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9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州城,城主府。
多铎召集帝尘、廉颇以及刚率部赶来汇合的阿巴泰等人议事。
“扬州城本就粮草不足,最多只能维持大军五天之用。下一步该怎么办,诸位都说说看吧!”多铎没有立即下结论。
摆在清军面前的,无非就是南下跟北上两条路可选。
“我建议北上。”说话的是帝尘,“建业不比扬州,乃一座雄城,又有重兵把守,轻易攻打不下。倘若我军在建业遇挫,便有被敌军两面夹击之险。而只要北上,获得粮草补给,怎么都能站稳脚跟,自可择日再战。”
帝尘对大夏禁军的实力了解透彻,知道有禁军镇守,建业绝难轻易拿下,故而建议北上,不失为老成之谋。
不曾想帝尘这话却惹恼了一人,正是刚赶来的阿巴泰。
“呔,你这异人,也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阿巴泰对帝尘很是不客气,“小小的建业城,如何抵挡得住我大清铁骑?我建议立即南下。”
说着,阿巴泰对多铎请战:“南下之时,我愿为先锋!”
这也难怪。
自打清军入关之后,尤其是随着顺治帝迁都燕京,剿灭大顺之后,清朝一统天下之势已经渐渐明朗起来。
不可避免的,像阿巴泰这样的满族八旗大将会生出骄纵之心,真以为八旗军如何无敌,足可驰骋天下。
再加上帝尘是汉人,阿巴泰怎会顾忌。
帝尘听了,脸色瞬间羞红,拳头紧握,眼中寒光闪烁。帝尘是何等骄傲之人,如何受得了阿巴泰这等莽夫的羞辱。
说实话,只跟农民军相当的八旗军实力,根本就不被帝尘看在眼里。
就在帝尘要动怒时,多铎突然发话了。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雷霆手段(谢“柏柏太阳神”赏)
“两位说的都有道理,容我想一下再做决定。”鉴于现场火药味浓郁,多铎非常聪明地止戈,暂且终止会议。
帝尘听了,脸色阴沉地起身离开,他心中隐隐有一丝悔意,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选择南明阵营,将这群自大的家伙全部干掉。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通过此事,帝尘若有所悟。
…………
等到帝尘离开,阿巴泰说道:“十王爷,你真信那异人的话?”
爱新觉罗·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多铎眼神微微一眯,“扬州之战时你未在场,不知那异人军团的厉害。他手下统领十万精锐大军,岂能轻易得罪。”
阿巴泰一怔,说道:“那王爷的意思是?”
多铎腰板一挺,豪迈说道:“异人军团是强,可我大清八旗军也不弱。明日起,以你为先锋,进击建业。我率部随后就到。”
阿巴泰大喜,“那异人军团如何安置?”
“就让他们镇守扬州城吧,攻打建业,有我们十五万大军足矣。”多铎不愧是老成之将,虽然对八旗军自信,却不像阿巴泰那样自信过头。
留帝尘部镇守扬州,他们就无后顾之忧。
“王爷高明!”阿巴泰叹服。
…………
帝尘得知多铎的安排,气的大骂:“混蛋!”
镇守扬州可不是一件轻松差事。
一则扬州粮草短缺,二则城墙破碎,三则无险可守,四则不得民心。
有此四点不足,帝尘就是再自信,也不认为凭借十万大军就能挡住郭子仪部的进攻。一旦扬州城破,不管战役结局如何,他帝尘都要提前离开。
多铎之用心,不可谓不险恶,他就是要让双方阵营的异人军团互相厮杀,自己则带着清军主力南下,夺取建业,立下首功。
相较起来,阿巴泰就显得有些稚嫩。
帝尘看穿了多铎的用心,却无可反驳,只能奉命行事。他此番只有十万大军,又是在清朝阵营,无法像欧阳朔那样主导本阵营战事。
望着清军南下的背影,帝尘眼中闪过一丝恶毒。
…………
战役第六天。
就在清军南下时,建业城内突然掀起一场大清洗。
欧阳朔以摄政王的名义,一一罗列钱谦益等人的罪状,着刑部、大理寺配合,将这些人一一下狱。
情节严重者,直接抄没家财,充作军资。
为了威慑百官,欧阳朔甚至将四万禁卫军调入城中,以为镇守。
钱谦益等人正琢磨着怎么两边下注呢,甚至连投降清廷的贺章都已悄悄写好,哪里想到,转眼之间就咣当入狱,一切谋划瞬间成空。
划过天空的,只剩下一句句无力的“冤枉啊~~~冤枉~~~”
这便是雷霆之力了。
突如起来的风暴,让本就紧张不安的建业城更加惶恐,一时间流言四起,甚至已经有富绅之家开始举家南迁,到更南面的岭南避难。
就在此时,清军南下的消息传播开来。
这一下直如烈火烹油,将整个建业城炸开了锅。
逃难者不计其数。
奇怪的是,摄政王欧阳朔并未阻止,任凭百姓逃离,他只是带着三千神武卫,大摇大摆地拜访了驻扎在城外的刘良佐部。
刘良佐见了,瞬间脸色煞白。
待欧阳朔离开,已经回到建业的李靖就接管了刘良佐的五万部队。至于刘良佐本人,则带着家人亲眷,在一众亲兵护卫下,悄然离开建业。
谁也不知道,短短不过一个小时,在刘良佐部军营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桀骜的刘良佐乖乖交出部队指挥权,狼狈撤走。
有亲历者,只悄悄说了一句:“刀光很白,血很红……”
下午,李靖就带着五万南明军进城。
正如帝尘预料的那样,大夏四万禁军,辅以五万南明军,再加上军神李靖坐镇,多铎想在短时间内攻破建业,简直是痴心妄想。
更不用说,经李靖说和,六万大顺军余部已经在向建业靠拢。
远在四川的张献忠也已给出明确答复,只要南明军挥师北上,大西军立即出川,杀入大清境内,共同驱除鞑虏。
一张大网,已然向大清悄然罩下。
或许有人会纳闷,为何历史上清军一路势如破竹的局面,为何在欧阳朔介入之后,一下变得举步维艰,好像到处都是清军敌人?!
