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不是做和尚的命-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松本来想给王大胖和林正说一下这世道的艰辛,却不想戳了林正的伤疤,看到林正在那低着头,张松反而过意不去,忙安慰道:“是叔说话没分寸,你也不要太在意过去,人总要向前看。”
林正其实早就看开了,刚才只不过有点感伤而已,闻言说道:“没事,起码他们是把我丢在寺门口,没把我直接丢在河里。”
张松听了,顿时放下心来,说:“你能看的开就好。”
张松看着气氛不大好,就忙转移话题,说:“如今咱们的地种不了,却还得交税,各位有没有什么打算。”
听到这个,赵硅王大胖林正顿时来了精神,别的都是小事,现在如何活下去,却是大事。
赵硅想了想,说:“我也没别的本事,就会种个地,我看了,这地如果种庄稼,只怕收的粮食还没费的种子多,所以粮食不能种,不过我打算去淘换点豆子来,那个耐活,应该还可以,也省得浪费地。
不过这个只怕不够交税的,我打算等农忙时,那些乡绅的田庄缺人,我去当个长工,应该可以过的活。”
好吧,会干农活确实是一项硬技术!
王大胖看着自己的这一身膘,想到在地里种地,直接打了个冷颤,说:“我还是去泗水城看看吧,看看哪个酒楼要厨子,啊不,要帮厨的,应该能包吃,至于月银,我存下来,应该能够交税吧!”
一个去种地,一个去当厨子,林正努力想想自己会什么,说:“我识字,会写字,会念经,会算数,会,对了,我会算账,我会打算盘。”
林正突然激动的说,他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一项技能,他会珠算!
张松诧异的看了林正一眼,问道:“会到什么程度,打的熟吗?”
想到当初小学时珠算比赛他还拿过奖状,林正忙点点头,说:“熟!”
“那明天我们进城的时候,你去看看有铺子缺账房先生,”张松想到什么,皱了皱眉头,说:“算了,还是问问有没有账房先生手下缺人吧,就算你会算账,那些铺子的账房先生都是主家的心腹,也不会让你一个外人去干。”
林正知道张松说的有道理,说:“只要能有活干,能有工钱就行。”
然后三个人转头看着张松,想知道他打算干什么,就见张松神秘一笑,说:“明天你们就知道了。”
结果第二天,林正三人就看到张松穿着一身道袍,左手拿一个长条幅,上面写着“麻衣神相”,右手拿着一个浮尘,头戴一个八卦帽,活脱脱一个算命的打扮。
“你!”王大胖用手指着张松,说:“你不是和尚吗?”
张松翻翻白眼,说:“和尚是忽悠人,道士也是忽悠人,现在我当不成和尚了,我不去装道士,我这些年当住持练的把死人说活的本事,岂不是白费了!”
赵硅王大胖林正:………这也行?
作者有话要说:注:南宋时期的农村,有个习俗,叫“生子不举”,即生了孩子不养育,把婴溺死或扔掉。

第六章

三人虽然被张松某种程度上的“不要脸”惊着了,可如今世道艰难,吃饭才是第一要紧事,再加上张松假扮道士去算命,丢的也不是佛门的脸,所以众人虽然吃惊了一下,却也很快就习惯了。
看着天已大亮,三人又蹭了王大胖一顿早饭,就决定一起先进城看看,不光要把昨晚计划好的事情办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先把户籍落下。
昨天那两个官兵跑的比兔子还快,他们的户籍文书,如今都还在自己手中攥着呢!
四人略做收拾,就往最近的泗水城走去。
泗水城虽然不大,却是千年古城,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史书上有名的卞县,就是泗水城的前身,所以等林正四人赶到城门前时,一座古朴大气的城池,顿时映入眼帘。
“咦,想不到这泗水城,看起来也蛮繁华的。”王大胖惊讶的说,他一直在兖州府生活,这是头一次来泗水,本以为是穷乡僻壤,如今一看,比兖州府肯定不如,可也没差的太狠。
“泗水城依泗水而建,周围多河流,不惧天旱,自然繁华。”张松原先来过,就解释道。
林正王大胖赵硅听了点点头,民以食为天,好种地的地方,自然人口繁盛。
四人在城门口看了看,感受了一下古城的韵味,就跟着人群,进了城。
进了城以后,林正本来以为张松会带着他们先去衙门,可张松却带着他们左拐右拐,先到了一个当铺前,然后转头对身后的三个人说:“等会去县衙落户,难免要打点一二,我先换点钱,等会办事也好方便。”
三人一听,顿时觉得张松考虑的周全,谁不知道衙门难进,进必花钱,三人摸了摸身上的东西,也跟着张松进了门。
张松进了门,叫了一个当铺的伙计,把身上的银盏掏出来在伙计面前一晃,伙计就轻车熟路把张松四个人请到了内室,然后去叫大掌柜的。
等大掌柜的出来,张松就把手里的银盏递上去,然后和大掌柜的磨了会价,最终以五两银子成交,张松没直接全要银子,而是要了四两碎银和一贯铜钱。
王大胖和赵硅也当了些东西,不过他们的没那么值钱,所以都换了铜钱,林正倒没有什么东西可当,不过他把自己那锭银子换成了碎银和一贯铜钱,毕竟银锭太大,在外面用起来太不方便。
等四人都有了钱,就先去衙门的户科把户落上,果然如张松说的那样,他们光打点衙门的那个文书和门头,就每人花了不下二十文,弄的众人心疼不已。
落完了户,出了衙门,四人又凑了些钱,买了些粮食和茅草,就开始商量下面怎么办。
赵硅首先开口道:“刚才买粮食时,我打听了一下,城西的孟员外家今年新买了个田庄,如今正缺长工,我打算去问问。”
听到赵硅这么快就有出路了,张松王大胖林正三人忙恭喜,赵硅拱拱手,就往城西走去。
赵硅走后,张松找了个热闹的集市,把手中的条幅往地上一插,又从旁边找了个大石头,搬过来坐下,然后就抚着胡子,一脸高人形象的开张了。
王大胖和林正对视一眼,把手中买的东西都放在张松身后,让他顺便看着,然后也在城里转悠了起来,希望能找个活做。
………
傍晚,一身疲惫的林正回到住处时,就看到张松和赵硅已经把屋顶的窟窿补好了,正在屋里收拾东西,而在外面,王大胖正拿着铲子在那做饭。
王大胖看着林正回来,就对林正招招手,说:“怎么样,找到了么?”
