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大署升格,名字变更,其主官的官职,却是维持不变,依然叫署长。
欧阳朔倒是想过,要以“大臣”称之。
无奈的是,南疆都护府虽然拥有开府建牙之权,却是无法任命大臣。
私下里,萧何等人称臣,已是有些越界。在正式的官职上,欧阳朔自然不敢真正地踩过线,授人以口舌。
唯有立国之后,才能真正地设立诸臣工。
其二,扩容四大署。
消灭太平天国之后,领地据有七郡之地。
南疆都护府此前四大署十七司的架构,已是不足以维系领地的治理。
以行政总署下设的考功司为例。
按照欧阳朔最初的设想,考功司是负责掌管领地吏治的核心部门。实际上呢,考功司只负责掌管领地官吏的绩效考核,跟真正的吏治,还相去甚远。
欧阳朔前番整顿领地吏治,不得不直接出动更高一级的行政署长。
便是如此了。
如果对考功司进行扩容,就无此忧虑。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科教文卫署。欧阳朔要推行领地基础公共服务变革,文教司担当不起,只能临时对文教司进行一次升格。
类似的政务问题,还有许多。
因此,扩容四大署,就势在必行。


第五百七十五章 盟军的绝地反击
扩容四大总署,实则是对总署下设各司职权的再一次细分,以此满足领地政务越趋繁重、复杂以及艰巨的难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各司陆续升格为署。
除了已经升格的科教文卫署和战备署,此番调整,还将升格三个署。
一是将行政总署下设的考功司,升格为吏治署。
吏治署类似于古代六部中的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以及考功司四司,掌管领地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第一任吏治署署长,欧阳朔选定了张廷玉。
张廷玉此前负责的奏章制度,已经成稿,正式运作。小试牛刀之后,这位清朝第一汉臣,将在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发挥其卓越的才干。
除了出任吏治署署长,张廷玉还将兼任行政总署副署长一职,表示其在行政总署的其他政务上,也拥有一定的发言权。
就连科教文卫署长苏辙,都没有获此殊荣。
张廷玉,一跃成为行政总署第二人,地位仅次于萧何。
由此,显示欧阳朔对张廷玉的器重,非同一般。
前考功司司长秦时坚,则将继续担任吏治署考功司司长一职。
秦时坚在考功司,虽然没有太过亮眼的表现,也算勤勤恳恳。尤其是先后协助两任行政署长,大力整顿领地吏治,其手腕,也是非常之强硬。
由此,秦时坚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官考评经验。
将秦时坚继续放到考功司,显示欧阳朔对他的认可。
二是将内政总署下设的监察司,升格为监察署。
监察署的职权,类似于古代的御史台或者都察院,主掌领地监察、弹劾以及建议。同时,赋予其重大案件的审理之权。
显然,升格之后的监察署,权柄日重,责任也更加艰巨。
未来的内政总署,将集古代都察院、刑部以及大理寺三法司为一体。内政总署的署长,便是领地的司法大臣。
原监察司司长景监,将继续执掌监察署。
景监为官,铁面无私,兼且敢于直言不讳,正是御史的上佳人选。其为人,既有武人的果决,又有文官的智慧,可谓全才。
惟其如此,才能执掌监察署这样的要害机构。
至于他跟内政总署署长卫鞅之间的私交,欧阳朔相信,断不会影响到景监在政务上的理性判断,唯卫鞅是从。
三是将财政总署下设的产业司,升格为产业与发展规划署。
欧阳朔此前调整财政署的主官,就提前给映柚透露过,要提升产业司的地位。此番调整,正是兑现此前的诺言。
产业与发展规划署,负责领地产业规划、投资以及调控等职责,是一个有别于古代官署的现代化机构,也是掌管领地产业的核心机构。
领地的工业化战略,就将由产业与发展规划署,牵头组织实施。都护府跟工业相关的职能,将全部合并到该署当中,避免职权的交叉。
毫无疑问,映柚,将继续执掌该署。
此番升格的三大署,都是四大总署中,最为核心的机构。
调整好这三个二级署,将提升南疆都护府至少一倍以上的行政效率。至于其他各司,欧阳朔并没有一次性调整到位。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少独当一面的文官。
未来,欧阳朔将会根据需要,对各司进行逐一升格。
……
其三,便是相关人事的任免。
此番机构调整,涉及的文官,多达百位。
其主要依据,便是刚刚结束的领地文官大考察。
都护府中,一些不称职的文官,被下放到地方郡县历练。同样的,一些在地方上,表现卓越的文官,将上调至领地中枢任职。
如此,也有助于中枢和地方的文官,形成有序的交流。
此番机构调整方案,迟迟不公布,为的就是完成相关的人事布局。
至此,整个机构调整方案,方才告一段落。
完成机构调整,欧阳朔才有信心,在盖亚三年的上半年,夯实领地根基。
************
就在山海城忙着调整领地架构的时候,中国区也不平静。
