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光尼寺做案。


………………………………

第861章 暗生情愫

    窗外隐隐传来定更的锣声,提醒了杨广天色已经不早了,他主动将话题从与李靖讨论案情中岔开,笑着问李靖道:“张仲坚既然能够为冯小惜铤而走险,你就任由着冯小惜跟随张仲坚一起走了吗?本王替你张罗的这门亲事,你就真的不在意吗?”

    李靖脸色微微泛红,忙抱拳答道:“末将不敢。末将尚未向王爷禀明,冯小惜她实则是独自离开的,并没有跟随张仲坚一起走……”

    杨广以过来人的身份望着红着脸的李靖,知他心中对冯小惜也不无惦念和牵挂,自不免悄然一乐,表面上却收敛笑容,转入正题,向李靖问道:“李靖,本王现在问你一件事,你须得保证向本王禀明实情,能做到吗?”

    见李靖郑重地点了点头,杨广方问他道:“你和刘居士有无暗中串通,图谋不轨之事?”

    李靖才听杨广询问他如何对待与冯小惜的亲事,此时冷不丁又听杨广问到他与结义的兄弟刘居士有无暗中串通,图谋不轨之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刘居士曾托他撮合与冯小惜成亲的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什么?”杨广惊得一跃而起,紧盯着李靖问道,“你和刘居士暗中都做了那些谋逆之事,趁早招来,本王念在你曾有功于朝廷的情面上,或可设法为你开脱一二罪责。”

    李靖被杨广过于激烈的反应给闹懵了,连忙摇头分辩道:“王爷何出此言哪。末将跟随王爷离京前,刘居士确曾托末将尽力撮合、成全他与冯小惜的好事,除此之外,我二人从未图谋过它事,敬请王爷明鉴。”

    杨广长吁了一口气,又问道:“此话当真?”

    “若有半句虚言,任凭王爷发落。”李靖脱口而出道。

    “那就好。”杨广略一迟疑,还是决定将实情告诉李靖,好叫他心里有个准备,“我是相信你不会背叛朝廷的,可是就在不久前,你的那位兄弟刘居士背叛了朝廷,潜逃关外,极力游说突厥可汗兴兵来犯。母后因察知你与刘居士是结义兄弟,特命唐国公押解你回京鞠问。所以,明日一早,你须得随唐国公回京走上一趟了。”

    “王爷请放心,末将从未做过任何不忠不孝之事,李靖情愿跟随唐国公回京面见娘娘,查明是非真相。”从白天自缚向杨广请罪,被李渊喝令禁军将自己收监关押,李靖已隐隐猜测到自己可能摊上了事,此时听杨广告知他实情,对刘居士背叛朝廷感到震惊之外,李靖的一颗心也就安定了下来,当即向杨广表明自己的态度道。

    “很好。”杨广站起身,拍着李靖的肩膀说道,“本王也会致书母后,劝她老人家尽快查明事情真相,还你一个清白的。再者,我这心里还拿不准一件事,想先听听你的意见:如果我向母后举荐你前往关外刺杀刘居士,你能做到吗?”

    李靖略一犹豫,随即答道:“倘若刘居士真的犯下了谋逆大罪,末将愿向娘娘请命,前往关外取他的首级来报。”

    “切记,无论如何,本王都会在江南等候你早日归来的。”杨广心里对李靖可谓是喜爱到了极点,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转身走出了监房。

    杨广当晚回到宿房,即连夜拟写了一封致母后独孤伽罗的书信,在书信中极力称道李靖生擒匪首顾姿儿,为朝廷立下的汗马功劳,请求母后尽快查清真相,以使李靖能够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来继续为安抚江南效力。

    一夜无事,待到次日天明时分,杨广尚在沉睡未醒,就被在外间值守的侍女红绡给唤醒了。

    “王爷,裴都记室过江来了,称有紧要的事要求见王爷。”

    杨广霍地翻身坐起,揉了揉眼睛,问道:“冲之现在何处?快请他到议事厅相见。”

    红绡一面吩咐前来报信的军士传请裴蕴到议事厅去,一面服侍杨广洗漱、更衣,收拾停当,正要请杨广吃罢饭再走,却见杨广已经大步流星地走了。

    广陵总管府议事厅内,跟随裴蕴一早便从建康过江来见杨广的不止有昨日奉命前去押解顾姿儿、燕十三的段达,还有钱无量,钱无恙。

    杨广走进议事厅,抬头瞧见钱氏兄弟站在厅内,便知裴蕴大清早地过江来见自己,多半是为了浙东之事,便径直向钱氏兄弟问道:“你二人前往雁荡山查找族人的下落,结果如何?”