林正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没,那些铺子小的不需要账房先生,大的一般都有账房先生了,倒是收学徒,可学徒只是包吃,不给工钱,就这样,人家还不大想收。”
王大胖听了,点点头,说:“和我差不多,我也没找到,现在许多农家生的孩子多了,养不活,就送到城里做个学徒,只求管口饭吃,所以城里的那些有点一技之长的,收个徒弟也挑三拣四的,动则打骂,唉,所以想找个能给工钱的活,不容易。”
林正直接在王大胖旁边坐下,问道:“张叔和赵叔两个人怎么样了?”
“赵哥那个倒好找,他去了问了问人家管事,人家正缺人,就直接让他明天去上工了,至于张哥,他今儿可走运了,有家媳妇难产,丈夫急的要命,正好看到他,就病急乱投医让他算算,张哥就陪着人家一直说好话,人家丈夫问他媳妇生的是男是女,张哥在那一会说男一会说女,谁知等生了,居然生了个龙凤胎,人家大喜,不但送了他卦银,还送了他八个红鸡蛋,呐,在这呢!”王大胖说着,把灶台旁边的红鸡蛋拿给林正看。
林正听了,顿时莞尔,说:“那张叔的名声可算打出去了。”
“可不是,后面好多人找他算卦呢,不过张哥只算了三卦,就收摊了。”王大胖有些可惜。
“我那是物以稀为贵,”张松恰好从屋里走出来,听到王大胖的话,说道:“算多了,就不值钱了,对了,大胖,人家林正叫我叔,叫你哥,你咋天天叫我哥呢?”
王大胖一撇嘴,说:“人家林正才十六,当然叫你叔,我都快三十了,还叫你叔,你不怕折寿啊!”
张松嘴上没占到便宜,就说道:“把鸡蛋炒了,正好多个菜。”
王大胖笑着说:“这可是荤,犯戒啊!”
“去,咱们现在又不是和尚!”张松撇撇嘴说。
王大胖一想也是,就念了一声佛,做完了手中的饭,就准备开始炒鸡蛋。
林正听了张松和王大胖贫了一嘴,本来因为没找到活而郁闷的心情也好了很多,看到王大胖要炒鸡蛋,忙去旁边的地里挖了些荠菜,他可是记得荠菜炒鸡蛋可是味道不错的。
等到炒熟了饭,由于茅屋不大,众人也懒得进屋,直接就围在灶台吃饭,而林正今天进城的时候买了个碗,终于不用担心没东西盛饭了。
吃饭的时候,难免提起今天找活干的事,看着王大胖和林正有些失落,张松和赵硅不由想开解一二,不过赵硅素来不大说话,所以只能张松自己来了。
张松看着王大胖说:“你今天找那些酒肆,是不是都找了不大的?”
王大胖点点头,说:“我就会做些素菜,原先在寺里也是给那些上香的达官贵人做个素斋,本身厨艺也有限,我想去那些大酒楼,可也没那个能耐啊!”
“你笨啊,那些小酒肆,掌勺的就是东家,帮厨的不是儿子侄子就是徒弟,怎么可能可能收外人,你得去那些大酒楼,能在城里开大酒楼,那都是有身份,有后台的,自己肯定不会去掌勺,一定请的的名厨,这样的地方,才会招帮厨啊!”
王大胖一拍自己光光的脑袋,他怎么忘了这事了。
王大胖忙舀了粥给张松盛上,说:“张叔,怪不得人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然不错,您快喝粥。”
张松被升了一个辈分,乐滋滋的端着碗喝了起来。
林正一看,忙给张松夹了筷子鸡蛋,说:“张叔,那您看看,我得去哪找,我可是大的小的铺子都跑了,小的不招,大的人家只要学徒,不给工钱的。”
张松皱了皱眉,说:“你这算账的,和他那做饭的还不大一样,做饭,只要做的好吃就行,可算账,那可是关于钱的,哪个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