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六扇门大佬递烟-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崇和沈鸿儒并排立于御书房前,李元钧已经在书房中回话多时,是关于昨日皇宫遭窃一事。御书房外还有几名机要大臣,多半是李元钧的近官,昨日就同李元钧在宫中盘查此事; 段崇便向他们询问始末。
机要大臣知晓段崇的妻子是武安侯府的小郡主,如今又是皇上跟前儿的红人; 不好隐瞒; 则如实答来。
所说与段崇所料相差无二。
天罡阁进了人; 没多久警铃大震,四路八方的禁卫军前去支援,途中不慎陷入网阵当中。
断臂残肢被绞得遍地都是,吓得禁卫军大惊色变; 魂飞魄散。几个不成器的连裤裆都湿了; 还以为大白天见鬼; 直到银弦上都沾了血,网阵在日光下无所遁形; 他们才晓得遭了甚么诡计。
他们胡乱挥砍,可始终找不到母弦,费了好大的工夫才摆脱了网阵的束缚,赶到天罡阁时已是人物楼空。皇上不在京中,他们派兵禀告给睿王爷李元钧; 让他拿主意。
李元钧赶来后,先是封锁宫中上下,逐宫排查,再传令咬紧临京的城门,连一只苍蝇都不能放出去。同时,核查天罡阁中丢失的物件儿,经一一核对,包括《北疆兵略》在内的兵法治国秘籍书策共计二十七本全部丢失。
这些皆是无价之宝,损失甚至都不能以金银计算。
派出去搜查的士兵忙活了一夜,也无任何收获。
李元钧只得带着一干禁卫军统领于宫门前磕头谢罪。
沈鸿儒听得却笑了一下笑。
几位机要大臣甫一见着沈鸿儒的时候,当如白日见鬼,吓得腿都快软了,哆哆嗦嗦地再三确认,才知沈鸿儒的确是活着的。这会儿又一听他笑,那股毛骨悚然的感觉又爬上了背脊,令他们不寒而栗。
其中有一人问:“沈,沈相……您笑甚么呢?”
沈鸿儒却摇头不语。他本就脸色似鬼的青白,几个大臣看着他一身阴气儿,袖子里嗖嗖地灌凉风,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扯着拉着躲到一侧去了。
段崇照方才一样,继续候在御书房外等宣。
很快,御书房中传来文宣帝的喝斥之声,类似奏折、书册一类,噼里啪啦掉在地上。训斥声模模糊糊,却能听出文宣帝已然龙颜震怒。
这实在不像他。文宣帝想来沉稳温和,纵然心有算计,面容却一直和气无愠的,鲜少有这般失态大怒的时候。
沈鸿儒喃喃道:“柯宗山的话,要一一应验了。”
文宣帝拿住宫中失窃一事,怪责李元钧失职,令他即刻亲自带人,出京去追寻失物的下落。说是令他去追查,可却没有限定时间,旨意下得极其轻率,仿佛只要李元钧离开就好。
李元钧叩首谢旨,缓缓从地上站起来,点漆般的眸子凝在文宣帝的龙袍上片刻,再施一礼,转身退出御书房外。
他站在台阶之上,略高于人,俯视睥睨着段崇。
段崇不卑不亢地直视着他,神情冷淡地稍点了下头,算作见过。
李元钧端步走过他的身侧,顿了顿步伐,轻声道:“成璧素来怕疼,又爱哭,段大人要替本王好好照顾她。”
这话若是换了傅谨之说,段崇不会觉得有甚么,可从李元钧嘴里说出来,总有说不出的怪异和暧昧。段崇下意识蹙起了眉,让李元钧轻易捕捉到他神情的变化,暗自讥诮一声。
段崇很快恢复如常,侧首看向李元钧时略带笑意,恭恭敬敬地说:“多谢舅舅。”
李元钧弯起的唇角僵了一僵,未再做停留,拂袖往宫门外走去。
待人走后,沈鸿儒这才忍着笑道:“你都多大了,脸也不红。”
段崇面不改色道:“毕竟是明月的长辈。该尊敬,还是要尊敬的。”
沈鸿儒从他话下听出了疏离之感,眉梢的笑意也渐渐消下去。他说:“皇上这是借口发落睿王,他到底还是听从了柯宗山的警告……那你呢?往后要怎么做?”
段崇喜欢六扇门,喜欢傅成璧,他只想好好过日子,千万千万不要来打扰他就成。
段崇说:“走一步看一步。”
话是这样说,可他心中已有算盘。当然,首先是将失窃的兵书典籍追回来,若真如柯宗山死前所言,委托铁骁商号手下的商队,循着去往北疆的路线去打探,想必很快就会有回信。
沈鸿儒听得他说得意味深长,两人师友多年,他了解段崇,大抵料到他另有谋划。只不过经假死一事后,段崇在他面前再不是从前那般无话不说了。
沈鸿儒心中有憾,却不悔,应声道:“万事先筹谋得好。”
“多谢。”
两个人再沉默了一会儿,沈鸿儒小心问道:“关于克难他……你能放他一马么?”
段崇冷声道:“当日在品香楼的尸体,无论他是甚么身份,是否出于自愿,我都应当给他一个交代。吴钩杀你未果,却也是起刀伤人。至于沈相你……则是真正杀了人的凶手。”
“他是受柯宗山诱导,本性并非大恶之人。就像你,也不一样……”沈鸿儒情急之下失言,立刻意会过来,止住声,又郑重诚恳地向段崇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本相并非此意……”
“我知道。”这一声已经足够冷,僵硬地截断他的话,“我过往的确不干净。其实案件的判决最终是要看皇上和大理寺的意思,这些年,经我手的案子却不能得到判决的还少么?如果皇上愿意再启用你为宰相,自然不会追究那个替死鬼是谁。至于吴钩,本朝不诉不告的律法,想必沈相比我更清楚,只要你这挨了刀的不追究,大理寺哪里还需判决?”
