞪得像牛眼。

    刘郧才是这次远程飞行的总指挥,好在这厮有智脑与蚂蚁徬身,能随时掌握各架客机的飞行情况,在他原来的计划中,如果飞行状态实在欠佳的话,要么蚂蚁接管飞行,要么在重庆或武汉略作休整。

    可能真是强化剂的缘故,这些飞行员老神在在,三个飞行员轮流值班,飞行四个多小时,不是多大的难题,为刘三爷省了不少的事情,反倒是坐飞机的人有些难熬了,幸好飞机上还有飞行卫生间可用,还有空中景色可看,以及迷人的空姐可欣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

第二百二十章 机场演讲

    九江庐山位于华夏长江的中下游,是鄱阳湖入江的西侧,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整个山势外险内秀,风景秀丽,气候适宜,是民国有名“夏都”,老蒋除非去南京办公外,一般都喜欢在这里泡温泉。

    刘郧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他之所以敢一次飞六架客机,除了征得九江庐山机场同意外,还有孔玉玲这个小间谍,曾去机场周围实地踏勘了一番,各种资料由她身上的蚂蚁,收集齐后直接发给了智脑。

    智脑与刘三爷一起分析后,才确定了此次大规模远程飞行,当然在临行之前,还专门模拟了庐山机场,让飞行员们起降了几次,因此只要飞行员自己不出问题,此次公务飞行任务,应该会圆满的结束。

    三个多小时过去,机群已经飞过了武汉,正在一望无垠的长江平原上急速飞行,九江庐山已经在望了,飞行员与乘客们都松了一口气,突发的紊流也将少了很多,刘郧也在思考庐山机场与降落的问题。

    庐山附近有不少的机场,大大小小有五六个之多,有些是达官贵人,或外国富豪的私人机场,有些是南京政府的官方机场,这些年为了响应国内航班开通的热潮,九江市在回马岭一带,建成了国际机场。

    理论上来讲,庐山的国际机场很超前,不要说起降几架DC3客机,就是未来的B17或B29轰炸机,都完全不成问题,由于位于庐山、长江和鄱阳湖结合带,就算突然出现空情,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这年月又没什么卫星之类的,刘郧就是神仙也无法可想,好在他还有金牌小间谍孔玉玲可用,只要她穿着蚂蚁內甲,往机场上一站,虽说不能精确制导,但是想预先检测下的空情,还是能够胜任的。

    机群很快就抵达了九江与庐山上空,早有一群霍克Ⅲ在盘旋,一边保护客机的安全,一边在机场航站的指挥下,指引客机机群准备降落,这么专业的机场服务,连很挑剔的刘三爷,也不得不给个赞字。

    在刘郧的一声令下,六架飞鸿客机,逐一开始进入降落阶段,由于飞行员的过硬技术,硕大的客机竟变得异常的轻灵,仿佛真是群鸿雁在水边滑翔,就连霍克战机上的战斗飞行员,都竖起了大拇指。

    当刘湘一行人开始下机时,一大群南京政府的显要,已经在停机坪上准备迎接了,其中还夹杂了大量记者和国际友人在围观,这个场面连刘郧都被震慑了,尤其近半的外国友人,更在他的意料之外。

    随着镁光灯的连连闪动,刘三爷只有苦笑了,这个老蒋去了美国一趟,什么都没学到,摆排场、亲近国际友人,倒是变本加厉了,这是华夏绥靖大会好不好,关老外什么事,召集这么多的洋人想干啥。

    其实刘郧也误解了,九江庐山的秀美风景,号称长江中下游一绝,不但老蒋等南京政要喜欢,就连外国人也很是喜欢,有十多个国家的富豪,在此修了别墅,而且此番又是大会期间,凑凑热闹也是常理。

    来接机的南京政要中,是以林森和何应钦为首,何部长是军政部长官,也是刘郧的上司,这厮正欲过去打招呼,不料上来一秘书,与俩位刘主席,低声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