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诞揉捏着被绑得酸疼的双臂,试探地问杨广道:“雁荡山方圆数百里,不知王爷想从何游起啊?”

    杨广抬头望了望天,似是随口说道:“目下已值深秋时节,北雁也该南来过冬了吧。就请道长头前引路,咱们先到大雁南下过冬在山中的聚居栖息之地去瞧瞧吧。”


………………………………

第884章 何其相似乃尔

    潘诞低头想了想,说道:“那就请王爷先随贫道到回雁坡去吧。”

    杨广点头允准,遂跟着潘诞向东北方向走去。

    裴蕴担心潘诞利用熟悉山中地形的便利再次逃跑,暗命郭衍紧跟在潘诞身后。

    杨广翻身下了马,将马缰交给郭衍,自已则徒步并肩与潘诞朝前走着,同他拉起了家常。

    “道长方才自称是中土人氏,不知原籍在何处啊?”

    潘诞略一犹豫,答道:“就在浙东的天台山脚下。贫道自幼出家修道,算起来离开故乡已近三十年了。”

    “那么,此次道长受高元之托,回到江南,就不曾回天台山吗?”

    “家中已无亲人,不去也罢。”

    “据本王所知,高元继任高句丽至今尚不到半年的时间,道长来到这雁荡山之时,最早也应在春天吧,又如何知道南来的雁群会到回雁坡落脚、栖息呢?”

    潘诞转头盯了杨广一眼,脸上自被捉以来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笑容,答道:“贫道初到回雁坡时,曾发现坡上坡下有不少雁群留下的粪便,故而猜测南来的雁群大多在回雁坡落脚。”

    杨广就这么和潘诞东拉西扯地闲聊着,翻过了雁翅岭,又走了大约十多里路,来到了回雁坡下。

    果然,回雁坡上不时传来一两声大雁的鸣叫声,杨广等人站在坡下虽看不到大雁,但凭着这声声雁鸣也能感觉到确实已有雁群南来过冬了。

    杨广不想惊动南来的雁群,遂没有急于登上回雁坡,而是站在坡下,四下观赏周围的景象,似有感慨地对裴蕴说道:“顾姿儿虽然没有交待得十分清楚,但想必当年陈叔宝携顾盼儿同游雁荡山之时,也正值雁群南飞的季节,否则他又怎么会想起要为即将创立的秘密谍报机关起了‘雁巢’这么个名字呢?”

    裴蕴瞟了站在杨广身旁的潘诞一眼,说道:“是啊,陈叔宝大约是想借‘雁巢’这么个名字向即将派往江北两朝长期潜伏的细作们传达这样一层意思:如遇严寒,难以抵御,随时可以返回温暖如春的江南吧。”

    杨广点了点头,喟然叹息道:“高青莲、顾盼儿俱是陈叔宝身边至亲至爱之人,他们倒没有辜负陈叔宝的期望:高青莲在南陈即将覆亡之际从遥远的辽东潜回江南,意图复辟,虽然落得个兵败自尽的下场,但对南陈而言,也当得忠义二字;顾盼儿虽为女子,却敢于在‘雁巢’即将被侦破之时,挺身而出,用五千颗同伴的人头换得了朝廷对她一已的信任,欲在南陈覆亡之后挽狂谰于既倒,仍在为南陈复辟做着最后的挣扎,更令人为之唏嘘不已。冲之,倘若朝廷活捉了高青莲、顾盼儿二人,你认为当如何处置这二人呢?”

    裴蕴原已猜到杨广请潘诞充做向导,一同游山,是欲借机说服他招供,此时听杨广给予了“雁巢”两任大头领——高青莲和顾盼儿如此高的评价,并且专门询问自己对于处置这二人的意见,更加坐实了先前的猜料,遂顺着杨广的意思答道:“朝廷对待陈叔宝,尚且封之以公爵,赐之以宅邸,更何况高青莲、顾盼儿二人呢?如依下官之见,最适宜安置这二人的地方便是这雁荡山,可在这山中为二人修建两座寺院,使二人在晨钟暮鼓声中细细品味各自不同寻常的人生,不也算是功德圆满了吗?”

    见杨广微笑不语,只侧耳聆听着回雁坡上传来的声声雁鸣,裴蕴又瞟着潘诞补充道:“其实已有现成的例子,燕十三既是高元的义弟,又奉高汤之命护送高青莲潜回江南作乱,他的身份与高、顾二人差相仿佛,更何况,他自己也招认了曾射杀圣上故人焦二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圣上犹能开恩放他回高句丽,在处置已国破家亡的高青莲、顾盼儿两人时,应当也会开天恩,宽赦了二人吧。”

    “唉,斯人已逝,今日咱们到回雁坡一游,也算是凭吊罢高青莲、顾盼儿二人了吧。只是可惜了这一座景色秀丽的雁荡山,却因陈叔宝的一念之间,染上了血腥。”杨广说着,竟要转身离开回雁坡。

    “王爷且慢。”当杨广和裴蕴谈论着“雁巢”两位大头领的命运之时,潘诞一直在留心听着,此时见杨广对裴蕴的话未置可否,转身就要离开,禁不住开口叫住了杨广,试探地问道:“燕十三真的被放回高句丽去了吗?”

