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则的意思是……”杨勇目光闪烁地问道。

    “将元朗交给晋王处置,如此既可向皇上表明,殿下及东宫与顾生谋逆一案并无牵涉,还可助晋王从速查破此案,促成他早日返回江南,替殿下消除心中隐忧。”唐令则坦然答道。

    杨勇惊讶地盯着唐令则,显然对他的这一建言颇感意外。

    “唐庶子,试问如将元朗交给晋王处置,晋王不是正可借题发挥,向皇上报称太子与顾生谋逆一案有关,进而陷太子于不忠不孝之境地了吗?你居心何在?”明克让见杨勇听罢唐令则的话,脸色阴沉,一言不发,禁不住质问道。

    “恰恰相反,元朗有画像如今已张贴在了长安各座城门之内,迟早有人向晋王告发此人现为东宫六率的将佐,与其等到晋王带人找上门来向殿下索要元朗,倒不如殿下主动将元朗交出,借以表明与顾生谋逆一案并不关涉,如此一来,非但能助朝廷从速查破顾生谋逆一案,劝使皇上及早放晋王返回江南,而且在朝野之间彰显了殿下身为一国储君公忠无私的形象,应是目前情势下上上之选。”唐令则毫不相让地争辩道。

    两位谋士之间产生了分歧,杨勇的目光自然转向了未对唐令则的建言发表见解的邹文腾,想听听他对此事的意见。

    邹文腾心里其实认为唐令则说的是对的,既然元朗卷入顾生谋逆一案并非太子指使,甚至太子压根儿不知道此事,那么由太子亲手将此嫌犯交给奉旨查案的晋王来处置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既可避免了日后更多的麻烦,又能变被动为主动,使太子在高颖、裴蕴等人重查猫鬼案,追查到东宫前给皇帝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可是,邹文腾不是明克让,跟随太子杨勇已非三两年的功夫了,深知杨勇素来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风格,他方才在一旁瞧得清清楚楚,当明克让对唐令则的建言提出反驳时,杨勇脸上不经意地流露出了舒缓的神情,而唐令则为自己的建言与明克让争论时,杨勇的脸色再次变得阴沉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何必非得支持唐令则,惹杨勇不高兴呢?

    “殿下,下官以为唐庶子之建言固然有几分道理,但明学士的担心也不无可能。”邹文腾拿定主意,两边互不相帮地说道,“目下最紧要之事是切不可留元朗继续在东宫六率当差了,依下官之见,殿下莫不如授意夏侯福将军,找个茬儿,尽早将元朗清除出东宫六率也就是了,不必冒险把他交给晋王处置。”

    杨勇阴郁的目光中终于有了一丝亮光,但仍有疑虑地问邹文腾道:“征招元朗入东宫六率是在兵部备过案的,要是日后……”

    “殿下不必担心,晋王昔日的爱妾安若溪还是宇文般若安插的细作呢,晋王非但没有受其牵连,反而在安若溪死后被皇上接连委以重任,又何况,元朗目前不过是被列为顾生谋逆案的嫌疑人,并没有查出他就是指使顾生谋逆的首恶元凶,殿下赶在晋王查到他之前将他清除出东宫六率,又有何虑呢?”邹文腾居然举出了安若溪的例子来说服杨勇。

    “殿下,错过了眼下这一将元朗主动交出的最佳时机,您迟早要后悔的呀。”唐令则狠狠瞪了邹文腾一眼,苦劝杨勇道。

    “一派胡言。”杨勇忍无可忍,冲着唐令则勃然发作道,“父皇日渐冷落本宫之际,你却要本宫授人以柄,牵连进顾生谋逆大案中去,唐令则,你的用心何在?!”

    唐令则自从跟随杨勇以来,还从未受他如此发作过,一气之下,手指邹文腾、明克让二人,咬牙骂了句:“奸佞误国,尔等之谓也!”当即拂袖扬长而去。

    杨勇虽对唐令则拂袖而去的举动心怀恼怒,却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得没好气地吩咐邹文腾和明克让道:“就依方才所议,尔等分头行事吧,切记,万不可泄露今日所议之事。”

    然而,令杨勇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当他召集亲信僚属会商如何处置元朗之时,被杨坚有意调入东宫六率的原杨广的近卫鲜于罗在长安城门看到白衣人的画像后,已悄悄地跑去晋王府将画像中所画之白衣人就是东宫六率中将佐元朗的消息禀报给了杨广。杨广此时也正在召集李靖、郭衍等人紧急商议如何捉拿元朗归案呢。


………………………………

第924章 秘捕元朗

    张小七于数月前的清晨在大兴善寺院外撞见的那位神秘的白衣人竟然是东宫六率中的将佐!

