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10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东海行省的交接,还得等到赤血军离开之后。
…………
九月一日上午,霸王军回归霸王城。
三十余万大军没在城中停留,而是在吴起的指挥下,来到城外安营扎寨,看情况是随时准备替下明军,重新接管江南边境防御。
下午,吴侯兼江南总督雄霸,邀请徐达、常遇春等人到城中议事,商议如何在大夏军的威逼下,稳妥有序地完成阵地交接。
徐达等将领欣然应邀。
最近一周,大夏军攻势如火,仗着对边境布防情况的熟悉,一路攻城略地,最近已经由两翼开始攻打边城,不断压缩明军防守空间。
十五座边城,已沦陷四座。
照这样打下去,徐达练兵的目的是达到了,可也损失惨重。
好不容易盼到霸王军回归,徐达如何不喜,至于说明军撤走之后,霸王军如何抵挡大夏军的攻击,那就不是徐达该考虑之事了。
下午三时,徐达带着常遇春进城。
随着霸王军回归,原本有些沉闷的霸王城,一下变得热闹起来。城中百姓对霸王军,对统领霸王军的神将吴起,显得非常有信心。
也难怪。
这几年在吴起的指挥下,面对大夏虎贲军,江南行省一直固若金汤,从未受到任何侵犯。即便此番大夏主动进击,江南百姓还是相信军队。
路上的徐达见了,若有所思。
在总督衙门,雄霸热情地接待了徐达一行,会同吴起一起商议交接细节。因为边境线很长,兼且情况特殊,这一商议,就过去三个小时。
临了,雄霸笑着说道:“明军仗义,镇守江南边境一周有余,毫无怨言,本督替江南百姓谢过诸位。天色已晚,府内已备下薄酒,还请诸位赏脸。”
“谢侯爷!”
徐达见推辞不得,点头应下。
根据下午商议的方案,从明天开始,两军就将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换防,一想到马上就能返回建业,徐达一直悬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下。
不曾想,剧变才刚刚开始。
套路很老,说出来不值一提,但却很实用。
就在双方酒酣耳热之时,端坐主位的雄霸以摔杯为号,门外冲出一队队甲士,迅速将徐达跟常遇春两人拿下。
按理常遇春也是一等一的猛将,奈何已经喝的半醉,兼且身上没带兵刃,在精锐甲士的围攻下,双拳难敌四手,无奈被擒。
骤变之下,常遇春自然是不断骂娘,倒是徐达冷静如常,看向上座的雄霸,沉声说道:“侯爷这是要代表大周,跟我大明宣战吗?”
“大周?”
雄霸玩味一笑,“实话告诉将军,江南行省已经决定归附大夏。”
“什么?!”
徐达闻言大惊失色,一下失了镇定。
不怪徐达惊慌,如果此事是大周发起的,那么以五国联盟之存在,大明王朝还能周旋一二,尚有谈判的机会。
可如果是大夏发起的,那就一切皆休。
其实早在七月初,欧阳朔就派人跟雄霸联络,商议归附之事。随着大周在大晋战场失利,雄霸终于下定决心,主动献上江南边防图,以为“投名状”。
大晋之战时,最危急的时候,欧阳朔曾考虑让霸王军临时变节,以此逆转大局,可一想到雄霸当时不在军中,风险太大,这才作罢。
雄霸不愧是枭雄,既然下定决心,就绝不会首鼠两端,为了给大夏献上一份大礼,为将来在大夏的地位做铺垫,将主意打到明军身上。
欧阳朔跟雄霸一拍即合,这才有了孙膑率部攻打江南一事。
等到前不久,帝尘在邯郸城肆无忌惮地夺权,更是让雄霸心中的最后一丝愧疚之意,烟消云散。
雄霸何尝不知,等春申君跟战狼一倒,接下来就该轮到他,“既然帝尘不仁,也就别怪我不义。”
霸王军一回来,雄霸当即起事,毫不拖泥带水。
半响,徐达才阴沉说道:“这么说,打一开始,大夏军攻打江南边境,就是一个圈套了。我就说,敌军怎么对江南防线如此了解。”
说到这,徐达脸上难掩苦涩。
江南行省跟大夏联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可也正是因为事出突然,才无一丝翻盘的可能,以两者之谨慎,断不会再给明军一丝机会。
徐达环顾四周,发现吴起不知何时已经不在,问道:“我们驻扎在城外的军队,是否已经遭毒手?”
作为明军指挥部,因为前线战事吃紧,只驻扎着三万明军。这三万人也是徐达手中的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场。
一想到城外还驻扎着三十万霸王军,徐达的心都凉了。
雄霸笑道:“将军放心,只要城外明军不誓死反抗,本督可保他们无虞。”
徐达默然。
驻扎在指挥部的,都是徐达的亲信部将,他太清楚这些部将的性子,在不确定主帅安危之前,绝不可能乖乖束手就擒。
雄霸似乎看穿了徐达的心思,说道:“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将军还是手书一封,让人送去为好。”
“不可能。”
雄霸不以为意,“将军还是不要将话说的太满。不瞒将军,夏王一直仰慕将军,如果将军肯加入大夏,一个统领职位是跑不掉的。”
“哼!”徐达不屑回答。
“本督知道,将军跟明太祖是生死兄弟,可历史上将军是怎么死的,将军心中不会一点数都没有吧?”
