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不是做和尚的命-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松从茅屋悠悠的走出来,说:“你又不是和尚,难道还要守那吃饱了撑的戒律。”
王大胖顿时一愣,虽然他不是和尚了,可一直以来的习惯,也让他从没想过吃肉,就算在酒楼给人家帮厨时,人家看他是和尚,也是让他做素菜。
张松走过来,拍了拍王大胖,说:“大胖,你得入乡随俗,你现在都不是和尚了,再守着那些,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再说,你跟我和老赵还不一样,我们两个年纪大了,不考虑成亲娶媳妇了,你还年轻,难道你还一直当和尚,以后连媳妇都不要了?”
王大胖被张松一番话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想到如今自己确实不是和尚了,以后要是有钱,怎么也得找个媳妇好过日子吧,如此一想,顿时觉得吃肉也没什么了。
王大胖又看了看瓦盆里的肉,张松特地买了人家收拾好的那种,顿时也觉得不是很难接受,就闷声端起瓦盆,去灶台做饭了。
张松看了,转身回茅草屋,经过门槛的时候,就看到屋里的林正对他伸了伸大拇指,张松得意的一笑,走到自己的床边,接着躺下看他的周易去了。
晚上,林正终于吃到了这十六年来的第一顿肉!
一时间,居然感动想要落泪,以后,他终于不用天天和兔子一样吃素了!
第二日,吃过肉的林正,一大早就精神抖擞的去衙门干活了。
………
“小林,这个账册拿去,把上面的钱算一下,算完拿给我。”
“是,”林正起身,麻溜的走过去,从王儒手里接过账册,又回到自己位子上坐下,开始打着算盘算账。
王儒把账册给林正后,就打了个哈欠,嘀咕了一句“春困秋乏夏打盹”,然后转头对林正说:“我先睡一会,你算完了先放着,等我醒来再给我,别吵着我睡觉。”
“知道了,先生。”林正忙说道。
看到林正这么有眼色,又想到自从林正这小子来了,自己轻松了不少,王儒不由对自己那日的决定有些自得,就迈着八字步,悠悠的走到隔间去午睡了。
林正看着王儒进入了隔间,打算盘的手也慢了下来,好减小声音,省得不小心吵醒他。
来了衙门干了大半个月,林正也逐渐摸清县衙账房的情况了,县衙本来应该有三个账房,一个是师爷,两个是账房先生。
不过人家师爷平时主要是跟着县太爷处理事物的,对于账房这块,人家只是管批条子,也就是只有衙门里的人需要用钱,或者是每个月发月钱,才拿着算好的条子找师爷,人家签个字,就可以拿着去支钱,所以县衙实际算账的先生,只有两个,一个是这位王先生王儒,另一个是待在家的李先生。
对于李先生,林正来衙门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却还从来没见过,不过倒是天天听王儒念叨,无非是仗着年纪大,倚老卖老,不过看王儒只敢背后嘀咕,却不敢派人把李先生叫来,就知道,这位李先生应该是老资格,王儒铁定惹不起。
至于王儒,就是把林正留下来的这位,林正跟了几日,发现这人虽然脾气有些大,可人还不错,对他也大方,只要顺着他,还是很好说话的。
所以他每天多做少说从不顶嘴,没几日,王儒就对他的印象大好。
林正前世本就理科出身,又是教物理的,做题计算自是强项,一开始虽然对账册记法有些不习惯,可这几日也早熟了,没用一个时辰,就把一个账册算完了,看着王先生还没醒,林正又重新检查了一遍,虽然王先生让他算的都是那些不重要或者不用保密的账册,可林正还是算的极认真,毕竟这活来的不容易,他还是很珍惜的。
林正检查完,又坐在位子上喝了会茶,吃了些点心,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了,王儒才一边整着衣衫,一边里面走出来,看到林正,问道:“算完了。”
“算完了,”林正忙把账册递给王儒,说道。
王儒随手翻了翻,看算的数和预估的差不多,想着反正这个也不重要,也懒得再查一遍,就直接放到柜子里,然后看了看天色,对林正说:“时候不早了,今儿就到这吧!”
说完,就背着手回去了。
感叹自己跟了一个不喜欢加班的好上峰,林正也忙收拾了一下东西,跟着一起出了衙门。
林正回到家的时候,就看到张松正在茅屋里,也没奇怪,张松是自己摆摊,人多了就多呆一会,人少了就收摊,所以每次回来都挺早的,不像赵硅和大胖,受人管束,每天回来的都很晚。
林正进了茅屋,放下东西,刚转身,就看到张松在收拾包袱,不由奇怪,问道:“你这是要出门吗?”
张松把几样东西仔细的在布上放好,这才抬起头来,说:“恩,明天我打算回兖州一趟,看看我闺女。”
林正听了这才想起来,张松一个月会去看一次闺女,看着张松布上的那些小玩意和好吃的,林正拿起一个泥人,说:“这是给你闺女带的?”
