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不是做和尚的命-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儿听了,心里欢喜,不过还是说道:“花那冤枉钱干嘛,有的带就行了。”
“哪里是冤枉钱,那是必须的,”林正看着慧儿,心道,怎么也得把我媳妇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咱没钻石,可三金绝对不能少。
另一边,张松看着林正抱着首饰盒跑到自己屋里,哪里想不到林正在干嘛,不由在那吹胡子瞪眼。
赵硅看了,不由偷笑,对旁边的大胖说:“人家聘礼都是送给老丈人的,小林那孩子倒好,给老丈人看了看,转手拿着给媳妇献宝去了。”
大胖也被林正的“无耻”惊到了,小声说:“我就说他怎么会特意挑首饰,而不是送别的,原来还有这用途。”
张松听着赵硅和大胖在那嘀咕,不由脸又黑了黑,不过好在张松就这一个闺女,本来聘礼就打算给她带着的,早给也是给,晚给也是给,那林小子虽然一心只有媳妇,忘了他这个岳父,不过想到以后闺女要和林正一起过,张松还是放下心来,起码他心里有慧儿。
不过即便如此,张松还是有些不爽,直接朝自己屋走去,等走到门口,张松直接站住,咳了两下,对里面大声说道:“慧儿啊,小林来送聘礼了,都放在院中里,现在没人了,你快出来看看,看看有什么中意的没!”
慧儿在里面听了,忙应道:“知道了,爹,我这就来。”
而里屋的林正,此事才想起,他送给媳妇的首饰,还是聘礼,不由傻眼了。
光想着把媳妇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忘了老丈人了!


第二十二章

虽然林正因为聘礼闹了一个不小的笑话,不过事后林正紧急补救,给老丈人提了四坛烧刀子酒,又厚着脸皮陪了一天的好话,终于成功的又把老丈人哄回来了。
对此,林正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同时告诫自己,媳妇重要,可老丈人也重要,人不能忘本啊!
哄完老丈人,接下来就是准备定亲的事,不过在这之前,林正先回了一趟县衙,向师爷请了个假。
虽然之前放了五天的假,可第一天和慧儿一起去玩,第二天林正买东西提亲,第三天用来下聘礼,只剩下两天的假,怎么算都不够三天后定亲宴,而定亲的日子是张松翻遍皇历好容易挑出来的好日子,又不能改,所以林正只能去请假。
林正本以为他刚休完假,就又请假,师爷肯定会不乐意,可谁曾想到,等师爷知道他是因为定亲而请假时,不但极为爽快的批了他十天假,还问他够不够,不仅如此,还笑着说等他定亲的时候,县衙会按照惯例送他一份贺礼。
林正有些受宠若惊从师爷那出来,又到账房给王儒说了一声,王儒听了他要定亲,也恭喜他,还说到时一定去给他捧场,林正赶忙谢过。
请好了假,林正就回去,和张松赵硅大胖一起商量着筹备定亲宴的事。
三日后
一大早,林家的大门大开,前来贺喜人络绎不绝。
林正和张松在门口迎着前来贺喜人,并且引着前来贺喜人入席。
“恭喜恭喜,恭喜林公子喜得良缘,”里正拄着拐杖笑着走过来,身后跟着自己的大孙子。
“同喜同喜,”林正忙上前亲自扶了里正,说:“里正能来,实在是晚辈的荣幸!”
里正笑着抚了抚胡子说:“定亲乃人生大喜事,老朽来沾沾喜气,岂有不来之理。”
林正一边和里正说着话,一边亲自把里正送到堂屋的那桌上席。
里正坐下后,看看着屋里的布置,点点头,就从袖中掏出三份婚书,笑着问:“张家的姑娘呢?”
“在屋里呢,晚辈这就去叫,”林正看到里正拿出婚书,就知道这是要证婚,和前世结婚领证不同,古代的婚书,一般是定亲时,父母双方就会写下,由族中长辈或者里正做见证。
里正听了,笑着说:“快去吧,姑娘家,难免脸皮薄一些!”
林正向里正拱拱手,就去叫慧儿了。
林正走到张松的门外,看着关着的门,笑了笑,走上前,轻轻敲了两下,问道:“慧儿,在吗?是我,林正,里正来给证婚了。”
“这就来,”屋里传来慧儿的声音,紧接着,门被从里面打开。
林正抬头一看,看到从里面走出来的慧儿,顿时愣住了。
慧儿放开门,就看到林正愣愣的看着自己,不由摸了摸脸,疑惑的说:“怎么了?”
“好美啊!”林正看着慧儿,喃喃的说。
慧儿平日在家的时候,几乎不施粉黛,穿的也是寻常农家姑娘的衣服,可今日,慧儿不但把头发挽起来,还描了眉,点了胭脂,又穿了一身自己亲自做的大红刺绣云裙,这么一装扮,顿时比仙子下凡也不差。
慧儿听了林正的傻话,扑哧一声笑了,伸出自己的芊芊玉指戳了一下林正的额头,说:“呆子,说什么傻瓜!”
不过心里还是因为林正的夸奖美滋滋的,不枉她天不亮就起身一直收拾到这。
林正被一手指戳醒,看着眼前的慧儿,心里美的冒泡,不过想到里正还在屋里等着,忙说道:“里正在堂屋,正等着给咱们呢!”