据王文龙《龙兴慈记》载,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因病无法吃鹅,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就死了。
听了这话,徐达脸色一变,此事是他心病,从不敢想。
雄霸却不打算放过,“李善长,李文忠,冯胜,刘伯温以及蓝玉等人,又是怎么死的,将军不会心中没数吧?”
此番不独徐达,连一旁的常遇春都停止叫骂,沉默下来。
“将军应该清楚,这荒野,早就没了大明的舞台。不独大明,秦、唐、宋等国,也注定都只是陪衬。将军信不信,一旦四十万明军无法回到建业,大周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转身就会攻陷大明?”
徐达当然信。
荒野以实力为尊,陷入虚弱的大明,是不配存于荒野的。
“将军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为城外的三万将士想一想。归降大夏,前途广阔;拼死抵抗,只能是灰灰湮灭。本督言尽于此,还请将军仔细斟酌。”
徐达不发一言,就是不降。
雄霸见此,心中一叹,知道要劝降徐达这等神将,绝非三言两语能成功的,“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委屈二位了,带下去收押!”
“诺!”
当晚,在吴起指挥下,霸王军突袭明军指挥部。
明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兼且寡不敌众,双方交战至深夜,明军阵亡五千余人,这才罢战投降。如果不是吴起刻意要减少伤亡,三万明军根本扛不到深夜,毕竟兵力相差太悬殊了。
这一场夜战,当然瞒不过【帝风】的眼睛。
帝尘得报,连夜通过通讯罗盘质问雄霸,可雄霸根本不理会,甚至关闭了霸王城传送阵。帝尘这才知道大事不好,连夜召集大臣议事。
一场暴风雨,突然降临大周王朝。
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君臣和睦
深夜,邯郸城。
御书房内,帝尘躺在靠椅上,闭目养神。
刚刚结束的紧急朝议,因为事出突然,兼且情报非常有限,大臣们根本没拿出什么有效的应对之策,让帝尘很是疲惫。
眼下唯一能确认的,就是雄霸背叛了大周。
一个人独处时,帝尘在脑海中细细回忆,回忆这段时间雄霸的表现,结果一无所获,雄霸没露出一丝一毫的反常。
“不叫的狗才咬人呢。”帝尘咬牙切齿,在他最得意的时候,雄霸朝他腹部狠狠捅了一刀,如何不让帝尘气愤。
除了气愤,更多的还是恐惧。
帝尘现在非常担心,雄霸的背叛会引来连锁反应,将好不容易聚合到一起的大周王朝,再次整的分崩离析。
因此在刚结束的朝议上,有大臣建议,趁明军被拖住的契机,下令已经回到东海行省的赤血军,拿下建业,攻灭大明。
如此一来,大周丢掉一个江南行省,却又夺回一个东海行省,已经移除,也不算大亏,尚能维持大局。
但是帝尘拒绝了。
不是说帝尘心慈手软,不愿对盟友动手,而是帝尘担心战狼。如果战狼趁势夺取东海行省,拥兵自立,那情况就太糟糕了。
对战狼,帝尘一直没能与之真正亲近。
“不放心啊!”
原【炎黄盟】的几位巨头之中,属战狼最没有介入派系之争,一直是各方的调和剂。可越是如此,越不让帝尘放心。
帝尘能看穿杀破军、春申君他们,独不能看穿战狼。
此人隐藏的太深了,又是那么的低调,感觉就像无欲无求一般。上次削权,也是战狼第一个站出来认栽。
站在帝尘的角度,这就太不正常了。
而且帝尘几人中,属战狼跟欧阳朔交情最深,当初大夏开朝立国时,也是战狼代表【炎黄盟】前去祝贺。
对战狼,帝尘怎会放心,又怎能放心。
虽然对战狼充满戒心,偏偏在朝议上,帝尘又不能说破,面对大臣们的建议,只是说:“暂时缓缓,等明天获悉进一步的情报之后,再做决定。”
建业城又跑不了,不必急于一时。
如果真要趁机攻克大明,帝尘宁愿让丹阳军出征,也不愿让赤血军蹚这趟浑水,“也罢,是该跟春申君真正交一次底。”
帝尘意识到,眼下这种局面,他必须找一个可靠盟友。
只有拉拢春申君,才能让战狼多一分顾及,继而控制住大周眼下的危险局部,不至于真正分崩离析。
“只是要喂饱春申君这头饿狼,可不容易。”
说不得,帝尘这次又要大出血了。
…………
九月二日,霸王城。
因为通讯罗盘的存在,昨夜的那一场偷袭,根本无法瞒过驻扎在边城的明军。得到指挥部被袭的消息,十一座边城守军反应不一。
有的连夜启程,气势汹汹地向霸王城杀来,要救出大帅徐达一行;有的选择观望,严守边城不出;还有的意见不一,内部先吵了起来。
次日,杀向霸王城的明军,在半道就中了霸王军的伏击,以惨败收场。
这一下,剩下的明军就更胆寒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在大夏军跟霸王军的南北夹击之下,三十余万明军连撤退都做不到,要么战死,要么归降。
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出征的四十万明军就宣告覆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