“恩,怎么样,我挑的东西还不错吧!”张松指着布上的东西说。
林正看了看,发现有玩的,有吃的,还有几样泗水城的特产,点点头,说:“我看着都喜欢。”
张松听了,笑着说道:“你和我闺女差不多大,你既然喜欢,想必慧儿看了,也很开心。”
林正听了,不由有些羡慕,说:“慧儿妹妹见了张叔你,知道你一直想着她,想必比什么都开心。”
“那是,那是我闺女,我不想着谁想着。”张松笑着说。
可能是看林正眼里的羡慕太明显,张松从泥人里面拿了一个,给林正,说:“本来我买泥人只想买一对,可那卖泥人的非要一文钱一个,两文钱三个,我不想吃亏,就买了三个,这个正好给你,你年纪也不大,拿着去玩吧!”
林正听了,连忙摆摆手,说:“你买给你闺女的,我怎么能要。”
张松直接把泥人塞到林正手里,说:“这个又不值什么钱,再说我这不还有两个么!”
林正看着手中的泥人,一个可爱的小娃娃,心中一暖,抬头对张松说:“谢谢张叔!”
张松拍拍林正的肩,说:“你们小孩子就喜欢这些光好看不能吃不能喝的,叔明白。”
林正听了,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晚上等赵硅和大胖回来,得知张松要去兖州府看闺女,就托张松回来的时候从兖州带几样东西,林正也写了封信,托张松带给兴安寺的了语长老和老和尚,张松应下,并告诉他们他打算在兖州住两天再回来,好趁这时间陪陪闺女。
第二日天还不亮,张松就背着包袱启程去兖州了。
林正三人本来还以为张松这一走,起码得四五天,毕竟来一天,去一天,他再想多住两日,怎么也不会少,可谁曾想到,等到第二日晚上半夜,张松就回来了。
不仅他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个姑娘!
本来正睡觉的三人,看着张松带回来的姑娘,连忙起来,林正看着被厚披风包的姑娘,忙问道:“这位是?”
“是我闺女!”张松把包袱往自己床上一扔,就过来帮女儿解披风。
张松可能是怕女儿冻着,整个披风把闺女包的除了眼睛一丝不露,等张松帮闺女把披风解下来,众人才看清楚张松闺女的样子。
眉目舒朗,气质沉稳,虽然长的不是多艳丽,但看起来却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王大胖和林正两个没成亲的大小伙子顿时不好意思上前,赵硅年纪大了,却没有这个忌讳,就拉着张松问道:“老张,你这大半夜的,突然把大侄女带来,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张松把披风放到床上,又让她女儿上床上坐着,这才气得说:“还不是城南刘家那个龟孙子!”
赵硅听了,脸色一变,说:“怎么惹上他了!”



第九章

说起城南刘家,兖州府那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大胖和林正这种没出过几次寺门的,也耳详能熟,久闻大名。
城南刘家,最出名的不是他家是兖州府最大的木材商,也不是他家家财万贯,而是他家的二十七仙女。
刘老爷子,当年连得二十七个闺女!
想当年,刘老爷子和他那的那些妻妾,为求一子,跪遍了兖州府所有的寺院和道观,甚至连金陵有名的寺院和道观都没放过,每年出钱修路赈灾,其心之诚,天地可鉴,可惜,就是一个闺女一个闺女的往外蹦。
生到后来,甚至连许多和刘老爷子交好的故交,都忍不住了劝刘老爷子,这就是命,强求不得。
其实刘老爷子生了这么久,心里也早泄气了,只是他自己就是刘家三代单传,想从家族过继一个都没有,为了家族,他是不得不生啊!
就在刘老爷子破罐子破摔,打算实在不行招婿上门的时候,刘老爷子那生了五个闺女的大夫人,居然又怀了,本来众人都以为刘家要凑齐四大仙班,二十八仙女时,谁知十月怀胎,居然生了个小子。
于是,整个刘家沸腾了,刘老爷子在生了二十七个千金后,终于喜得贵子。
其实不止刘家,整个兖州府都沸腾了了,据说刘家大少生出来后,整个兖州府的寺庙和道观都派人去道贺,甚至连知府大人,都屈尊降贵派人送了一份贺礼,恭贺刘老爷子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天,降下麟儿。
因此这位刘大少,从一出生,就是整个刘家的心尖子,命根子!
赵硅听得事情和刘家那位大少扯上关系,顿时脸色一变,毕竟扯上刘大少,就等于扯上整个刘家,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还不是刘家那小子色胆包天,居然想打慧儿的主意。”张松气得往床上一坐,就开始和众人絮叨。
原来前些日子天气变暖,刘府就从绣庄订了许多换季的衣裳,绣庄做好后,就派张松的女儿慧儿带着几个绣女把衣裳送去。
慧儿本来是把衣裳送给刘夫人的,谁知一不小心碰上了给刘夫人请安的刘大少爷,刘大少爷见色起意,就想纳慧儿做小。
慧儿心里不愿意,就对刘夫人说这事关终身大事,岂有子女独自做主的道理,得等到她父亲来商讨。
刘夫人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让慧儿回去了,说等她父亲来了,就让管家去她家里商谈。
等张松去了,一听此事,差点气炸了,他含辛茹苦养大的闺女,岂是给别人做妾的,所以张松直接拒了刘家的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