沈鸿儒轻叹道:“寄愁,你我师生一场,何至如此?”
段崇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沈鸿儒垂下眼,在开口问之前,他就料到段崇会是这等态度。
段崇任六扇门魁君多年,出了名的铁面无私、黑白分明,可在官场浮世当中,他也会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起首入官的几年,段崇眼中揉不得一点沙子,可见着不公的事却又无力改变,压抑积郁的困闷,让他常常去找沈鸿儒喝酒解惑。
沈鸿儒听他诘问为何现世的公道并不公道时,却是长久的无言。
他没有办法解答,只能教段崇圆滑,教他忍耐,教他去适应这种长久存在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所改变的世道。
段崇在其位多年,遇得事多了,渐渐不再如当初那般有棱有角,可也并未变得像沈鸿儒所说那般世故圆滑……风沙催过的棱角在岁月中愈发深邃,不动声色却暗藏利锋。
他不能改变这个世道,却将自己的侠心道义坚持得很好。
段崇此等性格,绝容不下沈鸿儒的所作所为,就算沈鸿儒有苦衷可言也不行。
更何况,因沈鸿儒的利用和算计,促得段崇去触及未知的险地,若只是关乎他的生死存亡,段崇也不至于如此绝情;可一想到傅成璧,这股怨恨如鲠在喉,让他实在无法轻易原谅。
沈鸿儒良久叹了一口气,躬身行礼,“多谢。”
段崇神色无澜,挺直背将目光移到朱门之上,默声未答。
后事的处置也很快有了结果。
沈鸿儒在文宣帝面前宣称,吴钩乃是他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此假死之计,乃是与吴钩联手合作,意图引乱党现身,不仅为吴钩洗清了罪名,差不多都能算得上立功了。
文宣帝先前对于沈克难母子二人当年被绑走一事心怀愧疚,这回正好找到补偿的机会。所以,即便吴钩错过了殿选,文宣帝依旧点了吴钩于孟州庆安县的县官,外放出京历练几年,能有出色的政绩即可召入京城为朝廷效力。
至于沈鸿儒,因在三清观护驾有功,官复原职,仍然为大周宰相;另再追封太傅之衔,负责教导七皇子李言恪。如此看来,李言恪身边一是沈鸿儒,二是向义天,三是段崇,三方势力拥立,文宣帝目的之明显,已经不言而喻。
……
吴钩到孟州庆安县赴任,其实就是回家当官。他所住的村子就是庆安县城下属的南庆村。
吴钩赴任,坐得是沈鸿儒的车马。颠簸的路途山长水远,沈鸿儒拖着病躯,同他一起去庆安县。一路上吴钩都未同他说甚么话。
所有的悔恨,在得知沈鸿儒尚且活着的时候都烟消云散。
吴钩觉得自己就像个笑话,明明是沈鸿儒错在先,却在刺下那刀之后,吴钩先成了一个罪人。
沈鸿儒似乎就想看他的愧疚和懊悔,可恨的是,吴钩却如了他的意。面对这等算计着、欺骗着别人的沈鸿儒,吴钩除了笑话自己蠢笨以外,无话可说。
越来越临近庆安县,吴钩看着一点退却意思都没有的沈鸿儒,到底恼怒质问道:“你来庆安做甚么?!你该不会还想着甚么夫妻重圆的好事罢?……你记着,无论如何,外祖父都是因为你才死的。”
“本相知道。”长途舟车劳顿令沈鸿儒有些不堪忍受,强撑着精神说,“本相只是想看看你娘过得好不好。”
“可笑。早那么多年做甚么去了?”
沈鸿儒抿了抿苍白的唇,没有回答。
华丽的车马停在南庆村的村口。村里的村民都簇拥在一起,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欢迎新任的县爷吴钩。乡亲脸上的笑容淳朴诚恳,说着的乡音也让吴钩倍感亲切。
吴钩很快下了系着红绸的高头大马,受跪拜礼,再上前与一干吴姓的太爷执手见过,一一道谢。
“大佑家的伢儿争气,给咱们南庆村长脸了!”
这时候,吴大佑才扶着妻子唐氏赶到,另外一手还牵着个长相水灵的少女。
原本他们一家人也是要早来村口等的,不过这会儿唐氏又怀个孩子,已经稍稍显怀,吴大佑宝贝得不行,不愿意她早来吃风,就托了人在村口望哨,人一到就通知他们。
吴钩喊了声妈,热泪盈眶地给唐氏跪下;又喊了声爹,向吴大佑磕头。
唐氏哭得直喘气儿,红了眼睛连声应着。吴大佑安慰了她一声,一手扶吴钩起来,饶这五大三粗的汉子眼中也冒了些泪光,抚着他的肩膀叹道:“钩儿当上了县官,以后要好好干,别辜负了父老乡亲。你妈从前为你吃过不少苦,往后要更孝敬她,让她好好享你的福。”
“儿子知道。”他挨到唐氏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哭了,妈,吹了风要头疼的。”
旁边的少女去攀吴钩的手臂,“哥,你也想我了没有?京城可有甚么稀奇好顽儿的?跟我讲讲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