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西钢铁厂的年产量,目前已超过5万吨,如果加上蚂蚁机器人的帮忙,产量翻倍还是没问题的,输电铁塔上那点用量问题不大,而且每隔十公里左右,就有一个火车编组站,正好与各类变压站合一。

    为了尽快搞定远程输电,刘郧带着蚂蚁机器人,亲自从川西县开始,一路修整输电铁塔和变压站,哪怕外星科技再厉害,修到茂州市也花了二十多天,眼看新年将至,水泥厂却用不上电了,不过让茂州三镇进入电气时代,还是没问题的,也罢,让大家都过个好年吧。

    与刘文辉的军火交易,幸好已经完成,刘郧也不缺现大洋,应付几万人的开销,暂时还没问题,好在川军已经下了军火订单,今后也不太缺钱,而且涪城铁路已经开通,还可以从营运之中赚点小钱。

    新年归新年,各项工程可没松懈,基本是换人不换机器,继续轮番上阵,离家近的批三天假期,离家远的七天,尽量减少新年的负面影响,对于自愿坚持不下火线的,就在春节放假的时候自动补上。

    距离1936年新年,还有一天的时候,刘郧接到好几桩喜讯,首先来自法肯豪森电报,德国农业及飞机顾问团,终于抵达了武汉,大约一百多人,各类资料器械三十多吨,让刘郧开着飞机去迎接,并提醒他这些专家都很牛叉,如果诚意不够,他们将集体返回德国。

    其次是刘湘发来的公函电讯,说广西的白崇禧、云南的卢汉,以及马家的马继芳少爷,将一同访问川西县,目前正在城都下榻休息,将在三五日之内,抵达茂州市,望刘郧亲自接待,勿要怠慢芸芸。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战机之父

    两边这么牛叉让刘郧很为难,对德国专家真是垂涎已久,而且此次所援助的人数,也远超过他的预想,安顿起来很费时日,另外除了马继芳这个财神爷外,对白崇禧和卢汉两位将军,也神交已久。

    不过随着孔玉玲的一点提示,终于消除了刘郧的痛苦,因为孔大小姐通过蚂蚁,提到一个专家的名字,“威利·梅塞施密特”,或许别人不知道,刘郧自己却震耳欲聋,正是德国的BF109战机之父。

    BF是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缩写,BF109是德军未来十年的主力战机,总产量高达三万五千架,可说是空前绝后,在二战后期仍不算太过时,而且全世界第一款喷气式战机,也出自梅塞施密特公司。

    刘郧生怕听错了,让孔玉玲复述了三遍,确认无误后才罢休,随后就拉着最优秀的空军学员,领着三架飞熊Ⅲ型运输机,直飞武汉而去,至于白崇禧和卢汉,让他爹刘鄂北先顶着,等他有空了再说。

    为确保专家们的安全,连珍藏的德国特种兵,也被刘郧拉上了运输机,为了锻炼川西特务大队,也从中抽调了部分精英,一起参与此次行动,带队的正是黑狼和狼六,已有了特种部队的几分神韵。

    从川西飞汉口也就几个小时,对飞行员要求极高,幸好飞熊Ⅲ型是一款大型运输机,中途还可以换人驾驶,而且动力强劲,操作性很强,对空军学员来说,驾驶难度不算太大,只是飞行强度大了些。

    当机群即将抵达孔氏机场时,刘郧已经收到指挥塔的信号,请他们说明身份和来意,虽然是例行公事,技术上也很粗糙,话语间也很不自信,但是相对以前的飞行如同无人之境,确实是零的突破。

    刘郧也不管是对方是谁,想来不是武汉的军用机场,就是新建的国际机场,于是很有耐心的回话,“我是川西机群,从川西国际机场起飞,将在孔氏机场降落,不知有何飞行要求,请指挥塔指示”。

    没想到对方反而被吓着了,无线电中的声音戛然而止,只传来沙沙的电流声,刘郧也是一愣,这也太不专业了,转眼一想,这可是高科技业务,欧美国家也还在摸索中,能虚张声势已经很好了。

    刘郧也赖得管太多,带着机群准备空降,考虑到其他飞行员的安全,他先做一个示范,边降落边报飞行数据,“飞行状态良好,飞行高度1300,飞行时速190,现在开始着陆,打开降速板”。

    刘司令毕竟多次驾驶飞熊Ⅲ型战机,起降技术更是娴熟,1500米的跑道,只滑行了800多米,最后准确停在飞机坪上,这时才发现孔氏机场上,竟然停了几架小飞机,看来孔财团也开展了飞行业务。

    还是自己的机群重要,刘郧将自己的座机当指挥塔,让智脑当指挥中心,指挥其余两架运输机降落,当然刘司令也早有准备,每架飞机都安置了一只蚂蚁,飞行员实在不行时,由它们立刻接管飞行。

    这些飞行学员都是优中选优,几个主要驾驶员都有飞行经验,因此降落的过程有惊无险,滑行最远的也才1300米,动作或许丑了点,但是都成功的着陆了,不过飞行员和乘客们,都面呈苍白色。