    杨广得到鲜于罗的禀报后深感此事非同小可,苦于裴蕴被高颖强留在尚书省重查猫鬼一案不在自己身边,只得将李靖、郭衍两名近卫召集至王府正殿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靖人虽聪明,毕竟较之郭衍年轻几岁,且回到长安不久,对杨勇和杨广这一对亲兄弟间颇为微妙的关系不甚了了,当即向杨广提出,要公开找太子索要元朗此人,带回王府鞠问。

    “眼下并没有证据表明那白衣人指使顾生谋逆,且据鲜于罗报称,元朗与白衣人画像有八分相似,也不能认定白衣人就是元朗,李靖,你这么着就去找太子要人,不嫌太轻率了些吗?”杨广因李靖请来杨玄感,描画出白衣人的肖像,才如此迅速地锁定了元朗这一目标,在心中更平添了对他的几分喜爱,笑着诘问他道。

    李靖经杨广提醒,红着脸抱拳致歉道:“末将虑事不周,险些误了正事。”

    “李靖,你年纪尚轻,日后在朝中为官,须当谨记,不要只顾着埋头办好每一份差使,还要多想想,尽力办好差使的同时,莫给自己招惹来麻烦。”杨广委婉地指点着李靖,话锋一转,向郭衍吩咐道,“你即刻带人去查清元朗此人的日常起居行止,看看能否将他秘密捉来审问,一经查实他与顾生谋逆一案确有关联后,再由本王亲自去找太子禀明实情,免得引起太子的误会。”

    李靖却因自己方才的草率建言自觉有愧,跨步向前主动请缨道:“王爷的教诲末将已牢记在心,但这份差使还是由末将去办吧。”

    杨广看了看郭衍,有意绷起脸,说道:“捉拿元朗的差使若换做你去办,须得限定时日方可,你说吧,几日之内能将元朗捉回,又不惊动东宫的人?”

    李靖本想说明日即可捉元朗来见杨广,话到嘴边,想起杨广提的条件:既要捉到元朗,又不能惊动东宫的人,于是便改口道:“五日之内,末将若不能办妥这份差使,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李靖在杨广面前夸下海口,要在五天内捉到东宫六率将佐元朗回晋王府,哪知还未等他带人埋伏于元朗在长安的住处,摸清元郎的起居行止,寻找到动手捉拿他的时机,太子杨勇已授意夏侯福找了个借口把元朗从东宫扫地出门了。

    这么一来,李靖捉拿元朗更少了一份顾忌,当即决定就在元朗被赶出东宫的次日凌晨于元朗家中动手,捉拿他回晋王府交由杨广审问。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初春的早上,趁着天色未明,李靖带领着四名晋王府护卫悄悄地翻墙进入了元朗家中,因有自信单打独斗就能拿下元朗,李靖遂命随行的四名护卫守住元朗逃跑的退路,独自一人摸向了此前已于暗中侦伺过的元朗的宿房。

    李靖顺利地用剑尖拔开了元朗宿房的门栓,垫步拧腰跃入了房中,挥剑直扑向宿房中床榻中所在的位置,待到来到床前站定,却听不到近在咫尺的床上有任何响动,隐隐预感到事情有哪里不对,正欲掀开围床帘一把从床上揪起元朗,突觉脚下一沉,暗道声:“不好,有埋伏。”平地跃起三尺多高,纵身扑向了床上。

    待李靖的身体落到床上,才发觉身下只有柔软的一床棉被,被中空无一人,正要翻身而起之时,就觉得脖颈间一凉,一柄泛着寒光的长剑已架在了他的脖颈上。

    借着窗外透进层来的一丝亮光依稀可见,床前持剑而立的正是身穿睡袍的元朗本人,只听元朗用充满怨怒的语气责问他道:“我与太子向无仇怨,为何要赶尽杀绝,非要置我于死地而后快?”

    李靖闻听此言,在心中“哦”了一声,恍然明白了:元朗是误将自己认做是奉太子杨勇之命前来杀他灭口的东宫护卫了。这么一想,心中继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元朗为何会将自己认做是太子派来杀他的人呢,莫非其中另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我不是来杀你的,主上要我请你回去,还有些话要当面问你。”李靖假戏真做,半真半假地向元朗解释道。

    “既然是这样,不必再多说什么了,我现在就放你回去禀明太子,元朗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会牵累到太子的……”元朗似乎相信了李靖,说着撤回了架在李靖脖颈间的长剑。

    就在元朗撤回长剑的一刹那,李靖倏地纵身跃起,顺手扯过床上的棉被,兜头蒙在了元朗的身上,随即飞起一脚,将元朗连人带被踹翻在地,紧接着扑上去就要将他制服。

    元朗虽然一时大意被李靖偷袭得手,长剑也脱了手,却于仰翻倒地之际后背倚地,摆出了个“野兔搏苍鹰”的招式,两腿绻起,脚尖绷得紧紧的,只冲着李靖的前胸。

    李靖两脚已然离地,骤然发觉元朗躺在地上,使出了“野兔搏苍鹰”这一招,唬得他急切之间忙施展“凌波三纵”的轻功,平空向前飞出一丈来远,落到了元朗身后,不给对手以喘息之机,随即撤步转身,骑在元朗身上,伸出双手,死死地掐住了他的咽喉致命处。

    元朗被李靖掐得眼前直冒金星,哪儿还有还手之力,只得束手就擒,在李靖带领四名晋王府护卫押解之下于天光大亮前回到了晋王府来见杨广。

    杨广被人从床上叫醒,得知李靖如此迅速地便捉拿到了元朗,当即命人拿来杨玄感绘就的白衣人的那幅画像,赶来与元朗比对,笑着对李靖说道:“你还别说,画得还真像。”

    “禀王爷,末将今晨在进入元朗家中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