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10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哥你是说大夏?”安妮一点就透。
“不错。你都知道了吧,大夏在东非,短短半年时间就攻克九国,战无不胜,简直让人胆寒。他们现在止戈,可不是说就满足于现状,而是在抓紧时间消化现有领土,等到消化完毕,就有好戏看了。”
说到这,威廉就叹了一口气,“有时候,还真羡慕那家伙啊。”
四年前,欧阳朔率领远洋舰队抵达艾维克堡时,威廉当时也没觉得,两大领地有什么差距。
四年过去,两者已是天差地别。
威廉似乎看到,大夏横扫非洲大陆的情景,越发坚定了退出西非的心思。
安妮却有不同看法,皱眉说道:“哥哥,荒野不比现实,残酷无比,争霸之路更是不进则退。我们现在退缩,未来可能连本土都守不住。”
“远的不说,日耳曼王朝就对我们虎视眈眈呢。”
在西非的扩张,日耳曼王朝就是最积极的一个。
因为占据欧洲腹地,在兼并诸国之后,日耳曼王朝足足有两千万玩家,王朝军队接近三百万之巨,国力强盛无比。
日耳曼王朝,扛起了湛蓝徽章在欧洲大陆的大旗。
在夯实内政的同时,日耳曼王朝左右开弓,北上征服北欧诸国,南下进击西非大陆,是欧洲最活跃的王朝之一。
两大王朝隔海相望,历史上更是打过两次大战,再次交锋,不是没可能。
威廉摇头,笑着说道:“日耳曼王朝周围强敌环视,想要攻打我们,还是先解决周边的高卢王朝、凯撒王朝跟罗曼诺夫王朝吧。”
“而且组织内部已经有人提议,看能否在适当的时候,集合我们五大王朝之力,一起围攻日耳曼王朝,将其赶出欧洲大陆。”为了使妹妹信服,威廉不惜抛出一个惊天大八卦,“如果计划成功,整个欧洲大陆就将是组织的天下,我们只要守住本土,以家族在组织的地位,就可高枕无忧。”
安妮听了,这才若有所思。
就算这样,安妮还是有些不甘心,“我们在尼日利亚已经打了这么久,就这样撤军,实在得不偿失。要不……”
安妮小心翼翼地看了哥哥一样,道:“要不,我们悄悄向大夏求援,让他们助我们一臂之力,拿下尼日利亚。哥哥不是跟他还保持有联络吗?!”
“千万别!”
威廉态度很坚决,“你就别打这鬼主意了,你该知道背弃组织的下场。如果此事被组织察觉,未来我们还要不要在欧洲大陆立足了?”
“事情做隐秘一点,怕什么。”安妮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不行,想都别想。”威廉深深望了一眼妹妹,说道:“明天开始,你还是休息一段时间吧,撤军之事就不用操心了。”
“哥哥!”安妮大急。
威廉不容置疑:“就这样,你下去吧!”
安妮见了,气呼呼离开。
威廉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你哪知道,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啊。”
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榨干最后一丝战争潜能
高卢王朝,维克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随着西班牙王朝强势崛起,高卢王朝已经成为欧洲六大王朝中最垫底的存在。
因此,亨利的烦恼不比威廉小。
高卢王朝虽然拥有六百万玩家,比钢铎王朝还多一百万,但是在西非的军事行动同样磕磕绊绊,目前为止,也只攻下一个小国利比里亚。
这样的战果对高卢王朝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足以改变什么。
这还不是让亨利头疼的。
最让亨利担心的,是高卢王朝糟糕的地缘位置。
西南,高卢王朝跟西班牙王朝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东南跟凯撒王朝以阿尔卑斯山脉为界,有高山阻隔,兼且同属一个阵营,因而相安无事。
偏偏在东北方位,高卢王朝跟日耳曼王朝同属北欧平原,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根本无法给高卢王朝带来一丝的战略缓冲。
一旦白银之手要围剿日耳曼王朝,高卢王朝就首当其冲。
这就很被动了。
亨利才不相信组织的鬼话,说什么能一战而定。
日耳曼王朝可不是软柿子,真要面临五大王朝围剿,势必要做殊死一搏。实力垫底,又无天险可守的高卢王朝,可不就最佳攻击对象。
那样一来,组织是获益了,高卢王朝却未必能保得住。
因此,在日耳曼王朝积极向外扩张的同时,亨利是寝食难安,偏偏限于地缘格局,他又无力改变什么,只能静待大战的来临。
亨利期待着,能有一个转机。
…………
九月十五日,京师。
欧阳朔暂时还无暇顾及欧洲大陆,到是前日帝尘上了一封奏章,说已抵达欧洲,不日就将一一拜访六大王朝。
对此,欧阳朔也没抱太大指望。
想要撕开两大组织的口子,欧阳朔还需要一个契机。
倒是张仪跟蒙古帝国的第一轮洽商,让欧阳朔有点失望,成吉思汗答应大夏军借道窝阔台汗国之事,却怎么也不愿放下身段,归降大夏。
谈判就此僵持下来。
欧阳朔也很干脆,直接召回张仪,言明:“机会只有一次,蒙古帝国下次要谈,就得派人来京师谈了。”