    刘郧现在可是财大气粗,给所有的飞行员和特务兵,人手一瓶治疗液,效果立竿见影,让这些精英原地复活,扫除一切疲惫和虚弱,连德国特种兵都叹为观止,想要几瓶尝尝,就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这时大家才有闲心观察周围,在机场的一侧,刘郧赫然发现简陋的雷达装置,确切的说是个铁方框,大约十多米高,若不是智脑测试到,上面有微弱的电流和信息流,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防空雷达。

    顺着信息流的走向,很快找到了指挥塔,正在孔氏别墅和龙王庙附近,刘郧正准备步行回别墅时,几辆小奔驰已经过来了,里面赫然正是孔玉玲和法肯豪森将军,而随他们一起的,还有几个德国人。

    刘郧的眼睛一眯,突然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不由定眼看着一个德国人,皮肤泛白,带着金丝眼镜,大约五十多岁,与其他德国人,最大不同的是,带有一股浓厚书卷气,倒像某个大学的教授。

    一时顾不上孔玉玲和法肯豪森,刘郧大步流星来到德国教授身边,伸出右手紧紧的拉住他,用德语很亲切的喊道,“教授,我是华夏的刘郧,还是柏林的荣誉市民,我代表华夏人民,欢迎你”。

    德国教授有些受宠若惊,眼睛里面全是疑问,难以置信的看了看法肯豪森,还以为这厮走漏风声,德国将军却耸了耸肩,似乎也无可奈何,于是谨慎的问到,“那个,刘郧先生,难道你认识我?”

    刘郧是不认识他,但是认识他的飞机,BF109战机在21世纪被誉为二战名机,尤其随着美军重新装备P51战机,它也重新推向全球,它的设计师也广为认知,于是很幽默的说,“德国的战机之父”。

    “战机之父”,威利·梅塞施密特教授顿时就傻了,这个华夏人真知道他是谁,脑子全成了浆糊,以前法肯豪森总将军喜欢吹嘘如何神奇,这下真见识了,若说他是希特勒的私生子,他多半也信了。

    梅塞施密特教授,仔细的打量了刘郧一番,借着拥抱的机会,在这厮的耳边悄声说到,“BF109战机确实很棒,可惜不是我的孩子”,随之有些调皮的眨了眨眼,“是巴伐利亚啤酒馆的孩子,呵呵”。

    刘郧不由一怔,巴伐利亚啤酒馆,也可以设计战斗机,这怎么可能,突然想到一人,失声问到,“你说的是他,不会吧,他以前是步兵团下士,是个政治家、思想家和画家,居然还成了飞机设计师”。

    梅塞施密特教授,很猥琐的四周望了望,发现周围人根本听不明白,才竖起了一根指头,发出低低的嘘声,向刘郧白了一眼,才略略的纠正,“是因为建筑学专业,轻重量结构正来自建筑的理念”。

    刘郧真愣住了,“轻重量结构”,还真是现代建筑的理念,简单的来说,就是将有许多负重物件,整合成一个经过加强的硬体,比如金属龙骨或混凝土框架,这可以减轻总体重量进而增强效能。

    那个巴伐利亚下士,以前确实学过绘画,但是老师认为他更适合学建筑,他还真去了建筑学院,这些官僚以他缺少中学记录为由,不准他进入学院学习,因此穷困潦倒以绘画谋生,一战期间在巴伐利亚步兵团当兵,战后参加了德国工人党,1923年因啤酒馆暴动被捕。

    如果梅塞施密特教授没说假话,BF109战机的真正设计师,还真有可能是巴伐利亚下士的手笔,因为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在设计上很奇葩,在该机面世之前,事故一直居高不下,摔死飞行员时有发生。

    直到1933年BF108教练机出现,才略有好转,该飞机的核心理念,正是“轻重量结构”,该款飞机创造了许多飞行纪录,BF109正是该机的后续型号,1935年通过官方审批,成为德军的主力战机。

    刘郧在苦笑之余,对教授的话也不敢当真,退一万步说,真是那个人设计的,也顶多是外形而已,里面的通讯、动力、冷却和火力等等子系统,哪里是一个外行能干的,更多是一种销售宣传手段而已。

    看到刘郧已经逐渐反应过来,梅塞施密特教授只微笑不语,这时孔玉玲与法肯豪森围了上来,大家一阵寒暄后,又介绍了一位德国著名专家,克拉克·冯·布莱尔,是德国北部但泽大学的农业学家。

    布莱克却是一个很腼腆的人,尽管年龄已经超过了四十岁,说起话来却很斯文,可能是长期搞农业研究,很少与外人交谈,因此语言有障碍,不过刘郧很欣赏这类专家,他们是将一生献给了科学的人。

    梅塞施密特教授是真正的研究狂人,看到飞熊Ⅲ型运输机后,就挪不开脚步了,非要上飞机去看看,刘郧与法肯豪森拗不过他,只好陪着这厮搞研究,直到大家肚子饿得咕咕叫,才一起回到别墅。

    联合制药厂的用地规模,现在也基本固定了,自从孔玉玲见识了川西别墅群后,也在汉口搞起了别墅群,不过她可没刘郧那么大方,只搞了百来栋,不过都是独立式别墅,全都出自英国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