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蕴慨然答道:“替君父为忧解难,原是为臣子的本份,臣既蒙皇上信任,委以重任,自当殚精竭虑,查清此案。况且,臣此次奉命回京前,晋王曾有意命臣暂留于长安,继续清查顾生谋逆一案,现一并请皇上诏准。”

    “阿纵是怀疑顾生背后还有主使之人?”杨坚不无惊讶地与独孤后对视一眼,问道。

    “是,晋王怀疑,继高青莲、顾盼儿、顾姿儿之后,又有一位关自在现已就位,开始暗中操控‘雁巢’残部,欲图复辟之事了。”

    “好,朕今日索性将清查宫中闹鬼以及顾生谋逆一案一并交由你来主持,为免于打草惊蛇,暂不另委你它职,仍以晋王府都记室的名义暗中查案,朕会密令屈突通率本部人马归你调遣的。裴蕴,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陛下,关于顾生谋逆一案,今日臣经向屈突通将军询问了解,对案情已有了大致了解,只是关于宫中闹鬼一案……”

    “关于此案的事由、详情,待朕走后,自会有皇后向你详细介绍的……”杨坚说着,站起身,又向鱼赞交待道,“裴蕴既需在晋王府主持查案,朕意,厄儿还是留在宫中为好,你须亲自带领晋王府得力仆从,自今日起便进驻兰芷宫充任警戒,一旦发现恶鬼再来,务必将其捕杀、生擒,不得有误。”

    待杨坚并鱼赞离开正阳宫后,独孤伽罗遂向裴蕴介绍起了此次宫中闹鬼的案情:“如今谈说起此事,本宫依稀记得最初事发并不在大兴宫中,而在杨处道的越国公府中。当时据郑氏夫人进宫向本宫禀称,就在其长子杨玄感奉本宫之命,为自证清白,随同长孙晟出使突厥,自长安动身的次日夜晚,她府中一名仆从发现有一颇似灵猫之物潜进越国公府中,及至天明才发现,杨玄感所居宿房中丢失了许多金银财宝。郑氏因担心此为不祥之兆,预示着杨玄感北上突厥之行会有危难,故而进宫央求本宫半道召回他。本宫当时尚并不甚在意,可是却没想到,越国公府中自此以后,接二连三地发生不明窃案,直至昨晚,有本宫身边的侍女亲眼所见,那颇似灵猫的怪物竟潜进了正阳宫,窃走了本宫寝殿内的许多物件,与此同时,厄儿在兰芷宫也受到了此怪物的惊吓,以至于小产……”

    “依娘娘所说,其实这形似灵猫的怪物起初并没来宫中行窃,而是屡屡潜入越国公府行窃,是这样吗?”裴蕴听罢独孤伽罗的讲述,问道。

    “但,这怪物虽然屡次潜入越国公府中,却只是一昧地窃取财物,并不存心吓人,昨晚头一次潜入宫中,就惊吓得厄儿小产,因此本宫才想了这么个法子,传你进宫领命主持查案。冲之,本宫知你颇受阿纵信任、赏识,还望你能从速捉拿到那怪物,莫辜负了本宫对你的厚望。”

    裴蕴从皇后用如此特别的方式传召自己入宫,尔后又以皇帝的名义委自己以查案重任的做法之中已隐隐猜到了此事必另有不便为外人所知的隐情,遂也不多问,只向独孤伽罗提出请求道:“能否允臣向越国公夫人面询详情,以利查案。”

    独孤伽罗见裴蕴没有像七年前发现宫中闹鬼那样,要求守在大兴宫中捉鬼,遂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也不解地向他问道:“宫中是否也应加强防范,提防那怪物再来?”

    裴蕴却呵呵笑道:“臣料昨晚之事一经传散开来,无需娘娘发话,禁军自会加强对宫中防范的。不过,如依娘娘方才讲述,臣倒觉得,这怪物不一定会再来宫中,却多半还会去越国公府行窃的,因此,臣打算将查案的重点放在越国公府,而不是宫中,不知娘娘以为如何?”

    独孤伽罗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盯了裴蕴一眼,张了张嘴,像是想说什么,却终觉不说为好,遂淡淡地答道:“查案之事尽由裴卿做主便可,如需本宫开口说话的,随时来正阳宫求见即是。不过,本宫要特别交待你一句:最好是赶在阿纵奉召还朝前了结了此案,你可记下了?”

    裴蕴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当下辞别皇后,出了大兴宫,直奔越国公府而来。

    杨素的夫人郑祁耶听说裴蕴是奉了皇上、皇后的旨意前来向自己了解猫鬼行窃一案的详情,遂亲自带引着裴蕴来到据说是猫鬼曾到过的府中各处,边走边向裴蕴介绍起了猫鬼潜进府中行窃的经过。

    裴蕴听罢多时,忽然问郑祁耶道:“据方才夫人所说,这猫鬼前后共来府中行窃三回,但不知猫鬼三次前来行窃之时,越国公可曾住在府中?”

    郑祁耶经裴蕴问起,方恍然醒悟道:“可不是嘛,若非都记室今日问起,我险些将此一节忘了,猫鬼三次潜进府中行窃之时,处道他均在尚书省当值,倒是都不曾住在府中……裴都记室,听你这问话的意思,莫非猫鬼对我家老爷心存忌惮,专捡他不在府中住的夜晚来府中行窃?”


