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昨天夜里,孟得城北面,原本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岩石山脉,就像被施了法术一般,凭空出现一条黑漆漆的隧道,直接连通云南行省。
很快,隧道内就亮起一盏盏火把,将整个隧道照的灯火通明,云南行省孟定郡边境,早已准备就绪的大夏远征军通过隧道,神奇地出现在安南境内。
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三十日下午,隧道内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浩浩大军不分昼夜,迅速而又有序地通过隧道,在安南荒野集结。
这支远征军包括龙骧军的五个军团,禁卫军第四军团,飞熊军第一军团以及第二军团,合计七十二万大军。
现在出现的不过是先头部队,后续还源源不断地有部队从隧道走出,而在大部队后面,还跟着一支更为庞大的后勤补给辅军,人数也达五十万之众。
傍晚时分,大夏远征军统帅白起在来护儿、张辽等一众将领簇拥下,缓缓走出隧道,正式踏上安南领地。
“大帅!”
龙骧军第一军团军团长赵破奴被白起委派为先锋官,率领第一军团最先踏上安南领土,见白起赶到,立即过来拜见。
白起身穿一身玄铁铠甲,神情肃然,“周围可已警戒?”
“还请大帅放心,末将已经派出五路哨岗,方圆千里之内,包括孟得城都在警戒范围之内,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就能察觉。”
赵破奴作为历史上霍去病麾下的得力干将,擅长追踪与预警,故而被白起任命为先锋官,看来他做的还不错。
白起点了点头,自然没有赞赏之语。
赵破奴却是悄悄松了一口气,能得大帅点头,已是莫大殊荣。
“晚上要加强警戒,不可掉以轻心。”白起吩咐。
“诺!”
赵破奴点头应下,转身下去布置了。
白起则领着一众大将来到临时指挥部,商议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除先锋官赵破奴之外,来护儿、张辽、罗士信、萧朝贵、恶来、陈汤以及裴仁基七位军团长悉数在列。
白起用秦人独有的三角眼,默默扫了一圈将领,将一众猛将看的心中发毛,方才肃然说道:“这几天,敌军反击之凌厉,大大出乎我们战前的预料,眼下三路大军正在苦苦坚持,每天都有两三万人阵亡,形势并不乐观。”
堂下将领听了,一个个神情肃穆。
他们当然知道,三路大军的牺牲,目的就是为他们这支奇兵创造机会,将敌军调离王城,好让他们一举斩首。
“我们要快!”白起下结论,“不能再等下去了。明天一早,已经抵达的部队先行出发,争取四天之内赶到河内。”
“谨遵帅令!”
诸位大将齐声应下。
因为部队规模实在太大,白起事先也是有安排的,步兵优先通过隧道,骑兵落后一步。如此,后续抵达的骑兵就能后来居上,确保各路大军差不多同时出现在河内郊外。
于此同时,为了降低目标,同时也是合理分配官道,避免“堵车”,就算是先锋部队也得兵分几路,齐头并进,再在河内郊外会师。
具体如何布置,就得白起这位统帅统一安排。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军议才告一段落。作为统帅,白起并未入睡,而是起身来到营帐之外,叫上卫队,开始一个个营地巡查。
这一场大战关系王朝国运,容不得白起不谨慎。
就是在历史上的秦国,白起也没指挥过如此规模的大军,压在他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外人是难以理解的。
…………
时间悄然进入五月。
自开战始,大夏军已经在安南鏖战一月之久,眼瞅着还有一个月就是万众瞩目的国战月,安南之战成了亚洲焦点。
就连还在缠斗的西楚之战,都不如此战引人注目。
安南西北边境,大夏军驻地。
清晨,天刚蒙蒙亮,睡了不足三个时辰的白起就亲领一军,拔营起程,按照预定的行军路线朝河内奔去。
从这一刻起,安南之战迎来最终一战。
五月二日下午,大夏军突破北路军控制区,正式出现在安南视野之中。等于是说,北路军、黑蛇卫跟军情司的前期努力,为大军争取到两天时间。
这几乎是扭转一场大战的关键所在。
当浩浩大军突然出现在河内附近时,可想而知,这对安南玩家,对安南王室造成了怎样的心里冲击。
“天啊,是大夏军队,他们从哪冒出来的?”
没人能给出答案,西北边境是延绵不绝的岩石山脉,按理来说不可能有军队能越过此等天堑,出现在安南境内。
对西北,安南几乎不设防。
可事情偏偏就这么不可思议地发生了,任凭安南朝廷的一众文臣武将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大夏第二批远征军是通过海路来的吗?”
说这话的人脸色很不好看,显然他已经意识到,所谓的海路不过是大夏故意放出的烟雾弹,骗了他们所有人。
一时间王城大乱,人心惶惶。
有人推测,“或许岩石山脉有哪个溶洞连通中国云南。”
一些地理学家也跟着发声,根据地理构造与地理运动学推测,在山脉中出现这样一条密道也是有可能的。
这说法实在经不起推敲,眼下已经是盖亚五年,真要有什么密道,还不早给安南玩家发现了,哪里轮到大夏借此便利。
想也知道,要让大夏军通过,那密道得多宽敞。
“眼下讨论这个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该怎么办?!