    钱无量神色黯然地拱手答道:“蒙王爷开恩,特许我兄弟二人自松江直接赶赴雁荡山查找被匪徒劫持族人的下落,在当地官府的支持、帮助下,几乎搜遍了雁荡山的每个角落,结果只在一处山坳中发现了……发现了数十具被劫族人的遗体……他们早就被劫匪杀害了……”说到伤心处,钱无量禁不住哽咽起来。

    杨广叹了口气,正想温言安抚钱氏兄弟几句,只见钱无恙冲自己抱拳说道:“禀王爷,我兄弟二人在当地官府的协助下,挨个探查了每具遗体,结果发现,其中并无我兄弟两家的家人,遂在将遇害族人的遗体运回钱塘祖坟安葬的同时,请求当地官府务必要找到两家人的下落,就这样在钱塘多呆了些时日,直到得到当地官府确切的回信,称查找不到两家人的下落,才返回向王爷复命。”

    杨广听罢钱无恙的禀报,也觉事有蹊跷,遂把目光投向裴蕴,想先听听他对此事的判断。

    裴蕴心领神会,跨前一步,拱手说道:“王爷,据下官看来,唯有钱无量、钱无恙两家人下落不明,未知生死,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两家人同其他被劫持的族人一样,也都被劫匪杀害,只是目前尚未查找到两家人的遗体而已;第二种可能性则是劫匪仍将两家人扣留在手中,作为人质,有更大的图谋。”

    “钱无恙,你曾跟随梁默大将军亲临海上与劫匪交易,事毕可曾发现有未曾跟随顾姿儿乘船到海上来做人钱交易的绑匪?”杨广思索着裴蕴提出的两种可能性,率先问钱无恙道。


………………………………

第862章 另有其人

    钱无恙颇为肯定地摇摇头,答道:“全歼顾姿儿所部劫匪后,梁大将军特命在下仔细清点了劫匪的人数,除在两军交战过程落海的数人以外,顾姿儿带领的一百多名劫匪,其中主要是在下的旧部,都被官军生擒活捉了。”

    裴蕴念及有钱氏兄弟在场,自己不太方便与杨广深入探讨案情,遂请钱无量带着钱无恙先退下歇息,待议事厅内只留下杨广、段达和他三人时,方向杨广建言道:“王爷,顾姿儿今日即将押解回京,可否于唐国公一行动身前,由下官再次提审顾姿儿,问明钱氏兄弟两家人的下落?”

    “冲之,倘若真的如你判断,钱氏两家人非死即被劫匪扣做了人质,那么扣留他们的决不会是听命于顾姿儿的那伙劫匪,而是另有其人。”杨广紧锁双眉,对裴蕴的建言未置可否,“恐怕咱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情况,方才听钱无恙提到,跟随顾姿儿前往海上进行人钱交易的大多是钱无恙的旧部,这伙人怎么会劫持他们首领的家人,又怎么会将钱氏族人灭了口呢?如此岂不太有违常理了吗?”

    “不瞒王爷,下官也曾有过同王爷类似的怀疑,但却解释不通,为何在顾姿儿所部隐匿的雁荡山中查找到了多达数十具钱氏族人的遗体?因此,目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便是再次提审顾姿儿,向她问明是否知道钱氏两家人的下落了。”

    杨广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我允准你再次提审顾姿儿,但不能寄希望于她知晓钱氏两家人的具体下落。冲之,不知你是否有与我相同的感觉?我总觉得这个顾姿儿与她的两位前任皆大不相同,似乎只是个受人指使、操控的小角色,而不像是无所不在,掌控成千上万人马的关自在。”

    “王爷的意思是说,是另有一伙劫匪劫持了钱氏族人,并特地扣留了钱氏两家人作为人质,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伙劫匪中的首领在‘雁巢’中的身份应在顾姿儿之上,而不是之下。此人又会是谁呢?”裴蕴顺着杨广的思路思索着,问道。

    “根据诸葛项供述,以及李靖在下邳城外遭遇张仲坚这一点来看,顾姿儿此前关于张仲坚和萧如水二人的地域分工基本可信。如依此推断,浙东本是萧如水负责的地盘,而萧如水又是‘雁巢’首任的两位大护法之一,莫非是萧如水在暗中操控着顾姿儿,而非接受顾姿儿的号令?”杨广整理着思路,自言自语地说道。

    “下官也是这么想。不过,须得再次提审顾姿儿,确认她对钱氏两家人的下落并不知情后方可认定是萧如水所为。”

    “既然如此,冲之,你抓紧时间提审顾姿儿,我同唐国公说说,推迟两个时辰从广陵动身。”杨广冲裴蕴吩咐道。

    裴蕴领命,转身离开了议事厅。

    杨广见段达仍站在厅内未走,遂问他:“还有何事?”

    “张长史有封书信要我代呈给王爷。”段达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呈给杨广。

    “建平有什么事,还需得写信给我?”杨广诧异地望了段达一眼,接过书信,在手中展开,观看了起来。

    原来,张衡在信中主要是劝说杨广切莫因小失大,急于为李靖开脱而违拗皇后的意愿,杨广看罢这封信,不以为然地一笑,并没有联想到更多的事,只吩咐段达一路上多加小心,务必安全、顺利地押解顾姿儿等人返回长安。

    李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仅在广陵住了两晚,就要押解着李靖回京去向皇后复命。临行前,杨广专门为他在总管府设宴送行,由谢讽亲自主厨,做了丰盛美味的菜肴来款待李渊。

    李渊惦记着皇后交给他的差使,在席间坚持滴酒不沾,却在菜过三巡之后,压低声音对杨广说道:“不久前宇文伯通自江南奉调回京,曾在私底下劝我为阿纵你入主东宫出力,不管他这么做是不是主于你的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