最热闹的,当属中原地区。
果如欧阳朔所料,春申君并不甘心,就此失败,想在冬季彻底来临之前,放手一搏。要一举铲除,还在僵持不下的张楚政权。
就在拍卖会结束的当天,春申君再次耗资百万金币,高调地在各大王城,招兵买马,前前后后,总计雇佣了十万余冒险类玩家雇佣军。
其用意,不言而喻。
眼看,北方的寒冬将至。
中原的战事,却是一直僵持不下。
盖亚推出的限时兑换活动,成了春申君的救命稻草。
春申君这是要背水一战,在真正入冬之前,对张楚,发起惊天一击。
……
盖亚三年一月五日,中原行省。
春申君帐下第一名将田单,率领十五万联军,十万雇佣军,再加上春申君刚刚拍下的撒豆成兵符,足足三十万大军,突然对张楚的南路军,发起猛攻。
这一下,打得张楚措手不及。
他们原本,已经做好了冬歇的准备。
哪里想到,敌人会在这个时候,发起猛攻,而且一次性增兵十五万。
仅仅一天的时间,南路军就被盟军攻破阵地,大军溃败而逃。
田单见此,率部乘胜追击,兵锋直指张楚的都城——陈县。
一时之间,都城告急。
惊慌之下,陈胜不得不抽调北面的驻军,回援陈县。
列阵在张楚北部边境的帝尘部见此,悍然出击,顺势南下,正式对张楚宣战。十万大军,在张楚的北部,掀起阵阵狼烟。
于此同时,西面的飘零幻部,也由被动防御,转而主动出击。
三路大军,显然是有默契的。
此番行动,正是【炎黄盟】内部协调的结果。在成败面前,他们终于放下彼此的嫌隙,开始通力合作。
如此一来,张楚政权三面受敌,左右支绌,危在旦夕。
眼看,最后一个起义军集团,就要在这个冬季,彻底的灰飞烟灭。


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地白茫茫
“下雪了!”
欧阳朔站在屋檐下,举目远眺。
廉州盆地四季温暖如春,此时的天空,却飘起朵朵雪花,实属罕见。纷纷扬扬的雪花,将山海城装扮一新,一片银装素裹,煞是妖娆。
对自打一出生,就没见过雪的廉州百姓而言,这一场大雪,无疑是上天最好的恩赐,是这个冬季,最温暖人心的新年礼物。
整座城池,都陷入一种对雪的狂热当中。
大街小巷,到处活跃着打雪仗的顽童,就连大人,都忍不住加入其中。不经意的转角处,一个个雪人,栩栩如生,将山海城装扮的格外别致。
不独廉州盆地,整个中国区,都被大雪覆盖。
整个冬季凝聚起来的荒野肃杀气候,在这一刻,终于达到顶峰。此前,一直飘荡不散的红云,竟然神奇般地一夜散去,化作一场鹅毛大雪。
艳丽的红,变成洁净的白。
大雪由南及北,越下越大,越下越浓。
盖亚二年,荒野厮杀了一整年,留下来的斑斑血迹,断肢残骸,都随着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被掩盖行迹,不复存于世间。
放眼望去,天地之间,只剩下无穷无尽的洁白。
大地白茫茫,掩盖了世间的一切丑陋。
人世间,像是重回太平盛世。
整个荒野,同时止戈,共同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就连刚起波澜的中原大地,都再次恢复难得的宁静。
寒冬,无可抵御的严寒,正式降临北方大地。
在春申君、帝尘以及飘零幻三路大军联手攻击下,陈胜的张楚,终于扛不住,被打得节节败退。
尤其是南路军的溃败,引发了张楚的全线崩溃。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仅仅一周的时间,张楚领地,十失其九。
战争后期,就连一直观望的凤囚凰部,都忍不住率部出征,在虚弱的张楚身上,刮下一大块肥肉。
谁也没想到,一个新兴的荒野政权,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如果不是最后时刻,西楚霸王项羽,亲自率部,驰援陈县。陈胜怕是就连他的都城,都要保不住,彻底地带着他的帝国,一同覆灭。
据悉,大战刚一结束,陈胜就病了。
张楚,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也不过是在苟延残喘。
四大起义军集团,终究还是没有躲过这一劫,倒在玩家领主的刀锋之下。
倒是欧阳朔得到消息,眼神一凝。
项羽率部驰援陈县,其目的,怕是不单纯啊。
盖亚三年,这位西楚霸王,不知道又要如何惊艳世人?
怕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要再起。
欧阳朔已经能够预感到,一位新的王者,将矗立在中原大地。
中原的这一场大战,失败者,固然凄凉;胜利者,倒也没有太大的喜悦。
大战刚一结束,此前合作的四路大军,就彼此戒备。
一切,皆为利也。
拿下中原行省,如何瓜分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可就太有学问。
按理来说,此番大战,春申君前后耗资近两百万,该是最大的获利者。无奈的是,春申君的丹阳城,距离中原行省,实在是太远了,鞭长莫及。
再者说,无论是春申君招募的十万雇佣军,还是通过撒豆成兵符召唤的五万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