“那就快去,”慧儿听了,忙提着裙子迈过门槛走出来。
林正点点头,拉着慧儿朝堂屋走去。
“新人来了,哎吆,慧儿姑娘好漂亮!”林正和慧儿刚一进堂屋,堂屋里那些等着看热闹的乡亲,就有几个人起哄道。
林正和慧儿被大伙看的脸红,林正忙拉着慧儿走到里正坐的的地方,然后两人对里正行礼,林正说:“里正,晚辈和慧儿来了。”
张松也从门外走进来,里正看着人齐了,就起身,对来贺喜的乡亲说:“今林氏子和张氏女喜结良缘,老朽添为李家村里正,特来见证定亲,愿两位新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里正说完,就坐下,把三份婚书放在桌子上,然后对张松问道:“汝可愿将女嫁给林氏子。”
张松点点头。
然后又转头看林正,按理说,这结亲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林正无论父还是母都不在,里正只能对林正问道:“汝可愿取张氏女。”
林正忙应道:“晚辈愿意。”
“既然你们都愿意,那就立书为证吧!”说着,把婚书推给两人。
两人点点头,拿起旁边早已准备好的笔,在三份婚书上,写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按上手印。
里正看着两人画了押,顿时笑道:“林张两家以后就是亲家,以后同舟共济,有福同享!”
张松拱拱手,笑着对里正说:“多谢里正吉言!”
里正又对林正说道:“这婚书你们一家一份,剩下的那份,小林你在衙门,直接拿去给户科主事就行了。”
林正知道这个户籍有关,点点头,小心把婚书收好。
看着定了亲,屋里的人顿时热闹起来,众人都开始找自己亲近的人,打算结伴去入席,毕竟参加喜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才是最重要的。林正和慧儿这对新人,也忙招呼这大家入席。
就在这时,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林正和众人正奇怪,就看到王儒带着几个衙役出现在门口。
“王先生,您来了,”林正惊喜的说,忙迎上去,王儒当初说来,林正还以为他随口一应呢!
“这么大喜的事,我怎么能不来,我不但来了,还带了衙门的贺礼来。”王儒笑着说道。
林正往王儒身后的衙役一看,果然看到两个衙役挑着一份提盒,用红绸带绑着,忙说道:“让衙门破费了,实在受之有愧。”
王儒笑着靠近林正,用手中的折扇一挡,低声说:“师爷那个惯会拿衙门东西收买人心的,不拿白不拿,你不用客气!”
林正听了暴汗,王先生还是什么时候都不忘黑师爷一下。
林正和王儒说话的时候,旁边的乡亲就从衣服上认出这几个人是衙门,众人顿时又是害怕又是好奇,都远远的在旁边站着,还有几个胆子大的,好奇的往提盒里瞅,想知道衙门送来了什么。
里正听到衙门的人来了,忙让自己的孙子扶自己起来,拄着拐杖从堂屋走出来,然后就看到了正在院子里和林正说话的王儒。
和那些乡亲只会根据衣服知道这是衙门的人不同,里正可是经常和衙门打交道,所以一眼就认出了王儒是衙门账房先生,忙让孙子扶着走过来,对王儒客气的说道:“原来是王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王儒虽然只是衙门的账房,可对着平头百姓,那绝对是官架子实足,虽然面前的是里正,可一个村的里正,他还看不到眼里去,所以只是哼了一声,说:“林老弟今日定亲,我这个做前辈的,正好来喝杯喜酒。”
里正忙陪着笑说:“王先生爱惜后辈,实在是我等的楷模。”
又看到旁边衙役放在地下的抬盒,知道这肯定是贺礼,就恭维道:“想不到王先生还为林公子带来衙门的贺礼,可否打开,让我等看看,也长长见识。”
王儒本身就是爱显摆的性子,这次县衙准备的贺礼也不错,闻言,直接对衙役说:“打开!”
衙役听了,就直接上前解开红绸带,掀开提盒的盖子。
众人伸长脖子一看,顿时惊叹不已,就连林正看了,也不由抽了一口冷气。
不大的提盒里,端端正正的放着两个银元宝,还有一对银碗和两双银筷子,东西虽少,可都是值钱的家伙。
王儒看到众人的表情,不由得意的说:“这些东西都是成双成对的,寓意‘好事成双’,这对银元宝,是官府的官银,无论到哪个钱庄当铺,都可以足两的兑换,不用折耗,而这对银碗和银筷子,是泗水城王记银楼老工匠亲自打出来的。”
众人一听,不由更是惊叹,大家虽然平时都用钱,可不过是铜板,哪怕有钱人家,也不过用些碎银,银锭,而这些银子,都是不纯的,每次兑换,都要称量还要折损一些。
可有一种银子,却不用称量,那就是官银,官银是官府用模具熔出来的,出来时就打了官印,上面的标记,就表示官银值多少钱。可官银一般都是富贵人家或者官府向国库缴税才用得,下面一般很少见到,所以很多年纪小的,听到这是官银,忙凑着头的往前瞧。
王儒看到众人都去看官银,笑了笑,对旁边的林正偷偷地说:“怎么样,老夫给你长脸吧,今儿这事一过,就算你是外来户,这村里也没一个人敢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