这并不难理解。
一则清军本身,无论是兵力还是单体战力,并不占据优势,尤其是在战争前期,甚至还处于绝对的劣势。
一开始的多尔衮不过是想趁明朝内乱时,入关占点便宜,洗劫一些物资跟人口,做着捞一把就走的打算。
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占下燕云十六州。
如果那时有人告诉多尔衮,说大清可以一统天下,怕是会把多尔衮吓的腿脚发软,打死他也是不信的。
直到李自成将吴三桂逼上绝路,多尔衮趁火打劫,顺利拿下山海关,其入主中原的野心才渐渐膨胀起来。
就算如此,怕也没有一统天下的胆量。
等到清军在北方辛苦剿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时,明朝一大半的领土、官员名义上都还在明朝治下,总兵力甚至还超过清军。
奈何,就算在这种时候,明朝内部都还忙着内斗,为了一个皇位,争的是你死我活,给了清军足够的时间来剿灭大顺。
等到大顺覆灭,清军才算真正立了起来。
就算如此,南北双方也不过是平分秋色之局,没有说哪一方就真的占据绝对优势。
南明,大西,包括后续的政权,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就被清军一一剿灭,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算整个南方缺少一位能力挽狂澜的猛士。
高杰等军阀就不说了,史可法最多只能算是名节之士,算不上大才。
直到欧阳朔的出现。
论手段,欧阳朔甩其他人一条街;论实力,二十万异人军团就是最大王牌。再加上李靖、郭子仪等一干大将辅助,整个局面自然就不一样。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李靖用兵
多铎跟阿巴泰等满清将领的自大,对帝尘的轻视与戒备,是造成清军眼下困局的原因之二。
倘若多铎能听帝尘之言,就不会骑虎难下。
世界当然没有如果。
战役第八天,当多铎率部抵达建业城外时,面对的已经是一座严阵以待,戒备森严的钢铁之城。
没有投降派的束缚,欧阳朔更能放手一搏。
望着建业城头稀稀拉拉的守军,多铎不以为意,开始在城外安营扎寨,静候神机营红夷大炮运抵前线,就开始攻城。
以火炮开路,继而率部杀进城中。
对这等战术,多铎已是运用烂熟,根本不用细想。
城头的李靖见了,头也不回,直接下令:“传令全军,按原计划行事。”
“诺!”
…………
一天时间,转瞬而逝。
多铎部驻扎在建业东郊,阿巴泰部驻扎在北郊,两路大军成犄角之势。等到日暮西斜,落日余晖洒在郊外嫩绿的草地上时,营地已经升起袅袅炊烟。
清军开始生火造饭了。
中军营帐。
多铎端坐营帐上首,召见麾下将领做最后的布置。按照进度,神机营火炮最快明日就能运抵前线,多铎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有将领笑道:“听说前两天建业城内还爆发过内乱,真是自取死路。”
“嘿,这群汉人就会窝里斗。”
满清将领毫不掩饰对汉人的蔑视,连战连捷,已经冲昏了他们的头脑。就是多铎,虽然自持身份,没有明说,但默认已经说明了一切。
“还是要全力以赴。”多铎巡视一圈,接着说道:“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攻灭南明的最后一战了。此战若胜,本王自然会在陛下面前为诸位请功。”
“谢王爷!”
诸位将领一个个眼神热切。
自入关以来,清廷对有战功将士的封赏是出了名的丰厚。除敕封爵位之外,还会赏赐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田地。
洗劫了大半个明朝,清廷正是富的流油之时。
且不说金银珠宝等俗物,就是爵位一项,此时也是整个清朝敕封最丰厚的,清朝共有十二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其中八位就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
不用说,攻灭南明就是天大的战功,难怪这些将领热切了。
就在此时,有兵士端上一盘盘美味佳肴,一架架烤全羊,甚至还有一坛坛陈年美酒。让许久没闻过酒味的一众将领直咽唾沫,有那酒瘾重的,只闻一闻坛子里飘出的酒香,就已经满脸陶醉。
“真香!”
正在大家不知主将唱的是哪一出时,多铎已经举起酒杯,笑着说道:“明日就是大决战,今晚破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