最让欧阳朔牵挂的,自然还是吐蕃战事。
连日来,大夏四路大军不计牺牲,拼死一战,不断攻城拔寨,已经剪除吐蕃的第一道防线,获得一个稳定的前进基地。
两百万大夏军,终于悉数踏上吐蕃土地。
于此同时,阿育王朝五十万禁军,连同海量粮草物资也陆续运抵吐蕃,两大王朝之间的这场世纪大战,这才算全面开战。
近四百万大军,将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展开一场场殊死搏杀。此一战,堵上了大夏皇朝跟阿育王朝两国之国运,无论哪一方,都承受不住失败的代价。
可因为出发点不同,双方的态度又有不同。
阿育王朝是要守住吐蕃,捍卫荣耀,因此打的比较保守,以退敌为上。相反,大夏本就是打着消耗双方兵力的残酷目的,打的非常激进。
一攻一守,效果自然就不一样。
在李靖的统一指挥下,在四路大军统帅以及诸位将领的调配下,两百万大军组成一条黑线,由东向西,不断推进。
无论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是多是少,都无所畏惧。
因为打的太过激烈,被大夏军攻下之城池,基本都是满目苍夷,有的甚至被火炮轰成废墟,狼烟四起。
阿育王朝同样狠心,除了从本土运来粮草,为了节约成本,更是在吐蕃刮地三尺,整的吐蕃上下,怨声载道。
九月二十日,一支吐蕃降军企图反叛,奈何谋事不密,被阿育王朝大军提前获知,反而中了阿育王朝的圈套,五万将士悉数被杀。
五万颗头颅被垒成一座超级京观,堆在逻些城郊外,让人观瞻。
消息一出,震动了整个吐蕃。
阿育王得到消息,说了一句:“吐蕃异类,不知天恩,该杀!”
一不作二不休,阿育王干脆下令,将吐蕃王室屠戮一空,整个吐蕃实施军管,但凡是青壮年都被强制征召,或是协助守城,或是被征调去运输粮草。
如此疯狂行径,将吐蕃化作炼狱。
手段疯狂,并不代表阿育王没脑子,从大夏军的态度,他已经窥见,这场大战对阿育王朝的意义,早已超出吐蕃这一个范畴。
如果不能打赢此战,阿育王朝将再无立足之地。
阿育王甚至担心,大夏一旦取胜,会乘胜追击,直接杀到阿育王朝本土,与其如此,还不如御敌于国门之外。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吐蕃百姓的生死,又何足道哉。
“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只要打赢此战,就是将吐蕃百姓悉数变为奴隶,他们也反抗不得。如果打不赢,更是一切休提。”阿育王如是说。
为此,阿育王不惜挥动屠刀,压榨出吐蕃的最后一丝战争潜能。
阿育王的铁血手段,立即收到效果。
在后勤补给顺畅的情况下,前线的阿育王朝大军士气大振,聚城而守,凭借地利之便,跟大夏军打的难分难解。
每攻破一城,大夏军就要付出惨重代价。
为了不影响军心,四路大军统帅只能采取轮换制,以军团为单位,将部队一支接一支地派上战场,就当是练兵。
以右翼秦军为例,设五个正规军团,剩下的十五万就是预备队。
何为预备队?
就是当军团出现战损时,直接从预备队补充兵员,次日就能恢复满编。如此,既能保证军团一直处于满编状态,又不因伤亡过大,而出现士气低落。
此举果然奏效。
当天负责攻城的军团,将士们虽然感到身边的同伴不断有人阵亡,晚上回到营地,却从没觉得营地空荡荡,感觉就像没死多少人一样。
虽然是错觉,却很能抚慰人心。
如此一来,次日一早,将士们又能重新抖擞精神,带着新来的同伴,干劲十足地杀向战场。
在铁与火的淬炼下,能一直不死的,就是真正的精锐。
这很残酷,却是真实的战场。
事实上,如果从全局来看,只会感到更加残酷。
还是以右翼军为例,到九月底,经过近一个月的鏖战,秦军的十五万预备队,已经十不存一,基本消耗一空,可见战争之惨烈。
这还是秦军精锐,其余几路更是不堪。尤其是中护军,本身只有三十八万人,只够整编出四个正规军团,剩下的十万人充当预备队。
到了九月二十五日,中护军的十万预备队就被消耗殆尽。
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在十月一日,大夏左翼军、中护军以及中路军三路大军,终于打到逻些城下,胜利会师。
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杀人
盖亚七年十月二日,成都,西北战区统帅部。
一月鏖战,大夏军折损五十余万,斩敌六十余万,俘虏近二十万,耗费粮草物资无数。战俘之中,基本都是原吐蕃大军。
如此战果,也从侧面印证了贾诩的“绞肉机计划”,名副其实。
对攻城方而言,这样的战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毕竟交战双方均以王城禁军为主,战力上并无明显差距。
大夏军强就强在,有一批名将,这是缺乏历史底蕴的天竺比之不及的。
天竺虽说也是文明古国之一,但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孔雀王朝时期,往后都是被外族征服,乃至被长期殖民的历史,一直到现代文明的诞生。
仅英国在天竺的殖民统治,就长达两个世纪之久。
随着左翼军、中护军以及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