………………………………

第893章 议伐高句丽

    杨坚一走出正阳宫,即命随侍的宦者李玉儿传召太子杨勇到临德殿相见。

    稍顷,杨勇随着李玉儿走进临德殿,施礼已毕,不待杨坚开口,便呈上了杨广的那封奏章,向杨坚解释道:“父皇,阿纵的这道奏章早在五天前就由其府中都记室裴蕴呈交到了儿臣手中,只因据裴蕴言道,阿纵所上奏章中只是向朝廷禀报前些时平息江南佛寺这乱的事由,而儿臣手中尚有几封来自西北、北疆的紧急军报,故而迟至今日才向父皇呈送。”

    杨坚心里暗自惊讶杨勇未卜先知,居然猜到了自己召他入宫的原由,却不露声色地接过杨广的那道奏章,拆开火漆封识,仔细阅看了起来。

    果如裴蕴方才在正阳宫中所禀报的那样,杨广的奏章内还附有高元写给高青莲的亲笔书信,杨坚将奏章及信一并看罢,问杨勇道:“阿纵在奏章中建言朝廷发兵辽东,征讨高句丽,并自请为帅,见地伐,你以为如何?”

    杨勇虽已料到了裴蕴未必对自己说的是实话,却也没想到身在江南的杨广会上书朝廷,要求统军征讨远在辽东的高句丽,两眼紧盯着杨坚手中的奏章、书信,试探地问道:“据封伦回报,高元已允诺继续向我大隋称臣、献贡,不知因何原由,父皇要发兵征讨高句丽?再者,江南佛寺之乱初定,且朝廷诏准首在江南推行均田制尚需阿纵亲自坐镇、督促实施,即便要发兵征讨辽东,儿臣以为,也不宜任阿纵为帅。”

    杨坚冲他扬了扬手中的书信,却不肯将书信交与杨勇,答道:“阿纵查获了一封高元写给高青莲的书信,在信中,高元欲与南陈残部南北勾结,共同起兵作乱,妄图夺回临榆关外的大片领土。高元初继位便怀如此狼子之心,如不稍示惩戒,日后必成心腹大患。见地伐,你既说阿纵不宜从江南抽身北上任帅,那么,可还有合适的人选向朕举荐?”

    “这……禀父皇,高元虽怀狼子之心,但念其反迹未彰,能否暂缓发兵征讨,令其来朝释清原委,如其不肯来长安朝贡,尔后再议发兵征讨之事,如何?”

    杨坚脸色有所缓和,顺手将奏章及书信放在面前的几案上,说道:“你的建言可以考虑,然则高句丽自其先王高汤向我大隋称臣以来,十几年间朕曾屡屡招高汤来朝,至今与他尚未谋面,前此朕不记前嫌,将射杀焦二的燕十三放回高句丽,高元如怀感激之心,自应随封伦来长安朝贡,然而他却暗中勾结南陈残部,欲图不轨,对于如此阳奉阴违之人,切不可疏于防范。朕意,在派使臣征招高元来朝的同时,也须增调重兵布防幽州,随时准备征讨辽东。见地伐,朕记得前些年兴兵伐陈之时,你曾有意统军出征,此次征讨辽东,你身为一国储君,可愿统军出征,为朕开拓疆土?”

    杨勇倏地一惊,随即说道:“父皇圣明,先礼后兵确为良策。儿臣虽久疏战阵,如父皇点将,唯有马革裹尸,为朝廷、为父皇效命疆场。只是儿臣今早刚听说,昨晚宫中闹鬼,惊着了母后,致使晋王妃小产,在这个当口,儿臣实不放心离开父皇母后身边,还望父皇明察。”

    杨坚明知杨勇实不愿离开朝廷中枢,也不点破他,遂趁势诘问他道:“朕既恢复了你的佐理朝政、统领禁军之权,宫中昨晚再次闹鬼,你打算如何去做?”

    “儿臣打算亲率禁军,值宿宫中,从速斩杀鬼怪,清净宫禁。”杨勇脱口答道。

    “嗯,你虽暂不宜离开长安,可征讨高句丽之事却刻不容缓,高颖现在并州,可否由他代你先往幽州统军备战?”杨坚点了点头,又把话题转回到了发兵征讨高句丽一事上,向杨勇征求意见道。

    “依儿臣之见,任用高颖统军讨伐高句丽,倒不如任用另一人为帅。”

    “哦,你指的是谁?”杨坚目光闪烁着,问道。

    “尚书右仆射、越国公杨素。高仆射长于理政,统军攻伐之事远不及杨素,因此儿臣主张,招高颖回朝,暂任杨素为将,命其率重兵驻扎幽州,逼高元来朝。”

    “此事容后再议吧。”杨坚目光幽幽地盯着杨勇,移时,才缓缓说道,“朕听皇后提及,越国公府中近来不甚安宁,常有鬼怪潜入行窃,只恐他也无心统军出征呀。可暂命高颖移驻幽州,复派封伦出使高句丽,招高元来朝,待朕招阿纵回朝后再议征讨之事吧。此外,右卫大将军一职空置已久,朕意,拟任用五原郡公元敏为右卫大将军,协助你执掌禁军,不知你意如何呀?”

    五原郡公元敏是已故太子妃元氏的族兄,杨坚突然提出将任用元敏出任右卫大将军一职,杨勇自不便提出反对意见,他却因杨坚提到要招杨广回朝,拱手答道:“晋王妃受惊小产,本该招阿纵回朝的,然而据裴蕴向儿臣禀称,目下正是江南推行均田制的紧要当口,父皇是不是……”

    杨坚眉棱一挑,目光重又落在了杨广写来的那道奏章上,思忖着说道:“朕又何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