安南王室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下令召回三路禁军。
事实上,他们确实也这么做了,不仅是禁军,就连三路异人部队也在召回之列,毕竟“天大地大,王城最大”。
王城一旦沦陷,战争就此结束,局部战场取得再大的战绩也是枉然。
奈何三路大军都已经远离王城,想要赶回,不是两三天能办到的。安南王室只能联合异人行会首领,召集还留在王城的大军展开自救。
一场暴风雨,突如其来地向安南袭来。
…………
中国区。
跟安南玩家的惶恐不同,中国区玩家可就心情复杂了。
前两天他们还在担心大夏在安南遭遇“滑铁卢”,一转眼,大夏就在安南翻云覆雨,眼看就要将安南彻底拿下。
剧情反转之快,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此前在论坛上嘲讽大夏、嘲讽白起的玩家,一下成为众矢之的,被人肉出来,在游戏中狠狠羞辱了一顿。
想来只要不是脸皮太厚,他们是再不敢在论坛露面了。
帝尘等人就更是郁闷,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这次足够聪明,没有在论坛上发声,否则的话,真不知该如何收场。
整个过程,夏宫都不发一言。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夏宫不表态,不回应,在中国区玩家眼中,一下就有其他解释。“还是大夏手段高明,看似无动于衷,其实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高,实在是高!”
很多人不觉竖起大拇指。对大夏的布局,普通玩家也只有膜拜的份了,这等境界是他们想学都学不来的。
受此影响,欧阳朔在国战领导者投票中,迎来又一轮爆发。截止五月三日,欧阳朔已经斩获四千五百万票,足足超过帝尘两千万票。
国战领导者的角逐,几乎提前落幕。
…………
中国区玩家高兴,安南玩家的日子就非常不好过了。
除了还留在王城的玩家,出征的三路大军收到军令,心中顿时一凉,个个脸色煞白。如果现在都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他们也枉为精英。
尤其是海防城领主阮天阙,得知大夏军突然出现在河内远郊,先是不敢置信,接着脸色发白,继而通红。
那是羞愧,无地自容的羞愧!
事情已经很明显,这一切都是大夏布的一个局,非常讽刺的是,大夏这个局能进展的如此顺利,全赖阮天阙撺掇王城大军主动出击之功。
等于是说,正是他阮天阙,亲手将安南葬送。
愧疚如山呼海啸一般向阮天阙袭来,一想到国人即将到来的口诛笔伐,阮天阙顿时丧失了所有的勇气。
阮天阙不敢去面对那些信任他的同袍。
当天晚上,阮天阙在书房自杀,桌上留有他的遗言,雪白的宣纸上只有三个血色大字:“我有罪!”


第一千零二十章 飞熊军怒了
阮天阙的死,给本就不平静的安南投下又一枚重磅炸弹,也给正在抵御外敌的海防城蒙上一层阴影。
大夏崖山舰队已经抵达附近海域,不知海防城还能抵御几天。
对阮天阙的死,安南玩家心情复杂,只是人死如灯灭,责怪的话再却是也说不出口,只剩下兔死狐悲的凄凉。
安南这艘巨轮连连遭遇重创,已是千疮百孔,眼看就要渐渐沉入海底。
更可笑的是,阮天阙以死谢罪,一下让安南再无盟友支援,某种意义上而言,反倒是加速了安南的灭亡。
或许,在决意一死的那一刻,阮天阙已经不在意了吧。
…………
阮天阙死了,国战还得继续。
安南三路大军接到回师王城的消息,立即就停止攻击,暂且退回营地,准备连夜撤军。
问题是,大夏能允许他们撤离吗?
以北方战场为例,早在两天前,史万岁就收到消息,知道第二批远征军已经在西北集结。眼见敌军要撤,史万岁岂能放过。
安南大军如果撤离,史万岁必定率部跟在后面,一步步蚕食对方。如此一来,安南大军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
倘若执意撤退,不仅有被敌军追击的风险,即便顺利回到河内,大夏军自然也能随行而至。
等到那时,别说进城,怕是要被大夏两路大军夹击,直接葬送在城外。
撤军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怎么办?”
三路大军统帅面临这个难题,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北路军跟东路军因为距离河内较近,还是准备遵从王命,不管怎样,先回到王城再说。
南路军刚跟大夏交手一天,因为路途遥远,一咬牙,不退反进,准备跟大夏南路军决一死战。
五月四日,白起统领二十八万先锋部队抵达河内近郊,开始安营扎寨。当天下午,大军就对河内发起试探性进攻。
河内驻扎着二十万禁军以及十万战斗职业玩家,再加上两百余万生活职业玩家,七百余万王城百姓,尚有抵抗之力。
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坚持到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