    “不瞒道长,方才冲之所提及的那位死在燕十三箭下的焦二正是本王府中之人,本王派人将燕十三押解回京,原打算交由父皇问罪处斩的,及至听说父皇放燕十三回高句丽的消息,本王也感到甚是意外,但细琢磨此事,燕十三射杀追踪高青莲的焦二,也是为了忠君之命,似有可恕之情,且为了杀一燕十三激起两国交恶,也有因小失大之嫌,如此一想,也就明白了父皇的良苦用心。”杨广停下脚步,回身望着潘诞,仔细地向他解释着放回燕十三的前后经过。

    “可是……高元比起其父来,怀有更大的野心。贫道捎带来的书信既然落到了王爷手中,想必大隋再不会容忍高句丽了吧。”潘诞偷眼观察着杨广的脸色,继续试探道。

    “道长想说什么,不妨直言。”杨广听潘诞提到高元写给高青莲的那封书信,板起了脸,向他说道,“其实,道长即便自已不说,本王对道长的真实身份也可猜出几分:道长必是高元极为信任之人,否则他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一封书信托道长带来江南,是吗?”

    “燕十三射杀隋朝皇帝的故人,虽被赦免放回了高句丽,但倘若有人犯下过更大的过错,还能得到宽赦……就如这位都记室先生方才所言,其人能得以在这雁荡山中修筑道观,炼丹修道,安度余生吗?”潘诞没有对杨广的猜测作出回应,而是几乎把话挑明了,向杨广问道。


………………………………

第885章 真相居然是这样的

    杨广听到潘诞这话,明显地感觉到潘诞已被自己方才的那番话打动了,遂进一步说服潘诞道:“本王一时还想不出有比伤及人命更严重的罪行来,即便是谋逆,只要不是主谋、元凶,本王都可保证,朝廷定会宽赦其人的。道长,但不知你所说的曾犯下过的更大的过错,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潘诞从杨广邀他游山的举动中已感受到了他的宽宏大量,此时听他如此答复自己,遂鼓足了勇气,撩衣跪倒在地,大声说道:“贫道曾犯下过离间君臣父子的重罪,恳请晋王殿下开恩,使贫道得以在江南故乡寿终正寝吧。”

    杨广见潘诞终于肯开口招供了,忙伸双手将他扶起,温言安抚他道:“道长莫急,慢慢说,究竟犯下过何等过错?”

    “王爷还记得开皇五年间高德上书一事吗?指使高德致书皇上,劝皇上传位于太子的便是贫道。”

    “啊……”在场的所有人都愣在了当场。

    “道长乃一方外修道之人,为何会唆使高德上书父皇,施此离间之计呢?”杨广按捺着心头的激动,向潘诞问道。

    “此事认真说起来也并非是贫道的主意,只因贫道早年云游海外,受到高句丽王高汤的礼遇,被尊为国师。高汤因对大隋开皇初年间借讨伐突厥为名攻占临榆关外的大片土地耿耿于怀,便想法设法激起大隋的内乱,好趁势收复被大隋攻占的土地,遂命贫道用了这么个法子来离间皇上、太子以及诸位皇子……”潘诞据实招供道。

    “原来高句丽怀有狼子野心已非一朝一夕之事啊!”杨广听罢潘诞的供述,感到一股热血直窜到顶门,愤愤地对潘诞说道,“道长既是中土人氏,就该知道,早在两汉时,高句丽全境即在大汉疆域之内,父皇开隋登极以来,还不曾强令高汤归化,高汤反欲吞并起大隋的领土来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潘诞听杨广话里有责备自己之意,忙匍匐于地,向他解释道:“当时贫道一时糊涂,只想着报答高汤的尊祟之恩,却没想到反做了它国异邦的帮凶,求王爷恕罪。”

    “我知此次道长受高元之托潜来江南,也是身不由主,否则决不至不知道高元在书信中平杂有毒粉一事。早些年道长指使高德上书一事,幕后真正的主使、元凶是高汤,并非道长,道长不必过虑。”杨广再次扶起潘诞,安抚他道。

    “哦,王爷,贫道也不甚明白高元为何要指定贫道在雁荡山中会晤高青莲,尚请王爷留意。”

    “道长的诚心本王感受到了,只是还需委屈道长些时日,待本王向朝廷上章,禀明此事以及高德上书一事的原委、因果,求父皇开赦道长之罪,再为道长在这山间修筑道观,供道长静心修道吧。”杨广向潘诞作出了宽赦他的承诺后,即命郭衍带潘诞先行一步,赶往乐清县衙,他本人则和裴蕴边向山外走去,边讨论起潘诞招供的事由来了。

    “王爷,潘诞肯主动招供开皇五年间高德上书系受他指使,就足以证明他是诚心向朝廷投诚,只是据潘诞供述,高句丽两代国王皆有吞并我大隋领土之狼子野心,还望王爷将这一实情禀明圣上,早做准备呀。”

    “冲之,你有所不知,当年因高德上书一事,令我父子兄弟间彼此猜疑,险些酿成大祸,原本父皇曾疑心高德是受了关自在(高青莲)的指使,蓄意离间我父子兄弟,没想到始作俑者却是高汤!我当上书父皇,揭露高汤、高元父子的种种倒行逆施,阴险图谋,并恳请父皇命我为帅,起兵讨伐高句丽,恢复大汉疆域。”杨广恨恨地说道。

    “目下江南初定,均田制尚未在江南各州郡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